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天津人文地理歷史簡介

天津人文地理歷史簡介

天津:十種文化的交融

天津,中國四大直轄市之壹,位於太平洋西岸華北平原東北部,海河流域下遊,東臨渤海,北臨燕山,西接北京,總面積1.1.9萬平方公裏。它是中國北方最大的商業城市和港口城市。天津建市600年來,形成了獨特的城市文化。通過對天津城市文化的形成、多樣性和兼容性的簡要分析和說明,可以看出天津的地域文化是海河文化、程響文化、寺廟文化、移民文化、軍事文化、漕運文化、商埠文化、碼頭文化、租界文化和慈善文化的融合。

1,海河文化

天津的自然生態環境是河流長期淤積形成的濱海平原。水是這座城市形成和發展的原動力。海河貫穿天津,將北運河、南運河、子牙河、大清河、永定河與渤海連接起來,直接影響著天津的城市風貌和風土人情。天津城市發展最大的優勢就是河海交匯形成的水文化。在此基礎上衍生出運河文化、水運文化、碼頭文化、鹽商文化、港口文化和商埠文化。可以說,“水”是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第壹精華。水文化的流動性孕育了天津城市文化的開放性、包容性和多樣性。

天津從村落起步,借助與水息息相關的魚鹽發展起來;楊迪開通大運河後,天津與黃河和長江相連。隨著南糧北運和鹽業的發展,天津成為河海交織的航運樞紐,從而促進了水運和商業貿易的發展。在明清時期,天津是首都的門戶,是江海轉運的樞紐和繁榮的商業港口。當時,糧鹽貿易是其兩大經濟支柱,魚鹽是天津兩大重要財源。

2.程響文化

老城區是天津形成和發展的搖籃。自建城以來,壹直到20世紀20年代,這裏都是天津的中心區。1901年,城墻被拆除,原址修建了四條道路。老城分為東北角、東南角、西北角、西南角四個居住區,建築風格、道路形態各異。東北角和東南角大多是富商,建築宏偉,有大院落和房子。西南城,地勢較低,是窮人的居住地。所以有“北門富,東門貴,南門賤,西門窮”之稱。

程響文化屬於上流社會的高雅文化。如果說,在明鄭德十壹年(1516),天津有記載的第壹座官式園林——浣素閣(建於住建部官署),開創了天津上層精致文化建設的先河;接著,天津城四面的門道——“拱北、定南、安西、鎮東”——還有鼓樓上津門的詩人梅寫了壹副對聯——“登高而快,看七十二賣帆;繁華中醒來的人,早晚都會聽鐘聲”——這是天津高雅文化的典型標誌。“老城區是壹個文風鼎盛、名人薈萃的地方,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澱。文廟、金文書院、匯文書院、中英小學為天津教育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嚴修、張伯苓、林、劉寶慈等教育家在老城區留下了許多感人的故事。這裏有許多名人故居,如著名書法家、實業家範竹齋、國學專家王祥、教育家馬、書法家孟光輝、小說家劉雲若等人的故居。還有很多四合院,如藏獒街的徐佳四合院、北門的邊家四合院、東門的姚佳四合院、富社街的王家四合院、南門的齊家四合院、二道街的魚枷四合院和東門的楊家四合院。

3.寺廟文化

有學者認為,從信仰和習俗的角度看,天津地域民俗文化的原點是媽祖崇拜,所以說“先有娘娘廟,後有天津城”。天津的媽祖文化雖然地位顯赫,但並不排斥異己,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在天津,儒釋道等傳統文化以及外來宗教文化各行其是——以天後宮為代表的媽祖民俗文化、以孔廟和關羽武廟為代表的儒家文化、以大悲天憫人為代表的佛教文化、以玉皇閣和呂祖紀念館為代表的道教文化、以大清真寺為代表的伊斯蘭文化。究其原因,壹是天津地域文化形成發展時間不長,傳統主流文化不足以罷黜百家,獨尊壹家,缺乏約束力;第二,在這個移民城市,土著人口少,所以風俗信仰混雜,互不幹擾。

舊時天津民間信仰多神,體現了天津地域文化兼容並蓄、多姿多彩的特點。大量的移民生活在天津,獨自祈求幫助的心理,避禍的心理,來自各地的各種偶像及其民間宗教傳說,形成了天津的民間多神教。隨著文明的普及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神靈的信仰早已淡漠;然而,以寺廟為名的街巷,作為歷史文化的見證,依然活躍在人們的口述和記憶中。

4.移民文化

《天津魏徵》載:“天津近東海,故為荒石蘆葦,永樂初居其中,雜有閩、廣、吳、楚、齊、。”也就是說,天津建城設市後,商人、船工聚集,軍隊駐紮,流動人口激增。天津市通過從三岔河口來來往往的無數船只,接納了水路運輸的船民、移民商人、士官、破產農民和外省民工,形成了壹個“五方雜處”的移民城市。根據1845整理的《金門嘉寶圖》,市區及北部、東部沿江居民中,原住民有740人,僅占全市總戶數的2.28%。這說明外來人口占天津城市人口的絕大多數。此外,河北、山東、山西的農民也成為天津移民的另壹主流。

移民向天津的大規模遷移促進了天津近代經濟的發展。下層移民提供了大量的人力——他們的謀生出路,壹是在天津的現代化工廠打工,或者在商店當學徒;二是靠碼頭苦力、人力車、家政、理發、垃圾清掃、廢品回收謀生;三是沿街叫賣或手工修理;第四,無業遊民和乞丐。中層移民——中小企業家、知識分子、管理人才、科技人才,在天津聚集,成為天津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上層移民——軍閥政客、清朝殘余、當地富商士紳等因失勢或逃離戰亂紛紛遷入天津租界,為城市經濟註入了大量貨幣資金,同時形成了獨特的“居民文化”。總之,移民文化與天津本土文化的混合與碰撞,南北交融,雅俗共賞,形成了天津地域民俗文化和天津社會生活的多元化。

5.軍事文化

15世紀初,明成祖朱迪遷都北京時,認為京畿附近的海濱無人把守,仿佛家家戶戶都沒有門,於是抽調淮軍鎮守,定名為天津,擴村增防,按軍事建制設置天津衛。作為軍事衛生中心,駐防軍士成為最早遷居天津的居民。歷代屯田的士兵,運水的水手,李鴻章的淮軍和袁世凱在天津訓練的新軍,都為天津的地域文化增添了軍事氣息。造就了天津民風的豪氣和堅毅。

明清時期,軍人及其家屬高度集中在天津。軍人性格中不屈不撓的剛毅與移民性格中燕趙豪情的慷慨相結合,形成了天津人性格的主基調——豪爽直爽,愛恨分明,以惡為仇,以勇為先,以扶弱濟困、打抱不平為先。義和團襲擊天津租界,震驚中外的天津宗教計劃,都顯示了天津人勇敢頑強的氣質。在天津傳統的慈善公益事業中,典型體現了天津哥們的俠義、勇敢、暖心的態度。同時,天津民風愛管閑事,愛生氣,甚至愛尋釁滋事,愛挑釁。由此帶來的負面效應,形成了早年青幫、教興、混混等人得以稱霸天津碼頭的社會環境。

  • 上一篇:四年級開學第壹周的周記
  • 下一篇:孝道的等級日誌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