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太極拳簡介

太極拳簡介

隨著太極拳運動的廣泛開展,許多人通過練習太極拳獲得了身體健康和技能提高的各種好處。但是很多人因為練習方法不正確,受了很多傷,尤其是膝蓋,這是練太極拳的人最常見的地方。

同時在網上可以隨意找到大量的太極拳理論和視頻。而這些海量的太極拳信息,卻是泥沙俱下,真實性並存。太極拳學習者很難辨別真偽。

如何正確學習和練習太極拳,少走或不走彎路,是太極拳學習者必須面對的課題。

以前的武術家對現代人體解剖學理論壹無所知。他們根據練習太極拳的現象,總結了太極拳的理論體系,形成了獨特的語言體系。要正確理解這些獨特的語言,需要了解人體,在太極拳的練習中體會,才不會被“陰陽”、“氣”、“腹”、“縛絲勁”等概念所迷惑。

練太極拳的原理是什麽?

無論什麽流派的太極拳技巧,都離不開兩個部分:強身健體和克敵制勝。太極拳的練習方法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格鬥技,為了克敵制勝,另壹類是提高體能,強身健體,因為只有強壯的身體才能更好的運用太極拳的格鬥技。

既然是鍛煉人體,自然離不開人體科學的範疇。因此,“以人為本”是練習太極拳首先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所以練太極拳,首先需要學習相關的人體知識。

人體可分為八大系統: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這些系統相互協調,使人體內各種復雜的生命活動得以正常進行。

太極拳運動,主要是通過鍛煉系統、神經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來達到健身的目的。人體系統是相互關聯的。只要運動、神經、呼吸、循環這四個系統加強了,其他系統也會加強,全身都會加強。接下來簡單解釋壹下人體的構造。

運動系統由骨骼、關節和肌肉組成。全身的骨骼由關節連接形成骨骼,起著支撐體重、保護內臟、維持人體基本形狀的作用。骨骼肌附著在骨骼上,在神經系統的控制下收縮和放松,從而產生運動。從運動的角度來看,骨骼是被動部分,骨骼肌是動力部分,關節是運動的樞紐。

正如太極傳諺語所說,上下九結勁氣十足,腰纏萬貫。這裏的“九關節”指的是人體關節。“力量”是不同肌肉群工作產生的力量。而太極拳對人體各肌肉群的協調性有非常高的技術要求。通過現代人體解剖學正確認識骨骼、關節和肌肉之間的關系是我們的壹項重要任務。

神經系統在人體中起著主導作用。神經系統由腦、脊髓、腦神經、脊神經、植物神經和各種神經節組成。它能協調體內各器官、系統的活動,使之成為壹個完整的機體,並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

對於太極拳來說,是神經系統指揮運動系統、呼吸系統、循環系統,根據太極拳的原理完成相應的動作組合。當我們練習太極拳套路或(對抗)時,神經系統負責整體協調,呼吸系統負責供氧,循環系統負責能量輸送,運動系統負責做出動作。

武術中還有壹個“氣”的概念。這個“氣”就是“循經感應”,也就是神經系統的反應和感覺。將神經系統的分布圖與經絡圖進行對比,可以發現其分布與其結構是壹致的。

循環系統是由體液(包括細胞內液、血漿、淋巴液和組織液)及其循環通過的管道組成的系統。循環系統分為心臟和血管兩部分,稱為心血管系統。循環系統是人體內的壹個運輸系統,它將消化道吸收的營養物質和肺部吸入的氧氣輸送到各個組織器官,並將各個組織器官的代謝產物通過同樣的途徑輸入血液,再通過肺和腎排出體外。也就是說,循環系統負責能量供應和廢物排放。

呼吸系統包括呼吸道(鼻腔、咽、喉、氣管、支氣管)和肺。人體在新陳代謝的過程中,要不斷消耗氧氣,產生二氧化碳。人體與外界環境進行氣體交換的過程稱為呼吸。氣體交換有兩個地方,壹個是外界與呼吸器官(肺)的氣體交換,稱為肺呼吸(或外呼吸);另壹種是血液和組織液以及身體組織和細胞之間的氣體交換(稱為內呼吸)。

太極拳的呼吸以腹部運動為特征,稱為腹式呼吸,又可分為“前腹式呼吸”、“反腹式呼吸”和分層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指吸氣時腹部鼓起,呼氣時腹部收縮;反向腹式呼吸是指吸氣時腹部收縮,呼氣時腹部鼓起;上下分層呼吸方式是吸氣時小腹收縮上腹部隆起,呼氣時小腹隆起上腹部收縮。

養生界有句話:“往肚臍裏吸氣,生命就與天和諧了”。腹式呼吸可以增加橫膈膜的活動範圍,橫膈膜的運動直接影響肺的通氣。研究證明,膈肌每下降65438±0cm,肺通氣量可增加250~300 ml。堅持腹式呼吸半年,可使橫膈膜活動幅度增加4厘米。這對肺功能的改善大有裨益。腹式呼吸不僅可以增加身體的供氧能力,還可以鍛煉膈肌和肋間肌,提高我們的活力和耐力,使人精力充沛。

太極拳的呼吸法分為兩部分。壹個是呼吸系統的運動,也就是腹式呼吸。二是練“氣”,即鍛煉神經系統,加強其反應和協調能力。

練太極拳首先要有明確的方向,知道自己練太極拳的目標。不同類型的太極拳因目的不同,訓練方法和要求也不同。我把太極拳分為三類(不是按拳法)1,傳統太極拳,2,競技太極拳,3,養生太極拳。?雖然分為三類,但並不是完全不相關的三種太極拳,只是因為追求的目標不同,所以訓練方法也有所不同和側重。

傳統的太極拳,也就是我們說的太極功夫,以擊敗對手為主要目的,目標是擊倒對手,傷害對手,殺死對手。訓練的目的是為了贏。講究“快、準、狠”,快就是反應快、出手快;準確是指擊球位置準確;用力就是用力打。所以,妳看公園裏那個慢而柔的太極拳,已經不是以前練功夫的那個太極拳了,現在叫太極。

要戰勝對手,對身體素質和技術要求都很高,所以訓練強度相當高。但過於高強度的訓練容易對人體造成傷害,同時還要練習對抗。對抗訓練中,身體受傷是不可避免的。傳統競爭的傷害更大。

所以,隨著時代的發展,現代人除非有職業需求或者特別喜歡打架,否則不適合鍛煉和練習傳統功夫太極拳。

保持太極拳健康,目標是健康強壯。所以首先需要適度的運動,適當的難度。太極拳要適度增加運動量,增加難度,因為運動量太大,難度太高,容易造成身體損傷,違背健身養生的目標。

養生太極拳,主要來自太極拳的松軟部位,練習時註意放松筋骨,呼吸均勻而長,動作輕柔而放松,松緊以松為宜。練健康的太極傳,追求練後神清氣爽,舒服,充滿活力。

養生太極拳主要從兩個方面練習。

1,筋骨外訓:太極拳養生,通過(套路)動作練習,鍛煉人體的運動系統(肌肉、筋骨)和循環系統(心臟、血管)。經過正確的練習,人們可以擁有適當的體重和勻稱的身材。站立時,頭、肩、臂位置協調。肌肉豐滿,皮膚有彈性。

2.在裏面吸壹口氣。通過腹式呼吸和腦力鍛煉,鍛煉人體的神經系統和內臟器官。經過適當的呼吸和心理訓練,可以有明顯的循經感(俗話說“氣”),使人精力充沛,不容易疲勞,遇事不太緊張,心平氣和,眼睛明亮。

現代競技太極拳分為散手、推手和套路。現代比賽規定了相對明確的規則,在相對保護運動員的前提下,僅限於開展對抗性比賽。

散手是壹項職業運動,與傳統功夫太極拳不同的是,在現代散手中,為了相對保護運動員的安全,禁止攻擊容易造成傷害的部位,同時也禁止壹些容易對運動員造成傷害的技術(如反關節按摩)。

推手比賽:推手比賽是太極拳特有的比賽項目,目標自然是推取勝,這就要求運動員在規則要求下具備高超的太極推手技術。同時,由於是直接接觸其他運動員,對身體素質的要求也很高。所以,對於參加推手比賽的運動員來說,除了推手技術的訓練,高強度的體能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壹環。

套路比賽:現代套路比賽,比賽規則相對明確。使運動員能夠按照規則的要求參加比賽。套路比賽規則基本分為:1、動作規範(三式四法)、手、身、步、術、姿、步法、腿。類型是指動作的姿勢和形狀。達摩指的是符合太極拳特點的技法。2.力量與協調;3.柔韌性、跳躍性和平衡性。4、精神、表演能力(藝術性)、

套路比賽對規則各方面的要求都很高,因為妳必須比其他運動員優秀,才能取得好的名次。所以,套路比賽的訓練,需要高精度的訓練,優美的動作造型,精準的拳法,順達的力量,飽滿的精神。

我把太極拳的研究分為六個階段:

1,初學者階段:知道幾個套路,知道如何掌握運動量,掌握初級腹式呼吸法。

2.提高階段:知道太極拳的基本要求:三式(手型、體型、步型),可以上下分層的腹式呼吸法,了解相關的人體知識。

3.認識階段:能正確理解太極拳的拳法:四法(手法、身法、步法、腿法),能上下跟隨(外三合壹:手足、肘膝、肩髖)。初步掌握經絡知識。能掌握“氣”的運行方法。

4.了解力量階段:了解太極推手,基本掌握太極十三勢(推、撫、擠、壓、挑、拉、肘、靠、進、退、托、盼、定)並堅持。能夠掌握經絡的“氣”,至少要達到“田”和“氣”的溝通。

5.內外壹體階段:我會正確的運用心、氣,結合運動系統,達到內外壹體,由內而外的導入。正確理解和掌握人體力學知識。

6、眾神的舞臺:為所欲為。

學習練習太極拳時,在不同的階段,要明確不同階段的內容,確定相應的訓練方法。隨著水平的不斷提高,訓練方法必須協調,每個階段都需要相應的訓練方法和內容,才能達到最快的進步和提高。

科學掌握太極拳關於人體的知識,根據自己的目標制定合理的學習步驟和相應階段的訓練內容。理論聯系實際,安排合適的訓練內容和訓練方法,才能最快的進步,享受太極拳帶來的美。

  • 上一篇:中國畫樹的畫法
  • 下一篇:婚禮管家要做的事情詳解。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