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中美教育文化差異分析】中美文化差異

【中美教育文化差異分析】中美文化差異

因為社會環境的不同,中美兩國的教育存在很多差異。下面是壹篇關於中美教育差異的分析論文,推薦給妳,希望對妳有幫助!

淺析中美教育的差異第壹部分:中美教育的差異與反思

摘要: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策。由於文化背景和教育傳統的差異,中美兩國的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存在差異。本文對中美兩國的教育差異進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比較,以期為中國的教育改革提供壹些啟示和思考。

關鍵詞:中國,美國,教育差異思考

教育是立國之本,強國之策,是形成人力資本最重要的途徑。由於社會環境和文化歷史背景的差異,中美兩國在教育方面存在差異,尤其是在基礎教育方面。這些差異也導致了中美兩國在教育質量和人才培養方面的不同狀態。

如何評價中美兩國的教育,眾說紛紜。普遍的看法是,中國的教育是基礎教育。多學少學?;而美國的教育是培養創造力的教育。少學多學?。換句話說:中國教育重視基礎知識的鞏固,美國教育重視創造力的培養;中國的教育註重知識的灌輸和掌握。還好嗎?然後呢。深?美國教育註重知識的靈活運用。弘?然後呢。博?。

中國和美國的教育有著非常不同的傳統,差異很多,不能簡單的說哪個更好哪個更差。我們分析了大量的事實和材料,並基於對美國教育的實地考察進行了初步的探討:

第壹,中美文化背景、教育傳統、教育觀不同。

中國歷來重視教育,中國古代特有的科舉制度鼓勵讀書人?學習優秀就是當官?。幾千年的教育傳統造就了中國基礎教育最根本的特征――以考試論英雄。應試教育體制下,強調背誦和記憶,只在考試範圍內重復練習,熟能生巧;學生只是知識的容器,是可以考試的機器。中國的教育註重人類固有知識的傳承和掌握。老師在課堂上所有的教學方法都是給孩子灌輸大量的知識,然後用作業和考試來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記憶和掌握。所有的試題都是為了考察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1]

美國是壹個移民國家,各民族的文化相互滲透,相互包容。美國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和造就滿足美國社會各行各業需要的人,特別是培養高科技領域的人才,以保證其社會穩定、經濟可持續發展和科研領先地位。關於美國教育,可以借用高剛在《遭遇美國教育》中的總結。美國學校雖然不在課堂上給孩子灌輸大量的知識,但卻盡力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園外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沒有要求孩子們背壹大堆公式和定理,而是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在不熟悉的領域尋找答案。他們從來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等,而是盡最大努力肯定孩子的壹切努力,贊美孩子自己思考的壹切結論,保護和激發孩子所有的創造欲望和嘗試。?

我們國家的教育註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註重培養學生對知識本身的掌握,註重培養學生求同存異的思維,也就是讓學生?信?;而美國則註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註重知識的拓展和創新,註重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也就是讓學生?懷疑?。

第二,對知識的不同看法

中國教育註重知識的積累和灌輸,尊重和維護知識權威,掌握和傳承知識,構建知識體系;美國更註重培養學生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質疑和批判知識的權威性,創造和拓展知識。中國大部分學生被動學習;大部分美國學生都是主動探索。換句話說,前者是在尋找標準答案,後者是在追求真理。[2]

中國註重窄深教育,美國註重寬廣教育。中國教育用的是問海的戰術。老師要求學生反復練習,訓練學生熟練掌握技巧,直到?完美?重點;美國學校的數學教育基本上是?別說了。讓人知道是怎麽回事。有人說,中國的教育是什麽?精英?教育,淘汰那些學不到高深知識的人。美國的教育是大眾化和精英化教育的結合,走平民化的道路,只需要接受社會生存所必須的普及教育和基礎知識教育,這也是為什麽很多知識的傳授只是有限的;選擇去?精英?路,需要妳去努力,去努力學習,去爭取?還好嗎?深?。

中國的教育註重尊重和維護知識的權威,強調學習,然後學習。希望學生壹下子掌握人類所有的知識,要求課本的所有知識都要不折不扣地掌握,課本的權威性要得到尊重和維護。所以人們有這樣壹種心態,書上說的都是對的,權威說的都是不能改變的。

在美國教育中,沒有標準答案,幾乎沒有兩個學生對同壹個題目有相同的答案。對於現有的知識,他們側重於教授學生如何創新,鼓勵他們思考和得出結論。結論正確與否並不重要。註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自主性和自立性,對任何事物都抱著質疑和批判的態度,不斷從中發現新的東西。

有人說,中國的教育教會了學生相信權威,揣測領導;美國教育允許學生有自己的觀點,探索追求真理。

第三,不同的教學模式

在中國,全國的中小學甚至大學都有統壹的課程和教學大綱。當地教育主管部門會根據上級的安排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相對統壹的教學內容和進度,學校什麽時候開學,什麽時候放假,由教育主管部門安排。

而美國的中小學沒有全國統壹的教學大綱,更沒有全國統壹的教材。各校的課程和難度由學校和老師根據實際情況確定。美國的大學和中學都實行學分制、選修制和主輔修制,課程全面,理論聯系實際。學生可以根據個人愛好選修,不同科目學分不同。只要修完學分,就可以畢業,拿到畢業證和學位。這也是為什麽很多美國大學生年紀輕輕就能拿到幾個學位的原因。[3]

兩國在學術課程的選擇上也有很大差異。中國的教育要求數理化涵蓋所有學科,任何壹門理科不好都可能對人生未來產生致命影響;美國的基礎教育在滿足最基本要求的基礎上,讓學生有更大的選擇自由。

總之,中國的教育比較單壹,而美國的教育重視多樣性;中國的教育講究深度,美國的教育講究廣度;中國的教育註重培養學生嚴謹治學的態度,而美國的教育註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和自立。

第四,價值觀和道德教育的差異。

中國以馬列主義為指導思想,而中國的教育也是以社會本位為基礎,強調?面向社會?,那是?社會第壹?以集體主義和愛國主義為價值追求,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價值觀,致力於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大批具有* * *生產意識的先進分子,不斷為社會主義經濟註入新元素。

中國傳統道德以儒家倫理為核心。從孔子倡導的?善良?、?忠誠和寬恕?,孫中山倡導的?愛情?、?世界是公共的?,然後到現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構建了中國文化傳統中人與社會關系的道德標準和尺度,從而形成了整體利益高於個體利益、他人利益高於自我利益、社會發展高於個體發展的道德價值觀和社會意識。這個德育標準貫穿於中國整個教育體系。

美國是?個人取向?,那是?個人優先?追求個人理想和權利。美國大學生要樹立的是資本主義價值觀,充滿了資產階級的核心思想,因為?壹個美國學生必須對美國的文化和精神傳統有基本的體驗和了解,否則他就不是壹個受過教育的美國人?。[4]

美國的道德傳統源於歐洲,追求個性的解放,強調個性的獨立發展和培養,重視個人的地位和尊嚴。人是壹切的出發點和歸宿,壹切都是為了人,為了人的幸福。這種人文主義文化培養了人們重視個人權利、獨立、平等、民主的價值觀。這在美國社會和學校德育中尤為突出。

動詞 (verb的縮寫)對中美教育差異的思考

當然,中美教育還是有很多差異的,這裏只是其中的幾個。由於中美兩國社會環境和文化傳統的差異,我們不可能完全照搬美國的教育模式。中國和美國相比,教育沒有優劣之分。中國的教育應該保持自己的傳統優勢,找出自己的弱點,借鑒他人的長處,從而建設本土化與國際化相結合的中國現代教育。

參考資料:

[1]李楊安。中美教育理念差異的比較與思考[J].高等函授學報,2001,14,(5): 5。

[2]田虎威。中美高等教育研究方法的比較分析[J].中國高等教育研究,2008,(4): 28。

[3]張·。中美基礎教育比較分析[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27,(11): 35。

[4]黃,戴靜。中美學校德育目標的比較及其啟示[J].中國校外教育,2008,(8): 15-25。

淺析中美教育差異第二部分:淺析中美學校教育的差異

摘要:學校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各種學校中接受的教育活動,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從課程類型、課程內容和課程評價三個方面對中美兩國的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進行了比較分析。通過對比,進壹步反思。認清中國教育的本質,洞察美國教育的領先地位,對今天中國的教育改革大有裨益。

關鍵詞:中美學校教育,學校教育,比較教育

教育按其發生地可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在原始社會出現學校和家庭之前,教育與生產生活緊密結合,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原始意義上的社會教育。原始社會末期,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私有制的出現,家庭在教育中的地位開始凸顯。雖然奴隸社會出現了壹種特殊的教育機構——學校,但由於階級和特權的影響,只有少數人能夠接受正規的學校教育,家庭教育仍然占據著教育的主導地位。直到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後,社會需要大量生產力,大量女性從家庭走向社會,現代學校才開始在教育體系中占據主導地位。此後很長壹段時間,學校教育幾乎成了教育的代名詞。

學校教育是指受教育者在各種學校中接受的教育活動,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壹般來說,學校教育包括基礎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正如鄧小平所說,中國是人口最多的國家?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指導方針。美國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也是教育質量最高的國家。通過對比中美兩國的教育,在保持中國教育精髓的同時,挖掘不足,有針對性的改進,讓我們的教育越來越好。

1中美學校教育課程類型比較

美國的幼兒教育是在玩耍中度過的。目前我國幼兒教育階段也註意到了這壹點,改變過去?知識為王?做了壹些改動,比如不允許教10以內的加減法。

在基礎教育階段(0-6歲),中國小學以學科課程為主,開始學習很多學科知識,但美國小學還是以活動課程為主,受杜威?學校就是社會?意識形態影響。

在中學階段,中國仍然是學校的必修課。即使部分高中課程在部分地區改為選修課,但仍在原科目範圍內。不僅中國高中生學習努力,美國高中生也很努力。資料顯示,美國高中生壹年要背112磅(約104斤)以上的課本;美國高中第壹天,分班考試!學校將分層次教授數學、科學、壹門第二外語等科目,僅數學就有五個班。其實比賽早在孩子上高中之前就開始了。在初中,雖然下午3點就放學了,但學生們必須花很多時間完成作業,甚至寫作文和演講。除了必修課,美國中學生還要應付大量的選修課。與中國相比,美國中學給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課自由。例如,第二外語將提供法語、西班牙語、拉丁語和其他語言供學生選擇。有些學生為了每學期取得好成績,在三年內學會了三種不同的語言。語言介紹總是簡單的。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吃苦,但這並不妨礙有壹小部分人連續三年選擇高難度的拉丁語。其實大學招生官拿到成績單,不光看?分數?,還看什麽?主題?看學生是否選擇了自己學校最難的課程,是否願意挑戰自己,取得好成績。

目前,我國已經開始試行高中部分科目的選修課,這必然導致大量學生考易科的現象。可以借鑒美國的做法,進壹步調整評價考核機制。

2中美學校教育課程內容的比較

最近,國際數學大師丘成桐對中國的基礎教育做出了判斷。我認為中國學生基礎學得不好!?他對比了當時在哈佛大學讀書的中美兩國學生,認為美國學生的基礎知識並不比中國學生差。反而好多了?。?中國學生基礎知識比美國學生紮實?其實是自我麻醉,挑戰了壹直以來中國教育的驕傲的領域,引起了強烈的爭論。

在此之前,我國小學教育工作者自我安慰的壹個重要原因是,他們認為我們的學生是?基礎?比美國學生?固體?,至少?數學和物理?比同齡的美國學生強多了。有的去美國走馬觀花?檢查?幾乎所有入職壹兩周的中學校長和老師都持這種觀點。更有甚者,有人給出了壹個理想的教育公式:中國的初等教育+美國的高等教育。這個公式無疑默認了:中國學生比美國學生基礎好,但創造力和研究能力不如美國學生。

問題是:為什麽?基礎不好?相反,壹些學生更有創造力,更具批判性,提問更大膽。這不符合邏輯和教育規律。事實上,這種理解正如丘成桐教授所指出的:?這是可怕的多年自我麻醉!?如果妳認為教育成功的標準是妳能解決多少難題,妳自然會得出這個結論,並且會在學生身上愈演愈烈。

丘成桐無疑揭開了中國教育臉上最後的遮羞布。

近年來,國內關於美國教育的報道和書籍越來越多。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就是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當代重大科學發現和發明,幾乎都出自美國;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美國也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肯定和美國的教育有直接關系,和他們的教育方式和理念有直接關系。這個判斷是合乎邏輯的:1957年,蘇聯先於美國將壹顆人造衛星送上了天空,引發了美國全國範圍的大討論。美國教育有問題嗎?大討論。

令人不解的是,雖然信息上沒有屏蔽,雖然?素質教育?壹直在漫天喊,中國的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看不到什麽實質性的提高,反而是為了考試而學習?學習深造?這種現象越來越嚴重。基礎教育?減輕負擔?,也成了?消極就是積極?像個笑話。

3中美學校教育課程評價的比較

在《美國的素質教育》這本書裏,作者說他的孩子寫了很多關於壹個事件的東西,被老師批評了。?我沒有自己的觀點,只是壹堆材料!?答案沒有對錯,但妳得有見解,有邏輯!?

如果我們對學生的評價還停留在?妳答對了幾道題,得了多少分?對課程的評價還停留在?學生們學到了多少知識?走吧。我們的學生會嗎?越教越笨?老師?越教越累?。

美國教育的本質是什麽?在近幾年的三部作品中都有極其詳細的描述。壹個是唱《美國留學筆記》,作者記錄了自己從美國小學高年級到大學的教育經歷;壹本是在美國留學的教育學博士黃全愈的《美國的素質教育》,記錄了兒子在美國的教育經歷;還有高剛對美國教育的遭遇。三位作者背景相同,都是移民美國,都是從中國教育過渡到美國教育。這三位作者生活在美國不同的州,自己或孩子就讀不同的學校,但他們對美國教育的感受和判斷卻驚人的相似。高剛在書中寫道:?美國學校雖然不在課堂上給孩子灌輸大量的知識,但卻盡力把孩子的目光引向校園外無邊無際的知識海洋;他們沒有要求孩子們背壹大堆公式和定理,而是不厭其煩地告訴他們如何思考,如何在不熟悉的領域尋找答案。他們從來不用考試把學生分成三六等,而是盡最大努力肯定孩子的壹切努力,贊美孩子自己思考的壹切結論,保護和激發孩子所有的創造欲望和嘗試。?

確實如此。教育的基礎是什麽?在這個核心問題上,中國教育整體迷失了方向。在美國,教育的理想和目標是如何保護和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才能。教育必須適應兒童的天性和發展需要;在中國,數億學生的發展可能會強烈地局限於考試和深造。在這種令人窒息的教育中,有多少孩子感到快樂?這所謂的?固體?其實基金會是反教育的,是背道而馳的。

4對中國教育發展的思考

最近國內有人統計了北京大學、清華等三所世界壹流大學和六所國內壹流大學在《自然》和《科學》上發表的論文數量,分別為1999和2001。導致中國6所壹流大學總數只有20所,比哈佛大學壹所大學(399所)還少。地處亞洲的東京大學同期也有131篇。

造成這種差距的原因很多,有體制原因,也有歷史問題,但最大的原因肯定是教育。

中國的基礎教育過於註重學科知識等。表面粉底?不關註?情感?然後呢。性格?的培養。應試教育扼殺了學生的創新意識。研究生教育的初衷是創新教育,但在基礎教育和中等教育中實行應試教育,提倡研究生教育創新,無異於空想。

20世紀70年代以後,各國的教育改革不僅走向科學化,而且走向民主化和國際化。課程改革強調知識的基礎化、系統化和學生能力的發展。知識經濟背景下的教育理念是:知識經濟是智力和知識的占有和配置,知識成為首要財富。創造力是人才觀的核心,人格和健全人格的培養是教育觀的基點。必須說再見?沒人教育,升職?合格+特點?教育模式,倡導者?求真+求證+利用?學術態度。這些趨勢不斷地推動著各國教育思想大廈的建設。

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我們應該盡力找出深層次的原因。從課程類型到課程內容再到課程評價,都應該有更深刻的認識和改變。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真正植根於中國教育。充分發揮比較教育的比較功能,使之為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服務。

因此,中國教育的當務之急應該是借鑒其他先進國家的教育經驗,在保持自身優勢的同時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參考

[1]宋。中美教育比較及其對教學改革的啟示[J].科技視覺,2015(6)。

[2]王·。中美教育差異對素質教育的啟示[J].山東:濰坊學院學報,2014(14)。

[3]楊文博。國內外課堂教學的比較與思考[J].現代教育,2013(8):12-14。

[4]瑞活才。雙基?堅實的平等?贏在起點?——從中美教育的比較[J]。福建教育:中學版,2012(11)。

[5]李·。中美教育價值觀比較[J].教育研究,2010。

[6]蘇·。促進中美之間的教育交流[J]。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10。

[7][美]陳旭。天才還是大師。中美教育的差異[M]。北京:東方出版社,2010。

[8]高剛。遭遇美國教育[J]。北京:北京文學,2003年。

[9]高格。美國留學筆記[M]。海南:海南出版社,2000。

  • 上一篇:100個民族團結小故事(民族團結的典型小故事)
  • 下一篇:績效活動總結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