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優秀的民族精神滲透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同時將這些精神發揚光大,使大學生在認識和理解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受到直接而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高校要有針對性地改革僵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豐富“兩課”內容,體現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發展的最新成果,同時將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其中,用優秀精神和傳統感染大學生,不斷豐富教學形式,增強思想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從而引導大學生增強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實現熱愛祖國、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貢獻全部力量的最大光榮。
2.弘揚優秀傳統美德提高高校思想道德素質。中華民族素以崇尚道德著稱,在封建社會形成的壹套堅定而嚴格的道德標準和行為規範作為道德傳統傳承下來,其中蘊含著許多優秀的美德,在今天尤其是在當代大學生中仍應發揚光大。
(1)節儉樸素。中國人民歷來以節儉為榮,以奢侈為恥。孔子的學生子貢說,孔子之所以被信任,是因為他有“溫良恭儉讓”的五德。墨子直接提出了“儉”的命題,大力提倡節儉樸素,反對浪費,認為符合“儉”的要求是“天德”;諸葛亮甚至在《誡》中說“靜是修身,儉是修身”。當代大學生大多生活條件優越,很多人沒有養成節儉的生活習慣。通過對傳統文化的學習,讓大學生從經典、故事、歷史人物中再次感受到這種美德的存在和感染,讓中華民族的節儉美德得以傳承。
(2)勤奮好學的學習態度。中華民族創造了如此燦爛的中華文明,與其勤奮好學、精益求精的良好道德品質是分不開的。“學而不厭,教而不厭”(《論語》),“勤於學即德”(《唐舞經》貞觀政治家崇儒),“學海無涯,學海無涯”,“事業擅勤,是可笑的”(韓愈的《走向世界》、“邊巍三絕”、“挖墻借光”的故事,都是有學問的人勤於讀書,最生動的教材,最有教育意義。針對大學生上大學後不必背負“高考”重擔的松懈學習態度,再次強調勤奮好學的傳統美德是非常迫切和必要的。
(3)誠實守信的崇高品格。誠信自古以來就成為我們祖先的重要道德標準,被視為做人的根本。正所謂“君子以誠養心。”“信”是誠實最直接的外在表現。在中華民族的傳統觀念中,重諾守信是人們必須遵守的基本道德。孔子在回答“士”的行為準則時,強調“言必行,行必果”(《論語·魯茲》),並說“人無信,不知其所能也”。“壹諾千金,壹諾千金”這句名言千百年來被人們廣為傳誦,這也說明誠實守信的道德原則已經內化為民間穩定的道德信仰和道德意誌。
3.弘揚民族氣節,培養大學生高尚的人格和品行。中華民族崇尚節操,講究正直、“骨氣”、“誌氣”,維護人格尊嚴。孟子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權貴不能屈。這叫君子。”(孟子·滕文公)這句話是最高理想人格的行為準則,也是千百年來人們道德實踐的指針。歷史上記載了很多正直的人重視倫理道德,堂堂正正,不為富貴權貴所動,堅決維護自己的人格。饑餓的人為了保全尊嚴,寧願餓死也不接受“自己來吃的食物”(在《禮記·譚弓下);範真堅持自己對正義的追求,從不“賣論得官”;陶淵明不掛印,為“五鬥米”而隱退。
學校要拓寬人文學科的教學範圍,在學校開設中國歷史、儒家文化、古代哲學等相關學科的公共課,對大學生進行普及教育,在這些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努力將簡單的知識傳授轉變為細致的養成教育,既要充分利用第壹課堂,又要滲透到第二課堂和日常工作學習中。定期邀請著名專家學者就某壹精神或某壹傳統觀念進行講座,並在學生中開展研討會、征文、演講比賽等校園活動,鼓勵他們交流觀點和感受,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有更深層次的思考和理解。總之,要把傳統文化的精華融入大學生的人格之中,成為他們相對穩定的內在品質,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引導大學生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實踐中汲取營養,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改革精神和創新能力,始終保持艱苦奮鬥的作風和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從而確保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