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如何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

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調查與思考村級集體經濟是保證農村經濟發展的基礎,是強化農業基礎、增強農業發展後勁、促進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經濟保證。隨著農村各項改革的深入,農村集體經濟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我市農村集體經濟的形勢卻不容樂觀。壞賬過大,債務逐年增加,集體資產枯竭,資源稀缺,造血功能不足,嚴重阻礙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和村級組織在新形式下為群眾謀利益的作用。這不僅是壹個經濟問題,更重要的是壹個關系到黨在農村的執政地位能否進壹步鞏固的政治問題。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是增強服務群眾物質基礎,增強村級組織服務功能,促進農村先進生產力發展,繁榮農村先進文化,實現農民根本利益,增強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和戰鬥力的重要保證;從源頭上減輕農民負擔,解決稅費改革後村民收入減少的客觀需要。因此,應因地制宜,實施“富民強村”工程,加快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壹、我市村級集體經濟基本情況全市總面積6674平方公裏,有16個鄉鎮,173個行政村,13.8萬農民,54.7萬農業人口,25.2萬農村勞動力,530萬畝耕地,其中集體耕地1萬畝。城中村村級債務大於債權,有相當壹部分是無效債權。全市現有村級債權26972.9萬元,村均654.38+0.498萬元。其中,農戶欠款18790萬元,有效債權10830萬元;公司欠款4937萬元,有效債權1970萬元;對外個人債務1,776,5438+0,000元,有效債權4937萬元;其他欠款1.462萬元。全市現有村級債務46942.8萬元,平均每個村債務260.8萬元。其中本金31.981.4萬元,村均654.38+0.77萬元。按債務分布可分為五類:壹是財政借款10,19萬元,本金59610,000元;二、募集13565438+萬元,本金90160000元;三、農戶欠款189萬元,本金15403萬元;第四,村幹部工資1493000元,利息31000元。第五,其他欠款2850萬元。債務形成的用途主要體現在以下幾種情況:競賽達標4975萬元,開辦企業7267萬元,各種補貼6409萬元,預繳稅費7009萬元,改善生產條件3705萬元,公益事業107.84萬元,管理費1。僅2003年以來,新增債務3287萬元,村均債務654.38+0.83萬元。截至2003年底,全市總資產37607萬元,平均每個村209萬元,資產大於負債的村87個,資不抵債的村84個,結余的村2個。第二,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原因。多年來,我市農村集體經濟受保守思想束縛,開放程度遠遠落後於發達地區。單純依靠農業、抓農業的思想嚴重阻礙了我市農村經濟的發展速度,直接影響了村級“造血”功能的發揮,使許多正常或不正常的支出沒有了資金來源,導致大多數村集體不得不采取借、提、借等措施來維持各項工作的正常開展。最終集體經濟逐漸走向低谷,變得弱小。壹是受觀念束縛,集體經濟缺乏發展後勁。從計劃經濟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這不僅是經濟形態和管理方式的調整,也是人們思想觀念的大調整。我市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緩慢很大程度上是由於觀念的阻礙,觀念的落後是制約和阻礙我市農村集體經濟和社會全面發展的最大障礙。壹些領導幹部沒有危機感和緊迫感,科學文化水平低,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陳舊保守,信息不靈,缺乏開拓精神和創新意識,對未來社會經濟發展缺乏必要的認識,沒有從根本上擺脫傳統經濟發展模式的束縛。他們只專註農業沒有形成好的產業鏈,只消耗資源沒有開發好。封建落後和小農意識導致了實踐中的盲目被動。二是受政策因素影響,集體經濟萎縮嚴重。村級組織是黨的基層組織,是各項政策和工作的最終執行者。對於我國大部分村莊沒有造血功能的現狀,毫無疑問,在產生效益和成績的同時,村級集體經濟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削弱,承擔了沈重的經濟負擔。據調查,全市因秋整地和種植地膜玉米、烤煙、甜菜、水稻開發補貼發生債務6409萬元。在義務教育、計劃生育、機械更新、敬老院、警務區、文明村等競賽中,形成債務4976萬元;在興辦村級企業、養殖壹條街、建設畜牧小區等基礎建設工作中,由於缺乏科學論證、技術含量低、運行質量差,集體經濟損失嚴重,造成債務7267萬元;在改善生產條件過程中,形成債務3705萬元;各種大規模人口普查、征兵費、運動會、鄉鎮食堂攤派等造成債務1,654,38+0萬元。三是受人為因素影響,導致集體經濟負擔沈重。目前,壹些幹部受壹些不良社會風氣的影響,集體經濟管理和積累意識淡薄,存在重生產輕管理的不良傾向,這是集體經濟管理的薄弱環節。多年來,在收費過程中,由於村級幹部不敢直面困難,不善於做群眾工作,遇到困難不去解決,而是采取其他手段解決問題,同時制造困難。該市村集體采取借、提、貸等方式,* * *為農民支付農業稅、村提留、鄉統籌等費用9695萬元,使強村變弱,弱村變窮,嚴重損害了集體利益。此外,壹些村級領導幹部為了個人利益,往往把集體利益作為實現個人利益的籌碼,置集體利益於不顧,濫用集體資產損公肥私,大吃大喝,管理有漏洞,導致集體積累流失現象嚴重。村級集體經濟薄弱,削弱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組織功能。辦事處什麽都做不了,承擔的公共職能無法實現,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負債累累,無法維持正常運轉,導致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影響農村社會穩定。薄弱的集體經濟降低了廣大農民對村領導的威信,拉大了黨群距離。面對入世和改革後的新形勢,迫切需要認真解決村級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必須特別重視、特別努力、特別重視,確保基層組織在群眾中的崇高形象和重要地位。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中存在的問題多年來,集體經濟壹直處於低迷狀態,主要是受思想觀念、創業意識和生產資源的影響,使得集體經濟停滯甚至倒退,嚴重阻礙了集體經濟的發展和積累。壹是村領導班子素質不高,年齡結構、文化結構不合理,有的長期處於軟弱渙散狀態。壹些村幹部在談發展時,往往過分強調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不能立足現有土地資源優勢謀求發展,帶領群眾把集體經濟發展好。二是集體積累來源單壹,相當壹部分村集體積累為負,集體收入幾乎全部來自僅有的幾塊機動地。三是資源沒有得到充分開發利用,閑置浪費現象嚴重。四是非生產性支出過大,部分村幹部濫用,管理存在漏洞,導致集體積累流失現象嚴重。五是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多年來,相關職能部門對鎮村發展的總體規劃、生產布局、資源優勢和發展思路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缺乏必要的指導,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力度不夠,扶貧資金分散,未能有效幫助和引導村集體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對策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保持其可持續發展,就要在及時消化吸收過去基本經驗教訓的基礎上,結合我市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三個代表”為指導,以改革為契機, 以農村社會穩定和村集體經濟低風險高效運行為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科學規劃、創新思維的工作原則。 壹是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幹部素質建設,為壯大集體經濟提供組織保證。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必須著力加強農村黨支部隊伍建設,提高幹部素質。要精挑細選壯大壹批黨支部,註重從文化程度高、經營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拔村幹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在選拔上壹定要堅持標準,把有進取心、懂得經營管理、銳意進取、無私奉獻、不怕吃苦、廉潔自律的人放到隊伍裏來。結合素質提升加強教育培訓是提高村幹部素質的基本途徑。堅持“實用性、實用性、有效性”的原則,通過多種方式對村幹部進行培訓,提高他們的思想政治素質和管理能力,增強他們的法制觀念。第壹,要進行政治理論教育和培訓。重點是用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武裝全體農村基層幹部,提高他們的政治鑒別力和政治敏銳性,轉變觀念,提高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管理服務的水平,增強發展集體經濟的毅力和本領。二是加強政策法律知識的教育培訓。使村幹部全面正確地理解和認識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和法律要求,提高政策水平,增強法律意識。同時,要從實際出發,創造性地實施和運用政策法律,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第三,加強科學文化知識和市場經濟知識的教育和培訓。學習結構調整、市場經濟、金融、城市建設以及國民經濟和世界經濟發展趨勢的知識,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在科學管理上下功夫,向科學管理要效益。實踐證明,無論哪種經濟組織形式,科學管理是第壹位的。管理失敗,經濟效益上不去。再優越的體制和運行機制,也只是空談。二是挖掘自身優勢,采取不同的經濟發展模式,為壯大集體經濟拓寬發展渠道。由於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環境、資源狀況、幹部群眾思想解放程度不同,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也要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不能“壹刀切”,也不能壹個模式。要立足優勢,選準路徑,堅持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原則,引導各村依托資源和區位優勢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建立服務機構發展信息經濟。稅費改革後,村級職能逐步轉向服務。要逐步建立村級信息網絡,積極收集信息,開展有償服務,尋找適合當地種植和種植特點的公司或加工企業,形成利益聯合體,從村裏提取相應的服務費,既能為農民節約開支,又能增加收入,為客戶節約時間,增加集體收入。依托地緣優勢,發展公路經濟。公路沿線村莊可充分利用公路優勢,充分利用我市已形成的特色產業帶,開發建設專業市場,由村集體統壹管理,提取相應管理費歸集體支配。圍繞特色農產品設立交易市場或流通公司,打造龍頭企業,與農戶簽訂產銷合同,實行產、購、銷壹條龍服務,在服務農民中獲利,增加集體收入。依托資源優勢發展集體經濟。土地是村級集體資產中最重要的部分。如何適應農村勞動力非農化的趨勢,合理開發利用集體土地資產,使土地這壹最基本的生產要素得到優化配置,對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充分開發利用集體土地資產,讓土地賺錢,保證村集體經濟的經常性收入。鄉政府所在的村可以利用區位優勢,積極發展第三產業,沿街開發店面收租金。由於租金收入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可視為村集體經濟的經常性收入,以增加村集體收入。大力發展農村私營、個體企業,以各種形式向個體經營者出售、轉讓小型、虧損集體企業和閑置土地,集體企業閑置的廠房和生產設備可出售或出租給私營、個體企業,盤活存量資產。抓住化解債務的有利時機,可以以拍賣的形式出售現有的林權,從而獲得集體收益。只要各村充分認識自身優勢,挖掘資源開發潛力,大膽實踐,科學管理,集體經濟發展的道路就會越走越寬。三是借助外力,切實提高政策利用效率,為壯大集體經濟尋求政策支持。稅費改革政策實施後,村級收費項目逐步取消,只有少數流動場所可以獲得資金。因此,經濟發展不能僅僅依靠自己的土地資源。要積極探索發展思路,提高政策利用效率,實行內外結合的辦法發展集體經濟。需要依法申請免檢政策。對村辦企業與金融機構之間發生的債務,要按照《商業銀行法》、《擔保法》、《破產法》等有關法律法規,積極向有關機構申請免除,金融機構要按照有關政策規定予以免除,以減輕負擔,增加收入。要積極爭取扶持政策。與公共財政支出項目所欠債務相對應,實事求是地核對種類和金額,在客觀、真實、準確的基礎上,積極爭取國家財政支持。爭取項目支持。積極爭取農田水利基本建設項目、種植免費補貼項目、土地、林業等相關國家或省份的優惠政策,爭取國家無償資金。尋求外部支持。充分調動經濟實力強的市直部門、企事業單位,與村級結成幫扶對子,實行市鄉黨政壹把手、駐村企業重點項目責任制,按照“確保幫扶到底”的原則開展幫扶工作。根據各自的工作性質,充分發揮本部門的專長,抽調懂管理、善經營、作風硬的人員組成工作組,到村開展工作,積極引導村級組織開闊視野,挖掘優勢,以農業和第三產業為重點,積極為發展村集體經濟貢獻力量。比如可以把招商引資的企業直接引向農村生產原料基地,為村集體引進發展項目,實現企業與集體、農民的互利共贏。在二三產業發展中,農業部門要在土地承包、租賃、拍賣等農村相關政策上給予指導,狠抓農村集體資產管理,加強對村集體財務的指導;市水利、電力等部門應在農田水利建設中給予資金或技術支持;財政部門將提高支農資金投入率,對條件成熟的村辦集體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和降息政策。總之,各職能部門要充分認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提供壹切有利於村級經濟發展的便利條件。第四,加強經濟管理,認真執行各項規章制度,強化對壯大集體經濟的監督機制。要繼續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和民主監督機制,防止集體資產流失,節約各項支出,減輕集體經濟負擔,實現集體經濟的資產積累。第壹,內部管理制度要重新執行。比如,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支出審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財務公開和民主理財制度、壹事壹議制度等制度必須落實,堅決避免走過場、走過場,嚴格按規定執行,提高資金使用透明度,防止集體資產、資金、資源不必要的損失和浪費。第二,應進壹步壓縮非生產性支出。嚴格按照上級部門的規定,控制報紙費、電話費、招待費等支出總額。嚴格控制管理費用支出,忠實執行鄉鎮機構改革文件精神。應該合並的村,要解決明與暗不協調的問題,否則就會出現壹村辦公經費分兩村的現象,嚴重影響集體資金在生產生活中應該發揮的重要作用。結合機構改革,密切關註黨支部書記公開化問題。這次改革,只有*鄉幹部在村裏走上了實職,人員編制不盡合理。從思想上看,鄉鎮幹部的文化水平、開放和創新意識應占主導地位;從經濟效益來看,實行“公職”將節省173人的工資,相當於5個鄉鎮的財政收入。所以支部書記公開勢在必行,需要加快。合並後要堅決按照規定的職數配備幹部,避免人浮於事,盡量減少管理人員,調動幹部積極性。同時,建議市政府組成檢查組,對稅費改革的執行情況進行核查和糾正,這有利於改革的徹底和集體經濟的順利發展。第三,村務公開要更加透明。目前,我市村務公開率已達100%,但村務公開質量仍不高,仍存在不公開、假公開、半公開現象。因此,我們應該增加公開的真實性和透明度。要提高村民的村務公開意識,實施有效監督;組織、民政、農經等部門要經常深入基層,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核實;特別是在重大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上,必須經過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提高村務公開的透明度。第四,資產清查要繼續。堅決清理集體資產,包括資金、廠房、設備、資源等。,采取出售、租賃、沖抵等措施,化解村級壞賬。要根據不同情況采取不同措施,對拖欠的農業稅和預繳的特產稅,要嚴格按照稅法規定進行處理,以增加集體經濟,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村裏要根據金額和農民的承受能力,制定還款計劃,采取說服、教育、法律等手段催收資產,壯大集體經濟。
  • 上一篇:四年級書法作文
  • 下一篇:「現代京劇」是京劇的變體嗎?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