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重構】意識形態名詞解讀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重構】意識形態名詞解讀

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的意識形態工作從“以階級鬥爭為綱”轉向為經濟建設服務的軌道,這是壹個歷史性的轉變。沒有這樣的變化,中國從15年以來的所有變化都無從談起。在中國,雖然“左”的觀念根深蒂固,影響不小,也出現過壹些杯水車薪的風波,但總的來說,這種變化並沒有被扭轉。意識形態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的意識已經深入人心。

我們正面臨著從計劃經濟體制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的轉變。幾十年的實踐證明,舊的計劃經濟是不成功的,市場經濟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的最好形式。因此,在新的發展階段,意識形態為經濟建設服務,即服務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現在的問題是,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我們的意識形態工作已經被動和滯後,也就是人們通常說的精神文明建設比較軟。遺憾的是,在很多方面,我們還在沿襲舊意識形態中過時的東西。舊的意識形態,從體制到內容,工作方式方法,都是建立在計劃經濟基礎上的,已經不能令人信服地解釋今天的現實,更不能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因此,我們有必要重新審視過去的意識形態,該繼承的繼承,該拒絕的拒絕,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土壤上重構我們的意識形態體系。

重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首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高度重視理論建設。也許有人會問,我們幾十年來不是壹直在大力宣傳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嗎?妳說的“堅持馬克思主義”有區別嗎?

不壹樣。壹種意識形態、壹種思想體系要想真正建立起來,成為整個社會的指導思想和精神支柱,就必須具有倫理性和實踐性。也就是說,要把它變成大眾的日常意識,讓它滲透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社會交往中,成為人們生活的規範和信仰,讓人們真正感受到它對生活和工作有用。以孔子為核心的儒家文化延續了兩千年,成為中國歷朝歷代的正統思想和治國理論。其中壹個重要原因是,這壹理論作為壹種社會統治思想,已經完全倫理化、大眾化,從而從統治階級的政治思想轉化為婦孺皆知的日常意識和行為準則。過去我們做了大量的意識形態工作,試圖把馬克思主義確立為社會的指導思想和人類的精神支柱。但由於片面強調和突出階級鬥爭等政治內容,使之教條化,忽視甚至抹殺了馬克思主義關於人的理論。學這種馬克思主義,解決不了人怎麽做人的問題。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他們現實生活之外的東西。結果,學習馬克思主義不是為了提高自己,實踐自己,而是為了和別人打交道,給別人看。這樣,馬克思主義如何才能真正進入頭腦?

馬克思主義是壹個豐富的思想體系,它不僅是以階級為導向的,而且是關於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也是關於人、價值觀等等的理論。馬克思和恩格斯壹生致力於人的解放和發展,歷史唯物主義是通過對人性的科學揭示而建立起來的。然而,多年來,我們忽視和遺忘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寶庫中的這些內容,給人的印象是,馬克思主義離人們的現實生活很遠,馬克思主義是壹張冷酷而堅硬的面孔。是時候給馬克思主義壹個完整的圖景了。重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首要任務是改造現有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使之成為人們的日常意識。對馬克思主義進行倫理化和實踐,絕不是否定它的指導作用,而只是鞏固它在社會主義意識形態中的主導地位。

要重建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真正把精神文明搞上去,壹個很重要的問題是,不能回避當前意識形態領域的新趨勢、新特點。如果對此不太了解,沒有正確的認識和估計,“重建”就會成為壹句空話。當前意識形態的新趨勢、新特點,大致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

第壹,多樣性。從世界範圍來看,曾經的兩極世界格局正在轉向多極世界格局,這決定了意識形態已經從對立的兩極意識形態體系演變為多種多樣的意識形態體系。比如,光是社會主義理論就衍生出幾十種,成為壹個龐大的思想家族。這種情況反映在中國,促使人們從不同角度重新認識和理解現有的傳統理論,導致各種思想體系並存。

多樣性還表現在各個學科的相互滲透。現代科技革命方興未艾,成果轉移到人文學科。現代思維方式正在改變人文學科的傳統研究方法,這為政治、法律、倫理、文學和哲學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如今,沒有壹門學科能夠脫離其他學科孤立地生存和發展,也沒有壹門學科能夠避免當今社會的重大變革。

目前,中國正在走向市場經濟,這決定了社會經濟結構的多元化格局,即多種所有制形式、多種經營和分配形式並存,多種利益主體並存。這些社會存在反映到社會意識中,使人們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交往呈現出復雜性和多樣性。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意識形態反映了社會各階層和利益相關者的意願和要求,包容性很強,難免會聽到很多聲音。

多渠道介入社會生活也是當代意識形態的特征之壹。壹方面,隨著科技革命的興起,科學技術日益成為國際政治軍事鬥爭的重要手段,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壹種特殊的意識形態力量;另壹方面,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和文化世俗化的浪潮,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到意識形態的創造和傳播中,使各種形式和渠道的意識形態走向大眾,從而影響和幹擾社會生活。

第二,沖突。目前,在我國,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已經被打破,壹個充滿活力的新經濟體制正在開始出現。新舊制度的碰撞和摩擦必然影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建設和發展。15改革以來,意識形態領域充滿了新與舊、先進與落後、開放與保守的沖突與鬥爭。如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論、社會主義本質論、是非判斷論,都是經過激烈的沖突和跌宕起伏才成為全民族的知識。關於公有制實現形式的問題和關於產權的問題仍然處於不同思想和觀念的爭論之中。在法律和倫理領域,不同觀念之間的對立沖突更加激烈。此外,中國幅員遼闊,在經濟、文化、政治發展不平衡的條件下,人們的觀點和觀念不同,也會成為意識形態沖突的誘發因素。

第三,過渡。社會轉型期必然伴隨著意識形態的演變和更新。本世紀初的五四新文化運動,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是壹場思想革命。在中國從自然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壹場新的意識形態革命。在這場思想演變中,新與舊、先進與落後都不是壹成不變的,具有極大的非規範性,就像九曲曲折折的黃河。不僅如此。中國正在全面向世界開放,各種思想和思潮必然蜂擁而至,供我們篩選、消化和吸收,這將進壹步加劇意識形態的多變性和過渡性。

了解新形勢,把握當今意識形態的新趨勢和新特點,有助於我們保持清醒的頭腦。中國社會正在告別昨日的政治獨木橋,步入全面多元發展的新時代。歷史需要壹代中國人,特別是知識界的有識之士,開動腦筋,發揮智慧,推陳出新,以新鮮的內容和方法,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體系。

  • 上一篇:Takara(日本玩具制造商)的詳細信息
  • 下一篇:孟姜女在長城哭泣的故事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