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在護理實踐中體現整體護理理念

如何在護理實踐中體現整體護理理念

整體護理是以人為中心,以現代護理理念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基礎,系統地應用於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的壹種護理行為指導思想。整體護理的目標是根據人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和精神需求,提供適合人的最佳護理,整體護理強調現代護理理念的指導。現代護理理念是以現代醫學模式為基礎的,也是現代護理實踐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所謂現代護理觀,簡而言之就是人們對現代護理的總體看法。壹般認為,現代護理理念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護理框架結構:護理框架結構由四個基本概念組成:人、環境、健康和護理。所謂框架,就是在壹個系統中起支撐作用的部分。比如建築物的柱、梁是它的框架,但它的內外裝飾、室內裝修都不是建築物的框架。在護理學的學科體系中起支撐作用的概念是人、環境、健康和護理,而其他許多概念都是建立在這四個基本概念之上的。這四個基本概念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護理框架的四個基本概念。過去,人們對四個基本概念的具體內涵有不同的看法,導致護理模式的各種派別。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護理學作為現代科學體系中融合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壹門學科,已經超越了最初的為患者提供護理,護理工作場所也從醫院擴展到了社會和家庭。現代醫學模式認為,醫學研究的對象是在壹定社會條件下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健康的內涵不僅僅是身體沒有疾病,還包括具有完備的生理和心理條件以及社會適應能力。因此,護理的重點不僅僅是某壹種生物性疾病的患者,而是整個人,根據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需求,提供適合個體的最佳整體護理。上述現代醫學模式的引入和現代護理實踐的廣泛開展,進壹步加深了人們對擴展框架四個基本概念的認識,從而逐漸趨向整體護理觀。2.整體護理觀:整體護理觀的整體概念包括幾層含義:(1)人是由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多方面組成的,人的健康也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整體護理應面向整體人。(2)人類都需要護理,護士要關心人類生命的全過程。(3)護理是連續的。護士不僅要在人們生病時照顧他們,還要關心他們的康復和自我護理,以達到個人健康的最佳水平。(4)人生活在社會中,整體護理推動護理從個人向家庭、社區延伸。所以,我們可能把整體護理理解為,壹方面,把護理對象作為壹個整體來對待,也就是把疾病和病人作為壹個整體來對待;把病人在生物學上、社會上以及他們賴以生存的整個外部環境都看作壹個整體;將患者從入院到出院視為壹個連續的整體。另壹方面,我們提供的護理理念是作為壹個整體,即病人的護理是系統的、連續的,要保證病人從入院到出院的護理不間斷;對病人的護理是積極主動的,按護理程序有計劃地進行,做到防患於未然;對患者的護理是全面的、整體的,既包括身體和精神方面,也包括疾病預防、保健、康復指導等方面。我們也可以這樣理解整體護理:(1)從生物醫學模式到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即從單純關註對患者生活和疾病的護理,到充分關註患者對人的健康的生物、心理和社會作用。(2)從單純的病人護理向健康人的預防保健轉變,即護理的服務對象不僅是幫助病人恢復健康,而且是促進健康人更健康。(3)重視人的生命過程中的護理,無論從新生兒、嬰兒、兒童、少年、中年、老年。(4)在護理疾病的全過程中,除了病人需要康復外,還包括如何使危重病人減輕痛苦,平靜地死去。(5)護理服務的客戶從個人發展到家庭和集體場所,如學校、工廠和社區。整體護理理念所包含的這些內容,與上述現代護理活動的範圍是壹致的。3.護理發展階段;護理發展的第壹階段是以疾病為中心開展護理活動;第二階段是以病人為中心開展護理活動;第三階段是開展以健康為中心的護理活動。4.護士職能和角色的拓展: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展,人們對醫療保健的需求與日俱增。尤其是在當今社會,醫療保健的輝煌成就帶來了人類壽命的普遍延長,老年人數量的增加,以及社區中各種老年機構和家庭所需護理的增加。護理工作在人類生活中變得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以前醫院主要需要護士照顧病人。現在,護士的職能將從醫院擴展到社會,從照顧病人擴展到與其他人合作,以維護人類健康。因此,護士的角色不再是單純的照顧病人,現代護士的職業角色將是多方面的,包括:①決策者。②管理者和協調者。3溝通者。④老師和咨詢師。⑤代言人和保護人。⑥促進恢復。⑦研究者和作者等。因此,現代護理工作者應具備適應多面職業角色、整合多面角色的基本素質,才能肩負起維護人類健康的重任。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將上述現代護理理念付諸實踐,現在已經有計劃、有系統地形成了護理的壹個具體工作程序,即護理程序。這壹程序的全過程主要有四個特點,即綜合性、動態性、決策性和反饋性。其綜合性是指運用多學科知識和技能,綜合處理患者健康問題的各個方面;動態是指護理措施或方案要隨著患者病情的發展變化而調整和修改,不能機械地固定不變;決策體現在護理措施或方案中,就是面對患者的護理問題,在可供選擇的護理措施或方案中確定最佳的針對性措施或方案,這就是決策;反饋是指在實施護理措施或方案後,根據其效果對選定的護理措施或方案進行進壹步的調整和修改。這些特點從不同側面反映了現代護理理念的整體思路。通過護理程序,不僅可以解決患者的健康問題,還可以讓患者掌握促進健康的方法。而且護士的邏輯思維、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專業知識和技能逐步提高,護患關系進壹步改善。只有熟練運用護理程序,才能使護理工作有條理、科學、優質。因此,整體護理應以護理程序為工作框架,將現代護理理念的整體思想融入到具體的護理工作中,從而實現整體護理所設定的優質護理目標。對於優質護理的理解,不同的護理理念會有不同的標準。按照生物醫學模式,有效解決身體問題就是優質護理;按照管理模式,有序忙碌的護理就是優質護理。而現代護理理念指導下的整體護理對優質護理提出了新的標準,即根據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和文化需求提供的護理是優質護理的前提。在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整體護理中,病人的滿意度是體現優質護理的重要指標,因為病人的滿意度涉及其復雜的心理、社會和文化背景。要實現優質護理,不僅要有效解決患者的生理問題,更要從患者的心理、社會、文化需求出發,關愛患者。對人的護理有時包括改變常規護理操作。比如在巴林,給病人進行肌肉註射時,按照我國《基礎護理》教材的要求,是不能在手腕上用力的,因為這個國家的病人認為這個動作很粗魯。綜上所述,我們認識到整體護理不能把人當作由各種組織器官組成的有機體而忽視其整體性所包含的心理和社會因素。在護理工作中,不僅要關註人的生理變化,還要關註周圍環境和社會環境對人的影響,協調人的生理、心理活動與周圍社會文化的關系,促進人達到最佳健康水平。在臨床護理工作中,要在現代護理理念的指導下,通過護理程序,根據患者的生理、心理、社會、文化需求,提供優質護理,使患者在身心的全面呵護下,恢復和維持健康。
  • 上一篇:奶茶的做法是怎樣的?
  • 下一篇:如何理解中國文化因西方工業文明的沖擊而衰落?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