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學習國學

如何學習國學

簡介推薦書目

1,章太炎國學概論。

中華書局版“向大師學習國學”系列

這是我看的第壹本接觸國學的書。是壹本很薄的書,很不起眼。打開後發現“腹中有幹坤”。

章太炎先生在《國學概論》壹書中,首先闡述了自己對國學本體的理解,以及對國學研究方法的獨特見解。然後系統介紹了中國傳統的經學、哲學、文學流派,系統梳理了各流派的起源、發展和差異。因為這本書是張先生上海國學講座的抄本,文字通俗易懂,讀者可以用生動的語言對國學各派有壹個清晰的框架認識。附錄中也有很多精辟的國學論文,值得壹讀。對於初學者來說,是了解國學的絕佳入門書籍。

2,章太炎《國學講義》。

中華書局版

這本書也是章太炎先生的演講稿匯編,但與《國學概論》不同。緒論著重分析了國學的派別,而本書對國學的各個部門有更全面和詳細的分析。

書中對小學、經學、史學、諸子學、文學分別進行了闡述。不僅對流派進行了梳理,還詳細闡述了各個流派的代表人物、經典著作和發展來源。張先生就壹些有爭議的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獨到的見解。讀這本書真的很有啟發,很有益處。

3,曹伯翰《國學常識》

中華書局版

這本書就像壹本關於國學知識的百科全書,涵蓋了國學的很多方面。

《國學常識》這本書對國學相關常識做了非常詳細全面的介紹。首先,概述國學,描繪國學的基本輪廓。然後闡述了研究國學的基本方法,即小學和考證相關知識的闡述;然後分別對國學中的經典、歷史、儒學、文選等基礎知識進行了闡述,詳細闡述了它們的發展演變,也分析了與佛教相關的知識。最後,概述了中國科學和藝術的歷史。講解通俗易懂,通俗易懂,思路清晰,內涵豐富,多學科結合,全面。

4,錢穆《國學概論》

九州出版社版

錢穆先生是壹位有著自己思想體系的大師,對中國文化有著自己獨特的見解。本書是在《中國學概論》課程講義的基礎上進行整理和修訂的。

就像王先生自己說的,這本書的目的是“使學者知道古今學術變化的總趨勢”。主要論述了中國古代學術(經學)的發展,從孔子和六經開始,到清末民國時期的主要學術思想,字裏行間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是想了解中國幾千年學術變遷,研究錢穆先生思想的讀者的好書。

5,胡《如何閱讀古籍》

中華書局版“向大師學習國學”系列

《如何讀古書》實際上是由兩本書組成的壹本書,這兩本書都是胡先生的著作,即《古今讀書法》和《中國聖賢論》。前壹本書向讀者介紹了閱讀古籍的意義,不僅提供了自己閱讀古籍的方法,還列舉了許多參考書和文獻資料,提出閱讀古籍要做到“精、知、熟”。後壹本書論述了他自己對中國古代聖賢學說的梳理和個人理解。雖然不代表主流意見,但是可以準備。

個人只推薦前壹本書,現在市面上只有合訂本,好像沒有單獨版,只好推薦這本給妳了。對於後壹本書,可以簡單看壹下,了解壹下。

6,梁啟超《讀書指南》

中華書局版“向大師學習國學”系列

梁任公的書也是兩本書的結合。前者是《國學及其閱讀方法概論》,列出了思想、政治史、文字學、韻文、小學等古籍的重要書目和各類書籍的壹般閱讀方法;後者為《引用解題及如何閱讀》,對《論語》、《孟子》、《韓非子》、《荀子》、《史記》、《左傳》乃至《詩經》、《楚辭》等經典文獻,以及如何深入閱讀這些傳世經典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和指導。而且書末附錄有梁任公的《談國學研究之道》,可謂是壹部高屋建瓴之作,給後世學者以啟示。

總之,這本書和如何閱讀古籍有相似之處,也有獨特的閱讀方法。把兩者結合起來,就能體會到閱讀古籍的具體方法。

7,張舜徽《中國文獻學》

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版

如果妳想研究壹門知識或者了解壹部經典,妳就需要去讀它,而妳讀的東西,無論是經典還是研究著作,都屬於文學的範疇。張順輝的《中國文字學》是很多學校文理學院的必備教材,可見其重要性和專業性。王先生的書不僅說明了什麽是“文獻學”,文獻學的研究目的是什麽,而且闡述了目錄、版本、校勘等具體知識。

由於專業性很強,這本書對於普通讀者來說可能比較難學。但學完這本書,再次閱讀文獻時,就會產生主觀判斷,比如文獻的真偽、版本,甚至有助於古籍的選擇和收藏。

8.柴德庚的《史記》

北京出版社“大家的小書”系列

很多朋友對歷史感興趣,經常問我如何選擇歷史書,讀什麽樣的書。我也寫過文章列出歷史的推薦書目,但是有人說,有什麽好的古代歷史書籍推薦嗎?這方面我就不推薦了,因為《史記》這本書已經詳細推薦過了。

作為陳垣先生的學生,柴德庚先生的《史記提要》壹書將古代史書的經典著作分門別類地羅列出來,分為傳記體、編年體、編年體等類別,就像壹本歷史參考書。當讀者不知道看什麽書的時候,可以打開這本書,根據自己喜歡的類別選擇閱讀。

我們要擦亮眼睛,選擇好書閱讀,不要被壹些自稱人人的暢銷書所迷惑。

但是好好學習,不要急功近利!

  • 上一篇:女生的生活很傳統。會有很多人喜歡嗎?
  • 下一篇:如何規劃和建設綠色物流配送中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