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構建和諧湖南

如何構建和諧湖南

書的正文前或文章標題後的註釋

從孔子提出“和為貴”、“仁者愛人”的儒家思想,到“天下大同”的理想,再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我們中華民族對“和諧”的追求從未停止。

民主團結的政治環境,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惠民利民的政策環境,和諧穩定的法制環境,優美的生態環境。按照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總要求,張春賢同誌在湖南省第九次黨代會報告中描繪的美好圖景,為我們建設和諧湖南指明了方向。

連日來,圍繞建設和諧湖南這壹宏偉命題,出席省黨代會的代表們責任心強,暢所欲言,發表了許多好的意見。

民主團結:和諧湖南的未來

祁東縣靈關鎮毛橋村近年來籌資1多萬元,解決了村裏的飲水、灌溉、交通、通訊等壹系列問題,方便了群眾,促進了村裏的經濟發展。“發揚基層民主,村務公開,獲得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是事業成功的保證。”村黨支部書記程代表的話語中充滿了自豪。

代表們普遍認為,廣大人民群眾直接或間接參與政治生活和社會管理,享有對重大問題的知情權,對重大決策和立法建議充分表達和溝通,能夠更好地反映大多數人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願,有利於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化消極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壹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為建設和諧湖南提供廣泛支持,使我們的事業充滿生機和活力。

營造民主團結的政治環境,關鍵在黨。今年8月至6月5438+00,省委開展的“迎黨代會,謀新發展”活動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註,黨員、幹部、群眾積極參與。短短三個月,* * *收到1.1,000多封建言獻策的來信,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黨建等各個領域,集中表達了* * * *期盼湖南經濟社會更好更快發展的共同心聲。

婁底市委黨校副校長廖楚雄、通道侗族自治縣縣委書記李先生等代表認為,堅持群眾路線是黨的事業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法寶。構建民主團結的政治環境,要著力於兩個方面:壹是擴大黨內民主,二是切實提高社會管理水平,努力維護穩定和諧的社會局面。

“張春賢同誌在省黨代會工作報告中提出,建設和諧湖南,要求充分發揮民主黨派和工商聯的作用,切實做好各族各界人士的統戰工作,鞏固和發展新世紀新階段的統壹戰線。我們統戰工作者應該為此努力。”邵陽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王代表認為,要切實把政治協商納入各級黨委政府的決策和執行部署過程,不斷拓寬統壹戰線中的政治協商和參政議政渠道,豐富民主參與的內容和形式。

創造民主團結的政治環境,啟動會、共青團、婦聯等人民團體不能發揮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衡陽市總工會副主席李桂英、湘潭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振英等代表認為,和諧社會是人民享有廣泛民主的社會。目前,基層民主建設取得了壹些成績,但也存在壹些問題。在許多基層單位,職工的民主權利實際上沒有得到落實。由於民主缺失、民主渠道不暢,出現了企業決策失誤、員工利益受損、勞動關系緊張、矛盾沖突不斷、上訪投訴頻繁等問題,成為影響社會和諧的毒瘤。工會是基層民主建設的重要承擔者。在參與和諧社會建設中,要充分履行職能,疏通基層民主渠道,保障職工民主權利,促進民主參與機制的完善。

惠民安民:和諧湖南的立足點

建設和諧湖南,必須從保障民生入手,認真解決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根本利益的問題,把造福人民群眾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是代表們在討論中形成的* * *知識。

“就業是民生之本。抓就業就是抓發展,抓增收,抓穩定。要把就業和再就業作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省勞動和社會保障廳廳長趙湘平代表告訴記者,2004年以來,省委、省政府每年都堅持為民營企業辦“八件實事”,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就業和再就業就是其中壹件實事。1至今年9月,全省新增城鎮就業5481萬人,實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30.22萬人。趙湘平認為,受多種因素影響,我省勞動力供大於求的矛盾仍將長期存在。我們要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繼續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擴大城鄉就業。

與就業齊頭並進的是社會保障體系建設。“社會救助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廣大群眾特別是困難群眾的實際利益密切相關。”郴州市民政局局長陳代表說,目前弱勢群體仍占相當大的比重,要加大對弱勢群體的幫扶力度,建立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為基礎,以就業救助、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專項救助為補充,以自然災害應急救助、農村“五保”和城市“三無”集中供養為補充的新型社會救助體系 定期開展社會捐贈和社會救助,切實保障城鄉困難群眾針對社會發展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科學合理確定救助內容和對象,對不同困難家庭實行基本生活救助、專項救助或臨時救助。

“上學難,上學貴”也成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嶽陽市教育局局長王誌明代表認為,“上學難”實際上涉及到公共服務均等化的問題。最好的公共政策應該是為最弱勢群體提供最好的公共服務,這也是和諧社會的基本要求。王誌明告訴記者,為解決“上學難”問題,嶽陽市將多管齊下: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把發展農村義務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加強義務教育階段農村薄弱學校改造,積極開展城市學校支援農村薄弱學校活動;推廣“片聯校”農村教育管理模式,完善落實農民工子女入學辦法,進壹步做好農民工子女入學工作;認真落實農村中小學貧困學生“兩免壹補”政策,多方籌措資金,加大扶貧力度,建立扶貧長效工作機制,確保貧困家庭子女順利完成學業。

公平正義:和諧湖南的安全閥

“我只是壹個掃街的,但是黨和政府給了我很多榮譽,我的努力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讓我覺得我的汗水沒有白費,我做的事情還是挺有價值的。這是壹種公平。”獲得全國市容環衛先進個人、建設部勞動模範等榮譽的常德環衛處保潔班班長鄧亞蘭,用深入淺出的語言闡述了自己對“公平”的理解。

“公平正義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價值取向,是協調社會各階層關系的基本準則,是壹個社會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源泉。”代表們認為,在調節各種利益關系的過程中,只有遵循公平正義的原則,讓絕大多數社會成員受益,才能獲得社會不同利益群體的廣泛支持和認同,才能有效整合各種社會資源和力量,實現全社會的團結協作。

株洲市市長嚴代表指出,和諧社會的核心是人際關系的和諧。壹個人當然在乎付出勞動後得到了多少,但他更在乎的是比較意義上的收入,即是否受到了公平公正的對待。如果比較的結果是自己處於較低的地位,就會有被排斥、被剝奪的感覺,造成心理失衡。壹旦這種不平衡超過壹定限度,社會矛盾就會激化。因此,公平正義是和諧社會的“安全閥”。只有公平的社會才能穩定,才能實現長治久安。

“從今年開始,國家將提高個人所得稅的起征點。壹年後我每年少交200元個人所得稅。雖然數量不是很大,但對我們普通幹部來說已經很不錯了,尤其是從中央政府調節個人分配收入失衡的決心來看。”漣源市農業局朱廣波代表深有感觸地說,制度是社會公平正義的根本保障。只有加緊建設在維護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權益方面發揮重要作用的制度,才能真正實現社會公平正義。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必須從縮小收入差距和完善分配制度入手張家界市武陵源區委書記杜亞玲代表認為,只有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利益協調機制,著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擴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調節過高收入,堅決取締非法收入,才能使收入分配更加公平,有效促進社會繁榮。

加強法制建設,實現執法公正,是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保障。株洲市中級人民法院院長譚景春、益陽市檢察院檢察長朱國祥等代表認為,執法和司法公正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重要方面。要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強對行政機關和司法機關的監督,加強司法民主建設,強化人權司法保障,完善執行機制,促進執法和司法公正。

穩定與秩序:和諧湖南的晴雨表

“穩定和秩序是社會和諧的晴雨表”。壹個動蕩、混亂、矛盾的社會,絕對不是壹個和諧的社會。只有在穩定有序的環境中,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形成和諧兼容的局面。要實現社會穩定和秩序,我們必須實施法治。這是許多代表表達的相同觀點。

省司法廳廳長周敦口代表認為,實行依法治國是確保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之策。必須加強法制建設,堅持嚴法,把解決社會矛盾和沖突納入法制化軌道,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履行職責、行使權力,使人民的民主權利制度化、法律化,通過法定程序表達利益,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維護良好的社會秩序。

“實現社會安定有序,重在預防,積極調解社會矛盾糾紛,防止矛盾激化。”永州市委常委、市委政法委書記蔣善生代表告訴記者,近年來,永州市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的預防功能,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積極拓展調解領域,在積極調處婚姻家庭、林權等傳統民事糾紛的同時,積極介入社會難點和熱點問題,著力解決在深化改革、加快發展中發生的各類重大群體性糾紛。基本上是“小事不出村組,大事不出鄉鎮。”

“實現社會安定有序,必須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依法嚴厲打擊嚴重刑事犯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公安局局長代表、武警湖南總隊長沙支隊政委陳代表表示,要在事關群眾切身利益和社會影響的治安問題上下功夫,提高嚴重暴力犯罪等疑難案件的攻堅能力,嚴厲打擊多發性、侵財性熱點犯罪,增強社會治安管控能力。同時,繼續發展和完善群防群治力量,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自身安全防範,有效發現犯罪、預防犯罪、減少犯罪。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穩定是社會穩定的基礎。常德市婦聯主席龔美愛、株州市婦聯主席楊玉芳指出,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多元化,人們的家庭觀念和婚姻觀念發生了變化,壹些家庭出現了價值觀扭曲、婚姻穩定性下降、家庭暴力加劇等問題,給社會穩定帶來了隱患。因此,確保家庭和諧穩定對於創造壹個穩定有序的社會環境非常重要。

美景:和諧湖南的“氧吧”

在討論省黨代會報告時,許多代表指出,必須堅持科學發展觀,高度重視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大力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良性循環的生態系統、資源消耗低的生產系統和效益持續增長的經濟運行系統,促進經濟與環境、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省科技廳廳長王克民代表說,隨著我省“三個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資源環境約束將進壹步加劇。從總體上看,我省人均資源擁有水平低,生態功能不完善,保護環境壓力大。為了創造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道路,實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目標,我們必須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高效利用資源,緩解資源約束矛盾,改善生態環境,提高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資源環境保障能力。

“旅遊和環境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湖南是旅遊大省。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可以有效保護旅遊資源,促進旅遊業發展。”來自張家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懷化、嶽陽、衡陽的代表十分關註生態環境保護。

嶽陽南湖風景區工委書記張木瑤、張家界市委常委、永定縣區委書記於懷民、通道侗族自治縣林業局馬龍林管理站幹部盧安新指出,生態環境是最寶貴的旅遊資源。要加強旅遊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加強旅遊區和旅遊項目的生態環境監測和監管,禁止在旅遊區及周邊建設汙染環境的工業設施和對環境有害的項目。旅遊區和旅遊項目應嚴格按照生態保護的需要進行開發、建設和管理,禁止毀林種草、亂挖野生植物、開山取石、挖土采砂、圍湖造田、改變自然水系。

保護資源和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是“節約”。長沙市市長譚仲池代表說,長沙是壹個自然稟賦優越、能源短缺的城市,季節性能源供應緊張時有發生。因此,在大力推進循環經濟發展模式的同時,長沙將堅持倡導節約理念,建設節約型城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新的偉大長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符合人民群眾對富裕、公正、穩定的願望,有效協調和改善各種社會關系,形成全體人民各盡所能和諧相處的良好局面。——摘自張春賢同誌在省第九次黨代會上的報告。

  • 上一篇:如何做好安全教育工作計劃
  • 下一篇:中考24式太極拳怎麽練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