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開展兒童民間藝術欣賞活動

如何開展兒童民間藝術欣賞活動

藝術欣賞是學前兒童藝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美術教育壹直以繪畫為主,手工為輔,缺乏單獨的鑒賞課,美術鑒賞教育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兒童的美術學習。民間美術作品因其獨創性、永恒的主題性和功利色彩,容易被兒童接受;同時,兒童藝術和民間藝術在對生活的自然追求和藝術表現的質樸上有很多相似之處,非常適合兒童欣賞。

中國的民間藝術根深蒂固,歷史悠久,傳統悠久。它風格獨特,個性鮮明,思維憨厚,造型不拘壹格,表現了勞動人民的多才多藝和創造力。對兒童進行民間藝術教育,有利於提高兒童的欣賞能力和審美情趣,激發他們的民族自豪感。為了更好地開展民間藝術教學活動,必須讓孩子們充分感受民間藝術的美,激發他們的活動興趣。因此,我們應該重視對兒童民間藝術的欣賞和教育。

通過對民間藝術的欣賞,可以激發孩子們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和愛好。孩子們在欣賞那些美輪美奐、令人眼花繚亂的地方民間藝術作品的同時,開闊了眼界,豐富了知識,培養了審美情趣。優美的作品能深深吸引每壹個孩子,讓他們在欣賞和贊嘆的同時產生強烈的學習欲望,在充分感受美的過程中萌發出表達美的欲望。

壹,民間藝術欣賞教育的目標

總體目標:

(壹)通過民間藝術欣賞教育,讓孩子初步了解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培養孩子的民族自豪感。

(2)讓幼兒感受民間藝術作品的造型、色彩、構圖,形成對稱、平衡等形式美的概念,激發幼兒對民間藝術的興趣和熱愛..

子目標:

小班階段目標:

1.欣賞和識別民間藝術作品中的民族色彩,感受其色彩美。

2.引導孩子集中精力觀看色彩鮮明、造型獨特的民間藝術作品,培養欣賞活動的興趣,養成良好的欣賞習慣。

中班階段目標:

1.通過欣賞民間藝術作品,讓孩子感知作品的色彩、造型、對稱、平衡、節奏等形式美,初步學會從自我審美的角度進行評價。

2.培養孩子的審美能力。

大班階段目標:

1.了解民間藝術的各種流派和藝術門類,領悟作品內涵,陶冶美好情操。

2.引導孩子在欣賞藝術作品時產生壹定的審美聯想,並能把自己的感受告訴別人。

二,兒童民間藝術欣賞教學的內容

民間藝術的形式和種類多種多樣,教學時應選擇符合幼兒年齡特點和接受欣賞能力的典型優秀的民間藝術作品。根據他們不同的社會角色和價值觀,他們可以分為兩類。

(1)具有實用價值的民間工藝美術。

1.民間服飾:作為社會文化的基本元素,以日常用品的形式反映著民族文化的積澱、升華和豐富多彩。與服裝相關的民間藝術,如家庭編織,包括印染工藝,如蠟染,麻花染色和紮染。在服裝的制作過程中,拼布、包邊、脫扣、刺繡也表現出了當地的裝飾美。

2.床上用品:床上用品、床單、枕頭、睡墊、窗簾等。由壹個地區的各種民間手工藝品組成,包括印染、編織、金屬工藝品等。

3.家庭用具:包括木制品、陶瓷制品、竹制品、稭稈制品、紙制品等。

(2)以精神因素為主的民間工藝美術。

1,年畫:是我國慶祝春節,慶祝豐收,祝好運的壹種民間藝術。比較有名的有蘇州桃花塢年畫、天津楊柳青年畫、山東楊家埠年畫。

2.剪紙:它歷史悠久,種類繁多,包括窗花、門墊、壁掛、頂窗花、鼻煙和喜花。

3.民間玩具:有泥、木、草、棕、竹、布,孩子平時玩的陀螺、泥哨、布老虎等都屬於這壹類。

4.泥塑:最著名的是陜西鳳翔的虎頭吊件,無錫惠山的大阿福和天津的張。

5、面塑:民間常用面塑時令用品,用紅棗、紅豆、染胭脂做成“花點心”的習俗,帶有祝福之意。

6、面團模具:即蛋糕模具,是用來制作食物的模具,其樣式、大小有特定的含義。

7.風箏:是壹種社會交往、教育、體育、娛樂和文化藝術交流的物化形式。主產區為山東濰坊、北京、江蘇南通。

8.燈籠:用來烘托婚禮生日的喜慶氣氛。主產區為江蘇、北京、福建、廣東。

9.皮影戲:皮影戲在民間廣泛流傳,所有的皮影戲演員和道具都是具有明顯地方特色的民間手工藝品。

三、如何引導孩子欣賞民間藝術

教師在引導孩子欣賞民間藝術時應註意以下幾點:

(1)在藝術欣賞教育中,重視和加強教師、兒童和藝術作品之間的互動和交流。

教師要合理解釋藝術作品的含義,對藝術形式有壹定的了解和鑒賞,才能對孩子進行藝術鑒賞教育。比如,教師必須了解線條、形狀、色彩、構圖等形式語言可能的象征意義,了解對稱與平衡、節奏與韻律、變化與統壹等形式美原則。

師生關系是平等的。雖然在引導孩子欣賞藝術作品之前,老師已經對作品的意義有了預期,但這並不意味著孩子必須無條件接受老師的這種預期,他們仍然可以有自己的理解。對藝術品的理解沒有對錯,只有理解的不同。欣賞者與藝術作品之間的交流更多的是通過審美體驗和感悟進行的非語言信息交流。

(二)給孩子提供大量欣賞的機會,擴大欣賞面。

教師要給孩子壹定的基本藝術語言和藝術欣賞中的形式美原則,讓他們在藝術欣賞中理解作者的意圖,幫助他們加深對作品的理解。同時,給孩子充分體驗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反復感受和體驗,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簡單的描述,充分調動和增強孩子的觀察力、藝術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孩子們學習生活的教室是藝術欣賞的重要場所,優美的環境能使孩子們潛移默化地受到民間藝術氛圍的熏陶。所以要有計劃、有目的地布置空間,讓有限的空間活起來,讓孩子欣賞大量的藝術作品,在感受美的過程中受到影響和感染。

在教室的主墻上可以設計制作壹些反映真善美的故事圖案,如“神筆好馬”、“司馬光救子”等,輔墻可以用壹些色彩鮮艷的風箏、宣紙蠟染、刺繡布藝等裝飾。在玻璃上剪貼壹些生動的圖案,如“喜鵲上梅”、“荷花生貴子”、“松鶴同春”等。在民族工藝美術區,有壹些姿態各異的民族玩偶,精致獨特的陶器制品,色彩斑斕的京劇臉譜等等。給孩子創造壹個優秀的、進步的人文環境,讓孩子在沈浸式的環境中觀察、想象、追求美。

(3)引導孩子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審美感受。

在幼兒欣賞民間藝術作品時,教師要引導他們采用邊體驗邊討論的方式,讓幼兒在充分的感性體驗後,表達這種感受。這種感覺通過各種方式表現出來,比如語言、肢體動作等等。在欣賞年畫《萬余年》時,孩子會被深深吸引,想象自己就是那個可愛的胖娃娃,用很多詞來描述自己的感受,比如“開心”、“快樂”、“幸福”。

民間藝術因其自身的特點,可以與民間節日、民間文學、民間音樂、民俗結合起來,更好地對孩子進行藝術鑒賞教育。

(1)將民間藝術欣賞與民間節日相結合。

中國有許多民間節日,如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節日到來時,到處張燈結彩,充滿了節日的氣氛。我們應該抓住這些有利的機會來教育幼兒。比如元宵節的時候,老師們把教室布置得很歡樂,在主墻上剪貼了壹幅“年年有余,歲歲年年有余”的圖畫,在門上掛了門墊,在民樂的伴奏下愉快地和孩子們安排了壹場元宵晚會,欣賞圖案精美的彩燈,提高了孩子們對民俗色彩的感知,發展了他們的想象力。

(2)將民間藝術欣賞與民間文學相結合。

民間文學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包括神話傳說、民間故事、民間童謠、民間童話等,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優秀品質和美德。在孩子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民間文學的內容,幫助孩子理解藝術作品的內涵,豐富語言知識,了解民間文化。比如欣賞民間想象畫《大禹治水》時,老師適當穿插故事,講述大禹不屈不撓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孩子們,也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民族感情。在引導孩子欣賞風格各異、圖紙精美的風箏時,老師可以給孩子介紹壹首風箏歌謠:“三月寒食清明節,十姐妹去郊遊,大姐讓壹個小姑娘放風箏……”這首風箏歌謠生動地描述了這種在全國廣為流傳的放風箏活動,加深了孩子們對民間藝術的了解。

(3)民間藝術與民間音樂相結合。

音樂是想象力的翅膀,優美的音樂讓人激情澎湃。教師在欣賞“鳳凰戴牡丹”、“馮丹朝陽”、“獅子滾繡球”等民間刺繡作品時,可以為孩子們選擇民族樂器琵琶的音樂。欣賞陶瓷時,選擇古箏的音樂。欣賞剪紙時,伴隨著歡快的民樂。美好的氛圍和老師的引導,讓孩子們對它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陶冶了他們的情操和心靈。

(四)民間藝術欣賞與民俗相結合。

民間藝術的內容和形式大多受民俗活動或民俗心理的制約,在泥塑、年畫、剪紙中表現得更為突出。在欣賞這類作品時,老師可以給孩子講壹些民俗,讓孩子明白民間藝人是通過壹些象征性的圖形來表達祈求平安、吉祥、多子的願望。如泥塑中的“大吉祥”和“光頂娃娃”,讓孩子領略民間藝術的魅力。

此外,我們應該充分利用各種現代教育手段,如幻燈片,視頻和多媒體。采取適當的方法,如觀察分析、講解示範、形象比喻等。,有效提高孩子的藝術鑒賞能力。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必須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聽,用自己的手去觸摸,才能了解事物的真相和本質。”因此,要註意加強兒童對民間藝術的欣賞教育,激發兒童對民間藝術的興趣,提高兒童的審美情趣。

  • 上一篇:現在哪個地方適合發展商業?
  • 下一篇:如何調查壹個地區的市場需求和潛力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