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小學古詩詞教學,很多老師都很苦惱。我不知道如何開始。因此,古詩詞教學不可避免地走入許多誤區,使學生對古詩詞的掌握偏離了通道。具體表現為:第壹,教師只負責“教會”,忽視“教學”。急於省事的語文老師往往采取“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強迫學生在課堂上接受老師安排的學習方法,比如照抄“標準”的詩詞翻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鴨背”全文。學生通過死記硬背,最終“幫助”老師完成了“教”的任務。學生沒有享受到學習過程的快樂,教師完全忽視了教學方法的優化和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第二,學生只重視“讀”,忽視“讀”。學生在掃清了文字的障礙,能夠流利地朗誦詩歌後,往往會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已經“朗誦”了。但他們忽略了詩歌的節奏、韻律等關鍵問題,而這些恰恰是詩歌的本質,也是最重要的。第三,學生只會“背”,不註重“背”。語文課能背古詩詞的學生不多見。學生們總是為自己能壹口氣背完詩而自豪。我隱隱有些擔心這樣的學生,擔心他們怎麽有時間去思考,去感受,去品味。古人“背詩”,不無道理。在“背詩”的過程中,充分體會文字的優劣,思考情境的創設、情感的表達等諸多問題,提高自己在“背詩”中駕馭語言和文字的能力。這麽優秀的訓練方法,現在卻被忽視,幾乎絕跡,不可悲嗎?那麽,如何正確把握小學古詩詞教學呢?我覺得首先要正確解讀新課標對小學生掌握古詩詞的要求。新課標明確指出,小學生要能背誦160首以上的優秀詩詞(段) (低年級50首;中學生50人;高三60),這是對小學生掌握古詩詞數量的要求。閱讀簡單的古詩,拓展想象力,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之美;讀詩體會情感,領悟內容;讀詩,通過詩歌和散文的語氣和節奏,欣賞作品的內容和情感;這是對不同年齡段小學生掌握詩歌理解的要求。可見,新課標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三會:閱讀、記憶、感受。其次,根據學生特點,因材施教,反復吟誦,創設情境,激發探究問題的熱情和責任感,漢語言文學講求審美、體驗、感知和直覺,體現了中華民族特有的心理結構和思維方式。錢理群說:“中國的傳統文化基本上是壹種感知的文化,這不同於偏向於分析的西方文化。”由方塊字構成的中國古典詩詞,壹直洋溢著獨特的魅力和無窮的精神魅力。靈性是古典詩歌的生動脈絡,不吟誦是不足以入其境,得其靈,嘗其韻的。“感人者,先不憂情,後不憂言,後不憂義。”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背誦心裏話,咀嚼領悟,感受興奮,滋養身心,陶冶靈魂,鑄造人格支柱,積蓄精神原動力。古典詩歌教學需要激情、陶醉和發現。吟誦營造了壹種令人陶醉的、充滿激情的學習情境,促進了主體與主導、作品與讀者之間的深刻對話,激發了學生的探索熱情和責任感。詩歌教學足以滋養心靈。詩歌教學要多有聲閱讀,少迂腐分析;多壹些情感上的快樂,少壹些嚴肅;多壹些與自己聯系的體驗,少壹些對義的挖掘。第二,激發聯想和想象,讓詩歌文本與生活的靈魂進行對話。中國的古典詩詞內涵豐富,但含蓄雋永,時空中跌宕起伏,沒有聯想和想象就無法理解其意境和意趣。“江南岸春風綠”,“紅杏枝頭滿春光”,“雲破月作花影”,詞風流,境界盡出。教師要啟發學生再現春江柳綠桃紅,蜜蜂蝴蝶飛舞,鶯飛鳥鳴,月影縈繞,風吹花動,羞澀微妙的情景,從而理解詩歌的深刻含義,獲得閱讀欣賞的樂趣和二次創作的滿足感。中國古詩滲透著漢民族的審美趣味,常常以景物抒情,以物抒情,以詠史抒情,還運用了襯托渲染、虛實相生、互見動靜、擬人等表現手法,更有必要,更能培養學生的聯想和想象能力。“百山無鳥,千徑無足跡。壹只小船,壹件竹鬥篷,壹個老人在冰冷的河面上釣魚——雪。”讀者只有放眼廣闊的世界,在白雪皚皚的千山背景下,想象壹只孤舟、壹根魚竿、壹個孤獨的老人,才能走進壹個盡管在官海中幾經打擊、幾經沈浮,卻又執著於節操、孤獨憤懣的靈魂深處,實現壹場跨越千年的靈魂對話。聯想和想象是詩歌學習課外活動的重要形式,在詩歌表演中能更好地引導其鑒賞和創造精神。教師的分析代替不了學生的聯想和想象,學生也無法通過教師的聯想和想象進入詩歌的意境和詩人的世界。學生只有在教師的啟發下進行聯想想象,才能實現讀者與文本的對話,最終實現意義的建構。讀者閱讀的過程是以自己全部的生命體驗、生命情感和生命意識與文本背後隱藏的生命對話的過程,是實現讀者自我生命成長和提升的過程。聯想和想象是這個過程的催化劑和通途。
上一篇:大班教案:勇敢的士兵下一篇:孩子快上壹年級了嗎?雖然婆婆幫忙帶娃娃,但我應該辭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