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之家
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之壹。摘要:本文分析了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和現狀,並提出了壹些切實可行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方法。我們提倡用足教材,用好教材,並在此基礎上進行課後延伸,增強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能力。
關鍵詞:閱讀,整合,訓練
導讀:閱讀理解是壹種綜合能力。隨著英語教學改革的深入,對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閱讀能力是英語自學能力的基礎,也是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和自學能力的手段。因此,教師在開始英語語言學習時,應註意培養和訓練學生的英語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
閱讀是語言的認知過程。閱讀有助於鞏固和積累詞匯,培養語感,豐富語言知識,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和發展英語思維能力,包括理解能力、概括能力和判斷能力。加強閱讀訓練可以為學生獲取語言信息和使用語言創造大量的機會和條件,從而增強學生的語言技能,提高學生的整體語言素質。
牛津小學英語現在的課文基本上是以對話的形式編排的,壹課壹題。每個單元由對話、詞匯、句型、看圖或短文、發音、歌曲等部分組成。很多老師在教學中往往過於註重單詞、短語、句子的訓練,語法知識的講解往往把各個部分的內容割裂開來。文本內容的學習相對簡單,僅限於回答幾個問題,閱讀或表演不同的角色。長此以往,會影響學生對完整文本的感知和理解,使閱讀能力得不到應有的發展。
“努力閱讀英語故事和其他英語課外讀物”是英語新課程標準中對小學學習策略的目標描述。根據新課程標準的要求,英語閱讀教學的根本任務不僅要完成傳統閱讀教學中傳授語言知識、發展學生語言能力的任務,而且要適當深化文本的內涵、拓展文本的外延。在英語課程標準中,對小學生閱讀能力的要求可以概括為:1,了解中西語言文化差異,掌握壹定的語言技能。2.獲取更多信息,開闊視野,培養運用知識的能力和創造力。3.提高學生的閱讀技巧,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實踐證明,適量的泛讀有利於鞏固和擴大詞匯量,增強語感,提高閱讀速度和理解準確性,逐步形成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和能力。但閱讀時要避免三種錯誤:(1)逐字閱讀,不僅大大減慢了閱讀速度,而且使整體理解更加困難;(2)過於註重細節,而忽略了對閱讀材料的整體理解。(3)忽視培養根據上下文線索猜測詞義的能力。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有意識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有助於增強他們的閱讀意識。
根據平時的教學體會和經驗,我總結了以下幾種小學英語閱讀訓練的方法:
壹、有效整合教材,充分利用各種語言材料訓練閱讀。
教師需要對教材有壹個全面的了解,並根據課文的特點進行巧妙的編排。有的課文是單詞和句子結合教的,有的是句型和課文結合教的,有的是詞匯和課文直接結合教的。比如周末的牛津小學英語5bunit8,是關於周末活動的課文,但是詞匯是對各種昆蟲的介紹,詞匯和句型沒有必然聯系。這時,教師可以把詞匯和E部分關於昆蟲的短文結合起來,圍繞單詞討論各種昆蟲的外在特征和習性,進而理解短文。學生的認知過程充滿了感情。最後,請學生談談我最喜歡的昆蟲。語言的輸出是自然的,有表現力的。
《牛津小學英語》教材安排了多種閱讀材料,圖文並茂,語言生動有趣。此外,配套練習的教材也提供了豐富的聽力材料,教師在處理完聽力練習後往往會丟棄這些材料。事實上,可以將短文整理成閱讀材料供學生使用,如果用不同的方式訓練同樣的內容,學生對語言的理解會更深刻。
除了充分利用課本,還可以選擇壹些課外讀物,但選擇時要註意材料的趣味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點。難度要合適,內容盡量和教材匹配。這不僅有助於學生鞏固課本知識,還能適度擴大英語知識面,加強對語言知識的靈活運用。
第二,營造輕松的課堂氛圍,引導學生主動閱讀,體驗英語單詞之美。
1.讓學生在欣賞中閱讀,在閱讀中感悟。
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借助圖片閱讀簡單的故事或短文。考慮到小學生好奇心強、愛思考的特點,在閱讀教學過程中,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方法,通過聲、色、畫等多種感官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讓學生在欣賞優美畫面的同時感受到美的形象。
六年級的時候聽過壹次講座
學生在欣賞中感受語言的知識,進壹步加深對語言的理解,並受到情感的影響。
2.讓學生在活動中閱讀,在閱讀中互動。
牛津小學英語的每個單元都為學生提供閱讀材料。這些資料圖文並茂,有的是幽默的小故事,有的是搞笑的短對話,有的是知識性的短文。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活動中感受、體驗、領悟和表達。6a單元1 & lt;公共標誌& gtE部分是以“公共符號”為主導的幽默故事。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自己閱讀,解釋並閱讀關鍵詞,然後我讓學生裝扮成史密斯先生,用他們自己的語言表演這個故事,看誰最生動,最有趣。於是就有了壹個男生挺身而出的場景:上周日,我在公園散步。(他悠閑地走著,非常舒服)突然,我看到草地上有什麽東西。這是壹張十元鈔票。(突然他神色凝重,直視前方)我環顧四周。(環顧四周,壹臉愧疚)我趕緊走到紙條前,撿起來。(趕緊走過去,把紙錢撿起來藏在口袋裏)壹系列有趣的動作,幽默的話語引來陣陣掌聲和笑聲,同學們躍躍欲試,壹個個表演起來。這樣的閱讀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思維,調動了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
第三,加強讀後測試,采用多種閱讀訓練方法。
聽力和閱讀訓練相結合
教師可借助文字主題圖片、幻燈片或多媒體課件呈現對話內容,讓學生對語言背景有生動直觀的感性認識;讓學生帶著問題看圖、聽磁帶,發展聽力理解的水平和能力,對全文大意有整體把握;讀完文章後,通過整理、選擇、判斷、聯系,幫助學生理清文章的脈絡。這種聽讀結合多感官參與的方式,有助於提高學生語言運用的綜合能力。
2.英語口語和閱讀訓練相結合。
通過多層次多梯度的閱讀練習和師生、生生互動的問答對話,引導學生多說話、多表達,加強對學生語言和文字敏感度的培養。這種訓練方法還可以要求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復述所讀內容,或者根據文章內容進行對話,然後進行對話練習,甚至是情景喜劇。這樣做既訓練了閱讀理解文章的能力,又提高了閱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3.寫作與閱讀訓練相結合。
“以問題促學習,以任務貫穿課堂”是閱讀教學的壹個準則。這樣,根據短文回答問題就不僅僅是口頭了,寫下答案的目的是訓練學生的語法規範。還可以通過完成填空、填表、畫草圖等略復雜的任務,幫助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對於基礎較好的學生,可以要求他們按照範文寫作,並按照壹定的句法和語言規則進行再創作,提高學生的書面語言表達能力。
以上三種方法並不是對立的,可以根據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選擇壹種或多種訓練方法。教師不僅要關註學生閱讀反饋的結果,還要關註學生的閱讀過程,給予及時的指導和調控,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態度、習慣和策略。
第四,營造良好的閱讀環境,促進課內外教學的統壹。
雖然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但教師也要充分利用校園內的設施為學生提供英語課外閱讀的機會,精心營造有利於學生英語閱讀的環境,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豐富英語知識。
1.在校園內設置英文標牌或標語,各類教室配中英文標牌。
2.辦好英語黑板報、英語長廊等宣傳專欄,刊登英語短篇小說、英語詩歌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
3.定期在校園廣播或電視網播放少兒英語節目,介紹孩子喜歡的兒歌、歌曲或動畫片。
4.辦好課堂英語角。比如,利用黑板報開辟英語學習園地;利用教室的壹角設立英語書角,為學生提供交流閱讀的場所,向學生推薦難度適中的書籍。
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不可能壹蹴而就。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鼓勵學生堅持閱讀英文報刊雜誌,養成記筆記的好習慣,並及時復習鞏固。英語學習是壹項艱苦的工作,需要毅力。教師要經常指導學生的學習,定期開展閱讀交流和匯報活動,以學生喜歡的閱讀、演講、表演、比賽等形式展示自己的成果,讓學生在享受閱讀帶來的樂趣的同時,進壹步提高課外閱讀的興趣。
參考資料: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2.左《外語教育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2年。
3.薛忠良《談英語課堂教學》,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年。
4.張穎《小學英語教學法》,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