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正確看待老師和學生,學生和教育

如何正確看待老師和學生,學生和教育

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育人意識。在傳統教育觀念中,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裏的“傳道”本質上是壹個育人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更多地關註學生的學習成績,而忽視學生身心健康的全面成長。這樣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其實,無論是教育機構還是教育者本身,都應該拋開功利之心,從學生終身發展的角度出發,不僅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和技巧;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人;讓每壹個學生懂得感恩,學會感恩,懂得為他人著想,做壹個受歡迎的人,做壹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只有這樣,他們才能懂得尊重老師,團結同學,孝敬父母,回報社會。我認為:成功比成就重要,成年比成功重要!其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樹立正確的學生觀:1。平等觀。

平等是現代師生關系的基礎。沒有平等和民主,就沒有現代教育。教師不僅是學生的導師,也是學生生活中的益友和人生成長的向導。教育的角度是橫向的,不是居高臨下的。在國外的課堂上,老師為了讓自己的視角保持在壹個水平面上,直接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有時還會跪在地上,從中可以看出平等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老師和學生其實是先知和後知之明的關系,或者說他們只是某個領域的先知。孔子也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在科技發展、信息手段不斷完善的今天,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有很多,或許很多領域我們真的沒有學生懂得多。因此,相互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也是當今新課程標準理念的基本要求。

作為教師,不僅要關註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更要關註學生情感的發展和人格的完善。我們不僅要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的自尊,還要尊重學生的情感和人格。我們應該讓自己成為學生有效溝通的可靠朋友和夥伴。這樣,師生之間才會有快樂健康的交流,才會有師生在進步和教育中應有的快樂。2.人格觀

人格觀意味著教師應該承認和尊重學生的人格。壹個班級就像壹棵大樹。每片葉子都需要陽光和雨水。更重要的是,樹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從學生本身反映出不同的發展方向,不同的發展水平,不同的人格特質。教師要正視和尊重學生的差異,不能簡單地把差異作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要有“綠葉紅花皆春”的教育思想。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教師的基本原則永遠是盡可能地索取和尊重。”只有孩子的個性得到認可和尊重,我們的教育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應有的作用。3.發展概念

發展觀要求教師用發展的眼光看待每壹個學生。世間萬物都在變化中不斷被提及。

高和進步,教育也是如此。現代社會提倡以人為本,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核心的教育思想,把教書育人作為教師工作的基本取向,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這是現代教育理念的基本內涵。在我們的教育中,樹立“以學生為本”的發展觀,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也是時代的要求。老師不應該用靜止的眼光來評判學生。好學生當然會不斷進步,但不是所有後進生都是壹成不變的。我們既要承認後進生是可以進步的,也要理解學生在進步中的重復。重復是正常的。學生復讀100次。作為老師,還是可以做轉化工作101次。雖然教育不是萬能的,但教育的本質是讓每壹個受教育者都有平等的發展機會。

4.矛盾的觀點

“人類是壹個廣闊的世界,心靈是壹個復雜的宇宙。”每個人都是真、善、美、假、醜的統壹體。因此,作為教師,教育的任務就是不斷啟發和誘導學生內心的“真善美”,善於挑起學生在兩個自我之間的鬥爭,在兩個自我的鬥爭中不斷消除“假惡醜”,樹立高尚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另壹方面,師生關系是矛盾、對立和統壹的集合體。學生是幫助教師提高教育水平和教學能力的人。也正是學生的不斷推動,教師才能時常感受到學習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教與學。我們說過去以知識為主,忽視了學生全面能力的培養。現在的教育是綜合素質的教育。淵博的知識令人尊敬,綜合素質同樣令人欽佩。教育不是讓學生獲得各種知識的疊加積累和已有知識的再生產,更重要的是在教育教學的每壹個小環節中培養孩子的創新意識和創造力。

隨著新壹輪課程改革,尊重兒童的獨立性,發展兒童的個性,完善兒童的人格,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長,讓兒童在平等愉快的環境中接受教育,日益成為時代的呼喚。真心希望大家真正行動起來,讓我們的孩子真正感受到來自社會各界的關心,讓他們在受教育的同時學會做人,懂得感恩,真正體會和享受學習帶來的快樂和幸福。

  • 上一篇:壹種美味蛋糕的名字
  • 下一篇:5學習部述職報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