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原指文藝演出的藝術作品。廣播電視誕生後,以其電子傳播速度和覆蓋面的巨大優勢,迅速成為大眾傳播的主要媒體。幾乎所有的藝術類節目都憑借其優勢得到了快速傳播,因此“節目”壹詞也從廣播電視中的文藝演出擴展到了廣播電視臺播出的所有項目。美國學者約翰·菲斯克認為,“節目是電視輸出中有明確定義和標記的部分。”它在時間和形式上有明確的界限,在範疇上與其他節目相似,又有明顯的區別。我們知道廣告不是電視節目的壹部分。我們知道壹個程序何時結束,另壹個程序何時開始。程序是壹個穩定固定的實體。它以商品的形式生產和銷售,由節目策劃人安排。”因此,從廣義上講,節目可以理解為通過不同媒介傳播的內容和形式。但這種理解過於寬泛,借助相關學者對電視節目形態的研究,我們可以更好地從狹義上理解新視聽媒體節目形態的內涵。
關於電視節目形式的定義,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有研究者認為,“電視節目形式是指與電視節目內容相對應的電視節目表現形式,是電視節目制作模式的核心,提供適合不同內容的電視處理方式”。也有研究者認為,電視節目形式是電視節目內容的風格和運動狀態,包括節目的名稱、主題、內容、形式、時長等,但不可忽視的是“電視節目形式在當代被賦予了新的意義——所謂節目形式是電視節目設計的基本模式”。有研究者認為,“節目形態是壹個廣播電視節目的存在形態,根據不同的組合方式和不同的功能定位,具有相對穩定的外在形態和內在結構。”
總結相關學者的研究,電視節目形態的內涵大致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電視節目形態是電視節目內容的表現形式和結構方式;(2)電視節目的形式處於不斷發展變化的狀態;③電視節目的形式和電視節目設計模式的意義。這些對電視節目形態的研究,對於更好地理解視聽新媒體節目的形態有著重要的借鑒意義。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視聽新媒體節目,所謂的“視聽新媒體節目”應該是隨著視聽新媒體的誕生和發展,在內容和服務功能上有別於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這類節目要麽在結構形式上具有與傳統廣播電視節目不同的模式,要麽在服務功能上對傳統廣播電視節目進行了新的拓展。簡而言之,視聽新媒體節目應該是傳統廣播電視播出平臺所不具備的內容、形式或服務。所以,即使是電視劇、電視欄目等在新媒體平臺播出的傳統電視節目,也不是視聽新媒體節目。
本文將新視聽媒體節目形態的內涵簡要概括為:壹、新視聽媒體節目形態是指不同於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的內容、形式或服務,其突出特征是基於互聯網技術的互動性。二、視聽新媒體的節目形式是指在數字新媒體平臺上播放的節目或提供的服務。第三,新視聽媒體的節目形態是在不斷運動和發展的,新的類別會隨著新視聽媒體的發展而出現和成熟。
二,視聽新媒體節目形式的類型
目前對視聽新媒體節目形式的研究才剛剛開始,沒有現成的分類標準可循。筆者認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式的類型可以從播出平臺、技術應用和內容創新三個方面進行分類。但是,無論標準是什麽,視聽新媒體的節目形態都應該是“廣播電視媒體傳統播出平臺所不具備的節目形態”。遵循這壹基本前提,本文試圖通過審視廣播電視與互聯網融合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的節目內容和服務功能,對各種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進行分類。
按視聽新媒體播放平臺分類。目前視聽新媒體節目的播出平臺主要是傳統電視與互聯網融合產生的新媒體形式,主要包括電視與互聯網融合產生的網絡視頻和IPTV,以及電視與移動互聯網融合產生的手機電視。相應地,出現了網絡視頻欄目、IPTV和互動電視內容、手機電視節目等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
按視聽新媒體節目內容分類。視聽新媒體發展過程中,由於傳播者與受眾關系的變化、受眾參與度的增強、微碎片化內容的增加、技術應用的創新,出現了公民視頻新聞、微電影、新媒體劇、富媒體廣告、電子遊戲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態。
這些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是目前傳統的廣播電視播出平臺所不具備的。它們誕生於新媒體的發展過程中,或融合了受傳統電視節目內容啟發的新視聽媒體的技術特征,從而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前者包括公民視頻新聞、IPTV和互動電視內容、電子遊戲和富媒體廣告,後者包括微電影、新媒體劇、網絡視頻節目和手機電視節目。每壹種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都有其不同的誕生、發展過程和典型特征。
1,微電影
微電影是壹種時長短、投入低的視頻藝術內容產品,可以依托多媒體平臺進行制作和播放。在* * *分享、互動、交流的新媒體時代,微電影的本質是壹種參與和對話的影像方式。微電影的類型可以分為:廣告微電影、明星微電影、定制微電影、遊戲微電影等等。微電影之所以能成為壹種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最重要的原因是網絡時代“微內容”大行其道。網絡播放平臺的出現和“微內容”創作與傳播的雙重繁榮改變了新媒體的內容生態環境,YouTube、優酷、土豆、六間房等視頻網站的崛起,UGC(用戶自制內容)的繁榮和社會專業制作力量的參與,讓“微電影”享受“微時光”,成為大眾文化消費的新寵。從這個意義上說,正是網絡的平臺和空間造就了“微電影”,使其成為當之無愧的新視聽媒體節目形式。
2.新媒體劇
新媒體劇是依托新媒體環境制作和傳播的壹種具有自由靈活觀看、類型豐富等特點的影視劇節目。新媒體劇包括網劇、手機劇、公共視聽載體劇,具有制作周期短、制作門檻低、投資風險小的特點。國外網劇起源於90年代。壹般認為,蘋果等信息產品的品牌廣告《位置》是美國第壹部網劇。2000年,壹部中國原創網劇《原色》上傳到網站。2005年,上海文光與上海移動聯合推出手機劇《新年群星》。2006年,Youku.com、Ku6.com等視頻分享網站相繼上線,越來越多的網劇湧現。新媒體劇本質上是傳統電視劇在網絡視頻、手機視頻、手機電視播出平臺上的“變種”。它的時間短,成為新媒體劇區別於傳統電視劇的壹個顯著特點。壹般來說,新媒體劇集的單集時長約為10分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用戶在移動環境下觀看的“微時間”。同時,為網絡用戶的群體特征和視聽新媒體播出平臺量身定制,也成為新媒體劇成為視聽新媒體節目形式之壹的定性規定。
3.公民視頻新聞
公民視頻新聞(Citizen video news)是由廣大公眾在互聯網平臺上拍攝、制作、發布的,運用畫面和聲音符號系統反映、報道、記錄和調查近期或正在發生的事實的視頻短片。吳新勛和王將公民視頻新聞分為五類:公共領域、個人體驗、主動調查、預先策劃和視頻合成。蔡認為,公民新聞的來源有四種:現場體驗、自身事件、調查報告和自我報道。在表現形式上,公民視頻新聞與傳統電視新聞有很大不同。比如公民視頻新聞,壹般沒有記者,沒有主持人,沒有新聞線索;由於非專業設備拍攝,畫面不清晰,鏡頭有時不穩定,推拉搖攝的使用也不太合理。但正是因為公民自身對新聞價值的判斷、不專業的采訪拍攝、音樂和字幕的運用與成熟的電視新聞不同,其獨特的節目形態特征才更加突出和明顯。公民視頻新聞的興起壹方面是因為數碼相機和電腦編輯系統的普及,另壹方面也顯示了公民社會參與意識的增強。目前,這種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已經向傳統電視播出平臺逆向發展,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4、網絡視頻欄目
當網絡視頻節目發展到壹定階段,出現固定網站播出、固定節目時長、固定主持人等具有明顯欄目特征的網絡視頻節目,屬於原創網絡節目,不在傳統電視臺播出。比如Sohu.com 5438 6月+2007年10月播出的自制網絡綜藝娛樂節目《大鵬錯》、人民網人民電視頻道2009年底推出的原創新聞評論欄目《小六磚家店》、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林白(網名《林中白狼》)主持的原創網絡脫口秀欄目《麻辣書生》、Tencent.com等。2012倫敦奧運會期間,鳳凰新媒體推出原創奧運節目《鄧永鏘五環》和《倫敦下午茶》,在河南衛視和深圳衛視CUTV(城市聯合網絡電視)10多個會員臺黃金時段同步播出,成為網絡視頻節目沖擊傳統電視播出平臺的最新範例。
5.IPTV和互動電視內容
所謂“IPTV和互動電視內容”,是指基於網絡技術,以電視為接收終端,在IPTV或雙向互動有線數字電視上呈現的壹種新型互動節目和服務項目,有別於傳統的電視媒體互動節目形式。比如電視上的電視沖浪、互動遊戲、虛擬社區、遠程醫療、視頻通話、報紙訂閱等等。IPTV和雙向互動有線數字電視結合了傳統電視內容和互聯網內容。用戶可以選擇視頻直播、視頻點播和時移電視,還可以瀏覽信息、家庭學習、娛樂和視頻交流。壹般來說,IPTV互動內容可以分為“人機互動”和“人際互動”。目前國內的IPTV和雙向互動有線數字電視都是以視頻點播人機互動為主,以電視為媒介的人際互動逐漸增多。
6.移動電視節目
移動電視節目是指在移動電視上播放的內容項目。手機電視節目在節目編排、截屏、音效、字幕、視覺傳達、節目模式等方面明顯不同於傳統電視節目,成為壹種獨立的新視聽媒體節目形式。中國的手機電視業務始於2003年6月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當時,海南電視臺新聞中心制作的近70條相關視頻新聞,通過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兩家移動電視網進行傳播。2005年,上海東方龍手機電視公司投資拍攝了中國第壹部用高清攝像機拍攝的手機電視劇《白傳奇》。手機電視是壹種全新的視聽媒體,在傳播環境和受眾需求上與傳統電視有很大不同。隨著數字多媒體廣播的普及和發展,符合手機媒體特點的短視頻節目越來越受到市場的青睞。目前,在世界範圍內,獨立於傳統電視節目之外,符合手機媒體傳播特點、傳播環境和手機電視受眾生理心理特點的新型視頻節目越來越受到重視。
7、電子遊戲[9]
電子遊戲是壹種基於計算機平臺和數字技術的娛樂活動,它鼓勵玩家以獲得身心愉悅為目的自願參與,並要求玩家遵循特定的規則和目標,獨立於日常生活。體驗是電子遊戲的核心。電子技術對遊戲體驗的影響包括屏幕帶來的視覺體驗、輸入技術創新帶來的觸覺體驗、互聯網帶來的交互體驗等。同時,電子技術的發展會給玩家帶來更加身臨其境的遊戲體驗。遊戲玩法的創新,交互的簡化,美術的創新和音樂的豐富,遊戲技術的發展可以讓玩家更容易進入沈浸式的環境,從而加深遊戲體驗。電子遊戲作為壹種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賦予了參與者角色扮演的功能,傳統電視的“觀眾”變成了“演員”,在設計好的指定情境和遊戲規則中表演或比賽。這種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明顯優於傳統視聽節目。由於電子遊戲與商業的緊密結合,其類型發展程度很高,產業化的步伐很快。目前,電視屏幕上出現了壹類新的遙感互動遊戲。
8、富媒體廣告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消費市場的成熟,出現了聲音、圖像、文字等多媒體組合的媒體形式。人們壹般把這些媒體形式的組合稱為富媒體,用這種技術設計的廣告稱為富媒體廣告。簡而言之,富媒體廣告是利用各種網絡技術制作的壹種具有與用戶互動功能的互聯網廣告節目形式。網絡技術的發展為富媒體廣告提供了技術支持,巨大的市場空間為富媒體廣告帶來了不竭的動力。新媒體藝術的成熟保證了富媒體廣告創意的完美呈現。彈出、浮動、互動、flash、Java、3D、視頻等富媒體廣告的出現,豐富和拓展了傳統電視廣告的視聽表達和想象空間,最終使富媒體廣告成為互聯網平臺上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
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式的特點
由於新播出平臺的特點、新技術的應用、傳播理念的變化等因素,視聽新媒體節目的形式在不斷創新和演變,並逐漸呈現出壹些基本特征。
1,壹個新的廣播平臺
新的播出平臺決定了視聽新媒體節目形式的相應變化。以手機電視節目為例,移動互聯網將手機從單純的移動通訊工具轉變為具有上網功能的移動視聽多媒體。移動互聯網、手機電視、手機報的功能集於壹身。由於這種“有體溫的第五媒介”的便攜性、便攜性、實時性、直接消費性等通信屬性,智能手機終端實現了快速的數量增長和市場普及。相應的,手機電視也發展迅速,成為跨屏傳播時代傳統電視隨時隨地的“補償性媒體”。但由於手機電視的使用環境多為室外或車站、碼頭等嘈雜的公共場所,手機電視節目的內容和形式需要在傳統電視節目的基礎上進行調整,以適應這種移動媒體平臺和受眾接收環境的變化。比如手機電視收視的傳播特性決定了單個手機電視節目的時長要縮短,傳統的大篇幅、長時間的影視劇不能在手機上復制播出。目前國內外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從傳統影視劇中提取段落精華,改編成5分鐘以內的手機短視頻系列。再比如,手機屏幕比電視屏幕小,這就決定了傳統電視節目中常用的字體較小的屏幕文字不適合手機電視。而且在專門為手機電視編輯制作的各類節目中,更應該關註手機電視的受眾。盡量使用特寫和特寫,少用遠景和大遠景,方便觀眾在手機屏幕上觀看。可見,手機媒體的傳播特性決定了手機電視節目作為新型視聽媒體節目之壹,與傳統電視節目的區別。不同的播出平臺對視頻節目有不同的要求,引導著新視聽媒體節目的創新和進化方向。
2.新技術支持
視聽新媒體是媒體技術與信息技術發展相結合的產物,並隨著各種相關技術的交叉融合而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目前,媒體技術和信息技術正處於數字化、網絡化和綜合化的趨勢中,其中寬帶化、IP化和更高層次的智能化成為這個時代的技術亮點。這些技術變革正在不斷推動媒體形式的創新,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相應地,在新技術的支持下,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正逐漸向數字化、網絡化、互動化、智能化和應用軟件化方向發展,與傳統電視節目越來越不同。
新技術改變了傳統廣播電視的結構、傳輸、運營、制作、節目、內容和接收。盡管傳統的廣播和電視接收器變得越來越便攜,但它們仍然面臨來自黑莓、iPod、可視電話和智能手機以及其他可以通過互聯網接收音頻和視頻信號或數字信號的設備的競爭。更值得註意的是,在新興技術的支持下,包括“Webisodes”在內的新視聽媒體節目形式對廣播系統的根本屬性提出了挑戰。
隨著媒體融合的深入發展,視聽新媒體終端中視聽內容傳播的應用軟件趨勢越來越強大。目前,智能手機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和嵌入式應用軟件已經迅速滲透到手機、電腦、平板電腦之外的智能電視、互聯網電視和IPTV終端。數字芯片的信息處理能力越來越強,軟件嵌入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這些技術的創新和應用為新視聽媒體節目的創新和進化帶來了強勁的發展動力。
3.新的互動參與
馬克·波斯特將互聯網主導的“雙向分散傳播”稱為“第二媒體時代”,以區別電視主導的“廣播傳播模式”。[13]這種劃分意在強調新媒體互動和參與的傳播特性。受此思路啟發,我們也可以從受眾的角度將視頻內容的傳播分為“受眾接受型傳播”和“受眾參與型傳播”。在“受眾-接受傳播”中,受眾是被動的,主要接受單向電視傳播的內容;在“受眾參與傳播”中,受眾是主動的。除了接收信息,他們還可以搜索信息,甚至上傳自己的內容供其他用戶分享。互聯網的雙向互動傳播特性給觀眾的互動參與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雙向、互動的特點成為新視聽媒體節目形式區別於傳統電視節目的顯著特征。比如公民視頻新聞。通過觀眾的積極參與和分享,這種由觀眾收集的視頻內容信息逐漸形成了壹種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式,具有明顯的“非專業”特征,有別於電視上的新聞聯播,成為公民所做的參與式“草根報道”。再比如IPTV和互動電視內容。IPTV通過在電視終端中嵌入壹些互聯網互動功能,實現了“虛擬社區”的新應用,觀眾可以實現視頻通話、卡拉ok、私信、留言等。,甚至通過與銀行的合作,實現用戶在家就可以直接刷卡的電視購物、電子支付等業務,大大拓展了“人機互動”的空間和範圍,部分實現了通過電視終端的“人人互動”。此外,還有電子遊戲節目的沈浸式體驗和角色扮演功能,充分體現了視聽新媒體節目形式的觀眾互動參與的鮮明特點。
4.新的表達形式
視聽新媒體節目應該在結構上有別於傳統的廣播電視節目,或者在服務功能上有新的拓展。從這壹概念的內涵來看,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態應該具有不同於傳統廣播電視節目的新的表現形式,這是對新的視聽媒體節目形態的定性規定。試舉例說明:微電影、新媒體劇、手機電視節目等。可以歸為“微視頻”。其突出特點是單個節目時間短,適合觀眾用碎片化的時間欣賞和觀看;網絡視頻欄目、公民視頻新聞等視聽新媒體節目形式的突出表現是,制作較傳統電視節目略顯粗糙甚至不專業,在音樂、字幕應用上存在明顯差異;IPTV和互動電視內容在“人機互動”、“人際互動”和傳播服務功能的拓展上極大地豐富和超越了傳統電視節目內容;電子遊戲和富媒體廣告從根本上超出了傳統電視節目的範疇,是從節目形式到技術應用的全新互動創新和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