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中學生孝道教育的內涵
孝道教育是教育者對受教育者進行孝道道德教育,使其內心發生符合教育要求的變化,從而提高其孝道素質的教育過程。其具體內容包括:
1.支持和關心父母。照顧和贍養父母是子女義不容辭責任。但是怎麽照顧父母才算孝順呢?“今日之孝,謂之可養。至於狗和馬,都可以養;不敬,有何不可?”孝順不僅在於贍養父母,還在於尊敬父母,這也是對父母的不孝。“顏色很難。如果有事,弟子會處理;有酒和食物,先生。妳有沒有想過這是孝順?”這說明,孝順不僅僅是給父母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條件,更是關心父母,善待父母,滿足父母的情感需求。因此,在中學生的孝道教育中,不僅要讓他們認識到贍養父母的重要性,還要培養他們的感恩意識,督促他們關心父母,為父母排憂解難。
2.照顧好自己,珍惜生命。孝順父母應該從關心自己的健康開始。曾子病了,就叫弟弟子曰:“余凱祖!”!余凱壽!《詩》說:‘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時不時地,我知道我從我丈夫那裏解脫了!好家夥!”(泰伯)臨死前,曾子讓他的門徒檢查他的身體,看看是否完好無損。因為他壹生註重保護自己的身體,認為自己的身體是父母給的,壹定要保護好,不能有任何損傷,這是孝道的體現。”孟問孝。子曰:‘父母只憂其病’。當孟問孔子什麽是孝時,孔子說:“孝”就是消除父母對妳生病的憂慮。父母對孩子的關心是無私的,其中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的健康。因此,在中學生的孝道教育中,應加強生命健康教育,要求學生積極鍛煉,加強安全防範意識,維護學生的身心健康,從而消除家長對其健康安全的擔憂。
3.尊重長輩,關心他人。孝道不僅體現在對父母的愛上,還延伸到對兄弟姐妹和其他家庭成員的愛上,如夫妻、小姑、小姨、婆婆,從而達到家庭關系的和諧。在此基礎上,他還推己及人,由近及遠,逐步擴大愛的範圍,將親人之愛升華為普世人類之愛。“君子忠親,仁者昌”(《泰伯》);“弟子進則孝,出則孝。他們真誠守信,他們愛所有的人民,但他們是善良的(《學而時習之》)和“施與人民,可以幫助所有的人”。所以,孝道是從“愛親”開始,從愛父母到愛其他長輩,乃至關心他人,達到“愛天下”、“濟天下”、“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目的。家庭美德、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密切相關,相互促進。因此,在中學生的孝道教育中,應加強其良好的家庭美德教育,為將來步入社會,形成良好的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打下堅實的基礎。
4.繼承遺產,報效祖國。孝順還體現在按照父母的意願行事,繼承父母的遺願,完成父母的囑托,讓父母為妳的所作所為感到驕傲。這是孝道的最高境界。“父,觀其誌;父親沒有,觀察他的行動;三年不改父之道,是孝。”(《學而時習之》)父親在世,就看他的誌向;父母去世後,要看他們的行為;如果他能長期如父親所願,可以說是孝順。古往今來,大多數父母往往“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希望她們能夠“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服務社會、報效祖國,為社會、為祖國做貢獻。這是他們最大的心願,也是祭奠祖先的機會。報效祖國是高尚的,但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因此,在中學生孝道教育中,要從提高自身素質入手,夯實基礎。這樣才能繼承遺產,報效祖國。
二、中學生孝道教育的主要實現途徑
培養中學生優秀的孝道品質,應采取以下途徑:
1.家庭應加強孝道教育,培養中學生孝道行為習慣。家庭在中學生孝道教育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家長要改變以往重智輕德的觀念,重視孩子的孝道教育,加強學生孝道品質的培養。家長要引導孩子學習孝道知識,培養孩子的孝道意識,讓孩子懂得感恩,從具體的小事做起,培養孩子的孝道行為。例如,可以要求孩子幫助家人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洗衣服、襪子、打掃衛生、照顧生病的家人等。,讓他們在生活中學會關心和體諒父母和家人,培養他們的孝順行為習慣,讓他們把孝順作為壹種生活習慣。同時,父母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對孩子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父母要註意自己的孝順行為,提高自己的孝順修養,用良好的孝道感染孩子,做孝順長輩的榜樣。比如,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帶孩子去看望父母,陪父母放松,關心他們的衣食住行和健康問題,讓孩子向他們學習,從小養成孝敬父母的好習慣。另外,父母要加強與子女的溝通,建立和諧的家庭關系,讓孝道在家庭中更好的傳遞。
2.學校應加強對中學生的孝道教育,營造良好的孝道教育環境。學校是中學生孝道教育的主陣地。學校應當充分利用校園各種教育資源,開展不同形式的孝道教育。壹方面,孝道教育可以滲透到課堂教學中。比如在語文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從《走路》、《蓮娘》、《背影》等課文中學習,讓他們體會到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學生也可以寫壹篇以孝為主題的作文。通過寫作過程,學生可以積累家庭生活素材,培養對父母的愛,體會家庭責任。同時,也可以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課堂教學對中學生進行傳統孝道教育,了解傳統孝道文化的精髓,對孝道文化有壹個全面正確的認識,並加以繼承和發揚。另壹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廣播和宣傳欄,及時宣傳中學生身邊的孝道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批評各種不良孝道行為,促進良好孝道教育氛圍的形成。此外,學校還可以組織各種校內外活動,如主題班會、專題講座、野外實踐等,開展孝道教育。比如在母親節、感恩節等重要節日之際,舉辦以“感恩父母”、“熱愛生命”為主題的班級活動,讓學生知道父母養育子女、關愛他人、珍愛生命的恩情。還可以鼓勵學生給父母打個電話,發個短信或者逢年過節送個小禮物,給父母帶去關心和問候,培養他們的家庭價值觀,引導他們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的恩情;在重陽節,組織學生去敬老院看望和幫助孤寡老人。通過這些活動,加深孝道體驗,逐步培養他們優秀的孝道品質。
3.社會應該發揮大眾傳媒的作用,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加強中學生孝道教育,應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輿論導向作用,宣傳正面的孝道人物和思想。要建立孝道文化或孝道教育網站或開辟相關專欄,及時報道孝道愛父母的典型和先進事跡,如全國“孝道愛父母模範”洪戰輝、劉婷、楊懷保;還可以在電視上播放宣傳孝道的宣傳片,對父母不孝的現象進行舉報和批評曝光。壹方面,讓中學生被這些典型人物的感人故事所鼓舞,鼓勵他們尊敬老人,明白孝順父母是他們的責任和義務;另壹方面,通過譴責和批評壹些不履行孝道的行為,在全社會營造尊老孝老的氛圍,讓中學生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榮辱觀,嚴格要求自己,自覺踐行孝道。
總之,加強中學生的孝道教育需要社會、學校和家庭的配合。除此之外,中學生也要正確對待孝道。孝是壹切道德的基礎和出發點。加強孝道教育有利於提高中學生的道德修養,完善自身的道德人格,培養熱愛社會、理解和關心他人的良好品質,進而擴大對家庭的忠誠和孝道倫理,以忠誠於祖國,服務於社會。因此,當代中學生應樹立正確的孝道觀,深刻認識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積極接受孝道教育,系統學習孝道理論知識,將孝道落實在生活中,做壹個真正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