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論佛法的本質》說學佛要“以正見為第壹步”,因為正見總是以戒、智三學。陳冰教授將“知道什麽是正確的”作為大乘佛教的四條基本線之壹,並根據儒家經典和古德的啟示,他斷言“沒有正確觀點的實踐稱為盲目實踐”。龍樹菩薩把正見在學佛中的作用比作我們走路時“先看清路再行動”。如果不能先認路,就會誤入歧途。只有正確的觀點才能引導我們獲得徹底的解脫。《義心經》說:“生於涅槃,正見為根本”。只有正確的觀點,才是我們擺脫生死苦海,達到涅槃的保證。相反,“世界上所有愚蠢的普通人都受到束縛,所謂邪見。壹切眾生皆因邪見而墮入地獄,餓鬼禽獸。”邪見只會讓我們沈迷於無盡的輪回。《雜阿迦瑪》說:“邪見稱此岸;對的就叫彼岸。”就像如果壹個農民擁有壹片肥沃的土地,他可以在上面種植甜美的果實。當壹個佛教弟子有了正見,他就能生得世間、外的壹切善法。佛陀在《大保濟經》中說,只有持正見,才能成為真正的佛教弟子。"如果妳看到正確的觀點,妳將是壹個真正的佛."所以佛教的修行,所謂道家的道理,本質上都是以正見為基礎的。既然獲得正確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如此重要,那麽壹個佛教弟子如何才能獲得正確的觀點呢?根據各種儒家經典的論述,我們把獲得正見的途徑梳理為前提、幫義、九項三個方面。壹、獲得正見的前提1,皈依三寶,有足夠的凈信。真正獲得正確的佛教觀,必須以正確的信仰為前提,必須皈依佛門三寶,以佛為師,以佛為藥,以僧為友。只有皈依三寶,建立正信、凈信,才能產生正見,才能入佛。龍樹菩薩在《論大智慧》中說:“佛法是海,信仰是能入,智慧是能。.....人若心中有信仰,有清凈,便可入佛;沒有信仰,人無法入佛。”如果壹個人不相信佛是獲得無上證悟的覺醒者,不相信佛有全力四無畏等大功德,不相信佛所說的佛法是宇宙中最透徹的真理,不相信佛的聖人弟子是佛法真理的實踐者和見證者,那麽他就不可能真正地認識和接受佛法,當然也不可能真正地理解佛法,從而產生正確的看法。沒有建立真正信仰的人,即使精通三藏十二經,也只會空手回寶山,得不到佛教的真正好處。就像佛陀說的,“妳不信,就進不了我的法海。例如,壹棵枯死的樹不能結出繁茂的果實或翅果。妳雖剃頭染衣,念各種經,不能答,卻在佛法中得不到什麽。”這正是因為沒有三寶信仰,也就失去了獲得正見的前提和基礎。近代以來,壹些教內外人士提出佛教“去世俗化”的主張,試圖將其還原為壹種哲學思想,認為這符合現代社會理性、科學的“神韻”特征。殊不知,這將如同給獅子披上虱子,本質上是壹種破壞佛教根基和眾生智慧的錯誤觀念。《華壽經》說:“經典不順從不信,不稱贊,不如說是,名不正言不順。”沒有信仰,恰恰是我們看到的最大的敵人。這不僅是佛教弟子的職責,也是產生正見的根本前提。2.菩提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教的根基,是眾生修行佛法的種子和本源。大乘經上說菩提心是因緣,大乘佛教的壹切成就都是以菩提心為基礎的。如果妳離開了菩提心,妳就失去了這種靈性成就的種子。《華嚴經》說菩薩有十種魔業。首先是“忘菩提心,修善根。”佛教弟子只有發願追求無上證悟,利益壹切眾生,才能以正確的態度、動機、立場、方法去追求無上菩提,才能獲得證悟。壹個人只有發了菩提心,才能看到成功的根本條件。《大藏經》說:“為菩提心而聽佛法者,為聞聲者;把菩提銘記於心就好;觀菩提心,是正見。”真正的菩薩不僅通過菩提心獲得正果,而且因為菩提心和慈悲心,為壹切眾生宣示正覺,引導他們走上正道。3.戒智三大戒律的因果關系和修行順序,是由戒智決定的。嚴守清凈戒律是丁慧取得學術成就的前提。建立在真知灼見智慧基礎上的正見,不僅以兩學之戒為基礎,而且包含了戒的內容。《大藏經》說:“從他所聞,佛法生於正見。所謂聽者持戒尊,故戒尊足,戒尊足,定聚智足,智聚足,解脫聚足。”真正有見地的人,必然是持戒清凈的。同樣的,要想得到完整的觀,也要持戒清凈。第二,獲得正確觀點的幫助。在學佛修行的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善惡因緣。作為佛教的弟子,要學會判斷利弊,要有足夠的智慧去決定什麽是有利於正業,什麽是不利於正業。1,遠離惡業根據各種儒家經典,佛弟子要獲得正見,必須遠離各種會增愚滅智的外業,切不可詆毀三寶,否定佛教的根本法印,對佛教無疑惑無悔,遠離五種惡見,即從身見,從邪見見,從見禁見,遠離惡友,不要遠離外道及其經典。2.修行善行的佛弟子,為了獲得正見,除了要遠離各種惡業和錯誤,還要修福德的智慧,修身心的善行,修無貪無貪無明的成長三善根。《華嚴經》說:“是壹切眾生,成就善行、善言、善心,不與聖賢為逆,信正,因理行善。”實相論裏說有四個條件可以使人長得好佛法,達到解脫。第壹種是生活在壹個好的地方,意思是出生在佛教盛行的地方,遠離五難之地;二是靠好人,意思是能活下去,看重佛界。第三是修好根,也就是沒有耳聾等殘疾。四是自發的正願,即學佛,得正見。總結這四個條件,其實就是要能遇到佛法,能壹直修持佛法。所有的佛教弟子都知道,這其實是壹件很難做到的事情。如果要滿足這個條件,按照大智慧的理論,歸根結底還是要“自己看,教他自己看”。《論大智慧》:“是菩薩常樂為其言,亦愛善法,故得任意善待眾生,故謂之華。在中國出生的人不是在邪見出生的。為什麽?是菩薩總在自己身上見真理,教他見真理,贊美真理,歡喜贊美見真理的人,所以不恨邪見壹家。”三、獲得正見的正確方法關於如何練習獲得正見。《小乘大乘經》壹致說,要靠善知識,聽正法,如說理、思考,實踐正見,逐步發展正見,想正見,修正見,如實知四聖諦,見證各種法的實相,從而得到完整的正見。如《曾益阿迦瑪》說:“有兩個原因,兩個起源。什麽是雲?受法育,內思。”《瑜伽大師的地球論》說:“從他聽到的聲音來看,展覽變成了積極的看法。為了脫離法的處理,也為了修行道,提供食物,方便觀察。第二次聽文慧,妳會想慧。按照智慧去思考之後,智慧就會被培養。從這壹點上,我們可以看到邪見真正知道這是邪見,妳真正知道這是正確的觀點。”1.根據以善知識為基礎的《華嚴經》上說:“壹切佛法,都是由善知識成就的,是以善知識為基礎的。”正如《雜阿迦瑪》中所記載的,佛陀曾經告訴他的弟子們,只有好的知識才能使我們產生積極的見解,成長積極的見解。所以要尊重真正的好知識,請聽,要聽話,不要叛逆,只有這樣才能得到正確的教與教。在我們停止依賴好知識之前,我們應該盡力觀察它是否有美德和證據,我們應該根據儒家經典中描述的好知識的美德從許多方面來考察它。在當今時代,壹個佛教弟子至少應該有正確的認識,對佛教的核心有透徹準確的把握,善於觀察弟子的根源,對修行的道路有正確的判斷。佛教弟子要對自己命中註定的善知識有信心,從自己的見識、修行、人格等方面都能強烈感受到佛教的偉大力量。壹旦決定停止,就要把好的知識當做自己的父親和佛,不要再帶著偏見和苛求的心去找它的毛病。妳要按照儒家經典去教導它,去相信它,去接近它。2.我聽佛法《實相論》說:“見真必由聽佛佛法而生,故要學此佛法之論。”《大菩薩論》說,正如明眼人能避艱難險阻壹樣,壹個人“多聽能知法,多聽能免罪,多聽能忘恩負義,多聽能涅槃。”《大乘心經觀》說:“人若信經,可見其能反心。”聽到佛法是產生積極意見和積極信念的起點。佛教弟子要聽學善知識的開悟,要讀古今公認的大善知識的書籍。尤其是在當今真正的善的知識少之又少,說善的人多如牛毛的情況下,佛弟子更應該深入經文,多讀佛經,以正邪為根本,認真系統地學習教義,反復閱讀最重要的經典和理論,才能有善見。無論過去還是現在,都有壹些佛教徒,因為種種原因,參加禪修而心無雜念,念佛而棄哲學,因修習秘笈而瘋癲,或因沒受過教育,或因懶惰或怠惰,或因輕視正教的學習,破壞了正見的基礎,不僅執著於邪見,而且盲目導人害人。這些錯誤其實都是因為聽的不夠,想的不夠,就像《華嚴普京賢之願》裏說的,“不知道的,學的少。”目前,我國年輕壹代的傳統文化素養普遍較低,文言文閱讀能力和佛經學習能力普遍不足。很多人根本沒有深入閱讀儒家經典的學習習慣和興趣,卻打著佛教的幌子欣賞市面上的各種快餐書籍。他們聽信網上流傳的似是而非、大同小異的法條,分不清什麽是佛法,什麽不是。他們完全無視只有佛陀和他的聖兄弟們所宣揚的佛經和三藏才能被稱為佛法,而是把他們從道聽途說中聽到的東西視為佛法。根本原因先有問題,怎麽才能成立?對此,我認為佛教界除了糾錯之外,也應該承擔壹定的責任。因為這種情況的本質是住持佛教徒對四大弟子提供的佛學教育的缺失。壹方面我們要求佛弟子多學多聽,另壹方面佛教界要給他們提供聽法的機會和場所。3.佛弟子要在產生正確的文慧觀的基礎上,進壹步思考自己所聽到的,產生正確的文慧觀。因為按照沈潔《密經》的說法,只有文慧是無法贏得對佛教意義的理解的,只有完美的思維才能真正理解佛教的意義,準確把握佛教的整體和基本原理。《雜阿迦瑪》說:“正念者,未出世者見生,已出世者見輪回以開眼界。”《經典大集》說:“兩法若無分別,謂思為善,見為正。”壹方面要從宇宙生命的終極問題出發,如世界的起源、生死、因果等等,將佛教與其他宗教、哲學、科學進行比較。從世界觀和人生觀中,我們深刻認識到,只有佛教才能真正揭示宇宙生命的終極真相,是解決宇宙生命根本問題的唯壹途徑,是眾生擺脫生死輪回、獲得自在解脫的唯壹依靠。用思維轉化為智慧的力量,推動人生觀世界觀的徹底轉變,用正確觀的力量,樹立堅定正直的信仰和成熟的信念。《實踐論》說:“信仰有兩種,壹種是從右邊看人生,壹種是聞人生。從正確的角度看待生活,信念是強大的。妳不能從壹個陌生人變成這樣。”更重要的是深入思考佛法的基本原理,如三法印、實相印、四聖諦、兩無我、因果、涅槃寂靜等。不僅要在思維的邏輯層面說清楚,還要觀察身心內外世界的本質是否真的符合佛家所說的,從而生出定解,成就世間、外的正見。4、實踐止於觀念根據《沈潔秘經》,思維的智慧雖然可以“善解義利”,但對教學理論的理解還停留在思想層面,不可能使真理明於前方,成為現量的見證者,看到道。因此,我們應該在思考和智慧的基礎上,遵循規律,實踐和停止觀念,實現完美的培養和獲得正確的培養觀。修智慧的正見,主要是通過禪定獲得的。《涅槃經》說:“內觀舍名為正見。”佛門弟子以唯識宗的思維力,權衡觀察世間正的因果,如世間正的兩無我、四聖諦等。“法中簡擇,極簡擇,極簡擇”,如《三昧》中的經驗知識,用智慧不加區分地證明了各種法的實在性,後來獲得了智慧和慈悲去幫助世界,獲得了無遺漏、無學問的正見,才成為真正清凈完整的正見。冥想練習是壹套有嚴格順序和技術要領的實際操作。學習者要在好的知識指導下學習,以正確的觀點為導向,采取相應的智慧與實踐並重的方法,勤奮學習,認識自己的心靈,凈化自己的心靈,逐步深入,嘗到規律,收獲巨大的收益。四。結論以上三個方面九個步驟,是大乘、大乘、大乘學說中所說的獲得正知、正見的必經之路,尤其是正線部分,實際上就是瑜伽師地學說中所說的三皈依後的四正線,是所有佛教徒的必修課。佛教弟子要深刻認識到正覺對佛教、對人生、對修行的重大意義,對正覺抱有極大的希望和渴望,並如儒家經典中所言,要有佛法的支持,如修行。我們要觀察“人體是稀有的”,正如《遊婆塞節經》所說。雖然妳有壹個人,但很難擁有所有的根。雖然有各種各樣的根源,但是很少見到。雖然妳有積極的看法,但是難得有自信。雖然妳收獲了自信,但是很難遇到好朋友。雖然遇到了好朋友,但是很難聞。雖然是真的,但是很少有人支持。“佛教徒要視義為生命,護義為眼睛,正義為珍寶,大慈大悲,以義助人,使佛法長久,使眾生得壹個度。
上一篇:關於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的調研報告下一篇:學校黨課手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