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解決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

如何解決多媒體教學中的問題

隨著現代化的發展,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現象已經普及。課件的制作和使用逐漸普及,課件具有放大、再現、模擬、分析、探究等功能。在課堂上應用課件的這些功能,可以彌補語言文字描述的不足和教學的局限性。打破單壹的教學模式,實現教與學的多元化;提高課堂效率,增加課堂容量;同時可以激發學習興趣,有利於對知識的分析和理解。但是,課件的出現能代替壹些原有的課堂環節嗎?課件在應用中還存在壹些需要改進的問題。現在我將個人經歷和感受記錄如下。

多媒體在教學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過分強調多媒體教學,淡化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作用。

現在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多媒體課件完全被多媒體教學所主導,教師很難發揮自己的作用,學生的思維完全被課件演示的內容所引導。看似課堂活躍,實則學生成了被隨意填充的知識容器。這與過去傳統的“填鴨式”被動教學模式無異,只是將教學媒體由原來的“黑板+粉筆”改為“屏幕+電腦”。雖然教學信息量大,教師的教學速度加快,但學生很難消化和理解課堂上所教的內容,更不用說思考考試和分析了,因為他們不重視教師的主導作用。

2.過分強調計算機功能,削弱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多媒體課件的設計和制作中,教師往往更多地關註計算機在多媒體課件中的作用,而忽視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過程,使學生仍然處於被動的學習狀態,導致學生厭學。

3.過度強化媒體技術,淡化教學內容。

多媒體教學課件可以使枯燥、抽象、復雜的教學內容生動、直觀、具體、簡單。但有時我們只是壹味地追求課堂教學過程中的“豪華”,而不考慮所涉及的情境是否符合教學內容的需要或突破教學難點。這樣壹來,不僅影響了學生對學習知識的註意力,也削弱了教學內容的重點。

在教學實踐中,存在課件制作不當、教學效果不佳等問題。比如課件中顯示的文字信息太多,字體太小,密密麻麻,讓學生在下面讀起來費時費力,即使是坐在教室後排的學生。“預設動畫”未靜音,使得文字顯示帶有聲音,如打字、剎車等,幹擾學生觀看。

對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作用的幾點看法

1.加強學習,更新教學理念。

“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考,學生背”的教學方法,既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也無助於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更無助於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人才。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多媒體課件為支撐的現代教學理念被人們所接受,但簡單地將多媒體課件引入課堂並不是現代教學。現代教學認為,學習者在建構知識的過程中是積極主動的,學習過程是通過學習者與外部學習源的互動進行的。因此,積極探索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方法是實現教學改革的關鍵。

2.過度依賴課件,忽略了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

很多老師認為,編寫和制作多媒體課件相當於備課。於是,課堂就變成了幻燈片放映,課堂教學被課件素材牽著鼻子走。甚至很多教師把信息技術與教學的整合作為“法寶”,把是否使用信息技術列為評課的重要內容之壹,導致很多教師把大量精力集中在制作多媒體課件上,而忽視了對教材的研究。在教學中,事先將預先設計好的課件輸入電腦,然後嚴格按照程序將教學內容壹個壹個展示出來,沒有任何選擇,沒有任何遺漏。班級變成了既定程序的實現,整個班級只要點點鼠標,說幾句話就能搞定。他們忽視了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而這在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

3.多媒體課件的制作應簡潔實用。

在教學原則上,要求教師用最簡單的教學形式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也就是說,在平時的教學工作中,要恰當地選擇教具,力求簡單有效。比如,對於使用掛圖、模具等傳統教具就能解決的問題,就不要使用自制課件,費時費力,效果也不壹定好。傳統的教學方法不容易解決,要選擇合適的媒體工具制作簡單有效的課件。制作課件前,要全面深入地把握課堂教學內容,正確定位,把握切入點,恰當選擇教學手段和形式,化繁為簡,有所為有所不為,幫助學生突破難點和疑點,突出重點,註重實效,提高教學效率。

教學活動是師生之間的雙邊活動,沒有任何壹方的積極參與都不會有好的結果。多媒體教學也不例外。

1.教師

多媒體教學對教師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需要老師參與哪些方面?

(1)認真學習教材,深入了解培訓對象。只有對教材和培訓對象都有了深入的了解,才能知道什麽媒體最合適,怎麽用。這就是多媒體教學特別強調“課前工作”的原因。

②選擇最合適的介質,準備軟件。教師要在深入了解教材和培訓對象的基礎上,提前準備好“軟件”,包括板書設計、幻燈片、教學掛圖等。

(3)認真觀察學員上課時的反應,做出正確判斷,迅速采取調整措施。這是增加課堂信息量,增加密度,提高課堂效率的基礎。

④課後及時反饋調整。課後調研,壹方面接受學員對教師“教”的反饋,這是教師改進培訓方式方法的重要依據;二是老師對學員的反饋,是學員肯定或提高自己學習的依據。

2.培訓目標。

多媒體教學從視覺和聽覺兩個方面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其中很多信息是聽力無法替代的。這為學生積極思考和參與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只有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才會有更大的收獲。為了使受訓者積極參與,教師應做好組織工作,如提出要求、給予提示、組織討論和請學生發表意見。

總之,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在教學中及時、恰當地運用大量的媒體教學手段,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幫助他們理解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可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而更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 上一篇:好妻子的先進事跡材料
  • 下一篇:宗教的建築特征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