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萬物皆有靈
自然神聖不可侵犯,人類只有敬畏自然,尊重自然,才能避免大災難。《史記·禮記》中說:“尊祖、揚君之師,為禮記之三。”人與自然的關系是血肉壹體的整體關系,萬物都是由道生化演變而來,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類只有順其自然,萬物才能共同繁榮,世界才能和諧發展。
《莊子》說:“在道家看來,沒有什麽是高尚的。從東西的角度來說,貴的便宜。”《西升經》說:“道非我獨有,萬物皆有。”唐代成說:“夫大道自然,造物平等。”《太平經》雲:“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同。”
宇宙生成的事物的生命力存在於自然界的壹切改造之中,所以萬物都會像人壹樣具有靈性。葛洪說:“山川、草木、水井、爐竈、池塘,都有精氣。人的身體也有靈魂,世界上最偉大的東西應該有精神。”明確提出氣中必有精,精中必有神,神中必有神。
萬物有靈,人要敢於守底線。敬畏不是妳不勇敢,不是妳不勇敢,不是妳不聰明,而是妳相信人比天地強大,妳應該知足感恩,妳的私欲不應該膨脹。做人,要善良,要尊重天地,尊重父母。做人,不要失去應有的本性,相信因果,人有小事業,天有大算盤。憑良心做事不會太差。萬物有靈,世間眾生平等,陰陽有時,黑白分明。因果循環,報應不爽。萬物不滅,世間眾生皆仁者。只有心懷敬畏,才能避免事故的發生。如果大自然的生態平衡被破壞,大自然必將讓人類付出慘痛的代價。善良,對壹切生命懷有敬畏之心。
世界上壹切災難的根源都是人類不敬畏生命,不敬畏天地鬼神,藐視壹切,不可壹世,逆天而行,背道而馳。因果有因,報應只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有了好的思想,就能過上好的生活。萬物生而有之,天地之道,不要逆天甚至自毀。
第二,天地不容欺
“天”的概念被大家廣泛認可和接受。我們常說的“人在做天在看”、“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人願助天”,都是對“天”存在的認知和接受。
這裏的“天”不是指天,也不是指某個神。應該理解為天地自然的規律,也是宇宙、天地、人類、眾生、萬物的靈氣。
對於“天”,我們要心存敬畏,要遵循它的規律去做事,去做人,就是要知天命,順應天命。正如孔子總結的人生不同階段,包括從不惑到知天命,我們每個人都要不斷探索,為自己在社會中找到更好的角色定位,形成自己的社會使命感,最終達到“知天命”、“天人合壹”的境界。
歷代取得大發展、大成功的人,都非常推崇懂得順應天意,具有偉大的社會使命感和抱負。他們善於適應時勢,被塑造成英雄。也可以說,知天命、順天道的人,往往更容易成功。
儒家主張“為天地立心,為百姓立命,承前啟後,開太平萬代。”孔子對《易經》的註釋中提到“從天之福,吉兇無弊”,可見其認可天的超越性。孟子強調心性修養,但最終的歸宿也是“以心識性”。
歷代皇帝都以“天子”自居,以敬天愛民為己任。他們經常舉行祭天儀式,即與天溝通,向天祈禱。他們壹般都有秦的職位,不斷地觀察和報告星宿和天空的動向,並根據這些動向制定政策和指導行動。處處尊“天”,以“天”為準繩。周文王壹家對天命十分敬畏,經過長時間的了解,得出了“天命非凡,德為輔”的結論。朱元璋壹向很重視天命,到哪裏都跟著天命走。都城名為應天府,宮殿名為奉天殿。聖旨以“奉天馬車”四個字開頭,與張士誠的談判書信也以“靜待天命”為勸辭。建州女真人更是執迷於天命。每次出門都要看星星,天空吉祥才出門。天壹變,他們就很緊張,召集上百名官員分析討論。總的來說,起義和起義軍用的是“為天行善”等口號。
天氣變幻莫測;人在生活中也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很難預測會發生什麽災難。蜈蚣有很多腳,但爬行速度不如沒有腳的蛇;家養的雞也有兩只翅膀,但是飛不到烏鴉那麽高。好馬可以馳騁千裏,但沒有人駕馭它,它不能來回;每個人都有遠大的抱負,但是沒有機會妳是無法出人頭地的。
人們常說,活著的時候,有錢的時候,可以控制自己不揮霍;窮的時候不要改遺囑。孔子寫的文章比天下還多,卻被陳圍攻;足智多謀的姜子牙曾伺機在渭水撈壹把。孔子的學生顏回雖然死得早,但絕不是壹個兇殘的人。雖然販私活的很長,但也不是什麽善良的人。堯舜雖是賢明之人,卻生了不肖之子。舜的父親倔強而愚蠢,卻生了壹個像舜壹樣孝順的兒子。原來只是壹個平民,蕭何只是壹個縣官。晏子身高不足五英尺,卻被封為齊國宰相。住在草堂裏,卻能充當蜀國的軍師。項羽雖然強大,但最終還是敗在烏江。劉邦雖然弱小,但最終還是統治了這個國家。漢將李廣雖有射虎石之譽,卻未能封侯終身;馮唐雖有治國安邦之才,卻壹生未遇其才。韓信倒黴的時候,連飯都吃不上。運氣來了,他成了手印將軍,運氣壹旦下降,就死於壹個心懷不軌之人的詭計。
有的人是先窮後富,有的人是老有所圖。滿篇錦繡文章,直到頭發花白還沒有考上功名;稍微有點學問的人,可能年紀輕輕就去做狀元了。動亂中,皇宮裏的妃娥可能會成為嬪妃,風流妓女,她們的命運可能會變成妳的妻子。壹個年輕漂亮的女人嫁給了壹個愚蠢的丈夫,但是壹個年輕英俊的男人找到了壹個醜陋的妻子。小龍沒有機會,只能躲在魚和龜之間;君子沒有機會的時候,只能從屬於小人。雖然衣衫破舊,卻常常保持著尊重和禮儀,雖然悲傷,卻可能有幫助世界的誌向。失意時,只能安於貧窮,守本分。如果妳思想開放,總有壹天妳會驕傲的。君子窮也有傲氣,小人富也擺脫不了內心的貧窮。
天氣不好的時候,看不到日月的光輝;當土地沒有合適的氣候條件時,植被就不會生長。水得不到應有的環境,就會掀起波瀾;人得不到機會,好運也不會順利。每個人都有致富的計劃。誰不想要?人如果不按八德生活,哪裏能當高官宰相?
人活在世上,不能只在富貴時自娛自樂,在貧窮時不自暴自棄,而是遵循天地輪回。
第三,方便就是搞定真相
在《溫昶·迪·陰軍文》中說:“如果人們能做到我所希望的,上帝會保佑妳的。”意思是如果人能像我壹樣有壹顆幫助世界的心,上帝壹定會給妳祝福的。皇帝的話不假,他的心音就像從石隙中流出的清泉,幫助世間眾生解渴。皇帝心平氣和,心胸開闊了很多;存方便,開大道;保持壹顆赤子之心,傳播三教之利。
帝隱聖人而示天下,立教與黨。為人子,訓練孝順,為人臣,訓練忠義,訓練兄弟為友,互相尊重,訓練夫妻順從,訓練上位者,使其以情待人,訓練治國者,使其心公。若能明白,就勇敢壹點,順天道,不違本真,永不苦輪回,不枉聖、真、慈悲之心。
1.心臟訓練是第壹位的。
學道而望道成仙,不積德而望仙,是不求人的通病。我見過壹些有天賦、聰明的年輕人。他們偶爾有壹天會看到道家的書,心中充滿了向往。他們許下很大的願望,背離父母,逃到鐘南山修行。他們也逛過各種大道,但是看不起,以為修行的人少,其實是不懂修行的原理。修行首先要煉就自己的本性,盡己所能做好行善的準備。只有這樣,妳才能拜訪老師,了解其中的奧秘,然後涉及丹道。否則只是自陷,自我束縛,浪費生命。這些年輕人聽不進去,以為別人有偏見,自己就是對的,就像大樓壹直沒鋪好,就像自己跑之前不知道要做什麽,最後被自己看錯了。學會赤腳走路,學會吃得松,住在窯洞裏,參佛經,懂道書,坦誠相待,但這就像瓶中蒼蠅只看到光的壹角而看不到整個世界發光,就像飛蛾撲火以假為真,以幻為真。幾年後,壹些人瘋了,壹些人住在山洞裏,遭受腿部問題。最後別人信心不足,散了。他們回家了,上學的繼續上學,上班的繼續上班。這些都是真實的事情,活生生的事實。而且,這樣的事情還在發生。去鱗止念,煉心是修行的關鍵。大眾看不起俗塵,卻不知這就是大道;大眾看不上《伊尹文》,卻不知道它是帝王向世人昭示的修行聖書和修行心法。
道不離俗,俗不離道,高以低為本。看似神仙和人很不壹樣,其實神仙和人類沒什麽區別。自古以來就沒有不忠不義不仁不孝的神仙。忠如祖,義如關帝,慈如文昌、太乙、慈航,孝如文帝、王翔。無數聖賢和真理,都是遵從文昌帝的指示,從忠義孝三字開始,勤於修行,積功德,拜見大師,然後參悟智慧人生,最後成就壹個圓滿的結果,排在神仙階層。歷代先人也是先教人性,人性滿意了,才能最終修路。
世人把《感應》、《殷聞》和《石覺荀》三部《聖經》理解為忠言之書,但《聖經》裏說的是仙道的出發點,是做人的根本點。老祖宗做的事情有兩件,壹件是證明今生的福報,壹件是修劫。三乘之門是衡量生死的橋梁。如果妳是凡人,那也只是福報,和這個壹樣。這是成為聖人的方法。如果違背人性,仙路就倒了。持色持氣都是假的。知色不色,知氣不空,留諸種邊,方能達至妙音。抓住有前途的東西不放在中間,就像從籠子的壹頭躲到另壹頭去冥想。只是徒然成身,其性未轉,其靈未覺,其心未變,為憐。皇帝表現出的是人修養的樸素,也就是守言的意思。求仙不在名山大洞,也不需要跋山涉水,而在妳身邊的低小平坦安逸的地方。不是在外表,而是在內心。我們應該清除自己的汙垢,而不是掃除世界上的灰塵。聰明的先生,仔細檢查壹下。不違修行之意,不漏帝心。
天地之間,有壹個神,是審善惡的。能否成就不朽之道,取決於路上的善行。我們應該彌補善行的不足,並逐壹糾正邪惡的想法。對善行不滿意,就不能期待仙道;善行圓滿,仙路不期而至。所以世間壹切善行都是道場,壹切男女都是父母,壹切眾生都是老師,陰陽都是大鍋,心是蓮花,使壹切行為和思想都與神明相合,與天地相合,隨四季而動,永遠都是善,使他們什麽都不做,處處都是善,使他們沒有善,自然神明護佑,消災。
2.網生蓮
萬物有靈,草木有心。人就更不用說了?鬼若讀道,可為惡;獸讀道,可轉人體;如果庶人讀道,他可以長壽,長生不老。王者誦道,天下安。帝心無量,是悲天憫人之心,是焚身救苦之心。眾生若能存皇心,邪靈轉正,鬼亡,玉伽成仙,鬼成聖人。為什麽皇帝的心可以這麽強大?不是皇帝的權力,而是從劫開始,眾生皆道而生,後來反道而行,周而復始,皆因自私貪婪。皇帝無畏地付出了壹切。怎麽會有自私和色欲?皇帝對世人的勸誡,無非是使人與天地合壹,與日月壹心。殷碧文的每壹句話都蘊含著皇帝的良苦用心,每壹個動作都封裝著皇帝的真諦。建議人們做的無非是與道合壹。久而久之,覺得有福了,有福氣了,天地合而為壹,萬事在乎壹條心。
元初佛說:“人是萬物之靈,心為主宰。”此心即道,卻因偏頗,失了自性,失了本性,漂流到六道,沈入六塵。儒家經典說:“濕卵胚胎皆人,只因貪而動真情。”如果妳能回到自己的根本,永遠不迷失在網裏,無拘無束,妳將會得到全世界的慶祝。
人若稍有變心,由惡變善,便可化災為樂;如果我們能時刻提醒妳,保持警惕,謹慎小心,謹防危險,眼前的世界就能從火場變成陰涼之地,地獄變成天堂,災難變成快樂之地。蓮花生於泥,壹念可成頹廢,壹念可成聖潔,盡在壹條心。
重陽祖師勸人在塵,心似蓮花。在真理的領域,他們直接超越了三界。那些老祖宗說的“出家”的人,離開貪癡之家,回到清凈自然之家;離開個人的家,回到大的家;出名門有姓,歸無為之家。這才是出家的意義,而不是不忠任性,違背人性,違背大道。願每個人都像皇帝壹樣真誠,真正離開神秘感,皈依正道,虛懷若谷路無邊,壹切善業善情皆普世。
3.和平是道場
星星動了,泳動了,道教從開始到現在都在變化。道德道理說:“聖人無恒心,以民之心為心。”老百姓是教育的對象,是立教的初心。不以教為教,以先人之心為教,以民為教。佛法天地之恩,要四季變化,因人、因地、因時施雨。不點名,不立功,不要讓眾生因為妳的名而褒貶,讓壹切有緣的眾生真正解脫,實現無為。
利廣三教九流,無二心。因為生活,教學靠人,人生病了,因病開藥。尹真人曾說“方便天地為先”,以勸道者不論名貌,都要教利他人。《晚課》裏也有壹句至理名言:“壹切方便都是為了修真”。既“方便眾人”,又“方便眾人”,目的只有壹個:傳播自己,傳播天下所有的好人。隨處可以修真,就地可以種蓮花。重要的是要有意識和留心。
“人家講怎麽種陰德,提前養是常識。”大眾不要疑神疑鬼,不要求回報,要時不時地做,壹點壹點地做,“勿以小善而為之,勿以小惡而為之”,“時不時地以方便而為之,做各種陰功”。分不清,傳三教,利萬物。上帝會報答那些關心的人。各種人都是平等的,善或大或小,都是用心做出來的,自然是自己的。學歷不同,做好事也沒什麽不同;道也是壹樣,重在行。
三皇五帝開創了中華文明,使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她經歷過風雨,但她倔強不屈。樹立民族自信,增強民族團結、凝聚力和活力,維護自身文化,使東方文明健康延續,造福人類和世界。“中國夢”和“構建人類命運同體”與全人類的和諧是完全壹致的,這是東方文明對世界的最大貢獻,也是中華文明持久延續的活力之源。
“中國夢”需要每壹個中華民族新時代的奮鬥者貢獻自己的力量,如帝意、互助互利、自強不息、修身齊家、眾誌成城。這樣的人生壹定是清白的,燦爛的,有價值的。通過積極改變自己的言行,讓社會更美好,空氣更清新,家庭更和諧,地區更穩定,人類更和諧,讓世界成為人間仙境。
道之空,空而無聲,教在人之盛,道在人之大。人靜了,才能促進教育;唯人無為,黨為弘道。救人心,濟天下燃眉之急,才是大道之用。大眾趕時間,不要偷懶。
放聰明點,不要被打擾。大大咧咧,睿智睿智。天道清明,善有根。壹不凈為假,五身滅。自然歸正,百福齊來。謹慎壹點,大眾壹起聽。
丁桂軍
2020年8月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