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壹樹寒梅白玉條歸林村路溪橋(張煒《早梅》)
▲蘭
蘭花無青枝,桃李無字(歐陽修《舞動的春風》)。
◆竹子
笑著笑著,桃李總是俗(蘇軾《定慧苑居》)
●菊花
不是花中偏愛菊花,而是這花更無花(元稹的愛情詩及其意象
比如《雨中鐘聲寒寒》(柳永)、《鵲橋仙雲刁鉆》(秦觀)、《壹枝紅藕香梅》(李清照)、《錦瑟》(李商隱)。
特色(圖片):青鳥、鴻雁、燕子、鴛鴦、桃花、紅豆等。
表現要點:我深深地想念妳,我不恨妳。
田園山水詩及其意象
特色(圖片):高山、流水、明月、微風、農家風光、山景等。
表現要點:寧靜、閑適、從容、農家樂(豐收喜悅)、隱居等等。
詠物詩及其常見意象
特色(圖片):松、竹、梅、菊、蟬、蜂等。
表達要點:以物托誌,以中心意象的本質特征表達詩人的感情。
送別詩及其意象
例:送元始安Xi(王維),送唐冬達(高適),送王倫(李白)。
特征(圖片):文體(送、贈、別等。)、劉、酒、宋、船、路邊亭、巴陵亭(灞橋)、南浦等。
表現要點:留下自己的感情,不要討厭,用深厚的友情鼓勵。
邊塞詩及其意象
例如:《白雪歌·送別田——辦事員吳回家》、《涼州詞》(王之渙)、《楚塞》(王昌齡)等。
特色(圖片):邊關、玉門關、羌笛、胡人、呼瑪、黃河、長城、嶽明、陰山和黑山。
表現要點:邊塞風光,奮勇殺敵,誓死保家衛國,征怨,鄉愁,同情,反駁。
旅行詩及其意象
特色(圖片):郵路、都鐸、馬、船、杜鵑花、紅巖、客、浮萍、飛蓬等。
表現要點:旅途辛苦漂泊,旅途孤獨漂泊想家。
古詩中的燕子意象
燕子是壹種候鳥,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遷徙,喜歡成雙成對地進出人家的房子或屋檐。因此受到古人的青睞,經常出現在古詩中,或惜春傷秋,或誇大悲傷,或寄托相思,或感傷時事,意象豐富,感情豐富,是其他事物所不及的:
1,展現春天的美好,傳達珍惜春天的感覺,如:“當所有的遊客都走了,會覺得春天空蕩蕩的。垂簾而下,兩只燕子在細雨中歸來(歐陽修《采桑子》),“燕子來時,通訊社,梨花在清明節後面”(夜宴已斷),“深藏在壹片花開的煙靄中,燕子的新奶”(魏《在京城會朋友》)。
2.表現愛情的美好,傳達對愛人的思念,如:“燕子飛在空中,羽毛卻不同,兒子歸野”(《詩經·燕子飛遠》),“落花獨立,微雨燕共飛”(顏《臨江仙子》),“簾輕寒,燕子共飛”(宴特。
3.抒寫時事變遷,抒發昔日繁華今朝衰、人事新陳代謝、亡國滅種的悲情,如:《舊日王謝唐飛入尋常百姓家》(劉禹錫《武夷香》)、《花落無奈,熟燕歸,小園獨飄零》(浣溪沙借特宴)、《當年的燕子》
4.代人遞書,細語離情之痛,如:“老公去重湖,我在窗前哭血書,勤快送與薄情人。”(郭少蘭《唐代送夫》)“我淚眼倚樓,雙燕來時,我們是否會隔空相見?”(馮延巳《死去的華蓮》),“我難過得留了紅線,煩得我在陰影裏飛來飛去”(張可久《賽·邱虹·春情》),“我丈夫去沈湖,我在窗前哭血,我的殷勤全靠燕子的翅膀。(曹雪芹《紅樓夢》)等。,他們的悲傷和渴望思考自己感受的心情讓人感動。
蟬:比喻高尚的行為。古人認為蟬吃風喝露是高貴的象征,所以古人常用蟬的高貴來表達其高貴的品格。如:“遠聲說話,不經秋風”(余士南《蟬》),“誰知他還在不在唱歌?,誰比心?”(羅《政治犯聽蟬》)“清心寡欲,長夜空唱。哦,這最後破碎的吸氣,在綠色的冷漠的樹木中!。是的,我像壹塊浮木,我讓我的花園長滿了雜草。我感謝妳的忠告,讓妳過上像妳壹樣純潔的生活。”(李商隱《蟬》),《我很清高》,王《的《齊天樂》)等。都是用蟬來指代品德高尚。
竹子:於剛是節操好,外直內斂,心胸開闊。
比如鄭板橋的《竹石詩》:“我堅持青山不放松,根原在破巖;千吹猶烈,風東南風西北。”;明夏昌《朱墨畫軸》:“文群在初夏做愛,寫了壹份禮物送給郎桓。希望每年都能開開心心,開開心心。”;清秋馮佳《二竹畫之壹》:“拔地而起,頂天立地,巍巍何俊明。壹生看物,獨在秋影裏。”;劉禹錫的《挺楚》:“伊壹如君子,無不合之地。”;杜甫《寄題到河外草堂》:“我生而自由,卻想逃避自然。若嗜酒愛風愛竹,布居有若蟲。”;蒲松齡《竹巷》:“我特別愛這位先生。我搔我的邊,刷天空。兒子來了,我特別喜歡我的主人。”
梅:俞傲雪,性格堅強不屈。
比如王安石的梅花:“不是雪自遠方來,而是有淡淡的清香。”詩中既描寫了梅花因風而蔓延,又含蓄地表現了梅花的純潔潔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藝術效果。陸遊的名句《詠梅》說:“萬物碎成泥,碾成塵,唯有芬芳依舊”。梅花被用來形容他被摧殘的不幸經歷和不甘隨波逐流的高尚情操。再比如王冕的《墨梅》:“不贊好色,只留空氣滿幹坤”,這也反映了他不甘隨波逐流,隨波逐流的純梅花,淺薄而深刻。
宋:表示堅定、驕傲、堅定、有活力。
比如李白的《贈書侍奉黃裳》說“祝妳松頭,不要桃李。”魏總是奉承有權勢的人,李白寫詩勸他做壹個正直的人。再比如劉真的《贈兄》:“不患寒,松柏有性。”詩人用這句話鼓勵他的堂弟要像送松柏壹樣忠貞,在任何情況下都要保持高尚的品質。再如“陰澗底松,留苗於山上”(左思《詠史》)、陳毅《頌松》:“大雪壓松,松直直。妳要知道它是松散而高貴的,直到它融化。”
蘭:比如李白的《古風》:“孤蘭生幽園,多草盡毀”,汝嫣的《蘭》:“蘭生深山,聞香識”,意思是人才埋沒,人才未遇;再比如“蘭若生於春夏,旺何威青青!妳獨在林中,朱有紫莖。”(陳子昂《感》),“花中真君子以雍容送雅”(張學良《詠蘭詩》)。
流水:在中國古代詩歌中,它與揮之不去的悲傷聯系在壹起。比如李漁的《幼美》:“能有多少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用向東流的水比喻無盡的煩惱。又如李白的《舒雲論宣州謝朓樓送別校書》:“惟水猶流,雖刀割之,哀樂歸,雖酒溺之”,秦觀的《走在沙上》:“離愁越來越遠,遠方如春水”,“化為春江滿淚,流不盡,愁不勝愁”,這也是古典詩詞中常見的表述。在古詩詞中,詩人經常用流水來比喻飛逝的時光。如:“壹江春水不歸,浪花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百川何時東歸大海西歸?”(樂府詩《長歌行》),“君不見,黃河之水如何移出天界,入海洋,壹去不復返”(李白《入酒》)等等。
香蕉:香蕉和梧桐的意象意義相近,往往是離別後孤獨和悲傷的象征。
比如李清照的“添詞采桑籽,誰在窗前種芭蕉樹”:“誰在窗前種芭蕉樹,占滿了心房。陰滿心房,葉葉滿情。”;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把人心留給秋天。種個香蕉,不下雨就涼颼颼的。”;葛勝沖的《小紅唇》:“多少閑愁,夢見追芭蕉雨”等等。
杜甫:常用來渲染悲劇氣氛。
如:“其間,簾中君聞何事,布谷鳥血泣,猿啼”(白居易《琵琶行》),“華陽落秭歸而泣,文道龍渡五溪澗”(李白《聽說王昌齡移於龍標瑤左》),“文子歸哭為,愁空山”(李白《蜀道難》),“仿佛孤館閉春。
長汀:陸上的送別之地,水浦是水邊的送別之地。詩歌總是用它來形容離別的長短。
如:“寒蟬悲,晚為長汀”(柳永《雨霖鈴》),“歸程何處?亭子比亭子矮”(李白《菩薩蠻》),“亭外古道邊,草青天藍”(李叔同《送別》)。
柳樹:柳樹表示告別或鄉愁。
如:“柳綠江水平,我聽閬江歌”(劉禹錫《帶枝竹》),“今宵何處自酒醒,楊柳岸,清風漸消”(柳永《玉林令》),“柳條折花飛去,故我問行人歸否?”(無名氏的《送別》),“誰是余笛的暗飛聲,散入滿洛城的春風。誰想家不起?”(《洛杉磯的春夜》)
荷花又叫蓮花。《芙蓉》“芙蓉”往往給人的印象是極其雍容華貴,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出水芙蓉”、“芙蓉甲子”。蓮花與“蓮”、“惜”同音,所以古詩詞中有很多關於蓮花的詩詞來表達愛情。如南朝樂府《西州曲》:“南唐秋采蓮,蓮過頭頂;低頭去拿蓮子,蓮子綠如水。”“蓮子”的意思是“小早川憐子”,“綠”的意思是“清澈”。這裏既有真實的,也有想象的,意思是雙關的。諧音雙關的修辭手法,用來表達女人對所愛的男人深深的向往,以及愛情的純潔。金《四十二子夜歌》中的三十五首:“霧露蓮,蓮不清。”霧中的露珠隱藏了荷花的真面目,荷葉看得見卻不是很清楚。這也是諧音雙關的壹種方法,寫壹個女人隱約覺得那個男人愛她。
王維的《深山秋夜》創造了壹種美。和諧寧靜的意境。"竹語洗衣女歸,荷葉屈漁舟前"。
李白《古詩十九首》“捧芙蓉在手,白得清。”
那句“看芙蓉花,今年為誰而死!”
姚燧《普天樂》“蓮謝,冷雨清自習室,妳走了怎麽忍心走?”
在李白的《古詩十九首》中,詩人想象自己漂浮在西嶽山的蓮花峰上,遇到了壹位“手握蓮花,漫步空中”的玉女
無論是贊美荷花的美麗,感嘆荷花的頹廢,還是贊美荷花的高貴,荷花作為壹個典型的意象,已經不再是單純的風景,而是感情的象征。
詠月詩在中國詩歌中占有獨特的地位,月亮可以說是古代詩人最喜愛的意象。古代的“月”表現為以下幾種象征:壹是象征團圓,圓月比喻人的團圓,缺月比喻人的離別。比較有代表性的是蘇軾的《水調歌頭》“人有悲歡,月有圓月。希望人長久,千裏之外都是美好的,這是不可能的。”其次,它象征著思念,包括思念家人。三是將月亮視為美的象征。愛的象征,如張的《春花秋夜》:“春江潮連海,明月出海上。隨波逐流千裏,何處無江邊明月?”誰在河邊第壹眼看到月亮,月初照人,生生世世,生生不息。江月只是年年相似,不知道江月對誰好。但見長江送水。按照聞壹多的解釋,這裏的“月亮”代表著壹顆光明之心的傳遞。第四是把月亮看成是純潔的象征,沒有任何汙染,然後引申到晶瑩剔透的境界。大自然的純凈是心靈的純凈,比如李白的《玉族》:“玉階寒露,絲底濕,在那裏徘徊了那麽久”。月亮在這裏被視為最美麗、最純潔的象征。
古人常來借月之景。描寫浩瀚無垠,如杜甫《望茅平闊白》,月湧長江,廖舒《好問明月吟》,充滿詩情畫意,千百年來膾炙人口。
古詩中的鴻雁意象
中國的古詩詞可謂汪洋恣肆,風度翩翩。其中有許多感情色彩相對穩定的意象,詩人常用來表達相似或相通的感情。
在閱讀和欣賞詩歌時,壹定要以詩歌意象的解讀為切入點,以熟悉的詩歌意象為切入點,去理解詩歌中意象的含義,進入詩歌的意境,深入品味詩歌中蘊含的情感。對此,要引導學生去積累。
值得註意的是,由於作者的心境不同,同壹對象在不同的詩歌中的含義往往也不同,體現了意象的豐富性。我們在閱讀和欣賞古詩詞時要特別註意,否則很容易犯生吞棗、生搬硬套的錯誤。下面,筆者只闡述古詩詞中紅顏形象的寓意。
壹是用鴻雁指信,或委托鴻雁傳書,以表達思鄉之情。
《鴻雁傳》的典故出自《漢書·蘇武傳》。從這個著名的典故開始,鴻雁就成了字母的象征。鴻雁作為書信的使者,在古詩詞中被廣泛使用。
如杜甫《致天空盡頭的李白》中有:“遠方天空吹來壹陣冷風,妳在想什麽,老朋友?。雁過不答我,江湖滿雨。”當密友被原諒時,他渴望得到他的消息,所以他問“大雁從不回答我”,希望遠方的鴻雁能帶來朋友的消息。詩人對朋友的關心溢於言表,真的很真誠。
有許多古詩引用紅巖的書信,或委托紅巖傳書,表達思鄉之情和感傷之情,如:“...夜晚讓位於太陽的海洋,舊的壹年融化在清新中。鄉書從何而來?大雁,歸巢洛陽。”(王婉《北堡山下壹泊》);“新月雁傳書,湖南淚多。沒理由看顏色,還要支持微波。”(李商隱《李四》);“紅色的刻字,小字,說是連商。鴻雁在雲端,魚在水中,此情難發。”(晏殊《清平樂》);“雲何人送錦書,真可行。鵝字歸來,月滿西樓。”(李清照《壹顆梅幹》);等等。
第二,以紅巖作為思鄉之情和漂泊之悲的觸發點。
紅巖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乘著長風,奮力飛向南方過冬。這種景象常常牽動著遊子的思鄉之情。在古詩詞中,文人常常以雁傳情,抒發深深的思鄉之情。
比如劉禹錫的《秋風傳》:“秋風何處來?肖驍送來了鵝。來到庭樹,孤客先聞。”前兩句,以“秋風何處去?”就題目提問引出聽到沙沙的風聲,看到隨風而來的大雁,表達了作者因長期貶謫而產生的強烈的遊歷和思鄉之情。最後兩句“孤客初聞”,把秋日天空中的“雁”移到院中的“院樹”上,由遠及近,壹步步地變換著景物,從而引發了孤客在異鄉的思鄉之情。
再如文的《上善晨行》:“晨起征司,客悼故裏。雞啼茅店月,人走板橋霜。槲寄生葉子落在山路上,橘黃色的花在哨所的墻上。因思淩渡夢,雁滿歸池。”夢裏鵝群滿池,自得其樂的場景與詩人的境遇形成鮮明對比,將詩人對家鄉深深的思念表達得淋漓盡致。
以鴻雁為鄉愁和遊子感傷情懷觸發點的古詩詞有很多,如:“夜聞大雁,便覺思鄉,病了便覺富貴。”我曾經是羅陽花的客人,但葉放晚上不需要尷尬。”(歐陽修《戲答元稹》);雲淒風淒,漢宮闕動高秋。殘星點綴雁,橫笛倚樓”(唐趙薇《長安望秋》);壹個流浪者聽到預示戰鬥的鼓聲,壹只秋天的大雁。他知道今晚的露珠將是霜,家裏的月光是多麽明亮啊!。”(杜甫《月夜憶吾兄》);藍天,黃花,西風緊。大雁向南飛去。誰醉了小賴的霜林?總是淚流滿面。”(王實甫《西廂記》)等。,不勝枚舉。
第三,用鴻雁比喻人生的命運和精神境界。
1.在古詩詞中,文人常常用“孤獨”和“悲傷”的哀歌來形容人生的蒼涼和悲慘。
例如,在《詩經·瀟雅·鴻雁》中有這樣壹句話:“鴻雁飛來,呻吟尖叫。但是懂的人,都知道我是勤於歌唱的。魏丕是個傻子,說我狂妄。”這首詩寫的是使臣四面八方奔波,看到流民像大雁壹樣在野地裏飛來飛去,流民享受著使臣的到來,都異口同聲地傾吐心聲,像大雁無盡的哀號。後人常以“喪”比喻天災人禍中到處無家可歸、呻吟饑餓的人,以“鴻雁在野”“到處喪”比喻人民流離失所。
在古詩詞中,有很多悲涼悲苦的詩詞,是以“孤獨”和“悲傷”的哀歌來傳神的。如:“孤虹在野,百鳥在北林鳴。”我會看到我會看到的,我會傷心難過。”(阮籍《詠懷》);遊子聞唱”,昨夜霜初渡河。野鵝的叫聲使我悲傷的心悲傷,被陰沈沈的群山包圍著。”(李煜《永別魏灣》);“詩預言我信,關起門來憐雨夜。半夜忽哀思,思之,九月無水。”(龔自珍《紀海雜詩》)等等。
2.紅巖是候鳥,春秋遷徙。古詩詞中,詩人多以鴻雁為春秋遷徙之地,壹生漂泊,無依無靠,象征著人生的蒼涼與辛酸。
比如蘇軾的《蔔算子》:“月若缺,人之初靜。誰看了獨舞,仿佛天空中大雁般的身影。在夜裏,它突然變得害怕,突然飛起來,又頻繁地回來,但總是沒有人理解它無限的內心感受。寂寞沙洲冷。”這首詩寫於蘇軾貶謫黃州期間。蘇軾用“孤獨”這個比喻來形容“離群索居的人”。孤獨的人受到驚嚇,心生怨恨,他們不肯活下去,最後只好流落在壹個荒無人煙的沙洲上。這是蘇軾被貶黃州時心情和處境的寫照。
古詩詞中,有不少描寫人生蒼涼辛酸的詩詞,不靠春秋鴻雁遷徙,壹生漂泊。如:“生活中到處都知道什麽?這應該像洪飛踏雪。如果妳不小心把手指和爪子留在泥上,洪飛就不會數數了。老僧已死,成了新塔,壞墻沒理由看老題。還記得崎嶇的過去嗎?路漫漫其修遠兮,困哉。”(蘇軾《來自澠池的鄉愁》)蘇軾飛虹踏雪,消失得無影無蹤,暗示人生的偶然與不確定,形象優美生動,哲理深刻,使人頓悟又失望;“自行車問,屬國太居延。征帳出,雁歸胡天。”(王維《致邊塞》)詩人把自己比作“鄭鵬”和“歸雁”,說自己是壹個人在流浪,離開“賽罕”像壹棵飄散的草,進入“胡田”像壹只向北飛的“歸雁”,這恰恰是詩人內心的失落和惆悵。
3.紅巖是候鳥,春秋遷徙。秋天,大雁飛往南方長豐過冬。在古詩詞中,詩人常常帶著鴻雁翺翔天際,自由自在,寓意著壹種超脫於物,自由自在的人生精神境界。
“看著同學會,揮舞著五根琴弦。詩人的目光跟隨著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大雁,與桂紅壹同遠去的不僅是他的目光,還有他渴望精神自由的內心。他變成了壹只飛翔的小鳥,徜徉在浩瀚的天空中,達到了壹種超然的境界——道家所向往的悠然神遊的境界。
又如“秋雁長伴風,我在此莊面對雁,飲我酒。大作家的骨頭都是妳的畫筆,在天院,我是從小在妳身邊長大的小謝。我們倆都高舉向遠方的思想,我要去天上擁抱明月。”(李白《在宣州謝眺山莊送別書記》)萬吹鴻雁回南方,是何等的暢快。面對這壹幕,爬上高樓喝壹杯正合適。詩中豪情萬丈,跳躍如飛上高天接明月。這裏的“鴻雁”寄托了詩人的人生理想。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對古詩詞中的意象進行多維解讀是非常有必要的,有助於初學者更好地把握古詩詞中的意象,理解詩詞中意象的含義,進入詩詞的意境,深刻品味詩詞中蘊含的情感。
詩歌中的菊花意象
菊花:幽靜、高貴、脫俗菊花:菊花雖不能與國色天香的牡丹相提並論,也不能與身價百倍的蘭花相提並論,但作為傲霜之花,它壹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睞。有人贊美它堅強的性格,有人欣賞它清高的氣質。屈原《離騷》:“晨飲木蘭露,暮吃秋菊失美。”詩人以飲露食花來象征其品格的高潔。唐元珍《菊花》:“秋叢似道士,越圍越斜。不是花中偏愛菊花,而是這花更無花。”表達了詩人對堅定和高尚品格的追求。其他如“寧可捧香於枝頭而死,不可吹於花間”(鄭松小思《冷菊》)、《孤東裏濕露,泥沙照前金》(宋範成大《重陽後兩菊》)等詩句,都是用菊花來表達詩人的精神品質,這裏的菊花無疑成為詩人人格的寫照。
本文轉自【江蘇教育出版社高中語文教學網】:/geren/wzck/200804/84605.html《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