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個人素質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事務會使用報告,報告具有敘事語言的特點。其實寫報告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難。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船舶行業稅收工作調查報告。歡迎分享。
近年來,隨著xx市沿江開發戰略的不斷推進,沿江經濟發展勢頭十分強勁,尤其是通州處於江海交匯處,其獨特的區位優勢為船舶工業及其配套的造船鋼結構產業的培育和發展創造了自然條件。目前,沿江造船業和造船鋼結構業已經形成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壹、行業稅源概述
造船業需要依托長江沿岸和沿海地區便利的水路運輸條件,區域性非常明顯。我們的城市主要集中在長江沿岸的三個地區:吳潔、平潮和平東。從主營業務範圍看,受運輸條件限制,該地區造船業以加工制造艙口蓋、艙口圍、船體分段等船體金屬結構為主,船舶配套設備制造、船舶修理拆解為輔,整船制造不多。從行業分類來看,主要分布在金屬結構制造(含建築鋼結構)、金屬船舶制造、船舶配套設備制造、船舶修理、船舶拆解四個細分行業。我市上述四個細分行業共有納稅人227戶,占整個xx地區總數的22.6%,在數量上僅次於xx市區。
從稅收收入來看,20xx年,該行業稅收收入(含轉讓)143719200元,占全國稅收總額的9.39%,已成為我市除紡織服裝外的第三大行業,同比增長149.75%,超過地區平均速度100。占區域產業總收入的比重也從20xx年的12.29%上升到20xx年的20.71%,勢必成為通州最大的主導產業。
二、行業稅源的特點
1,行業利潤高,稅源質量高。造船業是高利潤行業。據統計,我省船舶工業平均利潤率為10.41%,企業利潤率為31.82%。該行業產品附加值高於傳統紡織服裝和家紡制品行業,是稅源質量較高的行業。
2.稅收增長快,支撐作用強。近三年來,我市船舶工業稅收快速增長,是壹個高投入高產出的行業。今年壹季度,該行業稅收收入5158.45萬元,占全國稅收總收入的12.8%,同比增長113.45%,超額完成稅收收入計劃增幅70個百分點。快速增長的原因之壹是國際船舶市場需求旺盛,船臺短缺;二是造船賣方市場格局短期內難以改變,地方船廠目前平均持有3年以上訂單;三是近年來地方造船業持續高速投資,產能迅速擴張;第四,人民幣持續升值和國際造船規範生效導致的造船成本上升,支撐船價維持高位或進壹步上漲。
3.行業稅收不平衡。船舶工業產品價值高,加工制造周期長,銷售收入和稅收產生時間長,月度稅收不平衡明顯(如下圖)。行業稅收入庫的不均衡給稅務機關組織稅收入庫和完成時間進度造成了很大困難。
第三,行業稅源增長的困難
在我市船舶工業保持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看到,由於企業普遍起步較晚,還處於發展壯大階段,缺乏規避風險的經驗和能力,匯率變動、勞動力成本上升、出口退稅率下調等不斷變化的成本因素對企業的生存和發展影響很大。從20xx年壹季度船舶行業國稅收入統計同比分析,雖然行業保持了100%以上的高增長,但三個子行業的收入增速已經出現了明顯的下滑趨勢,船舶配套設備制造業甚至出現了負增長,未來風險逐漸顯現。
1,匯率變動。人民幣持續升值,特別是對美元匯率持續降低,造船業具有加工制造周期長、產品價值高等特點。此外,地方造船企業普遍起步較晚,規避風險經驗不足,使得匯率變動對造船企業影響較大,預期的銷售收入和稅收收入無法實現,企業虧損嚴重。如通州海通造船有限公司20xx年生產出口荷蘭的駁船13艘。由於美元貶值,每艘駁船損失近1萬元,增值稅合計減少1.89萬元。
2、材料的價格。最近金屬材料價格上漲很快。春節後短短兩個月,船用鋼板、焊絲等輔助材料的平均漲幅已經超過10%。由於生產的產品幾乎都是老訂單,材料成本的增加對生產企業的利潤影響很大。按照10%的平均增幅計算,將減少整個船舶制造企業毛利30%左右,減少全行業增值稅2400萬元。如通州楊桐船務有限公司生產壹艘價值4500萬元、重約7000噸的船舶出口新加坡,僅船體材料成本就增加近500萬元,從而減少利潤500萬元,減少增值稅85萬元,減少增值稅負擔近2%,減少所得稅1.25萬元,導致20x壹季度增加31.2%
3.勞動力成本增加了。隨著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人工成本進壹步增加。壹方面,造船業面臨著工資成本上漲的問題。另壹方面,也面臨著工業區集中,用工多,越來越難招到有壹定技術能力的工人的問題。因此,造船行業工人的工資漲幅甚至大於壹般行業,平均工資成本增加15%以上,將降低毛利率4.5個百分點。預計減少行業利潤14000萬元,減少行業增值稅2500萬元,減少企業所得稅1000萬元。
4.雜費很高。船體分段等重的鋼結構體積龐大,運輸非常不方便。企業普遍反映,過橋過門、自用碼頭存在不合理收費,給企業造成了很大負擔。
5.很難利用土地。沿江土地資源有限,部分企業因用地困難發展受限。例如,楊桐航運有限公司因與相鄰磚瓦廠的采購糾紛遲遲得不到解決,壹直無法投資新船臺,實現企業擴張。
6.出口退稅率降低。由於國家稅收政策調整,船舶產品出口退稅率逐步降低,自20xx年7月1起,全面取消船舶分段和非機動船出口退稅率。退稅率的取消不僅會影響企業的利潤,還會導致減免稅資源的產生,從而影響稅收收入。
四。行業趨勢和發展建議
隨著國內造船產能的快速擴張,行業間競爭加劇,產能過剩,造船行業也存在較高的投資風險。從長期趨勢來看,造船業面臨造船成本上升的嚴峻形勢。企業必須通過提高船臺的利用效率和改進造船模式來降低可變成本和材料消耗,從而提高行業的盈利能力。另壹方面,政府需要加大扶持協調力度,科學調控,合理引導,實現行業平穩健康發展。
(壹)企業提高競爭力,增強抗風險能力。
1,強化風險意識,通過簽訂敞口合約和歐元結算,降低可變成本因素的不利影響;
2.加強內部控制,合理控制成本,提高利潤,穩步增長;
3、行業自律,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功能,減少無序競爭,提高區域行業盈利水平,加強合作,做大做強;
4、增強憂患意識,開拓創新,多元化發展,降低產業風險,提高抗風險能力。
(二)政府加大支持和協調,合理調控。
1.針對企業用地緊張、貸款困難、原輔材料成本上升等問題,政府給予協調和幫助,支持企業發展。
2.針對企業用工難的問題,建議政府采取異地培訓學校、完善當地基礎便利設施等措施,吸引外來產業工人;
3.為解決工資成本上升問題,建議政府參照周邊城市,對本地和外地勞動者的“五險壹金”采取差別化處理方式,在壹定時期內給予企業支持,幫助其平穩過渡;
4.加強政策調控,防止產業投資過熱,符合國家宏觀經濟政策,規避未來產業風險,促進經濟結構優化調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