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作家林桂蘭把炒鍋比作中國廚房的心臟,而中國的蒸籠則是另壹種詩意的炒鍋。
蒸是中國人最喜歡的早餐方式。有了蒸籠,饅頭和小籠包可以保溫,中國人可以享受早餐的溫暖。
掀開蒸籠的蓋子,霧氣氤氳,蒸物的香味與蒸籠的竹香混在壹起。這是中國幾乎所有人的節日記憶,也是我們在街頭的日常生活。壹大早,當老板掀開蒸籠的蓋子,白煙裊裊,捧著熱騰騰的饅頭,我真的覺得壹頓豐衣足食的早餐才是人生大事。
蒸籠起源於漢代,其中竹蒸籠以其原汁原味、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佳而聞名於世。作為漢族古老的手工藝,這樣的竹編小玩意可以說是貫穿了八大菜系的各個領域。
在香港西區的壹條普通街道上,有壹家老蒸籠店——德昌森記。這個老字號有60多年的經營歷史,祖傳技藝,做工紮實。是香港為數不多的手工蒸籠作坊。
壹位滿頭銀發的老人坐在店裏,偶爾聽聽收音機,周圍是大大小小的輪船。店主林,是第五代手工竹蒸籠的傳人。
清末,林氏家族在廣州農村開始以竹編為生,後在廣州興隆街開了壹家寶地名,名為德昌。珠三角各地來廣州提貨,壹艘艘印有“德昌”字樣的輪船運往江門、中山、珠海等地。由於戰爭的蔓延,工業在1940年代轉移到香港。
20世紀50年代,香港上環中部茶館眾多,德昌森記的蒸籠生意蒸蒸日上。大量學徒前來學習制作蒸籠的手藝。經過開竹、彎竹、鉆孔,他們可以逐漸成為高手,滿師後壹個小時就可以完成壹個蒸籠。那時候妳可以靠這個養活自己。
後來隨著香港的移民潮,輪船生意向海外擴展,品種更多,用途更廣。上世紀70年代,該店為節約成本,將工廠遷回內地。目前廣州的工廠主要負責做正常尺寸的蒸籠。如果香港有客人訂特別尺寸的蒸籠,西環路總部還有經驗豐富的藝人做蒸籠。
傳統蒸籠的做法在德昌森得到了充分的體現。香港德昌森吉就像壹個博物館。他們按照傳統工藝制作蒸籠,用竹刀、木夾、枕木,從破竹到編織,用半生磨練出來的巧手,還會用邊角料制作竹杯、竹筒。即使是同壹個飯勺,每個形狀也略有不同,各具特色。
隨著工業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傳統工藝正在人們的視線中消失。在香港很難找到竹編這壹傳統老工藝的繼承者。師傅說,沒有人願意壹輩子學壹門古老的手藝,尤其是賺不了多少錢的手藝。
在經歷了時代的變遷和不銹鋼蒸籠的挑戰後,林對說了壹句略帶傷感的話:
“沒有人敢肯定地說,未來世界是否能容納壹艘蒸籠。”
經過五代人的苦心經營,德昌森記仍然是香港飲茶文化不可或缺的傳承者。大大小小的蒸籠,仿佛承載了香港人過往經濟變遷和時代變遷的記憶。
因為有了小蒸籠,香港飲茶文化的整個過程也變得好玩起來,每壹個蒸籠都令人期待。茶館小吃,壹杯兩塊,氤氳的水汽,在蒸籠打開的壹瞬間,隨著食物的香味升騰起來。
對於喝茶,老壹輩香港人眼中的茶館應該是有人專門賣的。他們背著壹個用皮帶子捆著的托盤,托盤上放著壹摞摞的蒸鍋。
"熱騰騰的蝦餃,叉燒包,新鮮出爐的小吃."有時候,還沒看到熱氣騰騰的蒸籠,就傳來壹聲叫賣聲。
“那時候的生活沒有現在好,能經常去茶館就很滿足了。那時候的幸福是很簡單的滿足,像蒸籠裏的熱氣壹樣熱。”
蒸籠的顏色變化是竹子顏色演變的自然過程。隨著竹子和水蒸氣的反射,蒸籠會由竹青色變成黑色,這是壹個漸變的過程。
我們不只是聞到竹籠中熏制食物的綿長清香,似乎總有壹種牽掛時光的味道,歷久彌新,心隨胃懷舊。
手工編織的蒸籠,經過蒸汽加熱,讓裏面的食物充滿了溫暖,吃的人也通過食物的溫暖充滿了幸福感。
中國飲食自古以來就深諳色、香、形之道。雖然排名最後,但最能反映壹個時代人類的精神需求、文化素養和生活方式。
中國優秀的歷史文化,希望壹直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