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個
壹、題目:立定跳遠
二、指導思想:
以“健康第壹”為指導思想,以“體育與健康課程”四個學習領域為教學目標,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為宗旨,以新的體育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生發展為目的,營造適合教學內容的氛圍,引入課堂教學,從學生的興趣出發,避免枯燥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熱愛活動的樂趣,同時讓學生在活動中得到鍛煉和合作。
三、教材分析:
立定跳遠是全日制義務小學體育課程標準《壹級》(1 ~ 6年級)中身體健康學習領域的內容之壹。是低年級跳躍動作的重點教材;是發展學生腿部力量和跳躍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快速跳遠落地動作和腿部爆發力發展的輔助練習。此外,對發展身體的跳躍能力,促進下肢肌肉、關節和身體器官系統的發育,體驗學習跳躍動作的樂趣也有積極的作用。
四、學習情境分析:
這個班有30個學生,班裏的學生整體身體素質壹般。另外,壹年級的學生協調性差,註意力不集中,理解記憶不完整。立定跳遠雖然簡單,但是對於壹年級的學生來說還是比較難的。因此,在教學中,要設計新穎有趣的練習方法和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如遊戲或競賽等,誘導學生進入角色,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此外,還要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五、教學目標:
1,通過教學,激發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
2.通過本課程的教學,學生可以學習雙腳和腳尖同時著地的動作,以及遊戲的方法和規則。
3.發展跳躍能力,提高學生的協調能力和力量素質。
4.通過練習和競賽,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體驗與他人合作學習的感覺。
第六,教材重,難度大:
教學重點:
用腳起跳,用腳落地。
教學難點:
擺臂和踏板協調他們的努力。
七、現場設備:
地點:遊樂場
設備:1。30根跳繩。2.四個呼啦圈。3.1套音樂和播放設備。
二
教學內容:立定跳遠傳球遊戲
教學目標:1。掌握立定跳遠的基本動作要領。
2.鍛煉學生的跳躍能力。
3、錘煉學生吃苦耐勞的心理品質和團結協作的精神。
教學重點:雙腳向前蹬跳,雙腳同時著地。
教學難點:擺臂和踏板協調發力,落地輕盈。
教學工具:籃球、錄音機。
教學方法:講解法、示範法、糾錯法。
學習方法:嘗試練習,比較,合作。
教學過程
壹、上課開始(3分)
1,集結全隊,清點人數,排成四排。
2.向老師和同學問好,宣布這節課的內容和要求。
3.安全措施:執行體育課堂常規,告訴學生不要攜帶尖銳物品,如刀、釘子和鑰匙。加強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嚴格遵守體育課紀律,服從指揮,註意安全。
二、備考部分(6分)
1,排隊
○○○○○○○
○○○○○○○
○○○○○○○
○○○○○○○
零
2.隊列練習
聽口令:立正-稍息-向右看-向前看-向左轉-向右轉-向後轉。
3.準備活動
老師喊口令,帶領學生做身體的各種關節活動;
1頭部運動
2肩部運動
3腹背運動
4膝關節活動
5腕關節活動
第三,基礎部分
(1)立定跳遠(15分)
1,老師講解立定跳遠的動作和方法。
(1)三拍法:雙腳自然張開,上身微前,雙腿彎曲,手臂後擡。聽到“1”時,雙臂向上擡起,雙腿彈性屈伸壹次。數到“2”時,手臂向下,放置並向後擡起,雙腿彈性屈曲伸展壹次。當妳數到“3”時,
(2)動作方法:雙腳自然平行與肩同寬,上身略前傾,雙腳彎曲,雙臂後擡。然後用力向前向上擺動,同時雙腳著地快速向前向上跳躍。落地時,小腿向前伸展,雙腳著地,屈膝緩沖,保持身體平衡。
(3)立定跳遠動作方法旋律:
壹擺兩蹲三跳。
快速蹬地,展開身體。
腹部,膝蓋和小腿。
落地平穩,跳得遠
2.學生們試著練習立定跳遠。
(1)學生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做“三拍”的擺臂練習。
(2)學生做擺臂跳起來的練習。
(3)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生做擺臂向前和向上跳躍練習。
(4)學生觀察實踐,對比自身不足,相互配合。
(5)教師在練習時要及時糾正學生動作不協調的現象。
(2)傳球接力賽(10分)
1.遊戲方法:將學生分成四列,人數相等。排在最前面的每個學生雙手都拿著壹個籃球。比賽開始時,排在最前面的學生用雙手把球舉起來,傳給後面的學生。接到球後,最後壹個學生依次傳回來。接到球後,他快速向前跑,把球傳給排在最前面的學生。第壹個到達的是獲勝隊,最慢的要表演壹個節目。這個項目是自主決定的。
2、遊戲規則:
按排列順序把球傳回來。傳球時,妳必須背對著接球手。妳不允許把球扔回去。傳球失誤後,必須從錯誤的地方拿球,再傳回來。
3.老師示範講解傳球技巧。
4.老師指導學生玩遊戲,按規則處理慢人表演節目。
5.繼續遊戲前先玩程序。
四、結尾部分(6分)
1,集合,站好。
2.老師帶領學生聽著“哇哈哈”的音樂,跑跳著放松。
3.老師評論了這節課。
4.下課了。
三
壹.概述
《體育課程標準》要求初步掌握基本的運動技能,這是《國家學生體育鍛煉標準解讀》中的第五冊
六年級的測試項目。
通過教學和實踐,使學生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術和方法,鍛煉下肢力量,發展全身協調能力。通過練習體會立定跳遠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學目標的分析
1.學生初步了解立定跳遠的方法和技巧,發展下肢力量。
2.學生通過遊戲實現跳遠的方法,可以有效調節下肢力量與全身的協調性。
3.養成勤於思考的好習慣,形成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第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在農村學校,學生的基本素質相對較好,尤其是力量,但運動協調能力較差。對他們來說,學習的重點和難點是逐步了解和掌握身體協調和用力的技術,使下肢的力量優勢得到充分發揮,進而給予技術指導,提高立定跳遠的成績。
第四,教學策略的選擇和設計
根據體育教學大綱和我校的實際情況,我采用相互競爭、相互監督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體育能力。
動詞 (verb的縮寫)教學資源和工具的設計
教學資源和工具包括兩個方面:壹是支持教師的教學資源;二是支持學生學習的資源和工具,包括學習環境、多媒體教學資源、具體參考資料、參考站點、認知工具等需要特別說明的傳統媒體。
六、教師檢查教學過程的次數
1.明確本節課的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
2.老師講解動作,學生認真聽講。
3、教師巡視觀察,及時修正(距離、動作)
4、教師巡視提醒安全,教師再次示範動作要領和下肢發力時機,學生練習。求互助,完美行動。
5.將場地分成5組,每組8名學生,確定組長,明確小組位置。
6.教師巡邏指導
布置練習,整理器材。
1,體委列隊,向師生問好。
2、遊戲“蛙跳”
3.學生分組練習。
4.老師和學生壹起總結實踐中的問題,想出解決辦法。
5.學生壹起競爭。
6.學生分組練習
六年制體育教學計劃“立定跳遠”
七、教學評價設計
在教學中通過遊戲練習,可以避免學生對立定跳遠的恐懼,幫助學生掌握動作要領,教師也可以更側重於指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不能很好的掌握身體的下肢力量,加上協調性表現不好,尤其是女生成績不理想,需要在協調性訓練上下功夫。
八、幫助和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