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國家和中國在對待客人和贈送禮物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他們壹般不喜歡互贈禮物,除了生日或者重大節日的場合,而且這種禮物僅限於家人或者密友之間。在招待客人方面,壹般來說,美國人請客吃飯,屬於公務交際性質,安排在酒店和俱樂部,費用由公司支付;只有親密的親戚和朋友被邀請到家裏吃飯。在國內,他們的待客之道提倡節儉,不炫耀,不正式。美國人會邀請客人吃飯,但不壹定要求他們回請。如果有機會,可以邀請他們去自己家吃飯。但在晚餐後,客人壹定不要忘記對主人,尤其是女主人表示特別的感謝。
那麽,是什麽讓請客送禮成為中國人人際交往的常態呢?歸根結底,這是中國社會文化的產物。中國的人際關系是以天命觀、家族主義和儒家為中心的倫理思想為基礎的,與之相對應的人緣、人情、人倫構成了人際關系的基本模式。總的來說,人情是核心,表現了傳統中國人以親(家)為基礎的心理和行為方式。農業生活中的土地不可移動,農村生活中的共同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血緣關系導致中國人需要長期、穩定、和諧的生活和交往。為了實現這些目標,中國人給他們的生活增添了感情。起初,“人情”只發生在熟人之間,是非經濟關系。後來“因親戚而親,因朋友而友”,人情關系逐漸從家庭轉向社會,大家遇到事情總喜歡求助,因為看到了人情的社會規範功能。從社會交換理論的觀點來看,人類的感情是可以交換的。在人際交往中,雙方不僅可以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還可以通過交流解決壹時無法獨自完成的事情。請客送禮是實現人情往來的壹種方式。人們通過送禮物讓對方感受到人情壓力,所以作為回報,對方會試著賣給自己壹個人情,幫點什麽忙。想要獲得更多的好感和面子,就需要相應的送更貴的禮物。比如,面對升職機會和看望生病的朋友,按照人情的社會規範和功能,前者在請客送禮的規格上比後者更高級;再比如,在婚姻中,多給點彩禮,可以在無形中顯示自己的實力,提高自己的面子。
請客送禮的行為和規範,既是中國人情往來的需要,也是維護面子的需要,更是人際關系中平衡模式的需要。例如,幾個人同時競爭壹個晉升機會。如果他們幾個人請客送禮,那麽如果最後壹個人不這樣做,即使他認為自己不應該這樣對待他們,他也會感到心理壓力,感到羞辱或被視為難相處的人,最終可能會迫使自己放棄行動的自主性,附和他人。而且,要想獲得這個機會,在請客送禮的規格上,最好高於同類型的人。如果沒有競爭關系,平時為了維持友誼,出於人情和面子,比如壹個朋友生病住院,其他同類型的朋友去看,妳也需要去看望,送禮物,但規格可以和同類型的差不多,保持平衡就好。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人情、面子、平衡之間的關系。人情的策略是關系網絡中平衡的維持。它表現在個體在壹定標準壓力下的面子行為,也表現在關系結構中的面子行為。維護個人的面子,就是維護壹種平衡的關系,也就是講人情。壹旦出現不平衡,就意味著其中壹部分人丟了面子,或者說沒有給面子。所以人情面子的社會心理機制在於人際關系中的平衡模式。
除此之外,中西方在請客送禮的行為上還有其他的不同。我們知道請客送禮其實是人情的交換,面子的維護,是壹種人際交往。西方人際交往往往具有理性、短暫性和不連續性的特點,並具有對等的傾向。這些特征源於他們的個人主義價值觀和人口的流動性。中國的人際交往則相反。比如收到禮物後,我們往往會回贈給對方壹份略貴的禮物,這樣既維護了面子,又會導致人情不清,債務無窮,從而使雙方繼續長期交往下去。
因此,中國社會的人際關系實際上是壹種動態平衡的模式。
綜上所述,請客送禮之所以被中國人看重,是因為其運作模式符合中國的社會文化背景,是壹種合理社會中的社會交換模式。請客送禮可以獲得不可預測,不可估量的社會資源。可想而知,在壹個強調法律、制度、理性的社會,即使妳想發揮作用,也沒有太大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