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老地名”保護利用的困境與對策

“老地名”保護利用的困境與對策

王桑坤

“老地名”是城市歷史的“活化石”,包括路街、裏巷、廟衙、院舍、坊樓、井橋、鋪市以及池塘、墳墓等,它是城市發展變遷的刻痕印記,是文脈傳承的組成部分,是歷史信息的非物質載體,極具史料價值和憑證作用。

當前,城鎮化大力推進,舊城改造如火如荼,壹批“老地名”正在加緊消亡,主要表現:

1、 “老地名”在商業化冠名中“被代替”。在雲霄縣城,百年歷史的“天主教堂”(解放後稱“武裝部”)“老地名”已被“恒盛超市”“新地名”取代十多年。在福州市晉安區,漢初閩越國國都古城遺址新店鎮古城村,“古城”這壹極具典型性千年歷史色彩的地名,在公交站牌站點上卻冠名為“幸福城”;福馬路的“五裏亭”冠名為“大名城”等。在經營城市理念影響下,商業化冠名風行,壹個個新地名橫空出世,“老地名”悄然嬗變,以“西洋氣”替代“鄉土氣”,以“高大尚”替代“古早味”,以“花園”、“山莊”、“尊府”替代“老街舊巷”現象正在大量出現,千篇壹律的“景觀大道”、“江景小區”隨處可見。其背後,有商業化的利益驅動,忽略的恰恰是壹座城市的文明傳承、文化肌理與人文魅力。

2、“老地名”在城鎮化拆建中“被消亡”。隨著舊城改造,雲霄縣城區的“樓仔腳”、“舊電影院”、“大番”這些“老地名”即將消失。薌城區的“廈門路”、“馬竈路”等“老地名”已消失,剩下的如“臺灣路”、“香港路”等歷史老街便成為了“老漳州”的珍貴記憶。在廈門市思明區,隨著20萬平方米的中華片區拆遷改造,“臺光街”、“周寶巷”、“普佑街”、“下井巷”、“馬箭巷”、“草埔巷”等“老地名”正在消失。

3、“老地名”在電子化切換中“被遺忘”。隨著電子地圖的出現普及,眾多“老地名”難以有效切換,已名存實亡。雲霄縣城“打索街”、“簸箕篩街”、“三結義埕”這些清末形成的“老地名”,在電子導航地圖上無從搜尋。

“老地名”正在加速消失,不僅在閩南廈漳泉,也不僅在福建,在全國許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南京市***有3萬多條地名,其中有史料價值“老地名”接近2000條。15年來,已有“唱經樓”、“杏花村”、“子午路”、“鳳凰臺”、“仁孝裏”等180個“老地名”,從南京城市地圖上消失。搜狐網2014年4月15日消息稱:據官方統計,從1986年以來,全國已有6萬多個鄉鎮名和40多萬個建制村名被廢棄。壹個個凝聚了千百年歷史傳承、沈澱了壹代代人深刻記憶的“老地名”,正在漸行漸遠。

為此,建議在“五大工程”上下工夫:

1、“梳理工程”要“緊而又緊”。政府部門應盡快組建專家團隊,對“老地名”的文化、歷史、地理進行必要地梳理整合,提高“命名”、“標示”、“重建”的科學性、可持續性、系統性和針對性。對於那些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老地名”,要堅持“尊重歷史、倚重規律、註重傳承”的“三重原則”,科學保護利用。壹要建臺賬。組織調查考證,逐條梳理,編寫《古今地名對照》,經專家評審並征求社會意見後,報同級人民政府批準公布,建立《歷史地名保護名錄》。二要嚴保護。對壹些承載城市歷史記憶的“老地名”,加緊申報非物質文化遺產。將壹些因為城市建設而消失的有價值的“老地名”搶救性恢復,新區域建成後科學沿用“老地名”。三要重傳承。加強對“老地名”的深入研究,資助“老地名”研究成果出版成書,及時將壹些有歷史淵源、有文化內涵的“老地名”的掌故,以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維方式記載下來。

2、“命名工程”要“慎而又慎”。 我國城市數量已經從1986年的356個增長到2013年的657個;城市建成區的面積由不到1萬平方公裏增加到4.6萬平方公裏;每年新產生地名數以萬計,給地名命名帶來挑戰。地域的命名,從來不是小事。壹要保持“老地名”使用上的延續性。隨意替代“老地名”,本質上是壹種“文化強拆”。在新地名設計中,應當優先使用“老地名”,從嚴控制“老地名”的更名與註銷。難以直接使用的“老地名”可以通過雅化的辦法加以利用。以“墳”為例,北京周邊遍布“墳”名,減少“墳”名更符合現代人的心理,但壹些重要的“墳”地名則沒有更改,如城東的“八王墳”和城西的“公主墳”等。二要彰顯“老地名”內涵上的代表性。舊城改造和新區建設,大量新地域需要命名或重新設計名稱,可選擇壹些合適的街路、小區、廣場,以城市歷史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當地群眾耳熟能詳的人物、事物、典故命名。如,據2014年1月13日《廈門日報》消息,廈門市公布64個新地名,其中道路40條、居民點23個、溪流1條,不少傳承老地名。如“塔頭中路”源於塔頭自然村,“高崎道”源於高崎自然村。三要堅持“老地名”管理上的法規性。地名管理必須堅持依法管理,才能有效地避免隨意更改、註銷“老地名”現象的發生。凡是被列入“非遺”或具有重大紀念意義的地名均不得進行有償冠名。給地域起名應該充分考慮歷史沿革,能讓人記得住“鄉愁”,努力克服“洋不洋、土不土”,沒有風土韻味的名稱。

3、“標示工程”要“美而又美”。讓“老地名”深入人心,還需要在各種標示上下功夫。如,可以在壹些“老地名”路口顯眼處豎起造型別具壹格的石碑、牌坊,用中文、英文簡潔地勾畫出地名背後的歷史脈絡。美國著名城市規劃設計師凱文.林奇指出,市民壹般用5個元素來產生對城市景觀的意象,它們是“道路”、“邊緣”、“地域”、“節點”和“地界標示”。如果我們能在“老地名”標示上,把城市地域特色元素融入現代設計之中,必定會使標示系統更具文化性、社會性和時代性。

4、“重建工程”要“老而彌新”。在許多歷史文化名城,“老地名”或蘊含著壹段饒有情趣的典故傳說,或依附著壹處絢麗多姿的人文背景。條件成熟的,可以把這些典故復原成壹個個建築。重新啟用或移植使用老地名,將它們移植成為新建的公***建築物、居民區的名稱,使那些歷史悠久的“老地名”得以保留,煥發新活力。如,揚州市還原壹批老地名,將“馬家巷”還原為“馬監巷”、“新華東巷”還原為“福壽庭巷”等。南京市列入首批保護的23個老地名中,已有“萬竹園”、“新林”和“江乘”3個老地名被重新“激活”。又如,雲霄縣火田鎮七裏鋪,擁有“戴郡馬墓亭”,為唐“開漳聖王”陳元光之季女陳懷金暨季婿戴君胄的合葬處,遺存宋代郡馬墓神道碑壹方。墓亭前有漳江源脈之壹鶴坑溪,宋代所建“和義橋”殘基猶存,壹段優美的故事傳說至今流傳:南宋“陳三”、“五娘”倆青年男女互相愛慕,偕婢女“益春”自潮州府北逸泉州,途經“七裏鋪和義橋”時,卻被粵官府追回究辦,故事曲折感人,有情人終成眷屬。此壹千古佳話,為“七裏鋪和義橋”平添雅趣。唐代戴君胄和宋代“陳三、五娘”閩南人都很熟悉,是否可以在今天的七裏鋪附近,配合火田鎮小城鎮“古湯盛唐”開發建設,建壹座“唐宋驛園”、修壹道“情人廊橋”,植壹行“送別柳”,設壹席“送別宴”,贈壹封“情人送別信物”,使之成為閩南唐宋文化尋根旅遊新亮點。

5、“網搜工程”要“新老兼顧”。要借助現代技術,推動城市地名的信息產業化,加快地名電子化,電子地圖要有新老地名對照檢索功能,以適應尋根謁祖人士、車主、驢友、遊客、快遞員、租房客等不同人群需求,提供差異化地名電子搜索服務,融入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大格局,努力實現經濟和社會“雙贏”。

(原文載於《海峽通訊》2014年第10期)

  • 上一篇:封面聚焦
  • 下一篇:重塑企業管理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