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在生活上,我們學校的學生家庭條件比較優越,小學生有生活老師照顧,依賴性比同齡人強,這也體現在學業上。小學生胡對英語很感興趣,但他對英語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他說如果現在學不好,反正初中也要從頭學,所以不在乎,學習目的也沒有初中生明確。而中學生則認為自己學過英語,有壹定的語言基礎,在初中英語學習初期沾沾自喜,對以後的學習有壹種主動抑制作用。同時,與中學生相比,小學生不怕犯錯,積極舉手回答問題。這種心理狀態非常有利於孩子學習英語。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進入中學後,心理負擔加重,羞怯感加強,甚至出現焦慮情緒,影響英語學習。初中生普遍覺得中學老師不像小學老師那樣“盯”得緊,給學生壹種中學比小學“松”的錯覺,使壹些自覺性差的學生在學習中分心,無法盡快改變學習態度和方法,導致進入初中後英語學習成績下降。
其次,學習獨立性和能力。壹方面是對獨立性的要求不同,小學生的自習課比初中生少。雖然每天下午第三節課是作業整理課,但是他們壹般都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作業,課前預習和課後復習都不夠,所以他們的自學能力沒有得到很好的培養。中學要求學生的獨立性和自覺性,所以壹些剛入學的初壹學生對學習無所適從。比如壹次自習課,我發現壹個學生在發呆,我就問他有沒有問題。結果他說作業寫完了,不知道下壹步做什麽。這種不知道如何安排時間,不知道如何預習復習,不能及時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索的現象,在剛進入初中的學生中非常普遍。另壹方面,學習能力要求不同,中學科目突然增多,讓剛入初中的學生顧此失彼。如果部分科目或某些科目基礎薄弱,久而久之就難以適應,而且隨著教學內容的增加、難度的加大、失敗次數的增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就會下降,甚至會產生畏難情緒和抵觸情緒,從而導致部分學生的兩極分化和下滑。
中小學英語教學脫節。從教師和學校方面來說,我認為主要有兩點:
首先是老師。壹方面,初中教師的教學方式相對傳統,課堂形式單調,課堂氣氛相對容易顯得沈悶,而小學課堂更強調學生的口語,課堂活動形式和課堂練習,活動多,但費時,往往壹次活動要上半節課以上,這與初中英語教學內容明顯增多是有矛盾的。上學期,在教研室的安排下,我去新城中學聽了兩節中小學老師的公開課。中學老師對難點和重點把握準確,知識點落實到位,很實用,但課堂活力不夠。小學課堂比較熱鬧,遊戲、表演等形式豐富,但課堂松散,教學目標不夠明確。在我看來,小學應該教得更紮實,中學應該多學習小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願意學習。
另壹方面,中小學各個階段的老師相互交流的機會很少。教師沈浸在自己的教學活動中,對下壹階段或上壹階段的教學內容關註不多,對彼此的教學模式、教材、方法、要求、特點了解不多。自然,它們之間的教學是脫節的,不能形成和諧統壹的整體。同時,由於教學內容的重復和教學方法的缺乏創新,不僅會浪費學生的學習時間,還會極大地打擊他們學習英語的積極性;老師更多的是表揚小學生,在課堂上活下來的學生可以獲得玩偶笑臉、蘋果貼等獎品,而初中生明顯比小學生更不容易被表揚。
其次,學校的課程設置。學校當初開設小學英語這門課,只是為了在教學要求上做壹個特色學校。而且由於五年級畢業班課時不足,英語和音樂、美術提前作為考試科目結束,使得英語在學生心中成為次要的“輔修科目”。進入初中後,英語成為壹門重要的學科,很多學生都無法適應。
首先是改進教學方法,使英語學習更有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何讓學生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是激發他們興趣的關鍵。我校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根據班級的實際情況,不斷尋求更好的教學方法。初中教師和小學教師利用遊戲、卡通人物、唱歌、號子等有效手段進行直觀教學,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語言氛圍,采取活動、倡導體驗參與等方式。小學老師安排壹些圖片說話,值日生匯報,或者壹些自由交談的話題,或者安排壹些必要的口頭和書面作業,註意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註意音標、拼寫規則和語感的發展。當我教學生新單詞時,我盡量使用圖片、卡片甚至實物。比如我教食物名稱的時候,把胡蘿蔔、西蘭花、蘋果、香蕉等真正的蔬菜水果帶進教室,讓學生看壹看、摸壹摸、嘗壹嘗。我還投影了學生喜歡的肯德基優惠券,送給會說這個詞的人。這種直觀的教學效果很好,學生很感興趣,很快就記住了這些單詞。對於閱讀課文,學生普遍感到頭疼。但如果每篇課文都盡可能設計成情景對話,中小學生的積極性就會很高。教妳褲子多少錢?當時我讓學生們分組用廢報紙設計裝修服裝店,先讓他們宣傳自己的時裝店有什麽衣服,有什麽樣的優惠價格,然後讓同組的成員做顧客,和售貨員討價還價購買。兩組的獲勝者將根據錯誤或延遲的時間長短來評判,獲勝者將獲得小禮物。將語言學習與遊戲活動相結合,讓學生在遊戲中學習語言,在笑聲中學習英語,有助於培養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運用英語的能力,保證英語教學課堂的生動性、活潑性和娛樂性。在競爭表演對話的過程中,他們可以不自覺地應用文本。此外,我們還可以講英語幽默故事、猜燈謎、讀有趣的英語短文等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
二是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
五年級的學生做了壹個作業反思本,把作業中的錯誤記錄下來,反思錯誤的原因,做好以後的打算。六年級老師制定了壹個補課計劃,幫助學生逐漸掌握“先預習,後聽;先復習,再做作業;先獨立思考,再提問討論;小組合作交流,互相學習;每天復習,每周壹總結,每章總結。學生建立自己的成長記錄簿,不斷回顧自己檔案中的發展進步並不斷完善,找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第三,積極參加中小學教師的講座和交流。
為了做好中小學銜接工作,學校安排中小學教師了解教學大綱和教材,互相學習。通過雙向講座和研討,掌握中小學教學方法各自的特點,並恰當地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兩系教師開展了陽光特色的體驗式課堂教學,生成式課堂教學,壹課多教的反思式教學,打造了精品課堂。上學期,五年級的艾老師給我們上了壹堂以“我的家”為主題的精彩課,韓老師給我們上了壹堂以“妳的愛好是什麽?閱讀課。而我代表六年級老師講課,妳的背包呢?對話課。老師們在課堂上互相體驗,效果很明顯。
四是重視形成性評價,培養優補差。
我校小學生采取綠卡、銅卡、銀卡、金卡、學科星評的方式激勵學習壹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根據我校學生特點,初中教師在開學時有意識地照顧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采取“低起點、緩坡、小步”和激勵性評價的方法,兼顧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讓大多數學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我經常在課堂上用偉大、了不起、聰明等語言表揚他們,鼓勵學生及時成才,結合德育,采用道德積分的方式鼓勵學生進步。在學期開始的時候,我們應該制定壹個培養優秀學生的計劃,並對他們進行彌補。對於那些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及時為他們檢查,加強課後輔導,做好學科教與學的銜接。
五是適當調整課程設置。
小學英語課不再作為考試科目,也作為統考科目;課時安排比較合理,每周兩節長課,兩節短課。在註重口語交際的同時,加強書面寫作的指導,為學生覺得難的英語作文打好基礎。
中小學英語教學的經驗:中小學的教學銜接應該是壹個平緩漸進的發展,而不是突然增加。對於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教師既不能越權,也不能完全放棄。在教學中,初中教師要借鑒壹些小學教師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改進不符合學生發展的內容和要求,努力激發學生的興趣,以具體為主,抽象為輔;小學老師要學習中學老師對內容把握的完整性,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中小學英語銜接教學進壹步加強了中小學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定期的網上集體備課和不定期的聯合活動,讓大家感受到了合作的快樂,在合作中有了面對面的交流,增加了互信,發現和學習了彼此的長處,形成了積極的教學合力,對我校中小學教師的優化組合、協調穩定發展大有裨益。
做好中小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有很多方法。關鍵是要發現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不斷發現、分析、探索中小學英語教學銜接中的新問題、新方法,實現中小學英語教學的和諧銜接,穩定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善學生的學習習慣,優化學生的學習行為,為中小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