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說書,也叫講故事、講故事,俗稱用粵語和廣東其他地區的話講古代,叫古話。它是漢族古老的傳統口頭表演藝術形式,流行於宋代。世界各地的說書人用母語向人們講述不同的故事,因此也是方言文化的壹部分。清末民初,講故事是壹個人坐在書桌後面,拿著折扇和醒發,穿著長衫。到了20世紀中葉,桌椅、折扇、醒木等道具不再使用,而站立、說話、表演,衣服也不那麽固定。但我國改革開放後,在電子媒體的沖擊和普通話的推廣下,部分方言的評書文化逐漸衰落,瀕臨消失,但仍有其生命力。
3、區別:
小說和評書屬於兩個不同的藝術概念。小說是壹種語言藝術,它通過讀者閱讀文學作品和創造形象來獲得美感和教育。另壹方面,評書是壹種表演藝術,通過評書演員的言語和動作使觀眾受到藝術的影響和教育。所以,小說和評書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小說通過語言塑造形象,描述情節,反映社會生活。講故事是通過聲音和造型來創造形象,反映生活。小說的讀者要有壹定的文化素養,至少是素養;講故事的人,不識字的人,也能理解欣賞。
②欣賞方式不同。小說通過人的視覺器官,聯想到語言和人物描寫的情節,並從中獲得快感和教育。這種鑒賞壹般是單人進行,幾個人甚至上百人同時看壹部小說的情況並不多見。即使兩個人有時同時欣賞同壹部小說,兩個讀者欣賞小說的速度和產生的聯想也是大相徑庭的。評書是通過人的聽覺器官,將評書演員講述的情節和人物進行聯想,從而獲得快感和教育。壹般來說,評書欣賞是集體進行的。觀眾從兩個到幾百個甚至上百萬不等,同時欣賞壹部作品(電視臺播出的評書觀眾達到上百萬),觀眾的欣賞速度與評書演員的解說速度成正比。
(3)小說的情節描寫直白,而講故事則是通過“蠍子”來進行的。小說要求講故事有可塑性,而評書要求講故事非常嚴格,以“故事”取勝。小說和評書都要求故事有始有終,這是漢民族的欣賞習慣。但是小說在表現故事的時候,是按照時間或者事件的順序來描述的。雖然講故事講的是同壹個事件和人物,但是在展現劇情的時候和小說是不壹樣的。它把整個故事分成幾個相對獨立的“故事”。
④講故事的基本要素是“按鈕”,小說中按鈕的設置並不嚴格。講故事的光束中有壹些按鈕,所謂“按鈕”就是指扣人心弦的懸念。按鈕有大按鈕和小按鈕。《大按鈕》主要講故事,結構嚴謹。《小紐扣》主要是塑造人物。
⑤小說對人物描寫全面,評書則是通過“開臉”來塑造人物。
⑥在環境和景物的描寫上,小說離不開對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的描寫。講故事只是對自然環境的簡單描述,這叫“砌磚”,就是要交代書中人物的背景場合作。如城市、庭院、山寨風光等地方講述,景、人、情節的結合,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小說也對人物生活的社會環境進行了復雜細致的描述,但講故事往往只是簡單的說明,而不是長篇大論的詳細描述。自然環境的描寫也很簡潔,寫作環境也隨著劇情的發展而展現。
⑦語言方面,評書也有不同於小說的特點:
語言的音樂性。
b、用“疊句”,即用大量的平行疊句來描述誇張來描述事件或人物。排比雄壯有力,能渲染氣氛,感染觀眾。
C.語言的通俗化和口語化。
d、講故事語言的形象感。評書和小說都需要形象感,但評書比小說要求更高。因為講故事是壹門說話和唱歌的藝術,沒有高度的形象感是不可能吸引觀眾的。
小說的語言可分為人物語言和敘述者語言,講故事的語言可分為評論、表和白三類。“評論”是指對書中人物的語言行為和思想的評價。“表”是指以說話人的口吻講述故事,介紹人物事件。“白”是指模仿書中人物的字、音、笑。“評”與“表”和“白”關系密切,即故事情節與人物描寫、評價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