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作為壹個文學系統,賦可以追溯到楚辭。戰國中期,屈原的《離騷》、《九歌》等篇章,當時還沒有命名為賦題。西漢劉向、劉欣掌管學校秘閣圖書時,為屈原所編。起初,他們被稱為“曲”和記錄在韓曙文藝誌。同時錄得16《宋魚府》。楚辭與辭賦確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後世的文體分類往往將辭賦並稱為辭賦,屈原被視為辭賦之祖。但楚辭與漢代以後正宗的大賦在精神和形體面貌上都有所不同,所以後人也將詞與賦區分開來。總之,賦源於楚辭,至荀況才有名。它出現於戰國末期,直到漢代才形成系統,這就是賦的起源。
關於賦的特點,《文心雕龍》釋賦說:“施之者為鋪;購物收藏□文字,寫東西。”以物寫誌,指賦的內容;鋪墊□文指賦的形態學。與“以詩言誌”的傳統相比,賦的特點是“言物”,即摹仿物。《詩經》中只有對景物的簡略描寫,屈原、宋玉等人的楚辭作品中景物寫作的構圖和技巧都有了很大的進步。到了漢代,更多的是描繪山川的畫,描繪宮中的狩獵,還有大量的珍禽異獸、名花異樹、昆蟲、魚水動物、車旗。所以陸機《文賦》說:“詩因愛而美,因體而清皎。”兩種風格在內容上的區別是很明顯的。但傅在註重“物”的同時,也註重“寫誌”,這與“以詩言誌”的傳統是壹致的。《韓曙·文藝誌》說:“大學者孫青,楚臣屈原,皆賦有風骨,有悲憫古詩之意。”魏晉時期皇甫謐的《三都序》也說:“至於戰國,王道靈晚而雅,故聖賢失誌而言。”可見,辭賦的起源也與諷諫、敘事有關。雖然《漢書大賦》對物態的誇張模仿之風發展到了極致,“勸百而諷壹”,但結局依然充滿了反諷。故《史記·太史公序》曰:“子胥之事,成人所述,奢靡自吹,乃指風,歸於無為。”《史記·司馬相如本紀》也說:“雖有許多空話,卻要回報,引以節儉。”以物傳情,是對賦內容的要求。
賦既然在內容上是通過“物”來“寫誌”,在藝術表現上就必然註重鋪陳細節,描寫事物的外在形象和內在原因。由於強調描寫和描述,語言中不可避免地要使用豐富多彩的詞語和色彩。這也是“傳播□寫作”的意義。此外,傅還十分註重音韻之美。它將散文的文體、句式與詩歌的節奏、韻律結合起來,借助長短句、靈活的押韻、雙聲式,形成自由、精確、流暢、停滯的風格,既適合散文式的呈現,又能保留壹定的詩意。這是傅的壹個重要特點。
辭賦的發展大致經歷了騷體、漢賦、駢文、律詩和文賦等幾個階段。
騷賦是指以屈原、宋玉為代表的楚辭,以及後世模仿楚辭的作品。其特點是抒情性豐富、意象瑰麗、聲調柔和,用“Xi”、“有的”、“之”等助詞在句內或句末調整音韻。它並不註重傳播漢以後賦之類的東西,也沒有形成壹個非常固定的體系。
漢賦主要指流行於漢代的大賦,始於梅城七毛,代表作家有司馬相如、楊雄、班固。漢賦的特點是力圖描寫形形色色的事物,壹般都是長篇巨制,結構嚴密,氣象恢宏,用詞豐富,用典不易,呈現出壹種典雅、莊重、凝重的風格,被視為真跡。作文方面,常采用問答式,句式明顯錯開。散文夾雜在韻文裏,詩的味道大大減弱。
駢賦,又稱儺賦,產生於漢魏,流行於兩晉南北朝。是漢賦的變體,所謂“三國兩晉,拉客引詞;宋齊良辰,至四六,則古賦易之變”(《漢文典》)。駢文的特點是:第壹,駢文由四字對仗和六字對仗組成,句式工整;二、優美典雅的文字,趕著開會,寫在花裏;三是兩句壹韻,根據章節內容的變化而變化韻,格式相對固定;第四,逐漸強調平與平的和諧,充滿音樂美;第五,篇幅普遍較短,失去了漢賦的宏觀大氣。壹般來說,駢文的意義相對弱化,是因為它註重形式的華麗,傾向於優美和豐富的修辭,而其體質則逐漸卑微。
到了唐代,科舉制度盛行,賦被列入國考科目,於是有了專門為考試而設的試職賦,稱為律賦。韻賦在駢文的基礎上,更註重對仗和旋律的工整,嚴格限制全篇的字數和用韻。如王□《為沛父留漢高祖賦》限於“願止前人,得深意”之韻,即全篇共分八段,每段依次與這八韻中的字押韻。這樣的人工作品,顯然已經失去了文學的真實生命,但作為獲取財富的敲門磚,其形式壹直沿襲到清末。
同時,在唐宋古文運動的影響下,部分詩歌呈現出從駢偶向散形式回歸的趨勢,不講究對偶性、旋律、藻和典故,構圖開放流暢,句式多變,用韻自由,形成了清新暢快的散文文體氣勢,被稱為文學詩。杜牧的《阿龔放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都是代表作品。
參考資料:
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修的秋聲賦,蘇軾的赤壁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