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兒童美術繪畫輔導的體會

兒童美術繪畫輔導的體會

大人如何引導孩子開展美術活動?

兒童美術作品有什麽特點?

孩子豐富的情感是他們參與各種活動的動力。因此,在兒童藝術教育中,成人首先要考慮兒童的情感需求。不是因為需要壹件作品,而是因為孩子們把繪畫作為壹種表達情感的方式。如果大人按照大人的標準來衡量藝術作品的好壞,結果只會埋沒孩子的創造力。兒童藝術作品的珍貴之處在於她不受任何條條框框的限制,不必考慮邏輯和比例。正如大師畢加索所說,“我畢生的追求就是像兒童畫壹樣純粹。”所以,成年人看待兒童的藝術作品,要站在壹個新的角度,用欣賞和發現的眼光去評價。

第二,開展幼兒藝術活動應遵循的原則。

1要營造輕松的心理環境。比如信任孩子,減少不必要的規定,讓孩子在不受評價幹擾的情況下自由活動。

2.豐富孩子的經歷,讓他們更多地欣賞優秀的書籍和藝術作品..

不需要過分強調技巧和技法的訓練,但要及時、適當地幫助孩子提高藝術表現技巧和技法。

我們應該正確理解和運用示範和例子。

我們不妨這樣做:壹開始,盡量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畫自己的;之後,大人可以幫助孩子獲得達到滿意效果的必要技能,比如分析解決繪畫過程中遇到的困惑和問題;最後,在孩子發展到壹定的繪畫能力和目標後,讓他們充分接觸各種偉大的名畫,認識到繪畫的表現方式是多種多樣的,鼓勵孩子創造性地學習和模仿。

兒童畫的三個特征

1塗鴉期(2___4歲)

象征期(4-6歲)

這個階段的兒童繪畫可以在塗鴉的基礎上有壹定的目的和內容。這個時期的孩子畫畫,有時候需要和他們交流,了解他們在畫什麽。他們把繪畫視為他們最喜歡的遊戲。

3模式周期(5-11歲)

又稱高峰期,是孩子表達對世界看法的黃金時期。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繪畫有著濃厚的興趣,想象力和創造力都達到了人生的巔峰。這期間要不斷引導孩子觀察生活,關註生活細節。

4過渡期(11—13歲)

在這個階段,兒童畫雖然有寫實的傾向,也註重尺度和結構透視,但畫出來的作品毫無趣味,失去了兒童畫的生動性。在這個階段,如果引導不正確,孩子會對這個階段的繪畫失去興趣。因此,這壹時期被稱為“過渡時期”或“危險時期”。

兒童藝術教育的目標是什麽?

1感受周圍環境和藝術作品中的形式與內容之美,對美敏感。

要註意引導幼兒觀察和感受自然環境和藝術作品,使其感性活動逐漸適應客體世界中對稱、平衡、節奏、和諧等美好的活動模式,從而形成對這些模式的敏銳選擇和欣賞能力。通過各種渠道豐富年輕人的生活體驗和審美體驗。欣賞時,讓孩子多說話、多觸摸、多感受,引導孩子把註意力放在色彩、形狀、結構上,培養孩子感受和欣賞美的能力。

積極參與藝術活動,通過各種造型元素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藝術創作的樂趣。

藝術活動是兒童表達和交流情感的工具,對兒童的情感滿足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藝術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孩子對藝術活動的興趣和熱愛,讓孩子自願參與藝術活動。所以成年人要註意“主動參與”、“自由表達”、“體驗樂趣”這樣的詞語,也就是“尊重孩子的個體意願,給孩子選擇自己表達內容和方式的自由”,給孩子提供壹個寬松的、心理安全的創作環境。

嘗試不同美術工具和材料的操作,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大膽展示。

各種操作工具和材料,如畫、剪刀、泥瓦匠、膠水、水粉、水彩筆、宣紙、線、珠、面、泥等。,能極大地激發孩子的表達能力和創作欲望。大人要盡可能給孩子提供豐富的美術素材,引導他們去探索和運用。

兒童繪畫教育的目標是什麽?

1初步學會用造型、色彩、構圖等藝術語言創造性地表達,具有創造感;

體驗繪畫活動的樂趣,能夠積極參與繪畫活動;

嘗試使用不同的繪畫工具和材料,形成良好的繪畫習慣。

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對幼兒也很重要。所以在繪畫活動中,要求孩子養成主動整理工具和材料的好習慣,比如整理自己的用品,活動結束時主動清理垃圾,收拾自己的器皿。

如何引導孩子觀察?

藝術活動中的觀察,是指關註事物的形狀、色彩、空間等形式因素,關註對稱、平衡、節奏、多樣等形式美的模式,關註事物的主體與背景、情節與形象。

我們應該遵循這樣壹個感知順序:先從遠處感知事物的整體和背景;然後去附近感知事物的地方特色和構成;最後回到整體感知,讓孩子形成牢固的整體印象。

在引導幼兒觀察時,不僅可以通過眼睛反映事物的特征,還可以通過觸摸、嗅聞、說話等多種感官形式進行體驗和表達。

如何讓孩子大膽畫畫

1要給孩子創造壹個寬松的心理環境。

首先是信任孩子,即在相信孩子會畫畫的基礎上,給孩子提供足夠的機會;其次,允許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我們要尊重孩子不尋常的問題和想法,肯定孩子想法的價值,不要因為孩子的想法而用大人的固定思維模式來限制他們。寬松的心理環境也需要註意減少規定。太多、太細、太統壹的限制,必然會阻礙幼兒的創造力。

2 .為孩子提供各種繪畫工具和材料。

多種多樣的繪畫工具和材料可以激發他們的操作欲望,使他們在“玩工具”和“玩材料”的過程中積極地從事藝術活動。

嘗試以場景和遊戲的形式開展繪畫活動。

嘗試用“鼓勵法”來評價孩子的作品。

畫完後,可以和孩子壹起愉快地欣賞作品,引導孩子說出畫的是什麽,同時給予表揚。在評價兒童作品和事物時,我們更應該關註兒童作品的魅力。要多表揚多鼓勵,盡量以建議、討論、誠懇的語氣提出自己的不足。建議也要具體,孩子能理解並執行,比如“畫中的人物很生動,如果加上背景會更豐富”

如何培養孩子的審美想象力和藝術創造力

孩子的審美想象和藝術創作如果沒有得到正確的引導,就會在不經意間被大人扼殺。在兒童繪畫活動中,要盡可能地保護和培養兒童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要豐富孩子生活的內容,借助其他學科幫助孩子拓展想象力。

培養孩子的審美想象力

1有意識的帶他們去體驗自然,多參加社會活動,多與人交流,註意讓孩子參與壹定的家務和公益活動,這樣他們會有更多的生活體驗和感受;

2.欣賞文學作品和音樂作品時,利用作品提供的獨特情境空間,向孩子提出想象中的問題;

經常帶領孩子觀察自然景物(動物、植物、風、雨、雷、電)和人工制品(車輛、建築、服裝、櫥窗設計等)。)在生活中,並利用他們的新奇發現進行聯想解釋;

可以和孩子壹起做遊戲,結合壹些有趣的遊戲,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培養孩子的藝術創造

1要給孩子創造壹個寬松的心理環境。

要尊重孩子的創作欲望,不要強迫孩子接受大人的很多創作意圖,也不要解釋得太細,以免被各種條條框框限制孩子。

2提出問題,用啟發式詞語引導。

壹定要用啟發式提問,比如:“這是什麽?”“為什麽?”“我能怎麽辦?”不要用“是這樣嗎”之類的封閉式問題。孩子對這類問題只需要回答“是”或“不是”。封閉式的問題會造成孩子思維的慣性。

3創作過程中不要強迫孩子模仿。

可以給孩子提供同壹件事情的不同表現形式,可以幫助孩子打開思維。比如孩子畫房子,大人提供各種房子的圖片——四合院、古代宮殿、高層建築、哥特式建築、羅馬式建築、、、等中國古今中外的建築,這樣孩子在創作的時候思路會很開闊。再比如畫花。大人給孩子提供各種花的圖片,讓孩子想拿什麽就拿什麽。

4 .創造性活動應采用多種教學形式和組織方法。

如:畫出音樂裏說的話,畫出詩歌的意境,畫出故事的結尾,畫出給朋友的信,設計衣服,做啞劇的道具和海報、、、。

5盡量正面評價孩子的作品,多鼓勵。

  • 上一篇:青少年體操運動員科學選材的分析與研究
  • 下一篇:幫我推薦幾首古箏演奏的歌曲。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