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蒙古新年是什麽節日?

蒙古新年是什麽節日?

蒙古族有哪些節日?蒙古族的新年節日有哪些?

蒙古節1:那達慕

“那達慕”大會是蒙古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物質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那達慕”大會在每年的七八月份牲畜肥壯的季節舉行。這是人們為慶祝豐收而舉辦的文體娛樂大會。“那達慕”在蒙古語中是娛樂或遊戲的意思。那達慕大會上有驚心動魄的賽馬、摔跤、令人欽佩的射箭、競技象棋和引人入勝的歌舞。

大會開始前,男女老少騎著馬,穿著節日盛裝,無論路途遠近,都來參加比賽和參觀。大會第壹項活動壹般為摔跤比賽,摔跤者手腳高高攀入靴內,穿著寬大的緞制摔跤褲,上面穿“趙德格”(壹種皮馬甲),脖子上戴五顏六色的飾物“江格”,模仿古代騎士大步繞場壹周,然後比賽。

賽馬也是大會的重要活動之壹。比賽壹開始,騎手們壹字排開,每個人都系著彩色的腰帶和彩色的毛巾,充滿了青春活力。賽馬的開始和結束都有各種各樣的彩旗。號角壹響,騎手們便飛上馬鞍,抽打戰馬,紅領巾如箭般飛舞。最先到達終點的人成為草原上最受稱贊的運動員。

射箭比賽也吸引了許多牧民。技術好的人,每壹槍都能命中,贏得觀眾的掌聲。“那達慕”大會也是農牧業物資的博覽會。除了工農業產品,還有民族飲食,如牛羊肉及其熏制品、奶酪、奶粉、奶油、奶疙瘩、奶豆腐、酸奶等。

蒙古族節日二:馬奶節

蒙古族傳統節日以喝馬奶酒為主要內容而得名。流行於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和鄂爾多斯部分牧區。通常在農歷八月下旬舉行,日期不固定,持續壹天。為了慶祝豐收,互相祝福,除了準備足夠的馬奶酒,還以“手扒肉”款待客人,並舉行賽馬活動,邀請民謠歌手演唱祝福語,向蒙醫老人贈送禮物。據說那達慕節就是源於此。

蒙古族節日三:元宵節

每年農歷10月25日,夜幕降臨,家家戶戶點亮酥油燈慶祝。如今,布克賽爾蒙古族自治縣和額敏縣的大部分蒙古族還沒有過元宵節;在烏蘇,蒙古族在元宵節不燒燈籠,而是采用各種娛樂形式。娛樂蒙古族傳統的娛樂活動有賽馬、賽駱駝、摔跤、射箭和射擊、拔河、民間歌手彈唱、馬頭琴彈江歌和民間舞蹈等。土爾扈特的蒙古族舞蹈有集體舞、獨舞、男女二人轉、有歌有舞,表現了草原民族獨有的特色。

蒙古節日4:中國新年

古代蒙古人稱農歷新年為“快樂的恩格爾”,即新年。也有人稱之為“白節”或“白月”,與牛奶的潔白程度密切相關。關於蒙古春節的起源有不同的觀點。第壹,根據五世達賴《白紙黑字問答》壹書,“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取西夏都城,設宴慶賀,為蒙古歷之始,星月皆知正月。”星星的月份是農歷65438+2月16到65438+10月15,與農歷相差壹個月。鄂爾多斯地區的蒙歷以白月、五月、六月為基準。從這個角度來看,蒙古歷的元年應該是農歷的四月。據史書記載,從元朝開始,蒙古人就接受了漢族的歷法算法。因此,蒙古族的白月恰逢漢族春節的第壹個月。這就是蒙古人“春節”的由來。

臨近年關,無論農牧區,家家戶戶都要搭起燈籠桿。到了年三十,要打掃庭院,搞好室內衛生。佛前應設小壇,壇上放大塊熟羊肉,供奶制品、面制水果。除夕夜,將舉行祭祖儀式。以前在祭祖的儀式上,要打鐵。

蒙古人有壹個古老的“鐵出大山”的傳說,人們把它當作自己民族起源的傳說。夜晚燈火通明。有的還邀請蒙古族民間藝人說唱“烏力格爾”(蒙古語本)。年輕人聚在壹起唱歌跳舞。不參加唱歌跳舞的女生聚在壹起玩“沙哈”。壹般習慣熬夜到半夜。

近年來,雖然蒙古族的春節與漢族的春節大體壹致,並吸收了漢族的壹些習俗,如吃餃子、放鞭炮等,但蒙古族的許多傳統習俗仍被保留下來,如在除夕吃“手把肉”,以示家人團聚。

在大年初壹,全家人會穿上節日的衣服,聚在壹起慶祝新年。首先,從晚輩到長輩,依次進行;晚輩磕頭,同輩瞻仰;還有包煙,敬酒,獻哈達。長輩收到禮物後,要向兄弟、侄子、兒孫表達祝福。祝福結束後,給孩子們壹些禮物和“壓歲錢”。天亮了,家人朋友和親戚開始互相拜年。長距離的人不得不騎馬或開車。敲節拜年壹般在正月十五前結束。

在偏遠的農牧區,正月十六的淩晨,太陽出來之前,經常在壹起嬉鬧的人們還有“印黑墨”的習俗。是在對方睡覺的時候偷偷抹在額頭上的,顏料多是鍋底灰。

蒙古節日5:火日

火把節,又稱拜火節。主要來源於古代蒙古人對火的崇拜。點火儀式於農歷65438年2月23日晚舉行。可能是受了漢族臘月二十三祭祀的影響。但蒙古自古就有祭祀用火的習俗,這是農歷新年的前奏。火祭開始前,全家人都到院子裏(有的在火坑前,有的在竈前),主祭(家中長輩)要先擺上祭品燒香。然後取壹捆柴火點燃,將黃油、白酒、肉(牛羊肉)等祭品投入火中。在長輩的帶領下,全家人對著火堆磕頭。神父還祈禱說:——感謝火神的祝福,壹些不幹凈的東西被扔進了火裏。請原諒火神,保佑來年莊稼豐收,人畜興旺,吉祥幸福。

蒙古族節日6:祭祀敖包

這也是壹項重要的節日活動。這壹天,牧民們成群結隊地去敖包祭祀。他們在敖包上安放佛像,豎起經幡,在敖包前壹起供奉牛、羊肉、奶食。接著,喇嘛們焚香點燈,誦經祈福,群眾則圍著敖包從左到右轉了三圈,希望迎來畜牧業的豐收年。

蒙古春節的名稱

春節在蒙古語中叫查幹薩爾,意為“白月”,所以有人習慣稱之為“白月節”。

白色節日(白月,查幹紗麗)是蒙古族人民壹年中最大的節日,相當於漢族人民的春節。傳說與牛奶的潔白有關,含有祝好運的意思。內蒙古蒙古族的節日時間與漢族的春節時間大致壹致。在比頓的除夕夜,每個家庭都會吃手工制作的肉,包括餃子和煎餅。第壹天早上,晚輩會祭奠長輩,獻上奶茶,敬酒。

查幹紗麗,蒙古語,白色節日的意思。它是蒙古人的“春節”。

自古以來,蒙古人就把白色視為純潔吉祥的顏色。他們最崇拜的是白色,所以他們把春節叫做白色的節日。和中國其他民族壹樣,生活在中國的蒙古族也非常重視春節。但由於生產生活條件和客觀環境的不同,蒙古族過春節,草原遊牧文化很濃厚。

農歷的第壹個月在蒙古語中稱為查幹薩裏(意為白月)。蒙古人崇尚白色,把壹年中的第壹個月稱為“白月”,所以他們把正月初壹的春節稱為“白節”。它也被稱為“斯尼吉樂”,意思是新年和春節。

白月是蒙古族人民每年最隆重盛大的節日。這種習俗可以追溯到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當政時,非常重視白色節日。意大利旅行家凱爾·波洛在他的遊記中詳細描述了這壹點。

據《馬可·波羅遊記》記載:“新年真正開始於陽歷二月,當時可汗和他的所有官員恢復了壹個節日,他的所有臣民都按照當天的習俗穿上了白色的長袍,這樣男女老少都穿上了白色的衣服,這似乎是壹個很好的服裝,所以他們在新年那天穿上了衣服,這樣這個新年就會壹年到頭都受到祝福。臣民們互相贈送白色的東西,互相擁抱,慶祝重大的事件,這樣壹年到頭都能受到祝福。”

在白月(農歷正月初壹)的元旦,大法和他的臣民都穿著白袍。所有下屬的部、州、國和鄰國都向可汗獻上白馬、白駱駝或白象、金銀和珠寶。人們也互贈白色禮物。佛教傳入後,出現了白哈達等。壹直延續到今天,在節日期間,人們互相拜年、敬酒、聚餐、縱情歌舞、賽馬和娛樂。祝賀妳的祝福,祝妳壹年好運。

  • 上一篇:蘇軾在《赤壁賦》中是如何做到景、情、理的有機結合,體現出理趣之美的?
  • 下一篇:處於萌芽階段的西方經濟學的代表流派有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