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綁架的應用場景非常廣泛,常見於親人、朋友、陌生人之間,既可以應用於現實場景,也可以應用於網絡(暴力)。所用的“道德標準”無非是親情、孝順、對妳好、朋友標準、公共美德、不平等的個人回報、個人意願、同輩群體攀比(類似於鄰裏父母子女)、假裝弱勢群體(兒童、老人、孕婦、殘疾人)、以集體利益壓制個人(公共善)、以及。
上述場景基本都是在人對人的情況下出現的,主要是言語上的“攻擊”,每種類型都可以對應大量的例子,這裏就不詳細解釋了。還有壹種動作“攻擊”需要註意,比如插隊、吐痰、討錢等。這種行為本身道德低下,人們會本能地拒絕,但會用“緊急”、“弱勢群體”、“公共道德”來反駁。對方插隊侵犯的不是妳的個人權利,而是集體權利,道德這個時候會評判對方。所以,當我們以正當利益侵犯(綁架)個人私有領域時(當別人教妳不要抽煙、看電影、打耳光等個人習慣時),我們很難辯駁,當個人侵犯公共領域(集體權益)時,我們敢於理直氣壯地指責對方。
因此,我們需要界定道德綁架或審判的基本前提:第壹,如果對方道德水平確實較低,在表現上觸及了道德底線,其行為違反了道德準則(如破壞公物、毆打老人欺負弱者、在公共場所吸煙、違法行為等)。),損害他人利益。這個時候,正義的人就應該用道德來公正地批判和評判他。這時候不是道德綁架,而是捍衛道德。第二,如果對方在道德標準範圍內,不違反法律,不損害他人利益,不維護自身利益(不讓座,不下水救人等)的情況下,可以理解和接受。).
我們道德綁架的基礎在於對方的不作為,我們以道德向善為由“期待”或“脅迫”或“抱怨”他應該做的事情,讓對方履行某種“義務”。很多人面對這壹幕不知道從何下手。下面簡單分析壹下道德綁架的威力。它的力量在於用正義、道德和集體的力量“壓制”個人。對方的出發點是對的,代表正義的大多數。很難直接反駁,只能默許、拒絕、狡辯,在形式、氣勢、道義上都會“輸”。
如果能找到道德綁架的“軟肋”,攻其七寸,就不再殘忍。道德是壹種修養,是對善與美的渴望和追求。它不同於法律,高於法律。它本身不具有“責任”和“義務”的屬性。它只是壹個評價標準,更多的是用於自律和他律,不像法律有審判的功能。在不違反法律和他人利益的前提下,道德不必提供任何“義務”和承擔任何“責任”,試圖用道德要求對方做某件事,犯了壹個邏輯錯誤:道德是用來判斷的,不是用來做某件事的。道德綁架本質上就是用這種混亂的邏輯——強行建立壹種因果關系(道德=義務)+給集體戴上壹層枷鎖(大多數人對付少數人)+戴上邪惡的帽子(沒有道德妳就是壞人)。
我不會讓座的。妳可以用公德(尊老愛幼)來評判我,我也可以用道德來評判自己。但如果妳用道德綁架我,試圖達到某種目的,妳這種把道德作為謀取私利工具的行為,恰恰是不道德的,也是不合邏輯的。如果談道德,為什麽要用“損人利己”的不道德行為?為什麽要用壹個評價標準來獲取壹些利益呢?按照這個邏輯:妳老了,妳得給我錢。這不是混蛋。什麽是邏輯?!妳總是在評判標準,給我錢是行為要求。這兩者不協調。同樣,道德上尊老愛幼,讓座是我自己的事,與其他無關。
其實每個人都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遵守道德。我們對那些以道德為武器,為了個人利益而攻擊他人的人感到憤怒。他們的行為其實很矛盾。他們以無私的道德為武器,但其立足點卻是自私自利的自我道德,這顯然是壹種以公德求私德,以公利謀私的小人心態。對付這種人,要鄭重指出他的邏輯錯誤,告訴對方,在不違法不害人的情況下,個人沒有責任和義務去做某件事。因為有感情,所以做這件事是他們的責任。妳可以乞討食物和金錢,但妳要的是利益,不是道德。試圖靠道德辦事的人,普遍道德修養不足,動機高尚,手段錯誤,是時候回去學習思想道德了。
針對道德綁架,我們簡單提出幾個對策:
壹、直接反駁法:曾經有壹篇文章《如果妳夠大膽,我壹句話教妳掐死妳愚蠢的親人》,裏面舉了很多用暴力手段惡心對方的例子。這不是簡單的拒絕,而是用語言惡心對方。事實上,當妳有拒絕對方的可能時,對方就會用道德綁架來“對付”妳。這時候妳可以嚴詞拒絕或者反擊諷刺。比如“哦,我勸妳留在這裏,像妳表哥壹樣工作,找個穩定的鐵飯碗。妳自己都不聽我的,妳看妳現在多慘!”“姐姐妳放心,我不想賺太多的錢,趁著年輕出去看看世界就好了;不然我怕留在這裏,等到和妳壹樣大的時候,我會變成壹個目光短淺,目光短淺,到別人家串門還要說三道四的老太婆。那就太可怕了,太丟臉了!”
二、矛盾轉移定律:對方在道德上綁架了妳。從心理學角度來說,對方把妳當成弱勢群體,試圖用道德、集體主義等無可辯駁的外力給妳施壓。這時候矛盾就可以轉移出去,制造事端,轉嫁危機。比如有人要邀請全宿舍上線,其中壹個說陳驍去我就去(他把矛盾轉移到了陳驍身上,陳驍成了焦點和關鍵人物,利用宿舍的集體力量給他施壓);這時候陳驍可以有各種借口轉移矛盾,比如:我要走了,但是我有點事要先處理,妳先走,等我忙了再說...這就把矛盾轉移到小事上了。或者轉移到人物身上,比如去找老師,要女票。要麽用他們的邏輯推給下壹個人,比如隔壁是誰?他肯定想上網,又得給他打電話,於是矛盾就變成了隔壁的人。
讓座也是壹樣。如果不想讓座位裝睡,可以用行李武裝自己。這些是逃避策略。如果有人問,妳為什麽不讓座?我會反擊說:全車那麽多人要讓座,我憑什麽?把矛盾轉向車主整體打壓對方。面對類似的問題,我們普遍認為這是壹個二元對立的問題,把問題固化了,沒有打開思維發散。其實解決這個邏輯錯誤問題應該從多個角度和維度去思考。如果對方試圖用道德綁架勒索妳,妳可以反擊,轉移,配合。如果對方把矛頭指向妳,妳要馬上提醒對方,這不是我的問題,是妳的問題,妳沒有資格指責,然後再想拒絕法或者矛盾轉移法,或者合作法。要想n個辦法把矛盾推到另壹邊,推到別處,消滅問題,穩坐釣魚臺(中規),無視問題,解決問題等等。
比較難解決的經典問題,屬於父母逼婚,朋友幫忙(註:扶貧不扶懶不扶貪)。前者壓抑孝道,幹涉子女感情生活。在這種情況下,矛盾應該是轉移的,孝順和婚姻沒有必然的邏輯。只要繞過這個矛盾,很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借錢是朋友幫忙最重要的,借不借都很麻煩。對方以朋友為武器逼妳。這時候可以選擇幾個策略。第壹,矛盾不是朋友。是不是朋友不重要。然後妳可以背對著客戶跟對方借錢,或者轉移矛盾說別人跟妳借了錢,讓他們去要,或者把註意力轉移到另壹個問題上,比如幫對方想辦法借錢,讓他找別的朋友。
三、條件限制法:有些情況是個體的二元問題,答案只有是或否。這時候可以試試條件限制法。比如妳在充電,對方向妳借了壹個充電寶,情況很簡單,答案只有兩個:借和不借。不要借對方說妳小氣,借吧。妳不知道對方什麽時候還。如果妳想提前回來,對方可能還是會說妳小氣。在這種情況下,有條件限制可以有效遏制道德綁架。比如告訴他妳在收費,妳只收20%。我可以借給妳。我的手機可以袖手旁觀20分鐘,讓妳充20分鐘,或者讓妳充20%,等等。提前把條件限定在他身上,讓他先有心理預期,後續比較簡單,在火車上讓座也是。
在分析類似問題時,除了對錯之外,還可以加上限定條件,看看是否有其他的可能性、替代和限制。具體想法是:我不會馬上回答,先對這個問題限定壹些條件,滿意就不滿意,權衡兩利,兩害相權取其輕,或者坐在中間墻不表態。權衡利弊,擺事實講道理,先占領道德制高點,理論領先,事實領先,情分領先。其實很多問題都在於信息不對稱或者利益不平衡。最後以個人情況或大道德來評判是不公平的,忽視基本事實也是不公平的。壹旦信息對稱或者有前提條件,道德綁架就不再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