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東半島三面環海,日月仿佛躍出海面,尤其是那神秘而頻繁的海市蜃樓,虛無縹緲,虛無縹緲。激發了半島先民的無限遐想和豐富想象,幻想海上有仙山,仙山有仙,神仙有仙,產生了具有地域特色和想象力的神仙文化。這種神仙文化的影響在先秦時期就擴散到了半島地區以外。《史記》記載:“魏紫、玄言昭遣人下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住在這三座聖山的人。它在渤海蔓延,離人不遠,來時船風遠。嘗過最好的,神仙,神仙藥都有。”據說,自齊威王、齊宣王和燕昭王以來,人們就去渤海尋找蓬萊、方丈和瀛洲。渤海雖然不僅僅指山東半島沿岸,但是從後來秦始皇、漢武帝參拜求藥的活動來看,幾乎都集中在山東半島。所以這裏說的渤海應該主要是山東半島北部沿海。這說明山東半島的神話傳說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
天地日月星辰是當時山東半島人民崇拜的最高偶像,由此產生了日主、月主、陰主、陽主、四季主等神靈。
《史記·貨殖列傳》記載:齊國有八神:“汝言神,殿與天合。天上滿是水,住在燕(子)南郊的山腳下。第二,地主,祠堂泰山傅亮。”“三曰兵主,感懷蚩尤。蚩尤在東平縣魯健鄉,在齊國的西部。四是陰主,三山在殿。五、陽、殿之主。六日,月之主,萊山之殿。都在貝奇和渤海。第七日,日主,殿成山,山鬥入海,最在東北角迎朝霞。八說四時,廟邪。邪氣在齊之東,為壹年之始。”“八神自古就有,或者太公以來就有”。據說八神的名字自古就有,有些是從齊太公開始就有了。但這至少說明,在齊國初期,已經是人們崇拜和祭祀的神了。
在齊國八神,神的存在與齊國都城在淄博臨淄有關。樓主,傅亮在傅亮臺山是泰國南部的壹座小山,傳說中的東夷首領少昊的集市就在這裏。這位戰士,東平的蚩尤,因為是東夷族勇敢的領袖,被他的族人奉為戰神。齊國的都城、的廢墟、統帥蚩尤,都是現實中或過去人們崇拜的偶像。與山東內陸地區的天、地、兵三主不同,半島沿海地區的太陽、月亮、陰陽、四季在當時被人們奉為神靈。這樣的神更神秘,更有魅力。太陽主、月亮主、陰主、陽主、四季主出生的地區,與山東省內陸地區的天、地、兵三主所在的地區,有著同樣深厚的文化底蘊。
日主,廟變山(今榮成市變山)。不僅因為成山頭在中國大陸沿海的最東端,是大陸上最早迎接海上日出的地方,更是供奉聖主的最佳選擇。成山所在地區也是山東半島人類最早居住的地區之壹。據《漢書·地理誌》記載,西漢時期,有不夜城縣,“有不夜山祠”。西漢時期的不夜縣據說是古代夜國的所在地。《蒂奇紀》載:“古有晝夜出,境內尋之。所以賴子以不夜城的名義建立了這座城市。”這樣的記載雖然很神秘,但至少可以說明成山在賴藝時期並不是沙漠之地,能夠創造出神社天文化,成為神社天之地也就不足為奇了。
月主,萊茨(今龍口市)人。萊山是秦漢時期中國八大名山之壹。這顯然是由於古代萊國的文化。萊國曾是東方頗具影響力的國家,壹度統治了山東半島的大部分地區。萊山以北,是西周時期萊國的都城——桂城所在地。據《漢書·地理》記載,“黃縣(今龍口)萊山松林有萊君寺”。月亮主廟萊山,很有邏輯。
殷主,廟三山(今萊州三山島)人。穿過三山島附近的西村,就是夏朝的所在地。《史記》唐司馬貞《索隱》:“是,韓傕子傾國,其姓為國。金隧道記載‘東萊鄴城曾有鄉,北有市,亦古之國’”。這是膠東最早有記載的封城。
楊朱,廟(今煙臺芝罘區)人。在先秦時期,這是壹個著名的港口轉運。”齊景公問晏子,“我想看看附件”,而膠東最早的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白石寨遺址,距今約7000年,已在此出土,可見它也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背景。
四季大師掌管四季,即古代的天象、歷法、辟邪(今膠南市瑯琊鎮)。郎邪《漢書地理誌》記載:“越王勾踐,欲治此地,立亭四殿。”《吳越春秋》還記載越王勾踐曾“遷都望東海”,這也說明瑯琊在先秦時期是壹個非常發達的古代大都市。
臨海之謎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是山東半島沿海地區日月陰陽四時的文化背景。這種文化背景產生了仙山、神仙和靈藥的傳說。先秦時期的很多王公貴族,包括後來的秦始皇、漢武帝,都多次來到山東半島求醫。壹是對東方文化,尤其是日月、日月、四時五神的崇拜和敬畏。第二,他們想永遠活著。正是二者的統壹,豐富和發展了先秦時期的山東半島。
(2)山東半島神仙傳說的巨大影響,使秦始皇統壹天下後走上了東寺求仙之路。
“即三年,皇帝東遊諸郡”,“始皇帝遂遊東海,於祠和八神向名山大川行禮,請神仙賞門”。據說秦始皇於公元前219年到東方的八神祈福。但根據《史記》的記載,對神的祭祀是“什麽時候祭祀,妳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秦始皇和後來的漢武帝去原齊國祭祀八神,大多是直奔半島沿海地區,在那裏祭祀五神。
秦始皇閱兵,“出海,方士之言數不清”。和秦始皇聊“數不清”的仙山仙海的方士,可見半島的神話傳說影響之大,方士之多。秦始皇東巡山東半島。”渤(渤海)以東,過黃河,成窮山,登之,立石贊秦德裕。南去邪靈,樂在其中,三月留。我搬到了貴州第壹名三萬邪靈的舞臺,又回到了十二歲。造邪靈臺,立石雕,贊秦德,以此為榮。“秦始皇東巡,途經黃縣(月主所在地),登上壹座山(日主所在地),登上碭山(日主所在地),再登上狼邪山(四季主所在地),就是神主之地。秦始皇還在瑯邪住了三個月,把三萬人搬到瑯邪的戲臺下居住,免除他們十二年的稅徭役。可見秦始皇對東方之神和半島文化的崇拜和敬畏。
在公元前219年的這次東遊中,徐福等人上書秦始皇,“海中有三仙,名為蓬萊、方丈、瀛洲,仙人居此。請禁食,並要求與處女。於是派徐福發千男萬女下海求仙。”
公元前218年,秦始皇第二次東遊,他“刻石”以表“廣識義利”、“褒揚諸臣之德,惟詠聖烈”的功德。秦始皇東遊,雖然史書上沒有提到參拜神社,但秦始皇花了時間和精力來到山東半島,“刻石”和向神社求仙,壹定也是他東遊的主要目的。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第三次來到山東半島,依然是求仙求藥,祈求神靈保佑。《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方士徐氏(傅)等人下海求藥,不準幾歲,又嫌貴,不得赦。”徐福又壹次遊說秦始皇說:“蓬萊藥是有的,但是經常被大鯊魚吃,所以不能來。如願,請善用皆射,見之則用之。”秦始皇“讓下海的人抓到巨大的漁具,他甚至把大魚都打死了。”從瑯邪北到榮成山,就可以看到了。當我看見壹條巨大的魚,我射擊壹條魚。“史書上都有,但不壹樣。《史記·衡山列傳》是這樣寫的:徐福說:“我在海裏見過大神,...還說‘請吃藥延年益壽’神說:‘妳有秦王薄賜,要看而不取。’.....於是我又鞠了壹躬,問道:“我該獻什麽?”波塞冬說,“這樣壹個著名的人,只要激勵他的女兒,努力工作,就能做成這件事。”秦始皇說要派三千男女,動用各種資源。“我們無法考證崔福今說了什麽,但無論他說的是哪壹句,都顯示了山東半島童話的獨特魅力。據《史記》記載,始皇帝《海神醫三聖山》。不對,是回沙丘崩,”說秦始皇希望得到海中三山的長生不老藥,卻未能如願,死在了回沙丘宮的路上。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先後九次來到山東半島,或在海上,或在陸上,祭神求仙求藥。
漢武帝深信山東半島是神仙之地。漢武帝的重要謀士東方朔曾說:“在中國和東海(當時被黃海稱為東海),五百裏有仙草,如苗。人死了,都是草活的。”早在漢代元光二年(公元前133年),他就派方士出海尋找蓬萊的安七生,尋找安七生等神仙。漢武帝完成統壹大業後,效仿秦始皇,親自巡視山東半島,祭海求神。據《孝武史記》記載,元豐元年(公元前110年)春天,47歲的漢武帝開始“巡海東征,祭奠”。漢武帝這次東征,“談齊人奇面者數萬”,漢武帝於是多派船只,“使數千談海中之山者求蓬萊神”。漢武帝也是“留海,與方士通車,遣使求千仙”,暗中派千使者尋仙。司馬遷用“數萬”、“千人”、“千人”來形容當時半島沿海地區神仙鬼怪傳說的盛行和方士的大量存在。夏天,漢武帝又壹次眺望東方的海邊,希望能遇到蓬萊仙山和神仙。元豐三年(公元前108年)春,漢武帝“到東萊(管轄山東半島東部的東萊縣)逗留數日”,“遣方士求千奇百怪藥”,派千奇百怪的方士尋找仙奇,采集靈芝仙藥。還去了三山島(陰主所在地)“祈福萬裏沙”以求神靈保佑。元豐五年(公元前106年)冬,漢武帝“北去郎斜,下海”求神靈保佑。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10月,漢武帝“東去海上,入海入地者,以求神,非體驗之,而受益之,望遇之”。漢武帝下海求仙、煉丹求神,發現沒有壹個人的話應驗。但漢武帝派了更多的人去尋找,希望能遇到神仙。太初元年65438+二月,漢武帝又壹次“來到渤海,將以蓬萊為祠堂,期待特別法庭”。遠遠望去,膜拜蓬萊仙山,希望能到達神仙居住的奇異仙庭。太三三年(公元前102年),漢武帝也“巡海東試神仙屬,無見證者”。“天子厭倦了方士奇怪而迂腐的語言,但最終,他會發現這是真的。”漢武帝雖然越來越厭倦其他士人的荒唐之言,卻始終把他們關在網裏,不肯斷絕與他們的聯系,希望有朝壹日能見到神仙。
據漢武帝記載,太史三年(公元前94年)二月,漢武帝“幸禍,禮成山。”爬上去,漂浮在海面上。“郎勛、成山、芝罘是寺廟四季、日月主宰的地方。漢武帝來到這三個地方,壹是祈求周三諸神的保佑,二是繼續求見神仙山和神仙。太史四年(公元前93年)四月,漢武帝“幸嶗山在其轄,祠神在角門宮”。相傳漢武帝曾在布奇縣角門宮向神靈祈福。鄭和四年(公元前89年)春,正月,漢武帝68歲,再次“興於東來,面向大海。對於這種對不朽的追求,《資同治鑒》也是這樣描述的:“我想浮在海上,尋找壹座山。群臣諫而聽之;風是黑暗的,海是沸騰的。如果停留超過十天,不能離船,但可以退船。“他說梁武帝想自己下海去找仙山,大臣們都勸阻他,他卻不聽。然而,風太大了,船無法控制。漢武帝在海邊呆了十多天,不得不返回長安。三月,漢武帝“罷黜”了屢次求長生不老藥的方士。
山東半島沿海地區遠離秦漢都城。當時的車輛和道路條件,來回至少要壹兩個月,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財力。然而,山東半島的神仙文化對秦煌和漢武有很大的吸引力。秦始皇壹生癡迷於此,最後在神仙求醫後死於歸途。相比秦始皇,漢武帝走得更遠,後半生都住在山東半島。這些由皇帝親自主導的大型活動,擴大了神仙文化在山東半島的影響,壯大了半島乃至全國求仙求藥的方士隊伍,為道教的產生奠定了思想基礎,為道士的產生做了充分的準備。
(3)山東半島神秘奇幻的神話傳說,秦煌、漢武等人東渡求仙的故事,記載著千、萬、數不清的方士龐大隊伍,使山東半島處於濃厚的宗教神秘氛圍中。這種氛圍顯然是最適合孕育道教文化的土壤。
盛行於山東半島壹帶的方士探仙求仙術,形成了後來的神仙家,即方。早在漢武帝時期,半島的方顯道士就有了自己的傳教場所。漢武帝史書記載:漢武帝前四年,“幸夏四月,在角門宮視神為男。鄉下若有拜者,我寫了角門之歌。”《漢書·地理誌》記載:“不,有太乙,有九仙廟,有唐明。武帝奏。《後漢書·益民傳》也記載逢蒙到嶗山修行:“逢蒙字子康,北海都昌(今濰坊昌邑)人也。“因為王莽殺了他的兒子”,也就是他摘下帽子,掛上了杜東的城門,回到了大海,把家人留在了遼東。”“他以光武繼位,是惡靈在山中作祟,養誌修行佛法,眾人皆轉之。唐禮賢註:嶗山“在萊州即墨縣東南,有大嶗山、蕭勞山。”那就是今天的嶗山。嶗山的《太清宮記:山初》也記載漢武帝在位期間,嶗山於公元前140年“建茂安廟以尊三公”,公元前138年“建廟以尊三清,名曰太清宮。”雖然《太清宮誌》中的壹些記載還有待考證,但《漢書》和《後漢書》中的記載足以說明,在東漢末年五鬥米道和太平道出現之前,方作為其前身,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開始有組織有組織的活動。昆崳山,被北魏史學家崔弘譽為十六國春秋時期“海上仙山之祖”,也是道教聖地。清朝的《山東通誌》記載:“王的妹妹馬姑,漢衡帝時,在的姑母玉山讀書,如今玉山有壹個昆崳,仙跡盡在。”說“神仙蹤跡皆存”,主要是指昆崳山至今還保留著唐宋時期的“麻姑梳妝亭碑”。麻姑在昆崳山出家也可能是傳說,但金《神仙傳·麻姑傳》記載,漢孝帝時麻姑“見東海”“去蓬萊”,至少說明在太平道建立之前,麻姑曾在山東半島沿海地區出家。
卿希泰先生主編的《中國道教》指出:“神仙的神仙信仰和煉丹術都是道教傳承下來的,神仙煉丹術演變為道教修行,神仙方士逐漸演變為道士。”當然,這種“演變”經歷了壹個漫長而漸進的過程,但方是道教的思想源頭,方士演變為道士,成為中國道教界的* * *學問。南先生在《中國道教發展簡史》壹書中也指出:“漢武帝時道教神仙方士術興盛於世,開啟了東漢魏晉時期道教神仙方士思想的基礎。然後就是北魏正式道教的形成。”道教產生以後,繼承和發展了神仙思想,使之成為核心學說,道教的教義和各種修煉方法都是圍繞這個核心進行的。神仙傳說和煉丹術是道教但丁學派的直接來源。因此,神仙文化在山東半島的影響並沒有因為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而停止,她的影響只是改變了形式,融入了道教文化,為東漢時期道教文化在中國的興起做了思想準備,並以更高的文化形態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山東半島是中國道教文化的重要源頭,還有壹個重要的事實,就是《太平經》,它產生於瑯邪,對太平道的創始人影響很大。《後漢書·項開傳》記載“瑯邪宮祀幹支聖書......................................................................................................................................................其文通俗易懂,與經典無異。”“初舜帝,瑯琊宮拜壹闕,其主甘吉收曲陽泉水聖書170卷,均為淡綠精朱介卿第壹朱穆,太平清領書。..................................................................................................................................................................................聖書指的是《太平清領》之書,也就是道家的《太平經》。《太平經》認為天地之性由陰陽構成,《太平經》的陰陽五行思想也是道教的重要來源之壹。唐禮賢在《後漢書》中註意到“甘吉、公崇、郎謝人”。瑯邪是指瑯邪國,隸屬於山東半島東南部的瑯邪,是八神四季的主要去處之壹。太平清領藏書出自東漢末年的瑯邪,絕非偶然。山東半島房仙道深厚的神仙文化傳統和濃厚的氛圍,是太平清領藏書出現在瑯邪地區的基本條件。東漢末年黃巾農民起義領袖張角是《太平清領》的繼承人,用《太平經》開創了太平道。《三國誌·張魯傳》裴註:“典簡曰‘光合,東有張角,角為太平道’”太平道之名出自《太平經》:“太平道,其諾,其國富,其命,其寶。”“急教皇上,使和平之道”。太平道的基本教法是陰陽五行和符咒,與《太平經》中服務天地、遵循陰陽五行、混合巫術的思想基本壹致。據《後漢書·柳巖傳》記載,太平道的傳教方式是:“師持九杖為福,教病人磕頭而思。如果他們用水喝,他們會生病或好轉,如果他們沒有好轉,他們將是不信的人。”他的“磕頭而思”的教導,也源於《太平經》(卷九十七):“現在要解決這個問題,常常在曠野除了太陽的四面感謝我。向五行磕頭,先仰望天空再向地面磕頭。”《太平道》喝伏水可以祛病,和《太平經》壹模壹樣。《太平經》卷九十二曰:“以丹為詞,以上為先。下壹次出行,告人,沐浴端精,通報東西南北,嚴以好酒。如果清澈的水已經喝了,他們會想自己的話,會帶著病去想。叫做“返璞歸真。" 180卷也說:"欲除疾開道者,取丹書吞字之招。可見,張角運用《太平經》創造了太平道。
太平道是根據《太平經》創立的,也根據《太平經》組織了黃巾起義。歷史稱張角為“大聖良師”,主張“天亡,黃天應立,甲子歲天下太平”,他的“大聖”“黃天”、選擇甲子為起義之年等話語,都可以在《太平經》中找到。《太平經》已經出版90年了:“欲平天下,不可為大事。妳怎麽能得到壹次安寧呢?”《太平經》以服務天地、遵循五常為主旨。按照金木水火土五行的順序,漢朝以火為王,漢朝盛世。代表漢朝興旺的應該是大地之德,大地之色是黃色,所以張角自稱“黃天”,以示繼承漢朝,統治天下。《太平經》卷三十九又叫:“甲子也老,冬之日至日也,天地也剛開始。.....萬物以甲為首,子為基礎,故以上甲之序也。”佛經中有這樣壹句話“三五之和,日月常明,謂之平安”。可見,張角選擇甲子年(公元184年)3月5日作為黃巾起義的日期,明顯是受了《太平經》的影響。據《後漢書》記載,鐘平元年(公元184年)春二月,張角“以善道化天下,轉亂為上。十余年間,數十萬弟子入郡國,清、徐、幽、冀、荊、陽、燕、豫八州之人,皆有響應。”《後漢書·孔融傳》記載“黃巾侵數州,北海最具侵略性”,說北海黃巾聲勢最大。北海州轄膠萊河、渭河兩岸地區,西至濰坊昌樂以西,東至膠東半島腹地萊陽。當時膠東的東萊郡和北海郡都是青州之地,青州在農民起義隊伍的八州中排名第壹。北海黃巾起義聲勢最大,明顯受《太平經》影響,道教徒也最盛。張角的黃巾起義被東漢王朝的重重圍剿所打敗。四年後,鐘平五年(公元188),“黃巾十月起,黃巾又起寇郡”。瑯邪國當時是徐州之地,可以推斷“黃巾再起”,山東半島仍是主要地區。而且“黃巾”的規模非常大,青州壹帶至少有百萬之眾。《三國誌·舒威·武帝紀》記載,楚平三年(公元192年)“青州黃巾四月夏入兗州”,可見《太平經》在山東半島有著深厚的民眾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