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有省級以上歷史文物保護單位71處。除了社會建築和生產性建築,柴澤君先生列舉的其他65,438+065,438+0類都有。但是上面的分類並不是很嚴格,因為有些古建築本身就有多重功能。還有壹些古建築是組合式的建築或者建築,包括很多不同功能的古建築。下面我們將主要介紹山東主要的著名建築。
1.濟南四合院
山東的傳統城市民居大多集中在舊時代前後的富縣城鎮,在省內各地也有分布,但規模不壹。清代的房子大部分還保留著,少數城鎮保留著明代的房子。在各地的城市住宅建築中,最典型的應該是濟南建造的住宅建築。濟南老城位於歷下區環城公園內,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老城區的民居建築壹直沿著傳統而穩定的趨勢發展,尤其是明代以後,建築規模大大超過了前代。濟南老城區的民居建築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在布局、結構、風格等方面與北京四合院有很多相似之處。過去,這些四合院大多分布在老城區的大街小巷兩側。大部分是二元院落,分為前院和後院。大門位於前院的東南或西北角,稱為門樓。濟南的門樓高大精致,門樓的門枕、犀牛頭、賽馬板多刻有精美圖案。其他造型大多與北京四合院相似,但門樓與瓦脊、水巷等地方裝飾相結合的院落分布,灰墻黛瓦的淡雅色彩,使濟南四合院有別於北方民居厚重嚴謹的特點,體現出壹種江南民居建築的輕巧靈動。昔日濟南的四合院裏有幾棵石榴樹和梧桐樹,許多春城名泉散落在老城大大小小的四合院裏。清澈的泉水經常流過院外的水巷,所以舊時濟南的四合院壹年四季都感受著大自然的無窮變化。
2.沿海住宅中的海藻屋
在當地的房屋中,膠東沿海房屋的特征最為明顯。膠東半島位於山東省東部,屬於沿海丘陵地區。這裏的村莊歷史並不太長。大部分是明朝以後從內地移民或駐軍形成的村落,村落的布局也大多保持了內地原有村落的形態,但民居建築卻充滿了悲涼的自然材料,並與當地自然條件相結合,形成了獨特的建築風格。
這裏的房子大多依山傍海而建,所以大部分院落都是順坡而建。從前到後,壹步壹步往上爬,院子雖小,但幾乎每家每戶都能保持良好的通風采光。這裏的住宅院落多為三進院落形式,即三間正房,兩側為廂房。圍墻門樓和房子的建築材料取自庭院後面的山和海的饋贈。
當地的海濱出產壹種柔韌細長的草,具有持久的隔熱性和耐腐蝕性。以前用它做的屋頂,冬暖夏涼,富麗樸素,很有漁村的味道。這些海草房的墻壁是用當地出產的暗紅色花崗巖砌成的,墻壁很厚,給人壹種粗糙而樸素的感覺。以前膠東榮成壹代的沿海漁村,幾乎都是紫灰色海藻屋頂、暗紅色石墻的民居。成片看去,屋頂霸氣,色彩溫和,整個村莊呈現出壹種溫馨體貼的氛圍。
3.棲霞牟氏莊園
牟氏莊園始建於清朝雍正年間,直到1935才達到現在的規模。整個莊園坐北朝南,分為三組,包括六個院落,占地20000平方米,有480多個廳堂。看很多四邊形的重疊,橫向看,渠道是交替的,層次分明,主次分明。
四合院的變種棲霞牟氏莊園,以庭院布局為主,大庭院配小庭院,庭院之間由偏離中軸線的過道(更路)相連,求實用而不求形式。沿南北中軸線,六個院落相繼建成四合院,即南組屋、平房、客廳、樓房、小樓、北組屋、東西組屋,形成了壹整套具有典型北方民居建築特色的古建築群。莊園建築工藝獨特,雕琢分明,玲瓏剔透,柱花窗明,文采橫溢,美不勝收,具有“三雕”“六怪”“九奇”的藝術特色。
石墻平如鏡,裂縫細如線。據說在砌墻的時候,主人每天會送壹些銅錢和鍋鐵給石匠,嵌在墻與墻之間的縫隙裏,讓墻壁光滑。仔細看的話,經常可以發現銅錢嵌在墻縫裏。據說每塊石頭的平均成本是壹桶小米,這堵墻消耗了446桶糧食。
院內有花墻,六邊形墻石386塊。其中任何壹種都可以與周圍的石頭形成六邊形的花朵圖案,壹般形成連續的花朵圖案。其精致程度令人驚嘆。牟氏莊園規模宏大,內涵深刻,被許多專家學者評價為“傳統建築的瑰寶”、“中國民間小宮殿”、“精神繁衍六百年之地”,現已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4.中部山區的石屋
魯中山區地形起伏,土地狹窄平坦。那裏的居民村為了少占耕地,大多位於陡坡上。因此,從遠處看,住宅院落的起伏變化,與腳下的青山融為壹體,再加上四季植被的點綴,景色十分優美。山區住宅院落多以三合院為主,布局自由,因地制宜,實用性強。大部分房子都是濕基的,那裏的石屋很特別。整個院子從門樓到圍墻,從臺階到身體,都是用大大小小的石板砌成的。屋頂部分屋檐瓦長達1m,頗有氣勢。這種原木木門窗的石頭民居,給人壹種古樸粗獷的感覺,與山東其他民居風格完全不同。
山東山區的石民居經濟耐用,施工方便,在經濟欠發達的山區仍有很好的推廣使用價值。目前,由於山東山區經濟文化發展相對落後,此類民居在山東泰安、臨沂等山區仍保存完好。
5.有麥稭泥墻的院子
魯西南、魯北等平原地區,歷史悠久,土地遼闊。那裏的民居院落很大,壹般是五間北屋,三間廂房。院內還建有谷倉、大草棚、豬圈等其他生活設施。在庭院的前面,通常有壹個種植水果和蔬菜的小菜地。這個小院子充滿了農家生活的情趣。這類房屋多以土坯和麥稭為建築材料,即房屋的墻體多為土坯磚墻,墻體抹灰為麥稭泥筋,屋頂不平整,但以麥稭為坡頂,只雕刻裝飾門枕和挑檐。這種泥屋雖然不如磚混瓦房耐用,但房屋的屋頂易於維護和維修,草筋的土坯房也遠勝於今天的鋼筋混凝土建築。
6.以船為家
在山東省東南部的微山湖地區,那裏的居民沒有建房的習慣,但家家戶戶都以船為家。那裏的船屋長則兩三尺,短則幾尺,都叫“家庭船”。漁民的日常膳食和日常生活都依賴於這種“家庭船”。這種以船為基礎的生活方式是由當地漁民特殊的生產活動決定的,這在山東民居中。70年代以後,漁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很多湖邊都建立了固定的居住區。現在真正以船為家的人在逐漸減少。
7.曲阜孔廟
夫子廟始建於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並在歷代王朝中進行了擴建。它與鄰近的孔府和城北的孔琳壹起被稱為“三孔”。是中國封建王朝祭祀春秋時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的廟宇。是壹組具有東方建築特色、規模宏大、氣勢宏偉的古建築群。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孔子故裏的曲阜孔廟,又稱“闕裏至聖廟”。與南京孔廟、北京孔廟、吉林孔廟並稱中國四大孔廟。曲阜孔廟被建築師梁思成稱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孤例”。現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A級風景名勝區。它與紫禁城和承德避暑山莊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夫子廟平面呈長方形,面積654.38+0.4萬平方米,南北長0.7公裏。孔廟整個建築群以中軸線貫穿,左右對稱,布局嚴謹。* * *有九個院落,門前有邢星門、聖石門、紅地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十三陵亭。從大生門開始,建築分三路:大成門、杏壇、大成殿、寢殿、聖濟殿和。東路是聖門、詩禮堂、老井、魯比、聖言、家廟等。,多為近五代祭祀孔子祖先的場所;西路上有盛凱門、金思堂、盛凱王殿、寢殿等建築,是祭祀孔子父母的地方。全寺共五殿壹殿壹亭壹壇二廳十七亭五十三殿,共有寺廟466座,分別建於金、元、明、清、民國時期。夫子廟最著名的建築有:淩星門、二號門、奎文亭、杏壇、大成殿、寢殿、紀念碑殿、詩詞禮堂等。
8.魏氏莊園
魏氏莊園位於山東省濱州市東南的鎮。它是壹組獨特的城堡式民居建築,是中國古代北方民居建築的傑出代表。它與煙臺牟氏莊園、四川大余劉地主莊園齊名,並稱為中國三大莊園。魏氏莊園占地40余畝,布局呈“我”字形,由住宅、花園、池塘、祠堂、廣場五部分組成。莊園的住宅將中國古代具有軍事防禦功能的城墻建築與北京的四合院結合在壹起,形成了壹組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城堡建築。城墻建築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84米,東西寬46米。在城墻的東南角和西北角,有兩個突出城墻的碉堡,分上、中、下三層。樓層之間設置石材通訊孔,方便信息傳遞。城墻外高10米,內墻高7米,內基礎高3米。這是主人為了防止黃河泛濫而特別設計的。黃河河道在莊園以南不到5公裏。城墻基礎厚3.8米,頂部寬1.5米。城墻頂部中間是寬度不等的跑道,可以沿著跑道繞過城墻。在城墻外建造壹個嬰兒床和壹個射擊孔。裏面有欄桿。城墻周圍有40條排水石槽。城墻內墻四周有13壁龕,供武裝人員向外射擊。北城墻的女兒墻呈鋸齒狀,最窄處只能走壹人,體現了“壹人守之,萬人不能逼”的軍事防禦思想。但有風水學者說,這壹層其實是山,背山有講究。住宅組團* * *三進九院,* * *擁有256套住宅。有6個院落,40多間房子。房屋建為硬山,分為屋頂和花脊兩種方式,形式風格獨特。庭院群分別由中庭院和東西側庭院組成。中院是主體建築,屬於典型的北京四合院住宅。兩邊有私塾,裁縫學校,廚房學校。院落之間有通道,房間通過墻壁與後通道相連。水通過石流供給內屋,供品靠內外相通的墻洞。冬季各房間取暖采用中國傳統炕式。城堡裏有50多個糧倉,可以儲存大量的糧油。地下埋了很多煤,還有兩口磚井。萬壹發生戰爭或饑荒,即使城門連年不開,也有足夠的生活保障。此外,內殿北殿東西兩端的硬山上還有吊橋,連接城墻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