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齊魯民俗的差異深刻影響了山東民俗的地域性差異和復雜性。這壹歷史事實有力地表明,民俗的形成和演變與壹定時代的政治、經濟、文化條件密切相關,相關條件往往因地而異。姜尚采取“因俗而簡”的政策治理齊。因此,齊的習俗繼承了東夷的文化傳統,較少受禮制的束縛。他們以利商、尊賢、重功的方式行事,更帶有商品經濟的色彩。魯風俗試圖以周禮取代原有的文化傳統,周禮以抑末、崇禮、重教為基礎,更為自然、經濟。雖然齊魯風俗壹如既往的不同,但是,源於東夷文化的傳統都是以禮義為民俗核心的,方式方法的差異改變不了基本內容的壹致性。這壹時期產生的儒家思想對山東文化的傳承包括民俗起到了很大的規範作用。孔子所謂的“齊變魯,魯變陶”,是對這壹時期山東民間文化的壹個基本概括。秦漢統壹後,特別是漢武帝“獨尊儒術”後,孔孟之道的儒家思想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山東地區的民俗進壹步統壹在儒家思想的框架內,形成傳統。這壹時期,雖有數次朝代更替和民族文化的融合,但以禮儀為核心的民間文化傳統並沒有太大的改變。到了近代,隨著封建社會的衰落和西方文化的影響,山東民俗開始向近代演變。五四運動後,特別是抗日戰爭開始後,山東革命根據地的建立使壹代新風尚得以發展,如春風吹遍山東,深刻影響了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沂蒙山區的春節群眾文藝演出仍然沿襲著革命根據地的傳統,甚至稱呼女青年為“掃盲班”的習俗也和當年壹樣。
建國初期,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領導下,廣大人民群眾革故鼎新,新的風尚和風尚逐步形成,有力地促進了山東經濟社會的發展。1978十壹屆三中全會後,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山東經濟社會生活日新月異,新的民俗層出不窮,具有濃郁的時代氣息。同時,黨和人民政府采取各種措施凈化社會環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山東民俗受各種條件的影響,表現出自身的多樣性和地域性。
山東腹地濟南、青州、泰安、兗州,歷來是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自古四人有常業,常毅六歲有常禮,衣食住行有常制。其民俗傳承對周邊地區具有典型意義,可視為山東民俗的代表。這壹帶的曲阜、鄒城是孔孟之鄉,泰安有泰山,為五嶽之首,民俗特色尤為顯著。孔孟家的習俗不僅影響當地,而且遠及海內外。儒家的家庭習俗、祖先崇拜、婚喪嫁娶、節日習俗、衣食住行都是家庭習俗的典型例子。泰山是歷代帝王閉祠的地方,是人們朝拜的山,是研究民間信仰的活標本館,是開發民俗旅遊資源的熱土。在東部沿海地區,捕魚和外出經商的習俗最為突出。日照、榮成、蓬萊、長島是最典型的漁村。蓬萊、龍口(黃縣)、萊州(葉縣)沿海地區的居民沿襲著“爭利”的傳統,外出經商的習俗世代延續。彭、黃、葉等“商”不僅在東北,而且在京、津、滬等地也有很大影響。山東省東南部的沂蒙山區是古代文化起源較早的地區,既有山地特色,又有較多的傳統民俗。在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中形成的壹系列良好風俗習慣,在新中國成立後得到進壹步發展。魯西南和魯西北是黃河沖積平原,民俗與古黃河密切相關,獨具特色。它的傳統戲曲、音樂舞蹈、民間工藝(如剪紙、刺繡)都走向了全國和世界。山東的城市民俗也可以獨立形成壹個系列,其中有各種類型。濟南是壹座千年古城,到處都是老街、老字號、古俗。同時又是春城、湖城,北國江南的風情舉世無雙。青島是百年來異軍突起的新城,現代城市的氣息最濃。煙臺城市的發展,從明代的守城開始,到近代逐漸將周邊村落納入市區,最能體現城鄉壹體、土洋共存的特點。壹方面,土特產和特殊技能往往會導致當地獨特的風俗,特殊的風俗因特產而形成,如煙臺被稱為蘋果之鄉,萊陽是梨之鄉,肥城是桃之鄉,德州、昌樂是西瓜之鄉,樂陵、無棣是棗之鄉,章丘是大蔥之鄉,蒼山是大蒜之鄉,菏澤是牡丹之鄉,萊州是玫瑰之鄉,平邑是金銀花。因為有特殊的技藝而形成習俗,如蒼山蘭陵鎮、安丘景芝鎮、即墨市的釀酒、販酒習俗,東阿、陽谷、平陰的古制阿膠習俗,棲霞、穆平、乳山的放養柞蠶、織繭絲、吃蠶蛾習俗,昌邑、博興、臨邑的印戴藍印花布習俗。濰坊、平度、高密、陽谷章丘鎮、聊城、惠民清河鎮的印、賣、貼木版年畫習俗,高密聶家莊、臨猗褚莊、蒼山、惠民河南張、莘縣霍保利的泥塑藝人藝術習俗,郯城、鄄城劉家軒木質玩具藝人藝術習俗,曲阜凱雕藝人藝術習俗。從古至今,山東民俗文化因移民、交通、外出求等級而不斷進行區域間的交流,表現為民俗的演變,形成了吸收開放的趨勢。移民帶來的民俗文化對山東民俗影響深遠。明初實行“移民拓鄉”政策。當時山東省很多縣都被劃為“廣義鄉”。洪武二年至永樂年間,大量移民從山西洪洞縣槐花遷入山東德州、濱州、聊城、泰安、菏澤、濟寧等地,部分從濱州向東遷移。就這樣,山西移民幾乎遍布山東。“問我祖先在哪裏?《山西洪洞大槐花》這首歌謠在山東已經流傳了二十幾代。山西習俗對山東居民影響的痕跡依然存在。比如寒食節不吃火。相傳是為了紀念春秋時期晉國忠臣介子推。人們在寒食節制作的面條也被稱為“子推宴”。魯西北幾個縣的居民,很多都是明初從直隸(今河北省)棗強縣移民過來的。其中也有膾炙人口的歌曲:“妳的家鄉在哪裏?”直隸省棗強縣。“他們生活的地方,比如年畫、泥塑玩具等民間藝術品,還是比較接近棗強風格的。明初,從四川到山東的移民大多集中在萊州,所以萊州的風俗習慣與其東部鄰國不同。黃河口附近的利津縣和墾利縣在近代經歷了幾次官方安排和民間自發的移民,在這裏可以看到移民使民間文化相互交融的各種現象。墾利最初設在利津進行土地分析,幾乎所有的土地都是近百年來黃河帶來的泥沙沈積而成。利津開荒人稱之為“大窪”,開墾後稱之為“墾利窪”。地方在墾利縣周圍,風俗和利津壹樣。縣城東北,開荒人多來自壽光、廣饒,壽光最多,風俗與壽光相似;黃河口附近,1935年,洪水災民由政府從東平、梁山、平陰、陽谷等地遷來,基本保留了魯西南的風俗。上世紀60年代,勝利油田開發時,數萬工人攜家帶口來到黃河口,在原東營村建起了東營城。石油工人在川陜東北地區最為集中,於是東營成為川陜東北風俗與地方風俗並存的地方。元明清時期興盛的京杭大運河沿線碼頭城鎮,如山東省的德州、臨清、東昌(今聊城)、章丘、大鞍山、濟寧、南陽、臺兒莊等,受南北水運的影響,風俗習慣與山東其他地區有所不同。這些城鎮大多有壹條竹竿巷,集中了江南常見的竹編店;茶館臨街而設,鋪面格局、賣茶飲俗與江南茶館大致相同。濟寧的玉堂醬園是從蘇州沿運河遷來的,產品至今保持著江南風味,仍沿用“姑蘇老店”的招牌。臨清的哈達編織因喇嘛沿運河進京而興盛。江南嫁妝帶廁所的習俗流行於東昌運河沿岸的壹些村落。外出找工作帶來的民間文化交流,壹個典型的例子就是歷史上山東人去關東的時候。去關東的山東人大致有兩種不同的類型:壹種是舉家遷往東北農村和林區,帶有逃難性質,俗稱“被迫去關東”;壹種是他生活在山東,但大半輩子都在東北做生意,俗稱“居田”。他們把山東的風俗帶到東北,帶回山東。長期的交流使兩地的民間文化有很多相似之處,尤其是壹些內容相同的民間故事,如禿尾老李的故事、人參的故事等,在山東和東北地區同樣廣為流傳。山東風俗受東北影響,尤其是膠東。長白山滿族的家鄉有用豆粉蒸燈籠的習俗。其中有壹種倉庫形狀的燈籠,俗稱“月亮”。蒸燈籠的時候可以看到“月亮”裏的水汽,預測未來幾個月的水旱災害。這壹習俗在長白山地區幾乎失傳,但被榮成、文登人繼承下來。山東的民俗學研究起步較早,成果頗豐。五四時期,北京大學創辦《歌謠》,向全國征稿。當時山東人響應,收集了幾十首山東民歌,以“歌謠”的形式發表。20世紀30年代,有人收集出版了《山東民間兒童遊戲》等書籍。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革命根據地軍民利用各種形式的民間文藝創作了許多群眾喜聞樂見的作品,激發了廣大軍民的革命熱情,壹時成為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