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自主品牌的生力軍,藍兔汽車今年勢頭強勁。東風公司將藍兔定位為可持續發展的高端民族汽車品牌。這麽高的調性,怎麽能拿出點幹貨呢?
最近,藍兔在2020中國車身大會上發布了兩項世界首創的車身技術,這是為了安全而進行的技術升級。由於車身技術主要基於傳統的材料和結構技術,其更新換代的速度要比智能網聯技術慢很多。在東風汽車之前沒有雄厚技術積累的前提下,掛“世界第壹”的字樣,確實風險很大。
我們有必要關註藍兔車身的技術實力。
這項技術是針對特定型號的技術演示。在iFree量產版白車身上,藍兔汽車應用了兩項新技術:
1.車身結構方面,首創TRB+貼片復合結構熱成型a柱,B柱采用TRB鋁矽塗層熱成型材料;
二是車身強度方面,在全球車型中首次使用2000MPa鋁矽塗層汽車車門防撞梁。
IFree量產版面向中大型智能電動SUV。
第壹個方案是關於車身結構的方向,所以重點放在A柱和B柱上是對的,因為A柱和B柱在抵抗正面碰撞、側面碰撞和側翻事故中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為碰撞不同,A柱和B柱的重要性也不同,翻車事故最能體現他們的綜合能力。所以在A柱和B柱* * *共同作用的車頂靜壓(翻車事故評價)方面,藍兔發布了具體的測試數據,稱這種第壹種結構方案可以使車身的峰值壓力達到100kN以上。
這是什麽概念?就國內而言,中大型SUV的車頂峰值靜壓是60kN~80kN,比較常見,然後就是優秀。
雖然車輛側翻事故僅占交通事故總數的3%左右,但側翻事故造成的乘客死亡率卻是所有交通事故中最高的,占10%以上。
比如途觀L,沃爾沃XC60,奔馳GLC,尺寸和iFree量產版差不多?l,峰值荷載分為67.876KN,91.677KN和122.438+06kn..iFree量產版超過100KN,性能確實不錯。
數據來自中國保險研究院
關於車身強度,藍兔汽車強調,2000MPa鋁矽塗層材料制成的車門防撞梁強度高,耐腐蝕,這在世界上還是第壹次。
單獨把車門防撞梁拿出來很有意思。車門防撞梁的評估平時不太重視,但作為抵抗側面碰撞的關鍵加強件,可以起到減少碰撞侵入量的作用。還有為什麽要提防腐的問題?車門很容易進水。其實車門內部也設計了排水槽,是為了方便進來的水盡快流出來。
從公布的信息來看,我們有必要從兩個方面進行解讀。
第壹,它們的實際效果是否被誇大了;
第二,這些技術與行業內的表現相比如何?
準確地說,車頂靜壓測試並不完全看峰值壓力,而是計算車頂最大承載能力與車輛整備質量力的比值。這個不難理解,因為汽車翻滾時對車頂的壓力來自於身體的自重,胖子的頭著地肯定比瘦子的頭著地危害更大。
根據IIHS規則,當載重與車重之比達到3.25或以上時,被認為是“可接受的”,超過4才算達到“良好”。途觀L,沃爾沃XC60,奔馳GLC?L的載荷質量比分別為4.44、5.06、6.75,都表現不錯。
然而,由於藍兔尚未量產,自重數據尚未公布。考慮?iFree量產版藍兔定位於中大型智能電動SUV。沒有采用全鋁車身設置,車身重量更大,預計與沃爾沃XC60相當。
至於技術手段本身,TRB+貼片復合結構的應用還不錯。TRB指的是變截面軋制技術,其優點是有效提高抗彎能力。對於曲率較大、易受碰撞損壞的a柱來說,是壹種極好的技術手段。TRB變截面軋制技術也有助於輕量化改進。它的方法是在沖壓前,在特定區域減薄板材。沖壓後,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浪費,並且可以減輕非承載部分的重量。
但是,TRB的技術並不為藍兔所用,比如上汽通用在武漢的武漢工廠。所以要看元素補丁有多高級。其實“patch”在英文裏指的是Patch,對應汽車的時候就是加強板的意思。
就技術思路而言,並沒有什麽特別新穎的地方。相比寶馬7系采用的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加強板,還是比較弱的。但考慮到成本內的安全措施都用上了,還是值得肯定的。
車門防撞梁壹般用1000~1500Mpa高強度鋼,藍兔采用2000MPa鋁矽塗層材料的車門防撞梁,還不錯。
但是對於SUV來說,尤其是定位純電動SUV的量產版藍兔iFree,其實更關鍵的部件還是門軌。因為車身姿態高,側面碰撞時門軌會更多的參與碰撞。而且考慮到現在電池組會設計在底盤上,門軌梁的強度和結構設計變得更加關鍵。這也是為什麽特斯拉、蔚來等品牌都在欄桿上有新穎的設計。
模特?3.門軌內板設計了中空結構的加強梁,可以加強抵抗碰撞的能力。
蔚來ES8采用壹體式空腔底梁設計。
對比這兩款車型,藍兔iFree量產版的門檻梁采用的是厚度超過1500MPa的熱成型鋼,但並沒有規定結構,應該是沿用了傳統的車身設計,並不是特別新穎。
除了以上,藍兔iFree量產版白車身高強度鋼占比75%,其中1500MPa以上的熱成型比高達31%,主要用於車身A?柱,b?立柱、門檻、中間通道、座椅橫梁、前後縱梁、前後門防撞梁。
從這組數據來看,它的整體表現還是相當不錯的。作為對比,熱成型鋼的比例領先於奧迪e-tron(27%)和寶馬X7(16%)等眾多豪華品牌。
此外,白車身的整體協調性和韌性也要考慮進去。扭轉剛度是壹項重要指標,藍兔iFree量產版白車身的靜態扭轉剛度高達39.3 kN·m/deg。這個水平和蔚來ES8(44.14N·m/deg/deg)相差不大,但是比主流的20kn·m/deg ~ 30kn·m/deg好太多了。
高扭轉剛度,更好的乘坐舒適性和更好的NVH性能。
不過需要註意的是,這裏的抗扭剛度應該包含在電池組中,因為電池組會加強白車身的抗扭剛度,所以數據可能有所誇大。
作為對比,我估算過蔚來ES8的白車身扭轉剛度是32.6?n·m/deg左右,但即便如此,即使量產版藍兔iFree的白車身扭轉剛度降低到29.3 KN·m/deg,性能還是很不錯的。
從時間線上看,藍兔汽車於2020年7月正式發布品牌戰略和首款概念車iLand,9月發布全球首款量產概念車iFree。基於iFree的中大型智能電動SUV完成了高溫高原測試。2021量產前,將完成全球“三高”、“特殊事件”、“全面增強”的嚴格測試。
在短短的壹兩年內,藍兔的任務是緊迫的。從今天的分析來看,我們不能說藍兔iFree的量產版有多驚艷,但能使用的好技術確實是在可控成本範圍內使用的。為了支持民族品牌的崛起,我想在合理的範圍內,大家都不會特別註重宣傳。2021年快到了。祝藍兔好運。
身材?|?來自網絡
本文來自車家作者汽車之家,不代表汽車之家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