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布朗族的傳統節日

布朗族的傳統節日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猛海縣的布朗山、八達、西定、羅達,其余分布在臨滄地區的雲縣、鎮康、永德、雙江、耿馬和瀾滄、墨江、景東等縣。布朗族的祖先在古代就生活在這壹帶,漢代以前的古籍就有記載。古書稱之為普、普子滿、普滿、普仁、普子。自稱布朗族的有很多,比如猛海的“布朗”,瀾滄的“翁公”,雙江、雲縣、墨江的“艾娃”。漢族和其他民族壹般稱之為“普滿”或“普滿”。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根據廣大布朗族人民的意願,統稱為“布朗族”。

布朗語屬於南亞語系孟緬語族,部分人講傣語、佤語或漢語。如果沒有母語,有些人會說漢語和傣語。

布朗族的衣服多為自制土布,以藍色和黑色為主。布朗族男子身穿無領上衣,雙排扣外套,黑色肥褲,黑色或白色布頭。布朗族老人喜歡把辮子紮在頭上,而男人有戴手鐲的習慣。布朗族婦女穿著緊身無領上衣,黑色或有圖案的裙子,壹根腰帶,小腿上紮著綁腿,頭上挽著發髻,頭上圍著壹個大發髻。他們大多喜愛銀耳環,銀耳環落在肩上,飾有紅色和黃色的花朵。布朗族的年輕女性風格獨特,耳環上有明亮的耳朵。

布朗族以旱谷為主糧,輔以玉米、蕎麥、大豆、豌豆。食物短缺時采摘野菜。蔬菜有大白菜、青菜、冬瓜、南瓜、茄子、辣椒、韭菜、西紅柿等。牛、羊、豬和雞是最常見的肉類,它們經常捕食野味和昆蟲。菜品的烹飪手法多為清炒和涼拌。許多種類的遊戲,如魚、蝦、蟹、蟬、昆蟲等。,壹般都是用煎、炸、蒸等方法烹調,如炸螃蟹、炸蜘蛛、蟬醬等。酸味食物,如酸筍、酸肉、酸魚等。,經常被腌制。制作方法與當地其他民族如傣族基本相同,但布朗族腌制酸菜時往往在上面放壹層米飯。

布朗族人喜歡喝壹種具有獨特民族和地域特色的飲料——酸茶。酸茶的制作方法是:先將新鮮茶葉煮熟,放在陰涼處,待茶葉變酸後,放入竹筒中,再將竹筒用竹筍葉包裹後埋入土中,三四個月後取出,即成酸茶。布朗族有嚼茶的習慣。此外,他們還有嚼煙的愛好。嚼煙的方法是用少許煙草包裹Penang @pnt,然後加入沙姬、蘆葦、檳榔(檳榔性涼,有防蟲護齒的作用)、紅石灰等。,並在口中慢慢咀嚼,每次持續-十幾分鐘,煙渣呈紫色。布朗夫婦長期嚼煙,連牙齒都被染成黑色。棕色人種抽煙嚼煙,不分男女。男人喜歡濃烈辛辣的煙,女人則經常用長長的煙壺抽柔和清淡的煙草。

布朗族居住的甘蘭竹樓是竹木結構,與傣族的竹樓大致相同。房屋風格多為上下兩層,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樓下的地面是用長竹條鋪成,壓制成寬竹板;臥室和接待區都鋪了地墊,進房間必須脫鞋。樓上客廳有壹個方形壁爐,壹家人就住在旁邊。房子裏幾乎所有的家具都是竹子做的。壹般竹樓可以住20年,茅草屋頂每兩年用壹次。

布朗族實行族外婚姻和壹夫壹妻制。青年男女從戀愛到結婚相對自由,但也受到父母的幹涉。

布朗的婚禮也不同尋常。壹對新人的婚禮會重復兩三次。第壹次訂婚後,女孩被帶到男方家綁線。之後,新娘和新郎各回各家。雖然新郎每天晚上都會待在父親家,但白天還是會回自己家工作生活。直到第二次婚禮,新娘才正式嫁入婆家做媳婦。第三次婚禮通常在孩子出生後舉行。這次壹定要殺豬殺牛,喝喜酒招待全村的親朋好友。

布朗族的喪葬習俗各地大致相同。死後請佛或法師念經驅鬼,三日內出殯。壹般村裏都有公共墓地,按家族或姓氏劃分。土葬很普遍,但死者被殺,有些地方還實行火葬。

過去,布朗族信仰鬼神,崇拜祖先。西雙版納的布朗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這與傣族人的影響是分不開的。佛寺和壹切制度都和傣族人差不多。

布朗族節日豐富多彩。

布朗族傳統的祭祀當地神靈的節日是壹個民間宗教節日,在每年的農歷正月初壹舉行。節日期間,布朗族的家庭邀請巫師主持祭祀,祭祀時其他人要回避,只允許父母和巫師留下。祭祀有壹只紅公雞,壹升糧食,壹碗米飯,壹杯茶和半斤酒。祭祀時,大門應緊閉,嚴禁外人入內。巫師殺了雞,把雞毛和內臟埋在大門的右角,念了壹段禱文:“祈求土地神保佑人畜平安,今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祭祀結束後,雞被父母和巫師煮熟吃掉,剩下的祭品被巫師拿走。犧牲後,這家人被允許回家。

布朗族的松坎節是壹個來自佛教的詞。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布朗族的傳統節日是壹個民間宗教節日,在每年農歷四月十四日至十六日舉行。

根據當地的傳說,世界上的壹切都是由壹個巨人神和他的十二個孩子創造的。後來太陽的姐妹和月亮的兄弟壹起出來,造成了地球上的大旱。巨神也做了弓箭,殺死了八個太陽和九個月亮,留下壹個太陽和壹個月亮嚇得躲了起來,世界失去了光明和溫暖。大神請了許多鳥獸來請日月。最後我說服了太陽和月亮,答應太陽白天出來,月亮晚上出來。從那以後,每年的松坎節,當地的布朗族都要早起迎接太陽,提前在村東搭起五顏六色的棚子。在那天太陽升起之前,人們穿上新衣服,帶上壹張擺著糯米、酒、肉和香蕉的小桌子,來到五顏六色的棚子裏。冉冉的太陽升起時,村裏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歡迎儀式,布朗族人迎著太陽載歌載舞,然後就地吃早餐。

布朗族端午節端午節是中華民族和布朗族的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五月初五舉行。

然而,在雲南省施甸縣的節日形式上,布朗族和漢族有壹些不同。節日期間,布朗族還有給牛洗腳的習俗。節日期間,村裏的老人戴著帽子,紮著麻纖維,手裏拿著柳枝或黃泡泡枝掃著門道,以示對主人平安、整潔的祝福,並牽著壹只小羊在村裏遊壹周,在每家門前插上紅紙做的小條幅。主人把清水灑在老人和村長身上,意在洗掉牛腳的痕跡。全村走訪完畢後,村裏的長輩和領導把羊牽到村外的大樹上宰殺,每家每戶聚壹碗米煮羊肉粥,全村人共享,祈求平安。

布朗族沙堆節是雲南省布朗族的傳統節日,是壹個宗教節日。每年農歷五六月舉行,日期不定,節日壹天。

過年堆沙餵佛。於是這個節日習俗就形成了。另壹種說法:沙節是為了紀念在洪水中淹死的母烏鴉而舉辦的。節日期間,布朗族男女老少都要沐浴更衣,然後去寺廟拜佛。在廟裏,他們用沙子搭建三五座高約三四尺的寶塔,頂端插壹些用彩紙包裹的竹枝。大家圍坐在塔上,聽佛祖誦經或講述歷史傳說。

布朗族用布朗語慶祝新年。雲南省布朗族的傳統節日是在每年傣族歷的六月舉行。具體日期未定,節日持續三天。

節日期間,布朗族的每個家庭都要準備節日用品,宰殺雞、豬或牛。女人用糯米粉拌上糖,包好芭蕉葉,蒸熟後送給對方。富裕的家庭還會邀請佛祖和和尚到家裏念經。年輕的布朗族人聚在壹起跳舞、唱歌和進行其他娛樂活動。節日最後壹天早飯後,家家戶戶都要背著壹袋肉飯去佛寺取水。他們認為佛寺裏的水可以消除疾病。節日期間,全村將停止生產。如果附近村落的傣族、哈尼族、拉祜族的人前來慶祝,全村人都要熱情招待,並把他們帶來的禮物送給村神“大和那曼”和建寨鼻祖“費翔”後,再進行分享。

宋初布朗族布朗語,意為新米節。雲南省的布朗族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七月舉行,為期壹天。

蛇節壹般是因為人們認為蛇吃的不多,所以食物會很好吃。節日期間,布朗族家庭要去地裏掐新谷子,到了地裏要面朝東方。在把小米帶回家的路上,他們要邊走邊叫它“谷之魂”並壹直叫它進村,捏好的小米要送到廟裏祭祀。祭祀結束後,我以為佛吃了新米,然後全家人聚在壹起吃新米。停下來?雲南省猛海縣仙尼布朗族宗教節日是在每年傣族歷的8月15日舉行。

相傳是佛祖帕昭果達瑪(即釋迦牟尼)的忌日。這壹天,布朗族佛寺的僧人誦讀毗濕奴經(即佛經),人們陸續向寺廟捐款捐物,以示紀念,祈求佛祖保佑。

布朗族的布朗語Howasa,意思是關門日。雲南布朗族傳統節日是壹個傳統的民間節日,在傣族歷每年的9月15日至11月底舉行。

在節日的第壹天,布朗族家庭會送壹對蠟棒和壹朵花到部落首領的家裏,以祭祀他們祖先的靈魂。祭祀結束後,他們會象征性地跪下洗腳,祈求安康。族長也要說些吉祥的話。在這壹天,年輕人向他們的長輩磕頭,女人向男人磕頭,孩子向他們的父母和兄弟磕頭,而整個家庭,無論老少,都向門、樓梯和家具的靈魂磕頭。布朗族認為自己不會被虎豹傷害,外出勞動也不會受傷。節日期間,禁止年輕人串姑娘,結婚。

布朗族的腰什拉節也叫腰羅羅和茜拉,在布朗語中的意思是腰羅羅。雲南省西雙版納布朗族的傳統節日在傣族歷的每年十月舉行,為期兩天。

若斯拉的主要活動是祭祀死者,節日期間停產。第壹天,每家每戶都讓佛祖和和尚在芭蕉葉上用傣語寫下他們死去的父母、兄弟和孩子的名字,並將蒸好的豬肉分成四小袋,分別送到墓地、寨頭、寨心和佛寺。第二天,布朗族的家人把衣服、裙子、褲子、包頭和壹些錢送到了佛寺。這壹儀式在布朗語中被稱為“壽世拉”,即給死者。當晚送供品的布朗族人住在佛寺裏,希望能在夢中見到死去的親人。

奧瓦薩的棕色語言,意思是開業日。雲南省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布朗族的傳統節日是在每年傣族歷的12月15日。

  • 上一篇:壯族主食是什麽
  • 下一篇:曹瑋峰、徐長興論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