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專門為中國設計的。版權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這是壹個需要慢慢讀的小鎮。城中有山,山下有湖。湖光山色勾勒出的江南韻味,讓世代生活在這裏的人們與自然和諧相處。這是壹個被時間精心雕琢的小鎮,千百年流傳下來的文化脈絡在這裏烙下了它的內涵,綠玉山、大尚湖、簡單的菜肴、清茶...這是常熟。
當我踏上虞山生態步道,我的常熟之旅正式開始。“壹城壹山壹水,舒適生活”,常熟虞山文化旅遊度假區風雅十足,春天看尚湖牡丹,夏天摘寶堰楊梅,秋天賞虞山紅楓,冬天聽古寺鐘聲,是這裏的“四季歌”。這個時候,春末夏初,樹木成蔭,綠意盎然。路口的街道上不時能看到方便遊客的景點地圖和指示牌,讓我這個初來乍到的人,在這個已經悶熱的季節裏,感到壹絲涼意。
虞山因吳文化始祖虞仲長眠於此而得名。“七溪皆通海,十裏青山半入城。”這座入城的青山就是玉山。廬山如螺,東伸入城的古城墻依山而建。爬進城裏,就能看到青山綠水和古城小巷。
尚虎與玉山相依。所謂“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尚湖因姜尚隱居於此垂釣而得名。尚湖山水相映,溫婉宜人,渲染出迷人的江南韻味。數百畝池杉林,被稱為湖中“水上森林”,是成千上萬只蒼鷺的天堂。
尚湖之濱的高爾夫球場,依山傍水,山水融為壹體。球道綠樹成蔭,錯落有致。兔子和小鳥在樹林和草叢中跳躍,湖光山色盡收眼底。
常熟古稱秦川。古城是山、水、城的結合體。詩中說:“七溪水過鄉間,山飛青入城。”城內古河道縱貫南北,小橋流水,枕河而建的店鋪和民居,雅致的園林和幽深的小巷令人神往。秦川河清澈幽靜,沿河民居白墻黑瓦,長廊中偶有亭臺樓閣,是壹幅江南水鄉的好畫卷。
都說蘇州園林天下第壹,文化底蘊深厚的常熟古城傳承了蘇州園林的典雅。曾園、趙園、燕園等古典園林錯落有致,堪稱古代建築的傑作。曾園,原名徐闊園,俗稱曾家園,清末著名小說家、法語翻譯家、《惡之花》作者曾樸故居。清朝光緒年間,曾樸的父親在120多年前的明朝萬歷年間的小王川園的壹些廢墟上安家。增元依山傍水,環境清朗,有“半城半野,半山半水”的美譽。
與曾園相鄰的趙園,也是小王川園遺址的壹部分。它原本是壹個私人花園。清同治、光緒年間,常州人趙烈文傾力建造此園,稱趙園、趙無園、趙虎園。民國時期,趙園被常州人盛宣懷購買為常州天寧寺下院,取名“靜荷社”。趙園以水景取勝,所有景點都圍繞著水池而建。高低不平,是典型的蘇式園林建築,布局得當。現在,為了更方便遊客遊覽,壹墻之隔的曾園和趙園連接起來,合並成了曾趙園。
這是壹座雅致的園林,燕園,又名“江園”,是清乾隆年間臺灣省知府蔣元淑所建。花園不是很大,但是裏面的建築精致漂亮,雅致,花木扶疏,是典型的江南園林。庭院內部最好的代表是“巖谷”,這是壹座由玉山的黃色石頭制成的假山。相傳為清代疊山名師葛所作,是葛傳世的僅有的兩部優秀堆石作品之壹。
虞山公園東入口的怡清園,依山而建於虞山墻下,是壹座結構精巧、精美絕倫的微縮園林。怡清園由上海同濟大學建築師司馬權教授設計。青墻黛瓦,怡情樓、晚亭、貴妃亭、假山、古樹環繞。坐在亭子裏,邀上三兩好友喝茶清心,是極其優雅的。或者去公園裏的兩岸書院看看,百年建築,古樹參天,名木參天。還有元明時期的寶石。
七溪萬水皆通海,十裏青山半入城;禪房蜿蜒,方塔落日元。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常熟,文化底蘊深厚,文化名人眾多...
常熟古稱“秦川”。因為古城裏有南北平行的七條河,像古琴的七弦,還有明代嚴天池創立的虞山琴派,壹定要來常熟聽壹場古琴。古琴藝術(玉山琴派)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朱,繼承了玉山琴派“古樸、悠遠、寬廣平和”的傳統。他的鋼琴音樂風格自然天成,兼具魏晉風度和宋詞意境。他瀟灑多變的演奏將玉山琴風帶到了壹個新的高度,在當今鋼琴界享有盛譽。
赭石是壹種天然礦物顏料,也是中國畫的主要顏料之壹。玉山赭石質地細膩,色彩豐富,是國畫的理想顏料。歷代畫家都把玉山赭石視為珍貴的顏料,並用它制作硯臺。如元代畫家黃,在常熟出生長大,對虞山赭石研究頗深。玉山赭石也成就了黃輝煌的壹生。大家如“六卿”、吳昌碩等,對玉山赭石硯倍加珍惜。
常熟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宗宏興繼承家族傳統,制作的虞山赭石硯,集顏料與手工藝於壹體,深受畫家喜愛。
常熟花邊又稱常熟繡,已有70多年的歷史,是我國著名的手工雕刻刺繡品之壹。常熟花邊以棉、麻、化纖等面料為原料,使用繡花針,針法60余種,采用雕花繡、貼片繡、畫繡、影繡、鑲嵌繡等工藝技術。常熟花邊曾經是外貿的明星產品,工藝精湛,色彩艷麗,典雅大方,顏色多樣。它不僅是壹種日常用品,也是壹種藝術裝飾品。有幸在燕園見到並見證了常熟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謝燕月老師示範花邊技藝。
旗袍,中國女性的傳統服飾,被譽為中國的國粹,女性的國服,只有旗袍才能詮釋東方女性的優雅與風情。位於尚湖風景區水街的常熟楓溪文化藝術中心,以旗袍為起點,集“文化尋根、創意尋源、參與體驗”為壹體,以身心互動、深度實體旅遊為主要創意,沿著當地傳統旗袍制作的脈絡,衍生出茶藝、香火、插畫等相關旅遊業態和文化產品。在楓溪文化藝術中心,了解博物館裏的旗袍文化,或者幹脆來個手工體驗,再泡壹杯清茶和朋友聊聊天,江南的慢時光就這樣悄悄過去了。
選擇壹個城市生活,* * *壹人白頭;找個山死,開店。在常熟,七夕水是壹家小資店,主要經營咖啡、茶、甜品,也提供壹些書籍。俗話說,有山有水的城市,生活自由自在!常熟人喜歡放松,喜歡去湖邊,在山上放松,所以七溪水和虞山結合在壹起,打造了壹個放松心靈的地方。
七夕水城西亭店,即大石山房,位於玉山西亭景區半山腰,亭臺樓閣,綠樹成蔭,風景秀麗。找琴聲,喝壹杯茶,看半卷書,真是偷了半天閑。老板娘石碧蘭說希望“開壹家溫暖的店,溫暖這座山”,她做到了。
常熟是壹座慢生活的城市。讓我們去茶館,參觀古城,探索當地人的生活。那種藏在胡同裏的老房子裏喝茶的感覺,在大城市裏很難找到。藏在玉山腳下靈堂巖的“南蘇園文創空間”就是這樣壹個地方。古樸的庭院裏,小橋流水,繁花似錦。不僅是喝茶的好去處,還經常組織各種文化藝術交流活動、沙龍、茶會分享,為各行業提供會議、文創、空間規劃設計、視頻、文化拍攝等文化創意服務,打造屬於常熟的文化創意品牌和人文客廳。還有壹只好客的貓,會在客人離開的時候依依不舍的送客人出去。
走過千山萬水,安心才是妳的歸屬。離家不遠,安頓下來就夠了。南蘇苑總有壹杯茶給妳。
其實常熟的壹天,就是從壹碗蘑菇油面開始的。蘑菇,真菌的壹種,《吳菌譜》中說“生於樹上者為蘑菇,生於地下者為真菌。”蘑菇油來自虞山上的野生菌類,只有常熟本地才能吃到。“在純凈的早晨,在古老的寺廟附近,早期的陽光指向樹梢……”蘑菇面始於小福子廚,80年代從小福子廚傳到寺外。所以,要想吃到最正宗的蘑菇面,還是去廟裏出來的叫“望月樓”的老面館吧。清晨,望月樓的樹林熙熙攘攘,找個空位等壹會兒。面條來了,混著野蘑菇特有的香味。配上牛排和魚排,香椿,竹筍等配菜,壹大碗面壹掃而空,再來壹杯綠茶,舒服!
地處魚米之鄉的常熟,食材豐富,飲食講究季節性和營養。各種菜品小吃從選料到加工甚至裝盤都獨具特色,其飲食文化堪稱輝煌。比如在這家名為“9019九零壹九”的餐廳,除了常熟本地菜,還有很多創意菜品,比如雕醉膏蟹、許儀小龍蝦、清蒸虎斑、手抓茶香黑豬排、荔枝蝦球生態蝦餅等;位於尚湖富水堤的“望魚臺”,飽覽湖光山色,飽覽青山綠水間的旖旎風光,品嘗香芋扣肉、熏魚、糖醋豬排、龍蝦雞頭飯等湖光山色的特色新鮮美食,愜意至極。除了這些特色餐廳,常熟的農家樂大多依山傍水,風景優美。比如穿過茶園、竹林中的健康步道而來的“清風院”,在這裏可以吃到桂花鴨血糯米飯、脆皮魚、野筍、紅燒鴨等美食,飯後適時來個枇杷。幸福!
徜徉於玉山的尚湖,徜徉於大自然,入住於山野的驛站、民宿或街頭,更能體會江南古城的溫柔...如位於虞山腳下的精品酒店“月山軒”,以吳文化為背景,以虞山文化為主題,具有中國東風文化的氣質,酒店內還有壹座蘇式小花園,凸顯江南古典園林之美;設施完善的生態度假村“寶屋上湖村”位於上湖濱,植被茂密,文化體育設施優雅齊全,是家庭休閑、朋友聚會等小型活動的絕佳場所;如果妳喜歡B&B,由市中心壹條胡同裏的老建築改造而成的名為“日謝林溪”的精品B&B,不僅有家的味道,還能充分體驗常熟當地的文化生活。坐在樓上的露天平臺上,吃著茶,喝著花,很舒服。
常熟就像壹本厚厚的書,需要慢慢讀。短暫的參觀後很難體會到它的魅力,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解讀。如果有緣分,他們壹定會回來做精品的。
(張春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