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集之後,我的兒子仍然意猶未盡。我想說的是下面的情節。我拿出小說《三國演義》,讓他自己看。看了幾段,他說很多字很多意思不認識,不想看。畢竟他不滿八歲,還是纏著我解釋。我試著用現代話講了壹段話,兒子聽得更入神了。我突然靈光壹閃。如果有現代白話三國演義,不就解決了孩子讀書的問題了嗎?於是產生了把《三國演義》改寫成現代白話文的想法。
?《三國演義》其實屬於通俗小說,但作者是元末明初人,遣詞造句略顯古典。他們中的壹些人保留了壹些“篇章、散文和辭賦”,以及壹些作者自己的詩歌。所以沒有文言文功底的人很難閱讀,這也是孩子閱讀困難的原因。
從明清小說出現開始,中國就流傳著壹句話——“年輕時不看水滸,年老時不看三國”(這句話好像是金聖嘆說的)。為什麽這麽說?因為水滸講的是同樣的忠義,把謀反殺人當成精神,把劫掠當成英雄。年輕人血氣方剛,跟風是必然的。所以盡量讓他們少看點。三國主要以聰明、智慧、謀略為主,對“老人”(過去人的壽命短,40歲以上的中年人可稱為老人)感興趣。老年人想得太多,這對社會的統治是有害的。當然,當時間已經進入現代社會,就沒有這些所謂的禁忌了。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三國演義》取材於東漢末年的魏、蜀、吳歷史。始於東漢元年(公元184年)的黃巾起義,壹直敘述到晉太康元年(即吳國孫昊天基四年,即公元280年)吳去世。差不多用了壹百年。
第壹,字數減少了。《三國演義》原著有70萬字,我縮減到35萬左右。
其次,就語言而言,盡量避免使用文言詞語,如“我”、“妳”、“他”、“知”、“安”、“非”、“乃”、“此須”、“否”、“曰”、“焉”等。但成語基本保持不變,修訂中也增加了壹些成語。
?第三,在敘事方法上,增加了說話人的神情、場景、環境,增加了壹些人物的動作描寫。
?第四,摒棄了原著中褒劉貶曹的傳統,客觀地描寫了三國各自主要歷史人物的經歷。
?第五,壹些生僻字標上註音,方便讀者閱讀。
?第六,本書發表了作者自己的壹些觀點和解釋,全部標註在括號內。
最後,我主要從劇情出發,化繁為簡。《三國演義》涉及的人物多達1370個,有些人物完全沒有必要,出現很多奇聞軼事只是單純為了增加趣味。比如“裸辭曹”、“吉求雨”、“劉安割肉”等,既是封建迷信思想,也是糟粕。原創素材太多,劇情敘事顯得幹巴巴的,沒有肉。沒有好的記憶力,讀者很難理清頭緒。
?壹些明顯錯誤的情節被改了,讓劇情發展更有邏輯,主體更連貫,沒有混亂感和雜音。比如“侯文”是呂布再次殺董卓後的爵位,“丞相”是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被曹操恢復為丞相。原著都是之前出現過的。當然,小說可以是虛構的,也可以是可以理解的。而“工部侍郎太子服”(第二十二回)、“工部大臣鄧智”(第八十五回)等官職,本不該出現。“禮、兵、刑六部”對吏的稱謂是隋唐以後才出現的,這在後漢三國時期是絕對沒有的。
原著中的很多情節都是為了故事的發展而寫的,卻無法推敲。比如關羽過五關斬六將。守五關的將軍都是自己出來送死的。只要哪個將軍守著關隘不出來,關羽就可以振翅飛過去嗎?
再比如,傅皇後的父親為提出了“衣帶聖旨”。“衣帶聖旨”的目的是怕曹操的耳目遍布狄鹹,所以問題來了。伏完可以為狄鹹出謀劃策,所以他不怕曹操的耳目?等等,還有很多(詳見《三國演義》這本書的附錄)。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三國演義》寫作過程漫長,實際上是由集體提供藍本的羅貫中完成的。這個過程包括晉代史學家陳壽撰寫的《三國誌》、南朝裴松之的《三國誌註》、東晉撰寫的《漢書春秋》、南朝劉義慶撰寫的《世說新語》中記載的三國名人軼事、 北宋司馬光《資同治簡》中的《三國誌》、宋元時期民間藝人流傳的《三國誌》和《元初略》。 作者羅貫中是在上述史書、雜記、評話、戲曲的基礎上綜合加工而成的。我們現在看到的《三國演義》,經過清初毛倫、毛宗崗的修改,120回廣為流傳。可見對它的改動並不是不尊重,而是壹種需要。
這本書的情節雖然基本在原著的框架內,但內容和形式都做了很大的修改,所以取名為《三國演義》,以區別於原著。
是序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