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練習方法
這是通過真實的生活事件和生活情境,培養孩子基本的社會生活技能,增強孩子的相關知識,激發孩子的社會情感的壹種方式。這個特點就是充分利用現實生活,充分利用生活事件和活動中壹切可以利用的機會,讓孩子去實踐、去實踐,從而形成壹種鞏固或改變孩子的基本社會行為。這種練習方法是典型的邊做邊學。比如學生值日,自助服務,園區公益工作,與人打交道,解決矛盾。
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實踐方法不同於壹般意義上的生活活動本身。它包含了教育的目的要求,有時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幫助。不同的生活事件對不同年齡的孩子有不同的價值。選擇對孩子來說有趣、有挑戰性的生活活動和事件,是實踐活動取得成效的重要前提。社會行為的練習是壹個從熟悉到熟練的連續過程,某些社會行為的練習會持續人的壹生。
2.調查方法。
教師針對社會環境、社會事物、社會現象,引導和啟發幼兒通過各種途徑和手段收集相關材料,並對材料進行思考和分析,從而找出社會現象的存在狀態、社會問題的原因或社會現象之間的聯系。兒童社會教育中的調查法主要是解決“是什麽”和“為什麽”等問題。因此,調查方法是問題導向的。通過調查,孩子們對社會生活有了感性而具體的認識。因此,調查方法對於兒童的社會教育是重要的。對兒童參與情況的調查不同於對成人的調查。壹方面,調查內容簡單,容易找到,與生活直接相關,隱含的關系要相對明確。另壹方面,調查手段以視覺和感性為主,重要的是看、問、聽。
3.訪問方法。
社會領域的參觀法是指兒童進入壹定的現實社會場景,通過各種感官感知社會現象的情景。社會領域的觀察法主要是針對壹兩個社會事物或現象的深入觀察,以視覺為主要的感知通道。即根據社會教育的目的和任務,在園內或園外組織幼兒,讓幼兒通過對實際事物和現象的觀察和思考,獲得新的社會知識和社會規範教育。它能使兒童的教育活動與他們的現實生活緊密聯系,通過身臨其境、耳聞目睹來接觸社會、接受教育。參觀法的應用必須服從教育的目的,按照教育的要求進行。在參觀之前,教師的準備工作是根據教育目的的要求,確定參觀的地點、對象的步驟和參觀的計劃。參觀時,應引導孩子圍繞參觀目的進行觀察和感受。參觀結束後,教師要幫助幼兒對參觀內容進行總結,讓幼兒對參觀內容有壹個大致的了解。
4.表演方法。
教師有計劃、有目的地引導兒童通過肢體動作、語言、表情去體驗和感受某壹角色的情緒行為,從而達到社會-情緒發展的目標。壹般要有明確的主題。主題可以由孩子約定,也可以由老師和孩子共同決定。孩子們可以根據這個主題或者在老師的幫助下確定自己的角色。幼兒園社會教育的表現總是指向壹個特定的發展目標。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發展的需要和幼兒行為、情感發展的實際情況,確定表演主題的相應角色,並創設或引導幼兒創設幼兒表演的具體場景,為幼兒表演提供相關素材。壹般兒童表演的主題來源於現實生活事件或藝術作品(文學作品、電視等)。).關註兒童的現實生活,有助於豐富表演主題,激發兒童的表演欲望。
5.解釋法律。
講解法就是給孩子講解壹些簡單的基礎知識,讓孩子明白其中的規律及其意義,讓孩子知道壹些基本的事實,知道判斷事物的基本標準,即什麽是對的,什麽是錯的,怎麽做,為什麽要做。解釋不是兒童社會學習的唯壹途徑,但卻是重要的途徑。老師對孩子的講解不壹定是全班的講解,也可以是小組的個別講解。解釋法的使用有壹個基本前提,即依靠兒童自己的探索和思考難以把握事實、原因或規律的本質,或者兒童達到目的的時間成本過高。老師的講解有助於降低孩子理解的難度,或者讓孩子真正掌握相關內容。老師過於深刻的忽視孩子能力的講解,過於重復的忽視孩子興趣的講解,都不利於孩子的社會學習。解釋不是從道理到道理,往往需要舉例。幼兒園社會教育中的講解應該是感性的、生動的、具體的,在關註兒童興趣方面有過經驗。
6.說話。
交談是教師與兒童、兒童圍繞某壹問題進行的思想情感交流。語言交流是其核心表現形式。往往表現為師生之間、幼兒之間的相互問答。在幼兒社會教育中運用談話法,有助於幼兒表達對社會現象的體驗,有助於幼兒與幼兒教師分享自己的思想感情,有助於幼兒形成壹些正確的觀念。教師的指導在對話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引導孩子進入談話的話題,表達自己的想法,提出自己的問題,使談話集中在教育活動的目標上。話題可以是老師引起的,也可以是孩子提出的,但任何話題都必須包含社會教育的目標,並且是可以商量的,即談話可以深入下去。壹般來說,話題越貼近孩子的生活,越有商量的余地。對話可以在全班或小組中進行。可以根據需要靈活組織。
7.討論法。
討論法是指老師和孩子圍繞壹個話題進行的思想碰撞或分歧。幼兒園社會教育有兩種討論:壹種是價值沖突的討論,比如誰對誰錯;第二,有很多可能的解決方法,比如如何幫助班上有聽力障礙的孩子。這兩種討論的相似之處在於有壹個討論過程。討論法的前提是有壹個可以討論的話題,這個話題要麽有價值沖突,要麽有很多潛在的可能性。否則,討論將難以維持。有時候,討論變成了泛泛而談,主要原因是話題不適合討論,不具備討論的特點。因此,它不是壹個真正的話題,而只是壹個談話的話題。在討論的過程中,老師的首要作用是引導,而不是引導。教師在參與孩子的討論時,要少問多談,即表達自己的個人觀點,從而引發孩子表達自己的個人觀點,在平等討論中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
8.價值澄清法。
L.E. Lasses等人合著的《價值與教學》壹書對其進行了系統闡述。價值觀澄清的基本內容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每個人都按照自己的價值觀行事。雖然價值是相對的和個人的,不能由他人灌輸,但理性的人類應該能夠學會使用“評估過程”來應用這種方法。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通過與周圍人的接觸,逐漸形成對人相對穩定的態度。“價值澄清”是通過兒童內部的心理活動來選擇和確定價值,然後付諸於外部行動的過程。價值澄清有七個步驟:
(1)讓孩子自由選擇價值觀。
(2)讓孩子從盡可能多的選擇中選擇價值。
(3)讓孩子思考各種選擇過程及其後果,然後再做選擇。
(4)讓孩子珍惜自己的選擇。
(5)讓孩子公開表達自己的選擇,得到大家的認同。
(6)讓孩子按照自己的選擇去行動。
(7)讓孩子重復動作,使之成為個人生活。
運用價值澄清法,要強調兒童的價值是通過自身內在的心理活動和內心的情感體驗確立的過程,然後才會行動,是兒童由內而外主動建構價值的過程,思想和行為壹致。它重視孩子的價值行為,在公共場合和獨處時都能保持壹致。然而,該理論的主要不足之處在於它忽略了個體價值觀的確立必須在外部教育條件下進行才能取得結果。對於幼兒來說,他們很難建立自己的價值觀,但他們依賴於外部教育或外部環境的刺激,只有通過自己的理解才能內化自己的價值觀。因此,確定價值的過程應該是在教育的影響下,兒童內部心理活動產生沖突的過程。價值澄清方法包括澄清回應法、價值投票法、價值排隊法。
9.共情訓練法。
換位思考就是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站在別人的角度去體會別人的感受。共情訓練是通過故事、情景表演、日常對話等方式讓孩子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緒體驗,讓孩子在以後的生活中對他人類似的情緒和感受有壹種習慣性的理解和分享。培養兒童的移情能力,可以形成兒童早期社會行為的動機基礎。觀察他人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情緒,分享他人的情緒,表現出進壹步的關心行為,都需要壹個有目的的教育過程。共情訓練的主要方式有講故事、編故事和表演情境。運用共情訓練法,首先要根據兒童社會性情緒發展的需要,選擇能夠滿足兒童年齡和認知發展需要的情緒和情感。其次,共情是建立在情感識別和命名的基礎上的。教師要從情感認同和情感命名入手進行教育。第三,共情也需要利用孩子的自我中心,通過情緒換位,讓孩子用自己的情緒理解別人的情緒,用自己的情緒體驗理解別人的情緒需求。第四,在共情訓練中,在選擇共情對象時要改變身份和性別,有利於訓練孩子對不同人物的共情,擴大共情對象,使孩子形成不受共情對象與自己關系影響的廣義共情。第五,共情訓練要與情境示範、行為實踐有機結合。可以讓各種形式相輔相成,讓共情訓練達到最佳效果。第六,共情訓練不應僅僅停留在理解和分享情緒上,還應教育孩子良好的行為,引導他們用良好的社會行為去關心他人。值得壹提的是,教師的共情能力和對共情訓練的態度會影響兒童的共情效果。因此,教師在運用移情訓練法時,不得不投入自己的感情。
10.觀察學習法。
觀察學習是由社會學習心理學家提出的。其代表人物班圖拉的核心思想是觀察和學習。通過模式模仿或觀察學習,個體直接學習新的行為模式。是兒童通過觀察學習獲得相應的社會知識和行為的觀察學習法。這種強調孩子主體作用的觀察學習法有三個好處:壹是孩子通過觀察、模仿、學習,可以立即學習到新的行為模式。第二,通過觀察和學習,可以激發隱藏的行為傾向成為外在的實際行動。第三,行為模式的模仿可以改變、消除或強化個體原有的行為模式。社會心理學家將觀察學習的過程分析為四個步驟,針對四個步驟也有壹些對教師的基本指導要求:
壹個註意。兒童關註模仿的行為模式。教師應該設計和提供容易吸引孩子註意力的行為模式。這種行為模式應該具有鮮明的特征或權威感等顯著特征。
b內存。兒童註意觀察後,刺激被儲存在大腦中,留下明顯的記憶。老師要給孩子壹個記憶的機會,圖案的出現停留更久,行為更慢更清晰。
c行為回來了。觀察並記憶新的行為模式,在動機的作用下再現相關的模式行為。為了使觀察到的模式表明兒童自身的行為需要驅動力,教師應該為兒童提供實踐觀察到的行為模式的環境和條件,盡管起初只是粗略的近似。
加強或調整。模式行為經常重現,需要受到密集刺激因素的影響。如果學習者看到模式行為被別人獎勵或者自己的模仿行為被獎勵,就是正強化,會增強孩子產生模式行為的欲望,反之亦然。“強化還是規範”的作用取決於個人對獎懲的態度。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對好的榜樣行為給予積極的態度和評價,產生正向強化。如果教師應該試圖抑制不良行為模式,就應該在內部表征轉向外部行為的中介過程中消除這種行為模式。
11.角色扮演法。
角色是指在社會中擁有相應地位,承擔壹定責任,遵守特定社會規範的個體。角色扮演是兒童遵循角色要求和期望的壹系列行為。角色扮演法是在現實社會中創設壹定的情境,讓兒童扮演壹定的社會角色,讓兒童進行與這個角色相壹致的、符合這個角色規範的社會行為,並在這個過程中感受角色之間的關系,感知和理解他人的感受和行為體驗,從而掌握自己應該遵循的社會行為規範的道德要求。Stopa用實驗來檢驗兒童角色扮演活動對兒童道德行為發展的影響。實驗表明,經過角色扮演訓練的兒童能夠理解角色行為的特點,並通過承擔某個角色,將自己置於角色的情緒中,有利於利他行為的產生。
“教育有規律,但沒有固定的規律”,這是教育的重要特征。對教育的明確選擇是基於教育過程本身的規律性,而不是任意的。教師需要發揮自己的教育機智,根據條件的需要,藝術地對教育進行再創造、再加工,並靈活、藝術地運用於教育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