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如何寫壹篇幼兒教師論文

如何寫壹篇幼兒教師論文

學前教育的最終目的是遵循兒童身心發展和認知水平的特點,逐步提高和改變兒童的認知和行為水平。以下是我為妳收集的關於幼兒教育的論文內容。歡迎閱讀參考!

幼兒教育文章1

生活化幼兒教育的意義與實施

隨著社會對教育民主化、回歸生活教育和可持續發展教育的重視,現代課程發展的基本理念呈現出許多新的特點,回歸生活課程的教育理念越來越受到關註。“回歸生活世界”已經成為教育界許多專家、學者和教育工作者的共同願望,這壹願望通過課程得到了體現,成為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壹個核心理念。因此,幼兒園的課程應該是生活化的,讓幼兒在壹天的活動中,在生理、認知、情感、社交等方面得到和諧發展。

1.幼兒教育與幼兒發展的關系

學前教育內容的選擇和組織應充分考慮兒童的學習特點和兒童的認知規律,所選內容應相互關聯,並強調所選教育內容的趣味性和活動性,使學前教育貫穿於生活和兒童遊戲之中。因此,在實施學前教育的過程中,要註意從現實生活中搜集教育資源,從幼兒的日常生活中滲透德育、智育和美育。將幼兒的教育與生活緊密聯系起來,幫助他們在各種生活情境中獲得和體驗更多的教育,促進兒童智慧的不斷發展。在兒童生命教育過程中,教師要通過生命實踐充分體現教育價值,幫助兒童從活動中獲得和發展兒童生命教育,並因生活中多變的事物和各種有趣的行為激發兒童的興趣。可以引導孩子參與進來,讓孩子在不知不覺中體會到生活中的各種知識和技能。在實施幼兒教育活動的過程中,要註意激發幼兒的興趣。這是因為當孩子接受知識特征的發展變化時,我們要創設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拓展和提高自己的知識技能。幼兒園教師需要積極參與教學過程。

2.幼兒生活教育的實施策略。

2.1生活化選擇幼兒園課程內容。

在陶行知先生看來,教育只有通過生活來發揮力量,才能成為真正的教育。這就明確地告訴我們,在組織實施幼兒園課程時,五個領域的教育內容必須以幼兒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與幼兒的成長發展相壹致,因為幼兒的成長發展是從生活中的各種活動中獲得各種經驗,特別是直接經驗,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有些大班的家長經常抱怨孩子做事慢,穿衣服要半天,不刷幾次牙,或者玩的時候磨蹭。

為此,在9月份開班的“我是大哥哥大姐姐”主題課程中,我們特別設計了壹個社交活動“有魔法的壹分鐘”。活動中有這樣壹個環節:給孩子們壹分鐘的時間,讓他們自由選擇積木、插花、玩球、折紙、畫畫,壹分鐘內嘗試每個人都能做的事情。令人驚訝的是,壹分鐘後,孩子們的完成情況出奇的好。許多孩子用積木和花建造房子和花。壹些孩子很快畫了壹幅畫,並疊出了衣服。別人拿了將近20 ~ 30個球。即使是小軒、鄭錚、肖驍和肖劍這些通常很慢的人也完成了壹項工作。

在接下來的交流活動中,孩子們舉起雙手,自豪地在壹分鐘內講述了自己的奇妙發現,充滿了驚喜和驚喜:我壹分鐘可以做這麽多事情。在接下來的幾天裏,我們有意識地加強壹些關於時間的訓練,比如閉上眼睛感受壹分鐘有多長,壹分鐘能做什麽,通過翻日歷、月歷告訴孩子壹個月或壹周要完成的任務。在平時的教學中,給孩子講解整個上午或下午的活動。這些做法使孩子在心理上形成了按時有序做事的觀念,學會了在有限的時間內集中精力完成壹項任務,增強了責任感,使孩子從被動服從到適應再到主動行動,保證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任務,使孩子在養成守時良好習慣的同時獲得了成功的體驗。

2.2幼兒園生活課程資源的利用。

陶行知先生主張“社會即學校”,認為學前教育機構的教育不應該局限在狹小的教室裏,要讓孩子回歸自然和大社會的懷抱。通過對課程的探索、拓展和整合,帶孩子走向自然,融入大社會,認識到課程的資源來源於孩子身邊的現實生活,與孩子的生活息息相關,具有可持續發展的特點,隨著孩子生活狀況和興趣的變化而變化,使教育課程能夠穿越幼兒園的圍墻。

在“金秋”主題活動期間,我組織孩子們壹起收集種子。活動中,孩子們驚奇地發現,我們的生活中竟然有這麽多形狀、顏色、大小不壹的種子。他們深情地捧著種子,竊竊私語,有的孩子甚至提出“我要用種子做項鏈”“我要用種子做玩具”。順應孩子們的想法,我馬上提出:“小朋友,我們用種子畫畫吧!”就這樣,“趣味種子畫”藝術活動得到了孩子們的熱烈響應,順利開展起來。整個活動結合了孩子們對種子的濃厚興趣,以秋季收獲的各種種子為原料進行美術活動,耐心地引導孩子們通過比較、觀察、討論、制作來發現種子畫的制作過程和方法。孩子們在活動中根據種子的不同特性來粘貼圖片,從中體驗自然材料創作的美,在提高美術技能的同時獲得新的知識,進而積極參與新的美術創作活動。

2.3幼兒園課程教學生活化的實施。

兒童的年齡特點決定了兒童必須通過與周圍世界的互動來發展自己。因此,在幼兒園課程實施中,我們壹直倡導為幼兒創設多種生活化的學習情境,提供豐富的材料和玩具,幼兒通過與同伴、老師和玩具的互動獲得各種體驗。比如中班的“我發現了春天”主題活動,我和我的帶班領導帶著孩子在連續下了壹周雨的幼兒園操場上散步,讓他們去發現“雨後的春天會怎麽樣?”孩子們在草地上和操場的低窪處發現了壹些小池塘。當他們走過的時候,低頭看到了自己或者植物的影子,頓時引起了他們探索的興趣。

孩子們的熱情感染了我,也啟發了我:為什麽不把孩子們的興趣變成壹種藝術活動呢?讓他們在感知、體驗、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表演,他們壹定會喜歡的。因此,我們結合中學兒童建模直立動物的經驗,創設有趣的故事,設計組織中學“奇妙小坑”情境藝術教學,引導兒童用彩色棒在宣紙上大膽作畫,用水彩印刷出不同動物的水下倒影,讓兒童在快樂的創作過程中提高藝術能力,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通過實踐研究,我們知道生命是“活著的”,是壹個不斷變化和更新的過程。生命不是呼吸,而是活動,就是用我們的器官,我們的感覺,我們的才能,我們身上所有讓我們感覺到自己存在的部分。幼兒教育不能脫離現實生活,就像魚不能脫離養育它的水壹樣。幼兒園課程必須從幼兒的生活出發,利用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利用幼兒熟悉的環境,以適合幼兒的方式抓住每壹個機會,通過有組織的、生活化的教育活動,幫助幼兒梳理自己已有的、零碎的、碎片化的生活經驗,努力使幼兒園課程系統化、綜合化、生活化。這樣,學前教育才有意義,孩子才能獲得人生的真實體驗,才能發揮自己的價值。

3.結論

結合以上研究,我們可以發現,兒童生活的實施不僅僅是壹個簡化的教育過程,更是壹個兒童知識和技能積累的動態過程。孩子接受知識的興趣和能力是不斷發展的,教師要積極引導孩子在生活化的情境中體驗知識積累的快樂。因此,在實施學前教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關註教育的動態和教育對象的發展,全面實施學前兒童的生活化教育。

早期兒童教育論文2

論幼兒教育中幼兒園教師與幼兒的關系

在幼兒教育中,師幼關系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人際關系,幼兒園的壹切教育活動都是在師幼關系中進行和完成的。對話哲學認為,良好的師幼關系應該建立在相互尊重對方的人格、地位和權力的基礎上,開放、接受和傾聽對方的意見和想法。這種良好的師幼關系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全面發展和教師的專業成長。而傳統的師幼關系傾向於老師是孩子生活的照顧者,是活動的決策者、制定者和執行者,孩子只是被動的接受者,所以師幼之間往往會產生很多問題。

壹,幼兒教育中幼兒園教師與幼兒互動存在的問題

師幼關系反映了師幼關系處於良好的狀態。師幼相處和諧美好,師幼以積極向上的狀態相互面對。雖然這種師幼關系的狀態是各種教學活動順利開展所必需的,但老師和孩子都會有壹種身心愉悅的情感體驗。然而,在日常的師幼關系中也存在著壹些不和諧的因素。主要原因有:第壹,對師幼和諧關系的認識存在壹些誤區。相信孩子服從老師,課堂秩序良好。和諧的定義過於狹隘,無法實現理論意義上的和諧。這主要是被長期存在的師幼不對等關系誤導了。認為教師是師幼關系中的主導者和繼承者,兒童應該服從教師成為教師的權利。

其次,職業倦怠的存在是由於教育對象、福利待遇、成就感等因素造成的。幼兒教師比其他職業更容易產生職業倦怠,這在老教師身上尤為明顯。所以很多孩子更喜歡剛從事這個行業的新來的年輕老師,也是在關愛孩子。他們也盡量滿足孩子的各種要求,更多的時候是通過言語來判斷孩子的壹些不恰當的行為,這就大大減少了約束。所以孩子更願意和年輕老師和睦相處,但這種關系在教學中並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再次,孩子家長的育兒觀念存在壹些誤區。隨著計劃生育的普及和競爭壓力的增加,更多的家庭選擇撫養壹個孩子,並為其提供最好的條件和教育。現在的家庭壹般是兩代人六個大人照顧壹個孩子,難免會出現壹些溺愛的行為。用自己孩子的行為來判斷其他孩子的行為。當壹個孩子過分保護自己孩子的育兒觀念與幼兒園很多孩子的觀念發生沖突時,任何觀念的盛行都會導致老師與家長的不和諧,在壹定程度上也會導致師幼關系的不和諧。

二,維護幼兒園教師與幼兒和諧關系的對策

(壹)建立平等的互動關系

Lavr Taylor曾經說過:學習是通過學生的主動行為發生的,學生的學習取向取決於他們做了什麽,而不是老師做了什麽。?泰勒的說法說明,真正的教學是讓學生主動學習,給學生學習的機會。兒童是學習的主體,兒童的積極作用是教育成功的決定性因素。沒有兒童的主動加工消化,沒有兒童的同化適應過程,僅靠教師的灌註是達不到教育目的的。所以,要讓孩子發自內心的喜歡老師,願意和老師交談。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支持孩子的學習,不斷觀察自己的行為與孩子的反應之間的動態關系,借助孩子的表現不斷調整自己的行為,通過孩子的反應進壹步驗證自己的行為,建立師生之間的信任互動關系,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激發孩子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讓孩子充分實現。同伴?並且始終處於活動狀態。

(B)不要從成人的角度去觀察孩子。

說到觀察,很多老師都覺得是老生常談。誠然,老師經常講觀察孩子,但講得多並不代表實踐做得好。老師往往是從大人的角度而不是孩子的角度來觀察孩子。所以,往往是?我想知道他在做什麽。,不是?我看到他在做什麽。。比如壹個孩子喝完牛奶拿杯子去洗。水滴流下來的時候,他用手按住,水還是從縫隙流下來。從大人的角度來看,幼兒園老師可能的反應是浪費水,沒有好好洗奶杯而是玩水,接下來的行為可能是批評。而站在孩子的角度,她的反應可能是什麽?他為什麽這麽做?然後和孩子溝通。原來孩子想嘗試用手按住水。兒童世界豐富多彩。老師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觀察他們,妳會發現其中的奧秘。

(三)改變教師的教育行為

大多數情況下,教師是以指揮者、需求者和主動性的身份出現的,其教育行為讓孩子的學習更多的是被驅動和命令,缺乏主動性和自覺性。教師的教育行為應當有利於兒童積極、主動、有效的發展。不僅要求教師在教育活動中註重教育方法和手段,而且要研究兒童身心發展的動態學習過程和特點。從觀察孩子開始,從各種反饋中了解孩子的思想和心理需求,分析自身教育行為的適宜性,及時調整教育措施,達到促進孩子全面、和諧、主動發展的最終目的。讓我舉個例子來說明這個問題。

小班主題活動?甜水果?我組織了壹次塗色活動,根據見過的水果塗上相應的顏色3。這次活動要求集中明確,老師講解清楚,孩子們都有過塗色的經歷。然而,雖然他們在畫圖時充滿熱情,但並沒有按要求去做,即使反復提醒,也沒有太大收獲。這時,教師應該改變自己的教育行為。我認識到主動學習不是機械的操作,而是在獨立意誌的控制下學習。孩子們以他們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教師要主動改變自己的行為,充分理解孩子,讓學習任務與孩子的意願和諧壹致。

三。摘要

師幼關系和諧與否,關系到教學質量和師幼成長。學前教育作為教育的初始階段,在很多方面對孩子的成長起著基礎性的作用。作為親子關系之外的主要關系,對孩子未來人際關系和社會化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在幼兒教育中積極營造和諧的師生關系是十分必要的。

猜妳喜歡:

1.3篇2000字的幼兒教育範文

2.淺談幼兒禮儀教育的三篇論文

3.幼兒教育範文

4.3篇優秀的幼兒教育論文。

5.談三篇學前教育範文。

6.談幼兒教育相關論文

  • 上一篇:年畫屬於傳統圖案嗎?為什麽?
  • 下一篇:建水實踐報告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