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美學的內涵中心是和諧,那麽由此衍生出的對稱法則就是形式美法則的核心。藝術設計中平面構成的許多規律,如重復與發射、連貫與重復、對比與和諧、節奏與韻律,都離不開壹個核心問題,即“對稱規律”。對稱,狹義上是指形狀相同、數量相同、結構相同的平衡形式,而廣義上應該理解為平衡的變化和統壹,以及由此產生的連續性、統覺性等視覺形式和規律。壹、和諧對稱壹般會形成和諧,但和諧的感覺不壹定是和諧造成的。為了進壹步探討藝術設計形式美規律的核心——對稱,有必要先討論和諧的美學內涵中心。和諧就是協調,是事物在諸多矛盾因素相互作用下的統壹。人類的和諧感受是與自然的和諧規律相統壹的,是自然的合理運行規律。藝術設計師提取自然和諧的元素,用點、線、面組織成各種形式規則,實現自己的設計意圖。因此,和諧之美不僅符合客觀規律,而且可以用來創造我們心目中的美。公元前6世紀,古希臘哲學家、數學家畢達哥拉斯創立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利用數學研究音樂,指出了弦的長度與音色之間的比例之美。他們註意到許多自然物,如植物、動物甚至人類,都有壹個和諧的規律,並總結出這種和諧狀態的比例,即“黃金律”,其比例為1: 1.618,也稱“黃金分割”。歐洲最典型的建築是希臘雅典的帕臺農神廟和法國巴黎聖母院,它們的建築整體和部分都符合這個規律。雖然這種比較規律不是中國人總結出來的,但我們的祖先在建築和其他設計方面不自覺地體現了“黃金律”的形式規律。應該說,從古希臘到今天,這種比例充分顯示了其在造型藝術中的價值。這到底是為什麽?據研究,人看到這個比例的物體時,心理節奏是和諧的,心情是愉快的。因為他找到了兩個事物之間的正確距離。這個比例作為人的審美尺度,自然與心理感受聯系在壹起。物是如此,人也是如此。所謂“中庸”,就是“恰到好處”,而不是簡單的不偏不倚。《論語》?6?1永業有雲:“中庸也是德,甚至是!”言和的總結:“勇,常也,中和總能之道。”也就是說。人的審美心理是與自然規律相和諧的,所以從藝術設計的平面構成來看,幾何是對這壹規律的總結,是對客觀事物的抽象歸納,其中蘊含的各種美的規律都離不開壹個中心規律——和諧,這是和諧規律的起源。先說從和諧法則衍生出來的對稱法則等形式美法則。2.對稱那麽到底什麽是“對稱”呢?為什麽說它是形式美法則的核心?這個必須從起源說起。對稱的概念很寬泛,原本是日常生活中的壹個概念。比如,人們在陳列物品時,總是習慣於均衡陳列,這是人類行為的規律。再比如,人類面部器官在左右兩側的分布是相同的,這是進化過程中形成的規律。隨著這個概念在各個學科的應用,這個定義逐漸嚴謹,側重點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數學中,它的意思就是對稱變換。在物理學和地質學中研究晶體的對稱性質時,有對稱中心、對稱軸、對稱類型等概念。在藝術設計中,對稱的概念是從形式美的規律中總結出來的。從視覺上來說,是整齊劃壹的美;從心理學上講,是協調之美,形式美的其他規律都與之相關。從根本上說,對稱定律是與人類的生產生活相適應的。人類從孩提時代制造工具和物品開始,就逐漸覺得對稱的形成要符合生活和生產勞動的要求,使人感到方便舒適,自然會對它產生長久的美好感覺。格羅斯在《藝術的起源》中說:“把壹件器具打磨得光滑平整,其本義往往是比審美價值更實用、更方便。不對稱的武器使用起來總是不如對稱的準確,打磨過的箭頭或槍頭肯定比沒打磨過的更容易穿透。”格羅斯精彩地講述了人類美學和勞動。為什麽人們更喜歡對稱?這是長期的生活經歷造成的。原始人類在彩陶圖案和器物造型上的對稱意識,證明了這壹規律已經滲透到人類大腦中,並不自覺地運用到生活態度的表達上。它的起源最初是為了使用的方便性和合理性而產生的,只是到了後來,尤其是幾何意識的出現,才形成了藝術創作的美學基礎。對稱法則是構成幾何圖案的基本因素,而形式美的其他法則是它的組合、相交和變化。它在起源上是最古老的,在構成上是最基本的,所以它是形式美法則的核心。就像普列漢諾夫在他的《論藝術》中寫的那樣?6?正如1無地址信中所指出的,人們固有的對稱感是由這些風格發展起來的,從下面的情況可以看出,野蠻人在他們的裝飾藝術中更重視橫向對稱而不是直向對稱。器具和用具往往需要對稱的形式,只是因為它們的性質和用途。按照格羅斯的說法,如果裝飾他的盾牌的澳大利亞野蠻人知道對稱的意義,就像建造高度文明的帕臺農神廟的人壹樣,那麽顯然,對稱的感覺在藝術史上根本沒有說明任何事情,而是賦予了人們能力,而這種能力的實踐和實際應用是由他的文化的發展進程決定的。為了進壹步說明對稱定律的廣泛意義,我們來說說對稱定律的幾種形式:1,完全對稱,即“齊次對稱”,這是完全同構、數量相同、結構相同的形式,如建築的遊廊柱,中國傳統客廳中堂的布置,自然物中雪花的結晶以及衣食住行中的壹些對稱平衡因素。完全對稱能使視覺效果穩定,產生肅穆寧靜的審美體驗,這是最原始的構成要素。如果處理不當,很容易產生死板、單調、沒有生氣的感覺。2.近似對稱,即不完全同構、數量相同、局部結構略有變化的對稱圖形,如傳統對聯、門神、門前石獅等。門聯內容左右不同,門神形象文武不同,石獅分公母。這種帶有局部差異的對稱,平衡統壹的小變化,能從穩定的均勻中感受到豐富的變化。3.反向對稱,雖然同構、定量,但方向相反,如太極圖,這是對稱、平衡形式的兩相反轉、平衡相互運動產生的圖形。這種對稱對比強烈,有靜有動的傾向,充滿張力。隨著對稱圖形這壹核心的不斷變化和運用,在不對稱中尋求平衡的構圖中產生了節奏,這種節奏在多樣和統壹中演化組合成重復的規律,從而產生了韻律和節奏,於是產生了連續性的美。連續性之美體現了節奏與韻律的和諧結合。在音樂中,節奏是指節拍的長短或強弱的交替,稱為節奏。節奏是旋律的主幹,是音樂結構的基本要素。旋律是在節奏基礎上的延伸,反復、重復,是由不同音調形成的旋律線,體現了壹種調式特征,表達了音樂的意義。在平面設計中,節奏和旋律的表達是通過重復、黑白、大小、虛實、強弱、主次的關系來體現的,是統壹中的變化,變化中的延續,延續中的重復與回歸,回歸中的統壹與變異。這種變化的根本因素是對稱定律。這種變化的持續之美,體現在人類古今中外的藝術創作中,構成了我們的設計世界。如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商周青銅器、漢代畫像石、古建築、家具、石窟裝飾等。,都體現了這個形成規律。從對稱到連續,最終會產生壹種感覺——統覺。具體來說,當壹個圖形以連續的方式反復上下或左右延伸時,當我們看到這個圖形時,無論視點移動到哪裏,出現在我們視野中的都會是壹個連貫的整體感覺,是協調統壹的。比如圖案形式中的雙向連續和四向連續就是產生這種規律的土壤,這種圖案與輪廓融合的視覺體驗就是統覺。這壹規律的應用在中國古代裝飾藝術中屢見不鮮,如仰韶文化的“菱形紋”陶盒。據檢測,這裏的菱形花紋是由魚的花紋演變而來的,這個陶盒的裝飾花紋中沒有魚的痕跡。我們看到的是平面正方形中黑白對比的三角形所產生的連續統覺,它被配置成壹個單位,交替延續。這種視覺和諧的規律包含了許多形式美的規律,內容豐富,令人信服。
上一篇:學做家鄉菜,寫壹篇作文300下一篇: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是否重視課程評價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