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廣西柳州融水苗族有哪些民俗?

廣西柳州融水苗族有哪些民俗?

中國新年習俗

融水苗族系列坡會組序列(農歷);

(1)正月初三——大年鄉“經久全英”坡會,又名三坡。

(2)正月初四——湯榮“持久嘎支”在四榮鄉召開的坡會,又名寺坡。

③正月初五——茅坪坡會議在拱洞鄉舉行,又名五坡。

④正月初六——裴松坡在裴迪安泰鄉開會

(5)正月初七——甘洞鄉“隱忍魯”坡會,又稱七坡。

(6)正月初八——安泰鄉“持久能量”坡會

(7)正月初九——吳勇“芒號”在安川鄉開坡會。

(8)正月初十——甘洞鄉“百鳥服”坡會。

(9)正月十壹——安泰鄉元寶“忍全待”坡會,又稱十壹坡。

(10)正月十二——白雲鄉·楊邦“耐洋”坡會。

(11)正月十三——安泰鄉“全歐”坡會,又稱十三坡。

(12)正月十四——梁爽洪水鎮“整直”坡會

(13)正月十五——香粉鄉大婆婆俱樂部,又名龍公婆、十五婆,已被古龍婆俱樂部吞並。

(14)正月十六——香粉鄉古龍坡會,又名十六坡。

(15)正月十七——黃安鄉芒蒿節,又稱十七坡。

特色婆媳

融水苗族的坡社系列中,有安泰、古龍,還有贛東的坡社(比如贛東七坡就有4萬人之多)。在坡會上,青年男女們集體唱起苗族歌曲,表達他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純潔愛情的追求。

坡會踏堂舞是苗族舞蹈的典型代表。數十名身著盛裝的年輕女子圍成圓圈翩翩起舞,氣氛歡快,場面熱烈。吹蘆笙也是坡會上的“保留節目”,聲音洪亮,驚天動地。

融水苗族系列坡社群作為苗族文化最集中的展示空間,可以培養苗族人對民族文化的認同感、凝聚力和向心力。同時,坡會還吸引了當地各族群眾的廣泛參與,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融合與團結。作為苗族文化的展示平臺,讓每壹個參與者都印象深刻,潛移默化地受到民族文化的影響,使民族文化得以傳承和傳播,因此其文化價值極高。

奇怪的社會習俗

編輯

鬥馬

融水西北山區的安泰、洞頭、四榮、襄汾、安莊等農村地區的苗族人都喜歡在鬥馬遊玩。根據傳說,五百年前,鬥馬的女孩喜歡嫁給專家。在愛情中,如果幾個男人和壹個女人之間發生了“三角”或“四角”愛情,王渺就組織壹場鬥馬比賽來決定輸贏,從而決定女孩的歸屬。自然,鬥馬的獲勝者,那個女孩愉快地嫁給了他。

經過數百年的演變,最初在婚姻裁判中發揮作用的鬥馬活動,如今已逐漸成為壹種群眾性的節日娛樂競賽。每年苗族傳統節日(如春節、新和節、蘆笙節等。)是鬥馬活動不可或缺的。?[3]?

同年取村結

這是壹個非常有趣的社交活動。村裏有幾十個或者幾百個甚至幾百個男女。帶上蘆笙,穿上節日盛裝,敲鑼打鼓到當年的村子裏進行聯歡活動,用三首歌通知村前的主持人,主持人會問候村裏的男女。

然後在蘆笙堂再次演奏蘆笙並踏堂作為進村儀式,主人也以演奏蘆笙和踏堂作為回報。儀式結束後,客人們被邀請到各家娛樂,第二天,牛被殺,肉被分發到各家娛樂。壹般我呆三天。白天在廳堂裏彈蘆笙,晚上彈苗戲或者“坐姐”,唱壹夜的歌。未婚青年男女在活動中追求伴侶。在走村的最後,大廳上演奏蘆笙,作為隆重的告別和告別儀式。

近日,廣西融水縣安泰鄉泉多苗寨舉行“打同年”晚會,人們打蘆笙鼓,在大廳裏表演蘆笙舞蹈,觀看苗族電影,欣賞賀新春。“打同年”是融水苗族村寨之間的社交活動,人們互稱“同年”。[4]

特色服裝

苗亮布:

苗族人喜歡用石藍布縫制衣服褲子,石藍布是自織自染的,顏色與普通梭織面料不同。自染布的制作很有講究:先將織好的白布蒸壹次,再用靛藍染色,染五次,水洗五次,烘幹五次,用蛋清拋光兩次。布染好後,必須放在石板上,用木杵打平。這樣,布料光滑、結實、光亮。

苗繡:

又稱苗族“采花”,是苗族婦女的傳統工藝瑰寶。苗族姑娘刺繡時,先用剪刀把紙剪成圖案貼在基布上,然後根據圖案用各種絲線壹張壹張地繡上去。圖案有上百種,多為花、草、蟲、魚、鳥等。,生動而豐富多彩。

  • 上一篇:幼兒園主題墻評比活動計劃
  • 下一篇:描述人物外貌的成語的集合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