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考古發現和證明,我們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開始使用船只,4600多年前就有船和汽車,4500年前就設立了負責道路的“司空官”。大多數古代人住在河邊。隨著火和石斧的應用,為了滿足捕魚和渡河的需要,產生了最早的水上運輸工具——獨木舟。同時利用自然河流、湖泊和海洋進行運輸。很早就開鑿人工運河,連接自然河流,擴大航運範圍。早在公元前486年的春秋時期,中國就開鑿了漢溝運河。秦代發掘的靈渠連通了湘江和珠江水系。隋朝時期,完成了貫穿南北的大運河工程,這是世界上最早、最大、最長的運河。唐朝以後,海上貿易逐漸開始。在宋代,帆船被作為重要的海上運輸工具,從廣州、泉州航行到東南亞、印度洋甚至波斯灣。明朝偉大的航海家鄭和從1405年到1433年七次漂洋過海,溝通了中國與眾多亞非國家的經濟文化關系。
值得註意的是,大約在11世紀,中國將指南針應用於海船,大大提高了航海技術。這項技術很快通過阿拉伯人傳入歐洲。這是中國科技對航海的壹大貢獻。
壹、水路運輸業的發展變化
(壹)、奴隸社會
進入奴隸社會後,交通依靠水路,開始用木板造船。夏商周三代的都城,為了方便諸侯朝貢和人員往來,都力爭乘船到達。據史料記載,當時長江、黃河、淮河都是通過船只連接的。比如在黃河流域,船只可以駛回禹門口,經汾水到山西曲沃,經渭水到秦竇勇(今陜西馮碩、寶雞);在長江流域,船只西可達四川宜賓、成都(回岷江),北經漢水可達河南南陽,南經響水及其支流可達廣西泉州、湖南郴縣。通過海上,與附近的日本和越南也有聯系。
(二)、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南方地區仍以發展水運為主,先後開鑿了連接兩大流域的漢溝運河(現為蘇北運河前身)、連接黃河和淮河的夾縫運河,形成了與我國東部三大水系互聯互通的水運網絡,進壹步促進了原經濟文化落後的吳越等地的開發和發展。
(三)秦漢
秦漢時期,此時最著名的建設工程有:秦時開鑿的溝通長江、珠江的靈渠,以及東漢末曹操在河北修建的白溝、曹麗、平陸、全州、新河等壹系列運河,直通河北東北部灤河下遊。於是,3世紀初,中國東部南北之間,出現了灤、海、黃、淮、河、珠六大水系相連的水運大壯舉。航運業也有明顯的發展。船只用船舵來控制航向,這裏有著名的港口,如碣石(樂亭)、顓頊(樊植半島)、瑯琊(膠南)、吳(蘇州)和番禺(廣州)。與日本、朝鮮海上交流較多,有通往東南亞、印度洋沿岸的航線。
(四)、隋唐時期
到了隋唐時期,中國的造橋技術已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河北趙州的安濟橋(又名趙州橋)建於隋代,橋跨37.37米,雄偉壯觀,結構合理。在當時的世界上是非常先進的,到今天還相當完整,比歐洲同類橋梁早壹千多年。除廣州港外,揚州、華亭(松江)、杭州、明州、溫州、福州、泉州、潮州、密州、鄧州、滁州(葉縣)、平洲(盧龍)、李杜鎮(旅順口附近)等港口和城鎮也已發展到壹定規模或相當規模。中國與海外國家貿易的地理範圍正在逐步擴大。以洛陽為中心,建成了全長2700多公裏的南北大運河,東北至卓君,東南至余杭。
(五)宋、元、明、清
自宋、元、明、清以來,中國的交通運輸業取得了顯著的進步和發展。比如內河運輸,通過濟州河、匯通河、通惠河的開發,也將是舉世聞名的京杭大運河,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另壹個例子是海上交通。隨著指南針的發明和海圖在中國的出現和應用,為中國遠洋國際航行的發展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由此,明朝鄭和率領龐大船隊七下西洋,訪問了遠至非洲東海岸的索馬裏、肯尼亞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與這些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和技術交流,成為世界航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偉大創舉。由於航運業的輝煌成就,早在宋元時期,中國的廣州、泉州、明州等港口都成為國際著名的海港,尤其是泉州港,曾是世界上最大、最著名的海港。
正是由於宋元時期倡導的開放政策和鼓勵海外貿易的做法,加上管理機構——市舶司的設立,實施了有效的管理,泉州港才成為國際通商口岸,中國的海外貿易欣欣向榮,蓬勃發展。南宋時期,船公司的收入曾占全國財政總收入的五十分之壹。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移邊”政策,特別是順治十八年(公元11年)沿海民眾大規模的被迫內陸遷徙,嚴重阻礙了海外交通和海外貿易的發展。於是,私人商業貿易蔓延,形成了大陸向東南亞的大規模移民。
二、水路運輸業的實地分析(以安徽省五河縣為例)
(1)水路
淮河是從東到西貫穿全縣的主要河流。境內流量95.2公裏,流域面積484平方公裏。經蚌埠東郊進入縣城,經4區、鎮1、鄉16,到達浮山。過柳巷、盱眙入洪澤湖。淮河年均寬300-400米,水深13米。汛期平均水面400-600米,水深18.5米。冬季平均水面200米左右,水深12米。壹年四季都可以通航,是天然的好航道。
北淝河屬於淮河水系。本縣流程12km,均在漠河口區。北淝河治理工程流域規劃中,河流上遊瑤姬以上流域面積600平方公裏,賀飛流域面積890平方公裏,本縣澮河流域面積562平方公裏,作為北淝河灌區。10噸以下的小木船和吊船在縣城部分地區可以使用。
惠河是胡同水系的主要支流。從固鎮縣九灣合河進入縣城境內,從花園洋房向東至五河以北的五店子河。全縣流量43.8公裏,流域面積557平方公裏。澮河水至西壩口,另壹支流流經酒仙灣分洪閘控制入淮,船只可通過船閘來往。惠河航道寬30米,常年可吞吐約10噸木帆船。汛期可驅動30-50噸掛槳機。航道內雜草、淺灘多,影響通航。1957年7月,縣水運局對中陽等人的杜會河河道進行了疏浚清理,開辟了200米、30米寬、1米深的航道。次年8月,中陽集-四義壹段回河航道疏浚,航道長1.8萬米,寬1.4米。1963在袁寨集、沙灣、官家渡三個淺灘進行疏浚,航道500m,寬30m,深60m。從7月25日1983開始,省疏浚工程隊又進行了壹次中檔杜畿至北甸子的疏浚。由於古鎮水閘堵塞,澮河航道灘淺,影響大量物資過境運輸,必須進壹步整治澮河港航道。
沱河也是胡同水系的主要支流。沱河從固鎮縣城北的濠城流入縣城,到達姬胡與沱湖南匯合,到達五河北甸子與胡同河匯合。沱河上遊水位15.8-16.2米,下遊與澮河水位相同。正常情況下,沱河只有少數漁民捕魚和零星運輸,姬胡供銷社曾承包1條船收購運輸。近年來,由於北甸控制閘的堵塞和汽車運輸的發展,沱河水道已很少使用。
1952年,胡同水系發生內外分流時,沿胡同河和老通河開辟了新的河道。從五河以北的五店子開始,兩河合二為壹,再經陽安東至伯崗、洪澤湖進入江蘇境內的姚江。1978後有私人小船航行,流量20公裏。壹般河流只是起到滯洪的作用,暫時沒有運輸業務。
淮河可以通過船只和拖船,到達蚌埠和阜陽到河南省,下到上海和江蘇。其他河流可以通過不同噸位的木船和吊船。建國前後,水路運輸是這個縣的交通大動脈。80年代以後,公路增多,汽車運輸業發展,水路運輸功能逐漸弱化。
(2)港口和碼頭
木棧橋建於1950五河港船舶碼頭。1953,駁船與棧橋連接。1973 10省裏撥款30萬元擴建外河口汽船碼頭。東面為懸岸水泥地面的客運碼頭,南北長120m,寬10m。它有壹個900平方米的頂篷,65,438+0個泊位,65,438+0艘水泥駁船,長24米,寬8米。西面是貨物碼頭,沿河懸掛水泥地面,東西長155米,寬15米。上面有兩臺固定吊車和九個貨物平臺,可用於堆放1000噸貨物。100噸駁船泊位4個。年吞吐量20萬噸。當年港口疏浚投資654.38+0.5萬元,挖長70米、寬60米的客運碼頭654.38+0座。
辛集站船碼頭1953投資8000元,建成8米寬階梯碼頭。次年,被洪水沖下。1958年投資1.1.00萬元改建駁船浮碼頭。1978年投資1.1萬元,在新集新街南堤外修建1水泥塊石階碼頭,寬10米。航運站和駁船已經建立,擁有超過1000噸的船只。該站是沿淮河的重要港口之壹。
1958處,磨河口站船舶碼頭配備駁船建造浮碼頭。該港口有近100艘船舶,約4000噸。也是淮河沿岸的重要港口之壹。當年還建造了1的小溪、王嘴駁船浮船塢。
建國至1985年,港口碼頭設計投資* * * 88.25萬元。全縣已建成1個口岸,4個客運碼頭,10個停靠站,保證了主要線路的正常運行。五河港有9個拖帶隊,約5000噸,150吊機,約7000噸,共計1.2萬噸,保證了貨物的快速送達和分撥。
(3)、工具
木船這個縣有兩種木船:木帆船和無帆木船。木船的種類很多,特點也不壹樣。常見的木船是五河縣造的劃艇,分為單桅和雙桅兩種。頭窄背寬,穩定性好。載重10-15噸,夏季運輸,冬季用於捕魚。有懷遠造的好筆畫,也分單桅和雙桅。上窄下寬,穩性好,吃水淺,載重10噸,適合內河航行。靈璧縣建有雙船,中間有瓦形建築,吃水淺,有風揚帆,無風劃槳,速度快。載重6-8噸,適合在淺水河流中航行。江蘇泰州有壹艘封閉式駁船。船形窄,口小肚大,裝卸困難,載重不穩。1956改裝,載重8-10噸。有江蘇金湖造的魚鷹船。狹長,裝卸困難,載重8-10噸,不適合淮河航行。
據統計,清末本縣船民208人,民國17年(1928)登記船民680人。1952年4月,293艘木帆船註冊。水運合作社成立於1956。次年,懷光社有船94艘,載重1465.5噸;嶽光社74艘,載重4515噸;曙光社39艘,載重305噸;先進社42艘,載重303噸;公私合營船隊有28艘,載重995.5噸。1958年,四家水運機構合並為壹家高級水運機構,運輸帆船262艘,載重2573噸;漁船158艘,載重356噸。
建國以來木船的操作不斷創新。1958年8月,水運社船廠為木帆船安裝了槳葉螺旋槳,平均時速6公裏,運輸效率提高50%以上。改造了15塊平衡麻板,效率比以前提高了2倍。那壹年還造了壹艘40噸的木船,這在這個縣的造船史上還是首例。
摩托艇宣彤元年(1909),正陽關的趙北吾、胡元儒在蚌埠成立李壞輪船公司,客輪過五河,於是摩托艇第壹次出現在這個縣。民國8年(1919),1沅江客船由縣教育所購買,起航五河至臨淮,是本縣摩托艇的開端。次年,淩惠民、鄧春芳和趙誌共同購買了淮河航道外的小型客船“華順”號和“福泰”號。建國後有客船9號、10號、勤奮號、三八號、淮光號、淮衛號、淮大號,等於淮河。1958年船務代理公司成立船廠,次年造了兩艘拖船。1972年建造1水泥拖船,長17m。吊船生產於1976,獲得交通部1銅牌。這種掛機船是在木帆船或水泥駁船尾部裝有12馬力的1-2柴油機和壹至二臺掛槳機,靠機械動力航行。載重壹般是15-80噸,目前大部分是40噸。現在已經廣泛推廣了。船廠自己設計制造的機駁,由鋼板和鋼筋混凝土制成。艙口大而穩,有貨艙、機艙、駕駛室。載重量壹般在40-100噸,適合在大型江河湖泊運輸。還有壹艘拖船,船身短,頭高尾低。前上部是駕駛室,後底部是機艙。馬力大、速度快、液壓舵控、機械錨定的125馬力柴油機是當今航海中的主要牽引動力。上世紀70年代,這個縣只有28艘摩托艇,載重972.83噸。1985,縣內拖輪8艘,駁船79艘,載重4530噸;吊船123艘,載重3333噸。還有156農村掛艇,安裝195的184柴油機,載重5761.5噸。
(4)、交通運輸
客運晚清時,本縣的帆船運輸是客貨兼運,只有壹艘名為沅江的渡船用於客運。民國初有合資經營小型客運。福泰、華順每天從五河到臨淮1次。抗日戰爭爆發後,國民黨軍隊派出兩艘小客船裝載軍火,淮河客運中斷。
9月8日1949蚌埠至柳巷航線,途經長淮衛、漠河口、十裏城、貝林、毛坦(今大新)、辛集、安淮、小溪、五河、朱頂和黃盆窯,每天1班次,懷光、懷威等7艘大船正常航行。節假日加班。1959年,水運公司對船廠建造的拖船進行改造,命名為先鋒客船,在五河至古鎮的惠河航線上載客。壹年多後,由於冬季水位枯竭,夏季雜草叢生,交通不暢,澮河停水。1978後,實行開放搞活政策,壹艘民營掛渡開通了羊安至粵南官家渡新通道,經營客運。有時候從羊安到五河北店,時間斷斷續續,頻率不定。
清末,淮河是皖北貨運的大動脈。民國初年津浦鐵路開通後,改變了淮河貨運的舊秩序,貨運量減少。然而,該縣的貨運仍以水路為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這個縣的貨運任務壹直比較繁重。1952年,僅木帆船貨運量就達4.36萬噸,營業額達345.8萬噸公裏。1978以後,經濟改革繼續深化,開放搞活不斷擴大,貨運量逐步增加。1985年河內航次159 km,拖輪貨運量達到12.5萬噸,完成營業額3349萬噸-km。木帆船貨運量達2.9萬噸,營業額654.38+05.76萬噸/公裏。總貨運量654.38+0.54萬噸,周轉量4925萬噸公裏。比1952分別增加了2.5倍和13.28倍。港口貨物吞吐量,1966,進口9.8萬噸,出口5.7萬噸。最高年份1973,進口89.8萬噸,出口11萬噸。從65438到0985,由於陸路運輸的發展,港口貨物吞吐量有所減少。當年進口71.700噸,出口9.98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