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吉日网官网 - 傳統節日 - 《古詩》的教學設計

《古詩》的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學習本課11個生字;

 2. 背誦兩首古詩,默寫《四時田園雜興》;

 3. 能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想象詩句所描寫的景象,激發學習古詩的興趣;

 4. 感受鄉村生活,陶冶愛美的情趣,養成積累的習慣。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導入

 同學們,妳們都學過哪些古詩呢?誰願意背給大家聽?今天,咱們再來***同學習壹首,題目叫《四時田園雜興》。

 播放課文朗讀錄音。介紹作者。

 (範成大(1126?1193)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進士。其詩題材廣泛,對農民的痛苦,官吏的殘暴等都有反映,詩風清逸淡遠。著有《石湖居士詩集》、《石湖詞》、《吳湖錄》等。)

 二、釋題並初步感知課文

 1.釋題:興是什麽意思?誰能用自己的話說壹說題目的.意思?並猜想壹下詩文會寫些什麽內容?

 2.教師範讀全詩,學生小聲自讀並思考:詩中都寫了哪些人物?他們分別在幹什麽?妳是從哪兒看出來的?

 3.指名試讀全詩,引導回答上面問題。

 三、學習詩文內容

 1.自由讀文,利用工具書查閱自己要理解的詞語,並記錄自己的疑難問題。

 2.小組討論。

 3.全班交流。

 ①晝:白天。 ②耘:除草。 ③耘田:在田裏除草。 ④績麻:把麻搓成線。 ⑤各當家:各人都擔負起壹定的家庭責任。 ⑤未解:不懂。 ⑦供:參加。 ⑧耕織:耕田織布。 ⑨傍:靠近。 ⑩桑陰:桑樹下。

 4.引導學生試著解釋全詩:

 白天除田草,夜裏搓麻條,村裏的男女都擔家。

 幼童不懂耕田織布,也在桑樹蔭下學著種瓜呢!

 5.請同學們認真想壹想:後兩句表現孩童天真可愛的行為,目的是什麽?(有力地襯托出農民勤勞簡樸的生活)

 引導學生觀察圖畫、描述畫面內容。(抓住兒童神態、動作、想象其語言)

 6.放聲自由讀詩,想像其意境,體會農民壹家辛勤勞動的生活。

 四、有感情地朗讀全詩,指導背誦

 五、總結

 這首詩風格清新自然,語言親切樸實,富有泥土氣息。描寫了緊張而又愉快的勞動場面和田園生活的美好。

 六、布置作業

 背誦全詩,預習下壹首詩。

  第二課時

 壹、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註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註意右邊勺裏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作者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麽?垂在字典中怎麽解釋?理解絲線的壹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並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麽意思?小兒垂釣什麽意思?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壹句。思考:是什麽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小?理解蓬頭、稚子。這個頭發很亂的小孩在幹什麽?字典中綸什麽意思?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麽坐的?什麽是側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導朗讀。

 小孩年齡這麽小,卻獨自坐在草叢中模仿大人的樣子學釣魚,妳覺得小孩怎麽樣?(板書:天真可愛)。這樣的小孩妳們喜歡嗎?要讀出對小孩的喜愛之情。教師範讀,學生試讀。

 4.指名說前兩句詩意。邊讀邊體會,想像詩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說這兩句詩意。

 五、學習後兩句

 1.齊讀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魚兒上鉤,出現了什麽情景呢?從哪看出路人在問路?借問什麽意思?想象路人來問路的情景,並思考:路人可能問些什麽?小孩是怎麽做的?想象小孩是怎麽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麽意思?遙是什麽意思?

 2.指名讀第四句。思考:小孩為什麽擺手?從哪看出怕把魚嚇跑?怕什麽聲音嚇跑魚呢?除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還怕什麽聲音呢?讀後半句,思考應是什麽意思?不應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壹門心思撲在釣魚上,妳覺得他釣魚釣得怎麽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後兩句意思。

 六、體會待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後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誌學釣魚的神態,把壹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繪得活靈活現,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後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九、作業

 1.背誦《小兒垂釣》。

 2.預習《我和企鵝》壹課,試讀全文,不懂的字詞解決。

  • 上一篇:幼兒園教育和體育活動計劃
  • 下一篇:油條怎麽做才好吃?
  • copyright 2024吉日网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