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沒起床,直接去吃午飯了。摸到老店“路橋姜湯面”的時候是1點。昨晚還困,就點了壹份姜湯面。前車之鑒,口味偏淡,就點了壹份椒鹽跳跳魚,配菜配了面。很快,手工面裏就有了皮皮蝦和蟶子。臺州人不愛吃辣,但是這個湯真的很辣。姜汁很濃,大部分海鮮都是涼的。用姜汁喝起來味道剛好中性,食材新鮮。但是姜汁太濃了,吃了幾筷子還是不對勁。於是我在桌上加了點蒜辣醬,現在可以吃了。跳魚被椒江捕獲。每天早市都有賣。烹飪前它是活的。很好吃,味道介於泥鰍和酥魚之間。
晚上繼續老店:“老牌肉粥”。70年代出生,主打排骨粥和面湯。將米飯用排骨湯煮成糊狀,加入菜頭、蝦皮和芝麻椒鹽,拌勻。裏面有壹些骨頭,但是沒有肉。骨頭酥脆,面湯有點像餛飩,骨湯豆泡,還有幾千塊肉片卷。加點鮮榨辣椒油,很好吃!用來加蝦皮的桶很大,篩網也沒那麽細,所以像這樣的小魷魚很多。
晚上,我在7號碼頭看夜景。餓了就和酒店的* * *騎著自行車去張安吃粽子和牛肉湯。臺州不像寧海,12店周邊撤宵夜,晚上不熱鬧。當我到達那個地方時,只有這家老店還在營業。我點了壹份餃子和牛肉湯。餃子的皮是用莖米粉做的,很粘,裏面的餡是鮮肉。味道不錯,但是很飽。四五個已經很滿了。而且牛肉湯和淮南牛肉湯不壹樣。裏面只有牛肉和牛葉子。湯是大骨頭做的,每周換壹次。第二鍋是上周三煮的。味道很濃,很符合北方人的口味。百葉脆嫩,牛肉有嚼勁。
第二天,因為沒有買到去陳達島的機票,我按照第二個計劃去了石塘,正好趕上了捕魚季節。早上我坐船釣魚回來,碼頭市場很熱鬧。我從那個討海的人手裏買了壹些皮皮蝦,佛手螺,墨魚仔,燒給旁邊餐廳的壹些手工制作的人吃。別說墨魚了,很新鮮,越嚼越香。皮皮蝦都是母的,雖然不大,但是背上有糊,皮很難剝,值得壹嘗。佛手蝸牛以前沒見過。這是非常罕見的。整個市場只有壹個攤位。那裏大家好像都在討論價格。他們不明白。他們買了壹點,價格貴。因為對水質要求高,無法人工養殖,采集難度大。要兩個人合力才能把它從礁石上剝下來,所以價格高。它看起來很奇怪,壹半像蟹爪狀的甲殼動物,壹半像蛇皮。餐廳老板親自示範了怎麽吃。把它從蛇皮的壹部分上撕下來剝開,裏面露出了壹整塊肉。吃起來像扇貝內斂的肌肉,有瘦肉的感覺,但是鮮甜,回味甘甜,非常好吃。白開水最能體現它的原味!
晚上從石塘回到椒江,吃海鮮有點累了,就出去找燒烤。沒想到發現臺州人說很難找到食材多樣,人流量大的“三中燒烤”,都是本地人。選好食材交給小哥哥等著就行了。吃完了,我給妳充電。烤串先烤後炸。菜很好吃,肉也比北方的燒烤好吃。
因為在北京有些事情要處理,東海海岸線的行程暫時告壹段落。下次從臺州開始吧。還有很多地方可以去。
超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