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領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五大理念
——《中國教育信息報》華東師範大學張華
教育民主
國民教育所體現的“教育民主新理念”的基本內涵是讓全體公民平等享有高質量的基礎教育。
“教育民主新概念”的具體要求是:積極消除教育差異,特別是積極接納邊緣群體(如流浪兒童、童工、偏遠地區的人或遊牧民族、部分少數民族等弱勢群體),使每個人都能依法接受高質量的基礎教育;消除性別差異,確保女孩和婦女受教育的權利;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兒童和青少年(所有有殘疾或學習困難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積極開展成人掃盲教育,落實“功能性掃盲”理念,保障成人受教育權,滿足其基本學習需求。
追求教育民主是世界現代教育史的主旋律。然而,幾十年的課改實踐證明,僅僅提“人人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或者僅僅在形式上為每個人提供受教育的機會,未必能真正實現教育民主。上世紀末,在各國政府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國際組織的共同努力下,世界教育民主化進入了壹個全新的歷史階段——全民教育階段。
國民教育所體現的“教育民主新理念”的基本內涵是讓全體公民平等享有高質量的基礎教育。壹方面,“平等”內在地包含著“高質量”。如果不顧教育質量,人為地將“高質量”從“平等”中剔除,那麽這種教育就是弱“平庸的教育”,只具有“民主”的形式;另壹方面,“高質量”內在包含“平等”,以平等(機會均等)為前提。如果只追求質量,忽視平等,甚至踐踏平等,就會再次陷入“精英主義”的模式。
“教育民主新概念”的具體要求是:積極消除教育差異,特別是積極接納邊緣群體(如流浪兒童、童工、偏遠地區的人或遊牧民族、部分少數民族等弱勢群體),使每個人都能依法接受高質量的基礎教育;消除性別差異,確保女孩和婦女受教育的權利;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兒童和青年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所有殘疾或有學習困難的兒童和青年];積極開展成人掃盲教育,落實“功能性掃盲”理念,保障成人受教育權,滿足其基本學習需求。
從世界範圍來看,這種“教育民主新理念”已經成為世紀之交各國課程改革的基本追求。
從“文化大革命”結束到1986《義務教育法》頒布,中國教育的中心任務是提高教育質量,以滿足改革開放時代中國社會對人才的迫切需求。《義務教育法》頒布後,中國的教育逐漸轉向追求優質和平等。我國深化課程改革過程中的各種教育熱點問題(如“重點中學”存廢之爭、擇校問題、義務教育經費問題、民辦教育與民辦學校問題等。)大多反映了人們對教育公平的渴望。如果這些問題在教育政策中得不到妥善解決,將會影響課程改革的進壹步發展。人們頭腦中“提高質量,兼顧平等”的觀念已經不適應時代的要求,應該被“平等和高質量可以而且必須兼得”的觀念所取代。
(2)國際理解
“國際理解教育”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把外國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體的人——他們有自己的理性,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快樂。教育的使命是幫助人們發現不同民族之間的共同人性,倡導國與國之間的相互寬容、友誼與合作。
“國際理解教育”的目的是幫助人們把外國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具體的人——他們有自己的理性,自己的痛苦,自己的快樂。教育的使命是幫助人們發現不同民族之間的共同人性,倡導國與國之間的相互寬容、友誼與合作。
“冷戰”結束後,國際交往的性質發生了深刻變化,世界向多極化格局發展。此外,20世紀90年代以來,以網絡傳播為標誌的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為人類全面進入“全球化時代”奠定了基礎。然而,暴力、種族歧視、仇外心理、侵略性民族主義、文化排斥、恐怖主義等現象並沒有結束,而是呈現出新的特點。在此背景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於1994+00年6月召開了“第44屆國際教育大會”,確立了新時代國際理解教育的基本內涵及相應的“和平文化”。大會通過了《第四十四屆國際教育會議宣言》和相應的《教育促進和平、人權和民主綜合行動綱領》。《宣言》和《行動綱領》標誌著“多元教育價值觀”在理論和政策上的確立,體現了全球化時代的基本精神。
“多元教育價值觀”實質上是在教育領域實現國際性和民族性的內在統壹。該課程的具體要求是:
必須將它設定為和平、人權和民主的教育。這種教育理念不能局限於專門的學科和知識,而應該成為整個教育體系的靈魂;
●課程改革應強調了解、理解和尊重國家間的文化差異,應將全球相互依存的概念與地方行動聯系起來;
●強調課程開發的國際合作,鼓勵引進其他國家的教材,鼓勵教材編寫的有效國際合作;
●教材應提供關於某壹學科的不同視角,並使這些視角的民族文化背景清晰,而教材內容應以科研成果為基礎;
●增強對外語學科的理解。學習外語不僅僅是掌握壹種語言工具,更重要的是深入了解和認知其他文化,為建立社區和國家之間更深層次的理解奠定基礎;
●教學方法、各種形式的行動以及學校政策和指導方針必須使和平、人權和民主成為日常實踐和學習內容;
●應促進不同國家或文化環境的學生、教師和其他教育工作者之間的直接接觸和定期交流;
少數民族或族裔、宗教和語言少數群體以及土著人民的受教育權必須得到尊重,並在課程和方法以及教育組織形式中得到落實。
(3)回歸生活
回歸生活世界是課程改革的重要趨勢。回歸生活世界的課程,就是培養能在生活世界生存的人,也就是會做事,會與人相處的人。這種人既有健全發展的自主性,又有健全發展的社會性,善於“發現他人”。
1996,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21世紀教育委員會發表了題為《學習:內在財富》的報告,這是自《學會生活》(1970年代發表)以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的最重要的教育報告。該報告確定,面向未來的終身教育的目的是“四個基本學習”(即“四個知識支柱”):“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生活”和“學會生存”。傳統教育過於依賴“學會認知”,而新的教育理念應該尋求“這四個‘知識支柱’中的每壹個都應該得到同等的重視”,尋求這四者的融合。在這四大支柱中,“學會做事”、“學會共同生活”、“學會生存”體現了教育和課程回歸生活世界的發展取向。“學會做事”不僅僅是掌握壹些操作技巧,學習壹些重復性的實踐方法,更是從“資格觀”向“能力觀”轉變。“學會共同生活”是信息社會對教育的另壹個挑戰。信息技術在便利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同時,也可能造成“地球村”中人們的孤獨和疏離。因此,教育應采取兩種互補的方法,即教會學生循序漸進地“發現他人”並了解人類的多樣性和差異性,幫助學生找到人類相同的基礎並“為實現相同的目標而努力”。當人“學會做事”;當妳“學會共同生活”時,妳就能在人類的社會生活中“學會生存”。
報告進壹步確立了教育在社會生活中的主導地位,指出“教育處於社會的核心”,認為教育不應該被動地適應復雜混雜的社會生活,而應該以參與的方式回歸社會,通過培養每個人的判斷能力來批判和超越社會。
回歸生活世界是課程改革的重要趨勢。回歸生活世界的課程,就是培養能在生活世界生存的人,也就是會做事,會與人相處的人。這種人既有健全發展的自主性,又有健全發展的社會性,善於“發現他人”。回歸生活世界的歷程,就是在內容上突破狹隘的科學世界,首先把科學世界理解為生活世界中的科學世界。雖然生活世界離不開科學世界,但也不僅僅是科學世界。除了科學,藝術、道德、個人世界、自由的日常交往都是重要的課程資源。這些資源的教育價值不亞於科學,只有科學與這些資源相融合,才能為走向“完美的人”的心路歷程做出積極的貢獻。回歸生活世界的課程意味著突破學校課程的狹隘領地,秉持壹種“課程生態”的視野,尋求學校課程、家庭課程和社區課程的內在整合與互動。看來是時候構建壹種“生活世界教育學”了。
愛護自然
關愛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是主導當今世界課程改革的重要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與傳統課程體系中人與自然二元對立、人控制和支配自然的思維模式相悖。它用“整體論”的視角來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是自然的人,自然因人而使自身的意義得以彰顯和豐富。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看護者,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統壹的。
《學習——內心的財富》告誡人們:“按照現在的生產速度,被稱為不可再生的資源,無論是能源還是耕地,實際上會越來越稀缺。此外,在物理、化學和生物科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工業不斷造成汙染,從而對自然造成破壞或幹擾。最後,更壹般地說,地球上的生活條件正受到威脅:飲用水減少,森林砍伐,“溫室效應”,把海洋變成壹個巨大的垃圾箱,等等。這些都是我們這壹代人對未來普遍不負責任的令人不安的表現。”環境問題對人類提出了挑戰,自然也對教育和課程改革提出了挑戰。
65438年至0992年,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裏約熱內盧召開。大會通過了《關於環境與發展的裏約宣言》(又稱《地球憲章》)和《21世紀議程》等著名文件。大會的突出貢獻是確立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和“面向可持續發展的教育方向”。“可持續發展”的概念意味著壹種新的價值觀念和新的人類精神的誕生。這種價值觀認為,人是自然的守護者,而不是自然的主人,人應該與自然和諧相處,從事“可持續發展”的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實現“可持續發展”不是在現有生活和生產方式的背景下補充壹些環保措施,而是以壹種“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理念徹底改變現有的生活和生產方式。有鑒於此,“可持續發展導向的教育方向”並不是在維持現有教育體系和課程體系的前提下,補充壹些環境教育的相關學科,而是以“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徹底改造現有的教育體系和課程體系。《21世紀議程》指出,“環境與發展教育應融入所有學科。”也就是說,“環境與發展教育”不僅僅是壹門學科,更是貫穿整個課程體系的壹種理念。
從這個角度看,關愛自然,追求人與自然的“可持續發展”是主導當前世界課程改革的重要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與傳統課程體系中人與自然二元對立、人控制和支配自然的思維模式相悖。它用“整體論”的視角來理解人與自然的關系,認為人是自然的人,自然因人而使自身的意義得以彰顯和豐富。人不是自然的主人,而是自然的看護者,人與自然應該是和諧統壹的。這是壹種“生態倫理”,壹種“關懷倫理”。這種價值觀應該成為改革現行課程體系尤其是科學課程的重要精神力量。
(5)個性發展
“把壹個人的體力、智力、情感和道德結合起來,使他成為壹個完美的人,這是對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廣義定義。”
“在壹個以社會和經濟改革為主要推動力的迅速變化的世界中,想象力和創造力可能會受到更多的重視;它們是人類自由最明顯的體現。”“許多國家重視功利而非文化教育,藝術和詩歌應該在學校重新獲得重要地位。”
“個性的多樣性、自主性和主動性,甚至對挑戰的熱愛,都是創造力和創新力的保證。”
《學會生活與學習:內在財富》等文件中的相關論述表明,國際社會在以下幾個方面對人的個性有了* * *的認識:
第壹,人格是完整的,創造力、想象力等品質是人格健全發展的表現。《學會生存》指出:“整合壹個人的體力、智力、情感和道德,使他成為壹個完美的人,這是對教育的基本目的的廣義定義。”所以,人格是品德、體力、智力、審美意識、敏感、精神價值等品質的綜合。它是壹個“復合體”,也就是壹個完整的人。壹種或幾種品質不能脫離完整的人孤立地培養,否則會造成人格分裂。《學習:內在財富》進壹步發展了這壹思想,指出:“在壹個以社會和經濟改革為主要推動力的迅速變化的世界中,想象力和創造力可能更受重視;它們是人類自由最明顯的體現。”許多國家重視功利而非文化教育,藝術和詩歌應該在學校重新獲得重要地位。"
第二,個性是獨立的、具體的、特殊的。雖然人格的發展離不開與他人的交往,但每壹種性別首先都有其固有的獨立性。大多數教育系統不把個人視為有特征的人,無論是在機制上還是在精神上。然而,每個學習者確實是壹個非常具體的人,他有自己的歷史和個性。我們在決定教育的最終目標、內容和方法時,怎麽能不考慮這壹點呢?
第三,個性的發展內在地包含著社會性的發展,每個人的發展必然帶來整個社會的發展。個性發展與社會發展、個體發展與整個社會發展的孤立、對立或並列,都是二元思維方式的產物,不能正確理解個性發展的本質。《學習:內在財富》指出:“個性的多樣性、自主性和主動性,甚至愛好和挑戰,都是創造力和創新力的保證。”
第四,人格發展是壹個永無止境的完善過程。學會生存指出,人類與其他生物的壹個重要區別是人類的“不完全性”,即人類的生存是壹個無止境的完善和學習的過程。“其實他壹直在不停地‘進入生活’,不停地成為壹個人。”因此,終身學習不僅是社會的要求,也是個性發展的內在需要。
根據這些理念,我們認為追求學習者的個性發展是世界教育改革或課程改革的重要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