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霍亨索倫(Hohenzollern)
這個德國家族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1世紀,這個家族的名字可能取自德語zoumller,意為了望塔或城堡。懷疑其原意指的是斯瓦迪亞周圍的城堡(Swabian)。
勃蘭登堡選帝侯(勃蘭登堡選帝侯)
AD 1415 -1688
弗裏德裏希壹世1415-1440
1415年,腓特烈壹世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手中買下勃蘭登堡地區,也被確立為勃蘭登堡選帝侯,霍亨索倫家族的正式歷史由此開始。
弗裏德裏希二世1440-1471
腓特烈壹世的長子,在位期間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手中買下盧薩蒂亞,從條頓騎士手中買下新馬克。腓特烈二世還開發建設了柏林,使之成為霍恩索倫家族的政治首都。
艾伯特·阿基裏斯1471-1486
腓特烈壹世的次子,腓特烈二世的弟弟。由於腓特烈二世死後沒有子嗣,他繼承了選帝侯的身份。在位期間,他建立了選擇附庸國的法律制度,從法律上確認了霍亨索倫統治的合法性和不可剝奪性。
約翰·西塞羅1486-1499
沒有任何突出的功績或錯誤,他平靜地度過了他的13年的執政生涯。
約阿希姆壹世1499-1535
在他統治期間,他采取了非常嚴格的宗教政策來壓制中國的新教徒。同時引入羅馬法體系,改革司法制度。
約阿希姆I 1535-1571。
與父親不同,阿西姆二世的宗教政策發生了180度大轉彎,開始支持馬丁·路德反對天主教的宗教改革。並於1557正式成為路德教信徒。
約翰·格利戈1572-1598
在位期間,他繼續推行支持新教活動的政策。
阿西姆·弗裏德裏希1598-1608。
約翰·西格* * * und 1608-1619
雖然西吉斯蒙德的統治時間不長,但是霍恩索倫家族在他的統治下實現了巨大的飛躍。首先,他又改了宗教,是時候信仰新教的另壹個教派——加爾文宗了。但同時,他並沒有對路德教采取任何壓制政策。這也造就了日後普魯士宗教寬松的基礎和開端。另壹方面,他致力於擴大自己的地盤。通過購買和武力威脅,西傑斯蒙德在1614年合並了Klafs,Mark和Raven *** urg。四年後,隨著波蘭政局的混亂,霍恩索倫家族獲得了對普魯士的繼承權。騎士團建立的普魯士和霍亨索倫雖然有些疏遠的關系,但始終是兩支獨立的力量,在這壹點上開始在德國融合成壹股強大的新生力量。
吉·威廉1619-1640
在位期間,他經歷了“三十年戰爭”,期間勃蘭登堡被瑞典王國占領。
弗裏德裏希·威廉1640-1688
也被稱為“偉大的選帝侯”。在他的任期內,他開始創建壹個正式的軍事系統,以前的雇傭兵系統被拋棄了。1657年,後來被稱為“普魯士軍隊之父”的波蘭為了感謝霍亨索倫家族支持波蘭對瑞典的戰爭,正式同意普魯士公國從波蘭獨立。這壹年,雙方簽署了《韋拉瓦-比德格許條約》。
普魯士國王。
1701年-1871年。
勃蘭登堡選擇了普魯士的後費列三世和國王費列壹世。
(弗裏德裏希三世勃蘭登堡和弗裏德裏希壹世的選帝侯)
在任期間,他繼續推動勃蘭登堡和普魯士的正式合並進程。1701年,他獲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壹世的支持,勃蘭登堡侯爵與普魯士公國合並,經皇帝許可晉升為王國,於是普魯士王國正式建立。
弗裏德裏希·威廉壹世I 1713-1740
他在位期間大力發展軍事力量,要求所有貴族子弟都要在軍中服役。由於性格粗暴,他壹度與兒子,也就是未來的腓特烈二世決裂。但無論如何,他死時留給腓特烈二世的是壹支8萬人的精銳常備軍,相當於當時奧地利軍隊的數量,但後者比普魯士大十倍。
菲德爾11歲的時候,
腓特烈大帝1740-1786
可能是霍恩索倫家族中最傑出的君主,也被稱為腓特烈大帝。雖然他從小熱愛音樂哲學,但君主的地位不得不把他推上戰場。他壹生在軍隊服役,為普魯士軍隊註入了壹種不朽的精神。他的攻擊性可能是自古以來最強的,即使面對對手幾次也不會退縮。所謂“斜序”戰術,就是他發揚光大的。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後,他贏得了西裏西亞。他在七年戰爭中幾乎被圍困而戰敗,但最終奇跡般地取得了勝利,從而鞏固了對西裏西亞的統治。通過壹系列的戰爭,普魯士崛起成為德國最強大的國家,這個不起眼的日耳曼小國成為歐洲與奧地利、法國、俄羅斯平起平坐的強國之壹。後來,拿破侖參觀腓特烈二世的墓地時,他的將軍非常感慨地說:“如果他還活著,我們絕對不可能站在這裏。”
內政方面,菲茨帕特裏克大力興辦教育,不僅要求貴族子弟入學,而且開始普及全民義務教育。同時,他親自參與制定和頒布了壹部國家法典——普魯士國法,廢除了各種舊的封建法規和各地的許多傳統陋習。用他自己的話說,“法律必須反映人性。”與此同時,腓特烈二世開始鼓勵工廠的建設和現代科學的發展,柏林科學院在他的親自管理下成立。而費德勒也開放了言論自由,打破了出版報紙的禁錮,甚至允許柏林的書店公開展示醜化他的漫畫。
在腓特烈二世的管理下,普魯士正式上升為歐洲強國,不僅在軍事上,而且包括經濟和文化,為普魯士日後統壹德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弗裏德裏希·威廉二世二世
因為腓特烈二世沒有子女,所以他以侄子的身份繼承了王位。在位期間積極幹預法國大革命,與奧地利聯合出兵幹預,但效果不大。最後,他死於心臟病。
弗裏德裏希·威廉三世三世
繼承父親王位後,他不幸面對法國的拿破侖。基本上參加了之前的大部分反法聯盟。在軍事上,他承認自己“沒有天賦”,所以只能依靠那些七八十歲扶老攜幼的老元帥,卻屢戰屢敗。在葉那,普魯士幾乎忘國,淪為法蘭西的附庸國,成為霍亨索倫家族歷史上最深的恥辱。但費德勒-威廉三世竭盡全力,在拿破侖遠征俄國失敗後,立即舉反旗,與法蘭西開戰。最後和英軍壹起,拿破侖在滑鐵盧大敗,耶拿的恥辱被洗去。後來,菲德勒-威廉三世大力發展國內商業,鼓勵艦隊建設和海外殖民地的建立,建立了日耳曼國家間的“關稅同盟”,拉開了統壹的大幕,在內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弗裏德裏希·威廉四世1840-1861。
作為長子繼承。1848年,遇到了革命趨勢。1848年3月,在民眾革命的壓力下,費德勒-威廉四世頒布普魯士憲法,建立議會。1849年,國民議會終於通過了帝國憲法。憲法規定在原有同盟的基礎上建立統壹的德意誌帝國,以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為皇帝;帝國統壹了德國的法律、貨幣、關稅、度量衡和貿易;各國在帝國內部享有廣泛的自治權,但軍事和外交事務由帝國掌控。然而,在奧地利的強大壓力下,腓特烈·威廉四世拒絕了這部憲法。雙方在奧地利穆茨達成協議,費德勒-威廉四世接受了奧地利的所有要求。憲法被徹底廢除,國民議會被解散。普魯士的統壹進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晚年精神失常,壹直由弟弟威廉王子攝政。
德國皇帝(德國皇帝)
1871年-1918年。
威廉壹世1861-1888
這時,64歲的攝政王威廉終於占了先機,繼承了哥哥的王位。他和他的父母壹樣,本質上是壹個徹底的軍人。在1848的革命浪潮中,他扮演了壹個鎮壓者的角色,這壹年他領兵平息了巴登地區的動亂。威廉的性格誠實、保守、嚴謹,天生具有典型的普魯士軍人的性格。壹登上王位,他就第壹個重組了軍隊,用他自己的話說,使普魯士軍隊成為“壹支國家武裝力量”他的設想是建立壹支371萬人的常備軍和壹支1.26萬人的預備役部隊。隨後他重組了自己的軍政系統,馮·隆成為了作戰部長,毛奇被任命為總參謀長。當然,最有影響和爭議的人事行動是任命奧托·馮·比馬克為總理。
在俾斯麥的管理和技巧下,普魯士迅速恢復,國家軍事實力迅速增長。在第壹、第二王朝的戰爭中,丹麥和奧地利分別被擊敗,德意誌統壹的內部障礙被清除。1870年,俾斯麥篡改了威廉壹世的電報,激怒了法國當局,導致了普法戰爭。詳見作者《普法戰爭與19世紀德國統壹歷程》。由於對法軍的倉促發展缺乏準備,它受到蒲軍軍隊的壓迫,迅速撤退。9月3日,法國皇帝拿破侖三世在色當正式向蒲軍投降。次年65438+10月18,在凡爾賽的鏡廳,威廉壹世加冕。俾斯麥宣讀聖旨後,巴登公爵率先高呼“威廉皇帝萬歲!”。威廉壹世成為德意誌統壹的皇帝。十天後,巴黎投降,法國徹底戰敗,德國統壹,德意誌帝國時代開始。
弗裏德裏希三世1888
當他還是王子的時候,就已經身經百戰,參加過普法戰爭,戰功卓著。1888年即位,但皇帝僅過了91天就因急性傷寒去世。
威廉二世(威廉二世)
由於父親的突然去世,年輕的威廉二世繼承了皇帝的王位。他的第壹個動作就是把大權在握的朝中大臣俾斯麥扔出丞相府,找借口,把國家政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裏。在軍事上,他仍采取好戰政策,不僅大力擴充陸軍建設,還擴充海軍艦隊以抗衡英國。
威廉二世完全相信科技的崛起可以增強國家的實力。所以他很樂意為科學領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做貢獻。1911年,威廉二世以個人名義成立了威廉皇帝研究所,後來又成立了壹系列以威廉皇帝命名的專業研究所。科學技術的發展為工業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隨之而來的國際市場競爭,導致他與英法等國矛盾激烈。
最後,1914薩拉熱窩事件後,作為盟友的德國和奧地利對英法俄條約宣戰,第壹次世界大戰爆發。經過四年血腥慘烈的戰爭,德國徹底戰敗。國內的不滿沸騰了,最終導致了壹場革命風暴。1965438+2008年9月8日,威廉二世被迫退位,流亡荷蘭,在那裏度過了余生,並寫了兩本自傳。
威廉二世也成為了霍恩索倫家族的最後壹位國王,結束了其幾個世紀的輝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