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標準強調“語文課程要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語文素養包括:詞語的積累、語感、思維品質、語文學習方法和習慣、素養、寫作、閱讀、寫作和口語交際能力、文化品位、審美情趣、知識視野、情感態度、思想觀念等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壹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工具性是語文的根本屬性,人文性是語文的重要屬性,二者缺壹不可。
1,什麽是“器樂”?
語文的工具性意味著語文是壹門基礎的工具學科。因為語言是交流的工具,表達思想感情,傳遞文化。學習語文是為了讓學生牢固掌握語言工具。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教會學生使用語言,包括讓學生學會理解和表達語言,學會用語言交際,學會積累語言。
語文是唯壹壹門以語言形式為教學內容的特殊學科。沒有語文的工具性,人性如何體現?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缺壹不可。所以雙基教學不能丟。沒有語文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語文素養就是無源之水,空中樓閣。現在很多語文老師在語文課上不敢講基礎知識,在閱讀教學上不敢總結中心和小節。其實閱讀教學只有立足於此才是根本。所以語文課不能丟了語言的本體,不能忽視對課文語言的理解。當然,不僅要在品味文本語言的過程中給予學生智慧,更要以人文精神滋養學生,促進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
中國的語文教育是母語教育,其工具性有著特殊的內涵。第壹,在掌握工具性的過程中要體現人性。也就是說,在掌握母語的過程中,要受到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二、母語教育環境的特殊性,母語學習時間不限,空間不限,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第三,教學方法的特殊性,不註重語文知識的學習,而是註重語文實踐,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和整體把握能力。
2.什麽是“人性”?
要想更深入地理解“人性”的內涵,首先要理解“人性”的含義。《現代漢語詞典》對“人文”的定義是“指人類社會中的各種文化現象。”可見,“人文”泛指人類文化。既然是人類文化,必然包含大量具體的、生動的、主觀的、感性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必然會引起同為人類的學生的歌唱,從而影響他們。《語文課程標準》在論述“正確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這壹概念時也提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的精神領域有著深刻的影響,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多樣的。”這首詩說明了“人”與“文學”的辯證關系:壹是“文學”作用於“人”,即人類文化影響和感染學生;第二,“人”作用於“文”,即學生對人類文化的接受是壹種多元反應的狀態,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視野。所謂眼界,是指由個性、喜好、知識、經驗等主客觀因素形成的壹種審美視野。不同的視野造就了不同人在文化接受上的獨特體驗。即使是同壹個人,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文化接受的體驗也隨著視野的變化而變化。在獨特的文化接受體驗中,在有意與無意之間,人類文化得到了傳承和發展。此外,“人性”還指人類文化中的壹種態度、壹種精神;壹種關註人類命運的人文態度,“尊重人,尊重特定人的生命價值,尊重特定人的文化和多樣性”;壹種指向“終極關懷”的自由、自覺、超越的精神,也是壹種不斷探索“人之所以為人”的入世精神,意氣風發、銳意進取、自強不息。這些都是人文精神。
基於以上觀點,語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體現在尊重個性健康發展、情感熏陶、內心體驗,重視想象力、直覺力和創造力。語文課程的“人文”內涵應包括三個層面的意義:第壹是追求自由的精神,即強調個體的自由和尊嚴,在教學中充分尊重學生的自由和自主,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反思和懷疑批判的精神。二是強調每個人獨特的人生價值,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和差異性。三是陶冶和感染學生,拓展和深化他們的精神領域。
根據新課程標準,對語文教育人文性的具體理解主要是以人為本和文化為本。以人為本的語文課程應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既是主體又是客體。但長期以來,學生往往被置於從屬地位,處於被動狀態。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尤其需要呼喚學生的主體精神,張揚學生的個性特征,激發學生的活力,發揮學生的創造才能,真正實現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同時,語文是壹種文化,與人的生活、靈魂、生命密不可分。
第二,如何實現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壹。
《語文課程標準》從方法論入手,對語文課程進行重新定位,按照“統壹”的思想對課程目標、組織、實施和評價進行重組,並指出二者的統壹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征。其基本內涵是:語文課程必須遵循語文本身和學生學習語文的特點,通過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方式和學生大量的語文實踐活動,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掌握語言這壹重要工具;同時,語文課程要容納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與課程文本互動,影響學生的心靈和道德,為學生的終身發展構築文化基礎。這是新課程標準的理念。課程的教學目標按照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進行設計。其中,前兩個綜合維度體現工具性,後壹個維度體現人文性。三個維度的相互滲透和融合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統壹的體現。
在語文課堂上,學生對語文材料的反應往往是不壹樣的,所以課堂教學應該少壹些限制,多壹些自由。學生要能自己發現問題,通過討論交流,增強感知能力,提高語文素養。教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養和知識水平,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良好的氛圍,營造師生平等對話的理想情境。教師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在尊重學生差異和多樣性的基礎上,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對話,幫助學生建構意義。
要實現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壹,在實踐中有許多問題需要解決。從教師的角度來看,如何發掘教材中的人文因素,如何在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教學策略來促進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壹,兩者統壹的最佳狀態和效果是什麽,應該采取什麽樣的評價標準,這些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從學生的角度來看,我們應該以什麽樣的態度和情感對待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壹,如何處理教學的統壹要求與個人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關系,如何通過探究活動理解語文的人文精神,理解語言和文字所蘊含的人文特質,這些問題都需要我們從事語文教學的教師去探索和解決。
基於新課標的理念和上述理論分析,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語文教學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壹是建立在“文化與情感”的基礎上的,讓學生的語言和思維的訓練在文化氛圍中、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中、在師生和諧平等的情感交流中交替進行,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發展學生的個性,最終使學生受到人文精神的教育。
接下來,我將以描寫早春二月楊柳的詩歌《唱柳》的教學為例,說明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壹。根據“接受美學理論”,不同的讀者有不同的“期待視野”,對作品有不同的感受和理解,即不同的審美距離,因此接受效果是不同的。我把工具性和人文性統壹的切入點定義為“感受春天”。在教學之前,首先讓學生搜索與春天有關的單詞和詩歌。在教學中,在借助筆記理解了詩歌的主旨後,我讓學生壹遍又壹遍地仔細閱讀這首詩,看看妳從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春天。用什麽詞來感受呢?學生各抒己見,感受不同。比如“碧玉樹高,萬縷青絲掛毯垂。”總之,有同學從“碧玉”“綠綢掛毯”這幾個字裏感覺到壹個嫵媚、苗條、婀娜的少女穿著綠色的衣裙走過來...這樣,學生在感受的過程中得到了發散思維的訓練,同時也在情感體驗中加深了對字、詞、句的理解。然後,我讓學生們交換課後收集的描寫春天的詩歌,他們從中感受到了怎樣的春天?在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們會情不自禁地被詩意的意境和語言所感染,主動創作出春天的詩歌。壹個學生高呼,“春天,妳是壹個默默無聞的畫家,把‘碧玉’獻給了大地。”另壹個學生吟誦道:“我是壹根柳條,快樂地掛在枝頭,溫暖的春風愛撫著我。”這些詩歌不僅是學生語言能力的體現,而且充滿了人文內涵,表達了學生對春天的豐富感情和熱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首先要以人文的視角尋找工具性與人文性統壹的切入點。因為只有用人文的眼光,才能找到充滿人情味的切入點,吸引人,打動人,感染人,讓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諧統壹,讓課堂成為詩意的棲居地。
總之,千裏冰川不是壹天建成的。同理,語文教學中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壹也不可能壹蹴而就。因此,所有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在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樹立正確的新的教學理念,並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和研究。總有壹天,我們會實現語文教學工具性與人文性的和諧統壹,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