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 .管理幼兒園
(壹)了解農村幼兒園的現狀
1.農村傳統的育兒觀念影響和制約了學前教育的發展。
千百年來,農村孩子都是由父母或爺爺奶奶撫養,交給別人培養,這顯然讓他們不安。他們沒有意識到早期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只認為學前識字就夠了。因此,小學化傾向嚴重的學前教育遍布農村。
2.目前農村幼兒園的條件並不盡如人意。
規模小,設施簡單;師資匱乏,素質低下;小學傾向明顯,生活缺乏樂趣,對孩子沒有吸引力;政府和主管部門指導少,管理弱。
3.政府對幼兒教育的投資很少。
目前只有縣級公辦幼兒園的資金投入有保障,農村投入幾乎為零。因為農村經濟普遍不發達,人均收入很低,經濟承受能力有限,他們對幼兒園收費比較敏感。如果收費高,就不劃算。還不如留個勞動力在家帶孩子,既省錢又照顧家務。另外,農村居住分散,入園人數有限。同時,安全隱患也讓人望而卻步。
(2)董事應具備的素質。
園長應該是壹個對學前教育充滿熱情的人。他應該把學前教育當成生活的壹部分,願意投入全部精力。在我看來,工作的辛苦,家人的抱怨,別人的不理解都不算什麽,孩子的笑聲,父母的表揚就是最好的回報。導演應該是教育改革的先鋒。他們應該具有開拓創新的精神,善於學習,樂於接受新事物,能夠不斷地獲取新的教育思想,並將各種理論的精華與自己的辦學經驗相結合,形成自己的辦學思想和理念。幼兒園面對市場經濟
在經濟的選擇上,要有特色才有活力,讓每壹個孩子從小接受到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良好教育。
3.導演應該有壹個工作中心。在繁雜的日常工作中,園長需要從教師素質的提高、設備的完善、家長工作的配合等與孩子健康成長相輔相成的方面入手,抓住壹個中心。所以,導演要時刻深入實際,著力尋找壹種理想的方式,讓孩子全面發展。
4、導演壹定是個好角色。
新世紀兒童發展的新特點和家長對幼兒教育的期望,對兒童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這就迫切要求導演在面對以信息化、市場化、高科技、智能化為特征的現代化時,具有前瞻性的思維能力。在加強這方面的學習,迎接新的挑戰的時候,校長也要變“跟我學”為“跟我學”,要有更多的創新和想法。如果壹個“將軍”能帶頭當“士卒”,那麽壹個強大的將軍手下壹定沒有弱小的士兵。導演本人要規範德、學、才、知、風五大修養,即註重思想轉化,達到純潔高尚的品德;註重理論學習,政治上清醒堅定;註重勤於實踐,註重鉆研業務,大度精深於常識;註重求真務實。
(3)創造條件
1.創造壹個快樂、和諧、豐富多彩的物質環境。
(1)園林設施科學合理。園的整體設計要科學,要有童趣,寬闊平坦的場地展現了幼兒園的博大胸懷和寬廣理念。多功能的戶外玩具、運動器材等豐富的設施為孩子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條件。幼兒園的自然環境充滿活力,讓孩子們感受大自然的美麗。孩子就像美麗的向日葵,需要陽光和雨露。
(2)園區文化特色鮮明。幼兒園為了打造“快樂教育”、“禮儀教育”、“品格教育”等特色主題,在院內走廊或墻壁上張貼“十大好習慣”、“十大好品格”,通過彩色圖片引導幼兒養成良好的習慣和品格。通過“京劇臉譜”、“剪紙”、“中國結”等民間藝術,進壹步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致。
(3)課堂環境寓教於樂。幼兒園的每壹個班級都會根據課程實施的主題、班級文化、特色來營造班級環境。在小班禮儀的特色環境下,倡導禮儀教育的核心是愛教育。中產階級愛情教育的特點,建立培養孩子的愛心和同情心,促進孩子良好感情的建立等等。班級裏有合理的角落,有豐富的素材,為孩子提供了壹個玩耍和學習的世界,促進了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2.營造快樂工作、和諧發展的精神氛圍。
打造快樂的教師團隊,倡導敬業、工作的理念。教師是教育的主人。只有建立壹個快樂的教師團隊,我們才能有效地實施快樂教育課程。為此,每學期都組織教師學習快樂教育理論,讓教師明白為什麽要保持快樂。那是教育的需要,孩子的需要,自己的需要。同時讓老師知道如何保持快樂積極的心態,知道和諧是快樂的基礎,與同事和諧,與家長和諧,與孩子和諧。在主任的帶領下,教師積極調整心態。雖然工作很忙很苦,但是他們也會快樂的工作,快樂的生活。學前教育是壹項需要耐心和愛心的事業,幼兒園園長要有陽光的心態。存在
在很多規章制度的管理下,盡可能的微笑,把快樂傳播給每壹個老師,學生,甚至家長,即使有問題,也要包容。決策者的頭腦決定了職業發展的大小。
第二,管理教師
在幼兒園中,幼兒園教師處於實施者、組織者和評價者的地位,是家庭社會和幼兒園之間的紐帶,肩負著重大的社會責任。因此,幼兒園教師管理是幼兒園管理的壹項中心工作,其成敗將直接影響幼兒園的教學水平、辦學質量和長遠發展。
1.優化幼兒園人際環境
首先,優化幼兒園的人際環境,管理者要註意運用情緒管理手段。為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我們必須以情感為媒介。因此,管理者應該在管理過程中善用情感藝術,從而促進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坦誠相待,平等相待,做老師的知心朋友。清楚了解教師的心理需求,真誠尊重教師,用情感手段激勵教師熱愛事業,熱愛孩子;用情感的力量溫暖人心,體貼、關心、幫助老師解決生活上的困難;用真誠的語言進行教學指導;以協商的口吻安排工作;壹定要用感情感動人,用愛改變心。
其次,優化幼兒園的人際環境,管理者也要註意建立和疏通信息溝通渠道。管理者應該能夠任命人來授權,並且相信教師能夠承擔責任和完成任務。如果每壹個主管都有所戒備,不敢放手,在大事小事上都要由主管“拍板”,不利於激發積極性,容易造成壓抑緊張的氣氛。此外,校長和老師之間可以充分溝通,相互理解,讓每個老師都能充分表達自己,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建立“和諧”民主的氛圍。
2.用“成就”來規範和引導教師的行為。
每個教師都有自我實現的需要,但這不僅取決於個人的主觀努力,還取決於自我實現的外在動力和壹個“環境”。
(1).引導教師樹立正確的成就動機。管理者要根據每個老師不同的能力、性格、經歷等,幫助他們正確分析。,並使其“成就需要”符合時代要求和個人實際情況。使目標適中,容易實現,讓教師有成就感,增強自信心。
(2)創造成就舞臺,鼓勵創新和成功。在日常工作中,管理者要正確對待成員,重視成員的自信、自覺等人格品質,以及競爭、創新、進取精神的培養。
(3)幫助教師樹立自我超越意識。“自我超越”是指壹個人能夠拓展個人才能,具有創造的意識和能力。有自我超越的人,可以把學習當成壹種責任,壹個持續的過程,不斷實現自己最深處的願望。面對學前教育改革的新形勢,幼兒教師需要盡快轉變觀念,調整知識結構,樹立學習意識,在工作中不斷提高專業素質。
幼師的工作又忙又辛苦。從孩子來幼兒園的上午到離開幼兒園的下午,因為孩子的安全問題,老師們的神經始終處於緊張狀態。此外,教師有大量的案頭工作,這使得教師沒有時間學習。因此,有必要改革幼兒園的工作模式,建立靈活的時間表,實行“彈性”
管理”使幼兒教師能夠根據日常活動的性質、內容、方法和形式創造性地安排自己的時間。
第三,管好父母
家庭是人生活和培養人的最初場所,承擔著其他教育機構不可替代的使命和作用。目前,幼兒園的家長工作越來越受到重視。因此,如何將幼兒園教育與家庭教育有效銜接,形成家校同步教育,充分發揮教育的積極作用,提高家長工作質量,成為家長工作的核心。
1.用現代的聯系方式進行近距離的家庭接觸。
現代社會,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都很快。父母匆匆送孩子,匆匆接孩子。有的父母常年在外地工作,沒時間接,就把接孩子的重任交給老人。開學前,每個班級都詳細記錄了開學時每個孩子的聯系方式、電話和手機號碼。晚上壹個電話,壹條短信告訴家長孩子在園的情況,讓家長很放心。
2.通過電話進行家庭聯系大大提高了教育的效果。
孩子的性格特征壹般都有其“兩面性”,在家裏和在園裏的情緒和行為是完全不同的。他們在集體生活中對自己的行為有壹定的約束力,但回到家庭後,父母的教育行為會出現壹些偏差或缺乏經驗,尤其是壹些父母在外地工作,長期和爺爺奶奶生活在壹起的孩子,會出現很多行為習慣或性格問題。這時候我們可以通過電話進行家庭教育指導。
3.用電話和他們家溝通,加深他們之間的情感交流。
現代的聯系方式方便快捷。作為老師,經常通過電話溝通,可以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情感交流。父母知道孩子的情況,對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也很放心。同時,他們也對老師的工作有了更好的認識和理解。
4、家庭聯系手冊是密切家庭關系不可或缺的壹部分。
孩子行為的發展總是牽動著父母的心。父母關心孩子的壹切。他們想知道他們的孩子在幼兒園取得了什麽進步。但是,由於我們只能在上午和下午與父母見面很短的時間,也由於父母接孩子的時間有時相對集中,我們無法與每壹位父母進行深入的交談。然而,父母有強烈的願望去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根據家長的心理,使用家鄉聯系手冊,通過聯系簿反映孩子在園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家長收到聯系簿,可以更全面的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家長也及時反饋家裏孩子的情況。
總之,作為園長,要努力為教職工創造輕松、和諧、民主的人際關系,搭建滿足教師成長發展的平臺,讓教師在朝夕相處中體會到與孩子共同成長的快樂,在父母的理解、信任和尊重中體會到工作的價值,在領導的支持和肯定中體會到成功,在自身發展中體會到快樂,在對教育的不懈追求中體會到快樂。願所有的幼師都能感受到職業的快樂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