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很多學者認為“知識分子”這個詞是西方語言的翻譯。臺灣省立大學社會學系的葉其政教授對此進行了詳細的討論。按照葉其政的說法,“知識分子”的概念來自西方。歐洲有兩種關於知識分子的概念。就英語而言,壹個是知識界,壹個是知識界。這兩個詞分屬東歐和西歐,有不同的歷史含義。知識界來自俄羅斯,由作家Boborykin於1860年提出。它特指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將德國哲學引入俄羅斯的壹小部分人。當時的沙皇俄國相當落後,留學生們帶回了西歐的社會思想和生活方式,對當時的俄國形勢不滿,或高談闊論,模仿西歐上層階級的生活方式,或著手進行實際的社會改革,後來在他們中間出現了不同的思想群體,如民粹主義、馬克思主義、自由主義、新康德主義等等。另壹位學者認為“知識分子”壹詞源於波蘭,由凱羅爾·利貝爾特於1844年使用。當時,波蘭存在壹個文化同質性很高的社會階層,他們的心理特征、生活方式、社會地位和價值體系都是獨特的。這個階層是擁有土地的城市貴族,與正在崛起的中產階級不同。為了保持其獨特的生活方式,它建立了自己的教育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學生學習各方面的知識,培養強烈的領導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在這種環境下培養出來的人,非常重視自己的學歷,並以此為榮。後來這種貴族精神被波蘭受過高等教育的人繼承,他們敢於批判社會,以國家大事為己任。當波蘭被列強瓜分後,這些人成為救國反抗統治者的主力軍。所以,從知識分子這個詞的歷史含義來看,知識分子是壹群受過相當程度的教育,對現狀持批判態度,具有反叛精神的人,他們在社會中形成了壹個獨特的階層。這個階級及其傳統特征在十月革命後逐漸解體消失。在十月革命影響下相繼發生無產階級革命的蘇聯時代和社會主義國家,知識分子被定義為從事腦力勞動的專業人員,不再指具有強烈社會意識和批判態度的特殊階層。西歐“知識分子”壹詞的來源與東歐不同。Intellectual來自法國,源於1898的德雷福斯案。左拉在1898 65438+10月13以“我告!”給總統寫了壹封公開信,呼籲重審德雷福斯的假案。第二天,這封公開信發表在《黎明報》上,主編克萊蒙梭用“知識分子宣言”四個字來形容。從此以後,只要提到知識分子,人們就會理解為主張或同情德雷福斯平反的作家、教授、記者。他們批判時政,批判時局,是政治上激進的人。所以法語intellectuels壹詞指的是壹群批判政治的傑出作家、教授、藝術家,成為當時社會意識的中心。這個傳統起源於法國大革命後的壹群受過教育的人。他們反叛當時社會已有的標準和尺度,談論和倡導積極的哲學,頗具革命性。這些人大多不在學術界,而是長年待在咖啡館裏談天,以波西米亞聖人的精神,以天下為己任。傳統上,知識分子沒有社會階級的含義,而是關註個人心態及其在社會中的作用。由於這兩個詞的歷史意義不同,在現代英語中,intelligentsia泛指“知識分子”,而intelligentsia專指“知識分子”。在中國古代,“士”或“士大夫”的概念與現代西方的“知識分子”相似。“士”在中國傳統社會結構中占據中心地位,居俗人、農、工、商四民之首。荀子有“儒本朝政美,下朝俗美”之說,可見“士”的政治和社會文化功能。在中國歷史上,從秦漢開始,在壹個相對穩定的時期,維護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就落在了“士”的身上;在黑暗或混亂的時代,學者往往承擔政治批判或社會批判的任務。通過漢代農村的選舉和隋唐以來的科舉制度,士人可以通過考試進入官僚集團,也就是所謂的“學而優則仕”,整個官僚體系壹般都是由士人操縱的。通過宗族、學校、村會、會館等社會組織,“士”成為市民社會的主導階層。所以,在壹般的社會心理學中,“士”是壹個“讀得懂”的人;他們的道德和知識訓練(主要是儒家經典)使他們成為治理國家和領導社會的唯壹合格人選。余英時指出,中國知識分子來自與西方完全不同的文化源頭。從孔子開始,知識分子就以“道”為己任,而這個“道”是中國獨有的。先秦三家思想——儒、墨、道,雖然各有各的方式,但代表道家說話,也不例外。西方近代的知識分子基本上都是脫離中世紀宗教的“世俗”人士。雖然他們或多或少都有宗教背景,但他們不必以宗教信仰或神學理論為基礎來批判社會。相反,他們的依靠往往只是個人的“理性”或“知識分子的良心”。另壹方面,西方中世紀的“道”被寄托在基督教上。這是上帝啟示的“道”;它的代理人是教會僧侶和神學家——精神權威與世俗政治權威並肩而立。所以,現代西方知識分子拒絕繼承這種宗教傳統,因為他們不再堅持“凱撒的事歸凱撒,上帝的事歸上帝”的原則,他們掌管凱撒的事。中國古代知識分子直接繼承了三代人的傳統。春秋戰國是壹個“禮崩樂壞”的時代;禮樂不再來自皇帝,而是來自諸侯,所以孔子斥之為“天下無道”。既然統治階級不能承擔“道”,那麽“道”的重擔就落在了真正懂“禮”的“士”身上。從這個意義上說,孔子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壹個知識分子。在孔子之前,“士”只是古代貴族社會的壹個固定階層。孔子之後,士人的處境開始改變。孔子首先重新定義了“士”。他說:“討論壹個讀書人壹心為道,以吃惡衣惡食為恥,是不夠的。”(《論語·立人》)說:“以為讀書人是讀書人,這是不夠的。”這個新的“學者”就是我們所說的知識分子的原型。在古代,“道”是宗教性的(“天”),但這個傳統到了孔子那裏並沒有往“天”的方向走,而是轉入了“仁”的領域。孔子之後,百家爭鳴。雖然他們持有不同的“道”,但他們大多以重建政治和社會秩序為最終歸宿。因此,中國知識分子的歷史性格是由他們所繼承的文化傳統所規定的:就凱撒事務而言,他們與近代西方知識分子關系密切;但就代表“道”而言,則接近於西方中世紀的僧侶和神學家。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知識分子是鴉片戰爭後,在西方文明的影響下,伴隨著科舉的廢除和新學的提倡而出現的,是中國由封建社會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轉變過程中脫胎於封建文人的。他們或傳播新思想、新知識,或從事現代學術研究,或創辦現代企業,或投身於現代化建設。嚴復、梁啟超、張謇、詹天佑等人可視為中國第壹代知識分子的代表。今天我們用“知識分子”這個詞,其含義早已遠遠超出了中國古代的“士”字,與西方的用法也不完全相同。通常指受過壹定程度的專門教育,具有專業知識,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並具有相應職稱的腦力勞動者。二、典型知識分子的基本特征是什麽?按照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知識分子是社會歷史發展到壹定階段的產物。恩格斯指出:“當人們的勞動生產率還很低的時候,除了必要的生活資料只能提供少量的剩余以外,生產力的提高,交換的擴大,國家和法律的發展,藝術和科學的創造,只有通過更大的分工才能實現。這種分工是建立在從事純體力勞動的人民和管理勞動、經營商業和掌管國家事務以及後來從事藝術和科學的少數特權者之間的巨大分工之上的。”也就是說,知識分子是社會分工的產物,即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分離。由此看來,知識分子的基本特征是“腦力勞動者”。當代知識分子社會學家帕森斯從結構功能主義的角度揭示了知識分子的文化根源。帕森斯認為,知識分子的出現取決於兩個條件:壹是文字的出現,二是“哲學上的突破”。所謂哲學上的突破,就是人們對自然環境和賴以生存的宇宙世界有了概念上的把握,也就是意識到了人類自我與世界的關系。人不僅僅是生物性的存在,還具有除生物性需求之外的心理需求,即追求生命的意義,追求終極價值,追求與宇宙和世界的聯系。總之,他有知道“為什麽”的需求。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出現了文化事務專家,也就是某種意義上的知識分子。知識分子的主要功能就是思考和回答這些問題。這就是為什麽知識分子的起源幾乎都是牧師、先知和哲學家。因此,知識分子的功能主要是文化性的,他們從事價值觀、觀念、符號等文化活動,為社會建立文化意義系統。在社會發展的初期,文字是很少有人能掌握的符號,所以具有“神聖”的性質。在壹個文字被大眾崇拜的社會,知識分子可以成為壹個階級,壹個身份群體。從這個角度看,知識分子應該是“文化事務專家”,而不僅僅是普通的“腦力勞動者”,或者說知識分子是“腦力勞動者”中關心和從事創造、闡述和傳播文化價值的那壹部分。由於知識分子的功能是解釋外部世界,他自然傾向於懷疑和批判,他的想法和觀點總是與當前的社會形勢相距甚遠。沒有壹個真實的社會是完美的,所以知識分子總是對社會現狀不滿,總是對自己所處的社會進行批判,總是根據理性和自己的理想試圖改造或改良社會。這或許是古今中外最典型的知識分子形象。因為這個形象,他們被浪漫地認定為社會的良心。馬克思和恩格斯可以算是典型代表。他們創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揭示了資本主義社會發生、發展和最終滅亡的客觀規律,號召無產階級充當資本主義的掘墓人,敲響了舊制度的喪鐘。馬克思、恩格斯被視為“無產階級革命導師”,但他們並非來自無產階級,他們真正的社會成分是知識分子。在這方面,知識分子也是社會的自我批判力量,是大眾的代言人。因為知識分子總是對他所處的社會進行批判,所以他對政治權威總是有壹種先天的緊張感。壹方面,知識分子要與政治權威保持距離,以保持他作為批評家的特殊身份;另壹方面,政治當局不喜歡知識分子,害怕他們的權威受到懷疑和批評。在這方面,知識分子有壹種疏遠政治權威的傾向。因為知識分子只掌握知識,不占有生產資料,所以他們在社會生產關系體系中不占有獨立的地位,不是壹個獨立的階級,甚至在某些社會的某些歷史時期,還沒有完全與任何社會階級或階層融為壹體。毛澤東曾經把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國的知識分子比作毛澤東,認為他們是依附於帝國主義、封建階級、官僚資產階級、民族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的五張皮的。民主革命剝了前三層皮,社會主義革命剝了後兩層皮。"如果皮膚不存在,毛澤東將被附加."結果只能依附於無產階級。知識社會學的創始人卡爾·曼海姆認為,知識分子的壹個基本特征是他們是自由浮動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知識分子本身並不是壹個獨立的社會階級和階層,也沒有與其他社會階級或階層完全融合,而是社會中壹個相對自由的群體。總的來說,在現代西方語境中,知識分子具有三個基本特征:壹是受過專門訓練,掌握專門知識,懂得用符號來解釋宇宙生命;第二,以知識為謀生手段,以腦力勞動為職業,形成壹個與社會其他階層不完全融合、不依賴現有體制、“自由流浪”的相對獨立的社會階層;第三,他們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時政持批判態度,經常對現狀不滿。對於第三個特征,以色列的邁克爾·康菲諾(Michael Confino)總結了各種流派的意見,歸納為以下五點:①他深切關註公共利益的壹切問題,包括社會、經濟、文化和政治問題;(2)這壹階層往往自覺有壹種負罪感,以致國家和上述問題的解決,都是他們個人的責任;③傾向於把壹切政治和社會問題都看作道德問題;無論在思想上還是生活上,這個階層的人都覺得自己有義務找到所有問題的最終邏輯答案;他們認為目前的社會狀況是不合理的,應該改變。康菲諾的五點與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大體壹致,特別是在責任感和對世界的關註上。從曾參的“仁為己任”到範仲淹的“以天下為己任”,顯示了中國知識分子對道德、政治、社會問題的深刻責任感。說到關心世事,甚至還有明末林東黨顧憲成的壹副對聯的下壹句:“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直到新中國成立,這種傳統的“關懷”精神依然在中國知識分子的生活中翩翩起舞。鄧拓在《燕山夜話》寫了壹篇關於“關心壹切”的文章。在壹首名為《歌唱太湖》的詩中,他甚至寫道:“林東隨龜山講學,事事關心天地。不要說書生空談,腦袋裏都是血。”這是中國知識分子傳統延續的明顯證據。代表“社會良知”的知識分子在西方社會和中國社會都存在。但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這壹傳統是西方的現代現象。壹般來說,它的形成不會早於十七、十八世紀。西歐啟蒙運動中的“思想家”大概代表了西方知識分子的原型。俄羅斯的智力起源只能追溯到18世紀。與西方相比,中國的知識分子傳統源遠流長,至少從春秋戰國時期開始,有兩千多年的歷史,可以說幾乎從未間斷過。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少數人基本上是和文字打交道的,也就是所謂的“士”或“士”。他們在儒家思想的影響下有壹套傳統。按照錢穆的看法,孔子是早期“士”從實踐禮儀到批判當時貴族壹切不雅行為的典型代表。百家爭鳴可以說是第壹次表現了“士”對社會和貴族的思想不滿。科舉制建立後,在制度化的晉升渠道的誘惑和君主至上的政治制度的高壓下,中國的“士”非常弱小。在這種情況下,《儒林外史》的特點是以人文精神為指導,以內在的個人道德成就為基礎,強調個人修養,以達到普遍的道德倫理規範,然後演繹為政治設施,而不是以知識為主題。所以,中國古代的“士”在精神追求上從來沒有忘記政治。就連老子、莊子在寫書講學的時候也對政治感興趣。總的來說,中國古代文人與西方現代知識分子有兩個基本區別:壹是中國文人不像西方知識分子那樣追求知識,而是以儒家思想為核心,註重倫理道德,追求內化的道德力量來約束自己,塑造自己的人格。通過“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方式,“二、資本主義在近代西方知識分子中的產物,他們以“市民社會”為生存環境,能夠依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在民間立足,從事自由職業並獨立謀生,在這種環境中相對自由地遊蕩,與現存的統治體系和統治階級沒有多少內在的必然聯系;中國古代的“士”在制度上依附於並服務於現存制度。他們是現存制度的產物,創造並維護了這壹制度,只有作為統治階級的壹員或後備軍才具有存在的價值。”學習優秀就是這種依賴的典型標誌。雖然中國的“士”也強調“弘毅”,“以天下為己任”,但只是在盛世時,才表現出儒家積極進取的精神。有壹次他身處逆境,求助於老莊,退居農村,這就是所謂的“儒道互補”。第三,在現實生活中,知識分子其實指的就是那些人。根據知識分子的基本特征,典型的知識分子可以包括哲學家、科學家、作家、藝術家、音樂家等等。在這裏,知識分子並不是通常理解的腦力勞動者,而是關心人類文化價值、有社會責任感的人,大致相當於“思想家”。如果壹個傑出的科學家壹生致力於發明原子彈,為人類文化增添了重要的內容,但他在發明的過程中並沒有探究原子彈可能帶來的後果,那麽這樣的科學家是創造者,但他不是典型的知識分子。由於社會分工,人的社會職能越來越細化,使得人與社會的關系趨向於單純的職業關系,科技的發展帶來了職業專業化。我們有壹些擅長學習的專家。他們可以給大眾帶來更便捷的生活方式和更豐富的物質生活,但他們對社會的理解可能是淺薄的,對生活的理解可能是簡單的。他們關心的是如何在專業上發揮自己的才能,往往忽略了自己創造的文化內容。因此,科學家或學者不壹定是知識分子,除非他關註重大問題(如戰爭、貧困、可持續發展等。)關系到社會乃至全人類;小說家或電影導演不壹定是知識分子,除非他寫的和導演的不是純粹為了感官娛樂,而是或明或暗地觸及更廣泛、更深刻的社會問題。與此相關,知識分子有壹個被認為是基本定義的特殊含義,即知識分子是關心他所生活的社會和時代的批評家和發言人。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樣的典型知識分子畢竟是少數。通常我們說的知識分子,並不是指這種理想化的知識分子形象。在現代漢語中,知識分子通常被解釋為“具有壹定文化和科學知識的腦力勞動者”。如科技工作者、文藝工作者、教師、醫生等。根據羅森塔爾和尤金合編的《簡明哲學詞典》中的“知識分子”詞條,知識分子是“由腦力勞動者組成的社會階層”。”“工程師、技術員和其他技術人員的代表,醫生、律師、藝術家、教師、科學家和大多數雇員都屬於這個社會階層。“實際上,中國早就把從事腦力勞動的中專以上學歷的人歸為知識分子。在知識分子的實際工作中,不同的部門使用不同的概念,如組織部門的“科技幹部”,人事部門的“人才”。每個部門對概念的定義往往是根據自己的工作範圍來確定的。例如,統戰部將其知識分子工作的對象定義為具有代表性和影響力的黨外知識分子。有壹點需要明確:不是每個受過壹定教育、有專業知識、從事腦力勞動的人都是知識分子。比如在我國,國家公務員就不屬於知識分子的範疇。國家公務員通常被稱為黨政幹部。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幹部隊伍知識化、專業化,現在這支隊伍中有相當壹部分人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其中有許多碩士、博士。如果僅僅從他們的學歷和專業知識水平來看,毫無疑問和知識分子沒有區別,很多人都是知識分子。但是,我們所說的知識分子有壹個重要的特點,就是從事專業技術工作,也就是說,知識分子工作的核心內容是創造、解釋、傳播或應用知識。雖然國家公務員在工作中也要運用各種專業知識,但他們主要是管理社會,與知識分子在工作內容和工作性質上有著本質的區別。另壹方面,中國的知識分子主要被定義為作為政策對象的特殊社會階層。在這方面,國家公務員是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自然不能成為政策的對象。目前,我國在幹部組織人事管理中,對公務員和專業技術人員進行了分類管理。所以,就我國目前的情況來看,凡是納入公務員序列或者黨政機關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幹部,無論學歷多高,工作中涉及的專業知識有多少,都不在知識分子的範圍之內。文革期間,知識分子被視為底層象征,國家發起了“知識分子下鄉”運動。他們也被稱為“知青”。知識分子的人格特征:正直、務實、寬容、謙遜、聰明、睿智;慈悲感恩;對事業負責、忠誠;充滿愛,會接受別人的愛,也會愛別人;充滿情感,能以氣質對待周圍的壹切;不乏理性色彩,能以哲學的態度待人;有自知之明,能夠虛心對待自己的成績。知識分子的迂腐和固執有時是壹個嚴重的錯誤。同時,知識分子往往循規蹈矩,沒有勇氣,沒有進取心,甚至過於民主。他們不願意影響別人,固執地拒絕被別人影響。他們沒有紀律,也不想約束別人。這些鮮明的特點就是知識分子沒有成功的原因。如果我們能克服這些弱點,也許知識分子會對社會產生更大的影響。”知識分子是工人階級的壹部分”是壹個政治命題。其實工人階級和知識分子是從不同的角度說話的。
上一篇:快遞龍頭股的物流龍頭股有哪些?下一篇:古典詩詞在現代影視作品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