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角度來說,良好的人際關系應該是個體在與他人交往的過程中,運用誠實、寬容、理解的原則,在集體中樹立自己的良好形象,形成和諧關系,並積極擴大自己的交往面,不斷獲得他人和社會的贊美,輔助人生走向成功的最佳手段。
1.社交恐懼癥
孟洋是壹所理工大學的大二學生,成績優異,但近年來她非常苦惱。長期以來,她壹直患有心理障礙,時至今日,她仍然無法擺脫這種陰影。給她的生活和學習造成了很大的損失。
孟洋從小性格內向、膽小、孤僻。她的父母對她很嚴格,甚至苛刻。父親的憤怒是可怕的。在小學,當孟洋的考試成績不理想時,她的父親讓她重做問題。她不願意。她父親壹怒之下把筆扔在她臉上,筆尖刺到她臉上,鮮血直流。時至今日,孟洋回憶起那次事件仍然是非常有害的。父母非常正統守舊,對孟洋教有很多禁忌。不允許她和陌生的孩子交往。父親認為女孩子在外面跳來跳去打架是不道德的,容易被壞人忽悠。所以除了學校和家裏,孟洋很少在外面玩。
談到不愉快的經歷,孟洋仍然記得她上初中的時候,成績總是很好。她壹個問題沒答好,老師當眾批評挖苦她。她難過得大哭起來。然後大壹的時候,她的壹個舍友S來自農村,家裏很窮。孟洋經常主動幫助她,但這傷害了S的自尊心。S不但不把孟洋當朋友,反而經常找她的茬,指責她,刁難她,故意當著她的面和其他同學做愛,冷落她,孤立她。這讓孟洋非常沮喪和難過。她討厭自己,責怪自己不受歡迎。
不知不覺中,孟洋害怕與人接觸,變得越來越害羞。她認為自己是個怪胎,其缺點是害羞。壹年多來,她從不與人多說話。和人說話時,她不敢直視,眼神躲閃,好像做錯了什麽。妳壹說話就發燒。頭低下來,踮起腳尖。我的心怦怦直跳,肌肉起雞皮疙瘩,全身好像都在發抖。她不想和她的同學接觸。她覺得別人討厭自己,是別人眼中的“怪胎”。
我也害怕老師。上課的時候,只有當老師背對著學生在黑板上寫字的時候,我才不緊張。老師只要面對學生,就不敢看黑板。經常因為緊張,不知道老師說了什麽。更糟糕的是,現在在親戚、朋友、鄰居面前說話都很“不自然”。因為這些問題,我很少去社交場所,很少和人接觸。我試圖克服這個奇怪的問題。
孟洋患有壹種常見的心理障礙——社交恐懼癥。
面對人群時,我不僅感到害羞,還感到害怕,對自己以外的世界有著強烈的不安感和排斥感。這種由於對社會生活和群體的不適應而產生的焦慮和社交障礙被稱為社交恐懼癥,是最困擾大學生的心理問題之壹。
社交恐懼其實是壹個強迫性的概念,患病率很高。病人因與人接觸而苦惱。當然,每個人都可能有某種程度的社交恐懼,但當神經質癥狀發展時,他們的恐懼和痛苦是如此之深,以至於他們避免與人接觸,並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障礙。
在美國,社交恐懼占總人口的12%-13%,即每八個人中就有壹個人在人生的某個階段或壹生中被這種恐懼引發的焦慮所困擾,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交往和個人發展。
中國的情況也不容樂觀,尤其是改革開放後,人們面臨著各種心理壓力,適應不良的現象與日俱增,社交恐懼癥也在飆升。雖然至今沒有全國性的流行病學調查報告,但是從每天的門診中不難看出,社交恐懼癥的比例幾乎占到精神疾病的20%,僅次於抑郁和焦慮。如果按年齡劃分,社交恐懼癥是青少年心理障礙中的第壹種疾病。作為知識青年,大學生是此病的高發群體。
社交恐懼癥的心理基本源於害羞。不管患者年齡多大,心態都是壹樣的,只是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解釋也不同。有淺層的心理羞怯,也有深層的心理羞怯;有些人意識到了,有些人卻沒有。
社交恐懼的過程是這樣的:
首先,患者害怕陌生人,即使是熟悉的人;其次,大家都回避;第三,恐懼伴隨著明顯的緊張、出汗和顫抖,以及許多植物性功能障礙;第四,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經常出現過度的自我防禦機制;最後是壹種類似強迫癥的狀態,妳知道自己不應該但又控制不了自己。
恐懼雖然是壹個心理過程,但必然會影響生理機能,於是緊張、出汗、心慌、氣短、顫抖就會隨之而來,而臉紅是最容易表現出來的現象。這些反應其實都是焦慮的表現。為了擺脫焦慮,回避是唯壹的手段。回避的目的是為了避免焦慮的發作。只要沒有人的場合,社交恐懼者就會感到安全。在回避的時候,很多患者會有“過敏牽連”,這是壹種自我防衛的心理機制。對於害怕的場景或人,會產生“壹切植物都是兵”的心理概括,對外界事物產生異常的過敏反應。如果妳感覺到別人在關註他,甚至別人的壹舉壹動都隱含著厭惡、排斥、無助等。,從而強化了他們回避的理由:因為我不好,所以人們討厭我。與其讓人討厭我,不如自己主動離開人群。何必自找麻煩呢?於是,有了這種投射心理,我就能在病態中達到壹種平衡。
2000年,壹個關於社交恐懼癥的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演講者是大衛·希恩,壹位著名的美國精神病學家。他認為心理和生理因素都會導致社交恐懼癥,其發作是由人體內壹種叫做“5-羥色胺”的化學紊亂引起的。這種物質負責向腦神經細胞傳遞信息。這種物質太多或太少都會引起人們的恐懼。
社交恐懼癥可能來自家族遺傳,也可能經歷某種精神創傷和尷尬的生活事件。凡是患有該病的人,經過對病史的調查分析,都會發現該病的真實背景:家庭、性格、教養環境和方法、童年創傷和經歷,尤其是青春期的性教育和性帶來的抑郁。
正如樹木的生長必須有適合其生長的土壤壹樣,社交恐懼癥也必須有適合的土壤,即易感品質,才能植入患者體內。壹般來說,具有以下性格特征的人容易出現社交恐懼癥:
①內向的人。內向者傾向於安靜、自省,不喜歡與人接觸;情緒不穩定的人容易焦慮,對各種刺激反應過於強烈。情緒受到刺激後,很難平靜下來。與人交往時,強烈的情緒反應影響正常適應。
②敏感者。敏感的人往往會覺得別人看到他(她)緊張、不自然,從別人眼裏看到別人不喜歡、討厭或者不自然,不願意繼續和他(她)說話,所以更加緊張害怕。
3自卑。自卑的人認為自己缺乏社交技巧和能力,他們害怕引起別人的不良反應。
4完美主義者。過分追求完美的人對自己要求太高,希望在所有人面前,任何場合,各方面都完美,希望得到別人的稱贊。但人無完人,必然導致反復的自我挫敗,最後讓人緊張害怕。
社交恐懼癥的治療壹般是通過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療。
對於孟洋在前壹種情況下,治療方案可以采用認知理解療法和放松訓練法。
首先,讓她回顧壹下自己經歷過的不愉快事件,分析壹下自己性格形成的過程,找出她現在這種狀況的真正原因。從敘述中可以知道:
①孟洋內向、孤僻、膽小的性格特征是影響人際交往的內在因素。
②她的父母在她交往中的禁忌意識,在她的性格中形成了強烈的羞恥感,阻礙了人際交往。
小時候,父親的憤怒導致的恐懼反應,老師的公開批評和挖苦導致的羞辱反應,在她心裏留下了負面的心理印象。這種印象會在日後被負性生活事件激活,對心理障礙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作用。
④與同學相處時,覺得“好心沒好報”,反而被誤解,被惡意對待,因此感到委屈、怨恨、憤怒;由於心理防禦機制,這些挫折反應下意識地轉化為壓抑的對那個同學的敵意和回避反應,從而產生了孟洋的廣義心理現象(即對周圍人的敵意和回避反應);另壹方面,自責和自責加劇了孟洋性格中的羞怯和膽怯。因此,人際矛盾這壹消極的生活事件是導致她對人產生恐懼的直接而現實的誘因。
⑤當孟洋對人產生恐懼反應時,他批評並督促自己做該做的事,控制自己不去做想做的事,具有暗示和強化“癥狀”的作用。另外,她越是覺得“不自然”、“尷尬”、“尷尬”,腦子裏就越是出現“想象的想法”。這進壹步導致了她自我意識的惡化。如此惡性循環,“癥狀”越來越嚴重。在這種她想改變卻改變不了,又想擺脫的困境中,她無力擺脫。她早年的負面心理印記被激活,與現實問題交織在壹起,產生了綜合效應。
當孟洋意識到社交恐懼癥是如何形成的,他可以采納以下建議:
把自己放在那個被她幫助過卻對她不友好的同學的位置上,理解包容她。同時檢查自己是否有過敏、偏執等不利於溝通的心理。這樣,被壓抑的敵意逐漸被解除。
正確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正常交往,需要通過交往來表達自己,摒棄舊有的羞恥感,尊重自己的正當意願。
(3)找兩個關系比較好的女生,看看她們對妳的反應,比如臉紅、發抖、眼神渙散等“不自然”的狀態,是否屬實。目的是通過調查讓她克服“想象觀眾”的角色。
社交恐懼癥是相對後天獲得的,也就是社交能力不是天生恐懼的。壹方面需要通過人際交往掌握社交技巧,以便擴大社會覆蓋面,另壹方面也有可能在人際交往之前有壹個健全的人格發展。所以社交恐怖其實是人格發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尤其是大學生。而正是個人人格發展的不完善導致了習慣性社交恐懼癥,從而形成社交恐懼癥,影響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增強自信心,多參加集體活動,是克服社交恐懼的關鍵。